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閱讀頁

第三節 同課異構構出精彩——上饒市小學數學《有效教學設計》課題展示活動綜述

  上饒市逸夫小學夏饒正

  這兩天一直是陰雨綿綿,春寒料峭,然而我市小學數學《有效教學設計》課題展示活動,卻在如火如荼地進行著。對於我們所有的聽課老師來說,上饒縣第一小學的多媒體教室已是春意盎然、享受著陽光的天地。有人把新課程比作是一塊肥沃的土地,我們欣喜地看到我市又有一批青年教師正在成長起來。

  這次課題展示活動與以往有所不同,是總課題組統一了幾個版本的課題。據了解參賽老師還是這個學期開學初才知道的,時間緊,既給參賽選手增加了難度,但也更具挑戰性。正因為統一了課題,難免出現了參賽老師選題“撞車”現象,比如,《平移與旋轉》一課就有5位教師上,餘幹的陳海英老師《長方體與正方體的表麵積》與婺源的金誌民老師上的《長方體的表麵積》其實也是同一內容,《三角形內角和》又有兩節。也就構成了本次課題展示活動的一大特色——出現了“同課異構”的課堂教學。何為同課異構?“同課異構”是指同一節的內容,由不同老師根據自己的實際、自己對教材理解,確定不同的教學目標,組織不同的教學內容,采取不同的教學方法和策略,必然會產生不同的教學效果。我們在這裏探究“同課異構”的課堂教學,實際上思考的本質問題是怎樣的小學數學課堂教學是有效的,在設計有效的課堂教學,我們必然會考慮以下幾個因素:

  一、恰當地設定教學目標

  確定恰當的教學目標是前提,是關鍵。《平移與旋轉》一課,所上的四位教師根據著自己對教材的理解,對教學內容的把握,確定了不同的教學目標。玉山毛朝霞老師確定的教學目標是這樣的:

  (1)結合實例,使學生初步感知平移與旋轉現象,能正確區分平移與旋轉。

  (2)使學生學會在方格紙上數出平移的格數,並在方格紙上畫一個沿水平方向,豎直方向平移後的圖形。

  (3)感受數學在生活中的廣泛應用,體會數學與日常生活的緊密聯係。

  而鉛山楊媚老師確定的教學目標是:

  (1)通過觀察生活情景,讓學生初步認識生活中的平移和旋轉現象,初步了解平移和旋轉的特點。

  (2)能判斷圖形在方格紙上平移的方向和格數;能在方格紙上將圖形按指定方向和格數平移。

  (3)通過具體的學習和探索活動,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和空間想象能力。

  可見老師設定的教學目標有所不同,教學重點各有所側重,課堂上就會產生不同的教學設計。

  二、精心地設計教學內容

  教學內容的選擇和呈現方式直接影響教學方式和教學過程。縱觀已上的十節課,參賽教師在選擇和呈現教學內容時,均考慮到學生的心理發展特點和認知水平,從而使學生樂於學習,容易接受和理解。

  (一)選擇能激發學生學習熱情的情景

  春晚的魔術表演讓劉謙成了“春晚紅人”。我想:這次課題展示活動想必大家一定也記住了會變魔術的楊蘊宇老師了。魔術遊戲:先拿出兩個透明的一次性杯子,讓學生驗證兩個杯子是一樣大的。接著在第一個杯子上裝滿水,楊老師神秘地告訴學生:老師往這個杯子裏吹一口氣,杯子裏的水就會變多,你們信不信?隨後楊老師使勁吹了一口氣,第一個杯子裏的水並沒有看出變多了,可是倒往第二個杯子卻裝不下了,這簡直太不可思議了!學生的注意力,包括全場聽課教師的注意力都集中在這個杯子上,急切想知道這是為什麽。通過謎底的揭示,學生深刻理解了其實不是第一個杯子裏的水增多了,而是第二個杯子的一部分空間讓水晶蘋果(透明的、隱形的)占據了,從而直觀感知了物體所占空間有大有小,為引出體積的概念做了充分的直觀感知,同時極大地激發了學生的積極性。

  (二)選擇與生活緊密聯係的資源

  “新數學課程標準”指出:學生的數學學習內容應當現實的、有意義的、富有挑戰性的。數學教學如果脫離了豐富多彩而又錯綜複雜的生活材料,將會成為“無源之水,無本之木”。

  本次課題展示活動所用的教材涉及人教版、蘇教版、北師大版三個版本,上課教師都能根據新課程理念,吸取不同版本的長處,創造性地取舍加工教材內容,將教材中缺少生活氣息的題材改變成學生熟悉的感興趣的事例。這是本次展示活動的一個亮點,教學的“生活性”得到多方麵的體現:

  (1)利用學生的生活經驗

  充分發揮學生在日常生活中的已建立起來的知識和經驗,作為新的學習活動的良好基礎,利於學生親近數學、了解數學和運用數學。

  平移與旋轉是日常生活中經常見到的現象,學生有一定的生活經驗。教學中,四位老師都根據二年級學生的特點從中選取大量的、兒童熟悉的學習材料,如遊樂場的大型玩具,或者是風車、纜車、鍾表上的針等動態畫麵,既有助於學生初步感知平移與旋轉現象,又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又如,市直小學劉莉在認識平移和旋轉後,設計了讓學生為米老鼠家衛生間設計門的實際生活問題。衛生間門寬50厘米,可是門口與馬桶距離寬30厘米。學生借助生活經驗很自然選擇推拉門,用所學的知識解決了日常生活中的問題,感受到數學知識的價值。

  (2)活用教師自身生活資源

  在教學過程中引入教師的生活資源,往往更能引起學生學習的興趣。如:萬年詹文照老師執教《毫米、分米的認識》時,老師一亮相,我就發現他手上帶了一個戒指,因為台上燈光太強,戒指閃閃發光。當時我還在想:一個男老師帶個金戒指上課,是不是有點俗氣。可是當老師讓學生找長度或厚度大約是1毫米的物體時,有一學生站起來說:“老師手上戴的的戒指厚度大約是1毫米。”這時我真是既佩服學生的觀察力,也驚歎老師的教學用心。

  (3)巧用社會的現實素材

  如德興周燕老師和鉛山楊媚老師為體現平移在生活實際中的巨大作用,都不約而同用了上海音樂大廳整體平移的這一現實資料。兩位老師呈現方式的不同,產生了不同的效果。楊老師是文字的形式呈現,對於二年級的學生比較抽象;而周老師通過一段錄像播放,再加上自己富有魅力、富有激情的語言渲染,給孩子以震撼。孩子不由自主地發出:“太神奇了!”、“太不可思議!”“工程師太偉大了!”的驚歎聲,從而真正領會到知識的力量是偉大的,知識的力量是無窮的。

  三、選擇合理的教學方法

  隨著課改的不斷推進,大家已經把過去注重學習結果的目光,轉移到關注學生的發展過程。特別注重調動學生積極參與活動的的深度和廣度,注重調動學生的多種感官,或獨立思考,或分組討論,或集體交流,或參與活動,或動手實驗,或親自演練,或親曆推究,或嚐試設計,或試行歸納……讓學生不斷習得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法,為學生的可持續發展和終身學習奠定了