s 閱讀頁

第一節 以學生學習為主的教學設計——“雞兔同籠”導學案

  上饒縣教研室陳誌勳

  2010年以來,上饒縣實行了以“問題導學,互動探究”模式的課堂教學改革實驗,通過優化教學內容、教學方式、教學組織、學習方式等教學要素,以“導學案”為抓手,以“合作學習小組”為平台,改變課堂教學“高投入,低產出”現象的惡性循環,建立有效化教學運行機製,減輕學生課業負擔,促進學生身心健康,實現課堂教學科學性、藝術性、人文性的有機統一,打造高效課堂。

  “導學案”是教師的教學設計與學生的學習內容有機結合的產物,旨在以學生的自主學習為主線,建立師生間,生生間互動探究平台,以促進自主、合作、探究學習的有機融合。我縣“導學案”設計,以問題設計載體,建立用問題引導學生進行自主學習,與人交流,進行探究的模式。把知識內容問題化,問題設計情境化,探究性,讓學習成為課堂教學的中心,學生成為學習的主體,教師發揮有效的引導貫穿課堂教學始終。

  “導學案”主要以學習目標、學法指導、知識鏈接、自主學習、合作探究、整理學案、達標檢測等板塊。現以小學數學人教版實驗教材六年級上冊數學廣角《雞兔同籠》為例說明之。

  課題:“雞兔同籠”課型:新授課課時:一課時

  學習目標:

  (1)了解“雞兔同籠”問題,感受這類問題的趣味性與實用性。

  (2)嚐試運用猜測、列表、假設、方程的方法解決這類問題,並篩選解決這類問題的一般的方法。

  (3)在解決問題的過程體會化繁為簡,依此類推的妙用。

  學習重點:學會解決“雞兔同籠”問題的一般方法。

  問題情境:

  (1)猜測遊戲:口袋裏有一些伍角與壹角的硬幣,請你猜猜它們的個數。

  ①3枚硬幣共11角錢,問伍角幾枚,壹角幾枚?

  ②3枚硬幣共7角錢,問伍角幾枚,壹角幾枚?

  ③9枚硬幣共29角錢,問伍角幾枚,壹角幾枚?

  討論交流:你是怎樣猜中硬幣枚數的,你主要運用什麽方法?

  小組匯報:(預設:1.列舉或列。假設法)

  (2)解決問題

  54枚硬幣共170角錢,問伍角幾枚,壹角幾枚?

  自主學習:

  導語:同學們剛剛解決的問題是距今1500年前我國古代《孫子算經》裏研究過的“雞兔同籠”問題。

  知識鏈接:

  (1)閱讀《孫子算經》簡介

  《孫子算經》約成書於四、五世紀,作者生平和編寫年代都不清楚。現在傳本的《孫子算經》共三卷。卷上敘述算籌記數的縱橫相間製度和籌算乘除法則,卷中舉例說明籌算分數算法和籌算開平方法。《孫子算經》一直在我國數史占有重要的地位,其中的“中國剩餘定理”“盈不足術”、“蕩杯問題”等都有著許多有趣而又不乏技巧算術程式。卷下第31題,可謂是後世“雞兔同籠”題的始祖,後來傳到日本,變成“鶴龜算”。書中是這樣敘述的:今有雞兔同籠,上有三十五頭,下有九十四足,問雞兔各幾何?這四句話的意思是:有若幹隻雞兔同在一個籠子裏,從上麵數,有35個頭;從下麵數,有94隻腳。求籠中各有幾隻雞和兔?

  (2)自學課本:第113—114頁

  合作探究:

  (1)課本介紹幾種解決問題的方法,嚐試著給這幾種方法命名。

  (2)你喜歡那種方法?把你喜歡的方法介紹給大家。

  (3)通過學習你發現解決這一問題的關鍵是什麽?

  運用鞏固:

  (1)54枚硬幣共170角錢,問伍角幾枚,壹角幾枚?

  (2)有若幹隻雞兔同在一個籠子裏,從上麵數,有35個頭;從下麵數,有94隻腳。求籠中各有幾隻雞和兔?

  選擇一題進行解答,小組內檢查交流

  整理學案:

  (1)這節課學習的主題是什麽?

  (2)解決“雞兔同籠”問題一般方法是什麽?

  (3)通過學習,我的體會是……

  拓展延伸:競賽搶答

  (1)2號選手共搶答8題,最後得分64分。他答對了幾題?

  (2)1號選手共搶答10題,最後得分36分。他答錯了幾題?

  (3)3號選手共搶答16題,最後得分16分。他答對了幾題?

  達標檢測:

  一輛貨車的載重量為36噸,容積為100立方米。現在要利用這輛貨車裝運甲、乙兩種貨物,甲貨物每噸體積4立方米,乙貨物每噸體積2立方米。要使這輛貨車的載重量與容積都能得到充分利用(即剛好裝滿100立方米,並且重量是36噸),兩種貨物各應裝多少噸?

  “設計意圖”

  (1)借助解決“雞兔同籠”問題,滲透數學的思想方法。

  (2)問題以猜測遊戲呈現,增強趣味性,也體現思維性,數據由小到大,促進解決這類問題的一般方法的產生。

  “學法指導1”提示:如果9枚硬幣都是伍角的,有多少角?如果有8枚伍角的呢?

  “學法指導2”用剛才整理的方法嚐試解決。

  (3)自主學習包括閱讀《孫子算經》和自學課本兩部分,讓學生了解數學著作和激發學習數學文化的興趣。

  “學法指導3”自學課本,可聯係已探討的解決問題的方法與思路,整理和係統化學生的知識點,分析思考與推理的成果,體驗有序地思考問題的妙處。自學時,可提示,課本中提供的方法是從那個點突破的?這樣做的好處是什麽?用方程解要,理清其中的數量關係。

  (4)用梳理、層層深入的方式進行探究式學習,在這一過程中,先在小組內進行交流討論,得出初步的結果。學習時,可引導學生利用表格或畫大括號圖的形式進行,把喜歡的理由與解決問題的關鍵結合在一起,達到學會方法,優化方法的目的。

  (5)“運用鞏固”通過對用不同方法解決的時間與簡潔程度的對比,著力推薦假設與方程的方法,體會列表是探究過程中解決問題的思路,為我們歸納提供途徑。

  (6)反思學習過程,整理學習思路,梳理過程,內化思維。

  (7)通過解決實際問題感受“雞兔同籠”問題及變式在實際生活中的廣泛應用。

  (8)學生選用什麽方法解決不作詳細要求,但從解決問題的效率讓學生進行選擇,體現簡潔性。

  
更多

編輯推薦

1中國股民、基民常備手冊
2拿起來就放不下的60...
3青少年不可不知的10...
4章澤
5周秦漢唐文明簡本
6從日記到作文
7西安古鎮
8共產國際和中國革命的關係
9曆史上最具影響力的倫...
10西安文物考古研究(下)
看過本書的人還看過
  • 西安文物考古研究上)

    作者:西安文物保護考古所  

    科普教育 【已完結】

    本書共收入論文41篇,分7個欄目,即考古學探索、文物研究、古史探微、遺址調查報告、地方史研究、文物保護修複技術、文物管理工作。

  • 浙江抗戰損失初步研究

    作者:袁成毅  

    科普教育 【已完結】

    Preface Scholars could wish that American students and the public at large were more familiar...

  • 中國古代皇家禮儀

    作者:孫福喜  

    科普教育 【已完結】

    本書內容包括尊君肅臣話朝儀;演軍用兵禮儀;尊長敬老禮儀;尊崇備至的皇親國戚禮儀;任官禮儀;交聘禮儀等十個部分。

  • 中國古代喪葬習俗

    作者:周蘇平  

    科普教育 【已完結】

    該書勾勒了古代喪葬習俗的主要內容,包括繁縟的喪儀、喪服與守孝、追悼亡靈的祭祀、等級鮮明的墓葬製度、形形色色的安葬方式等九部分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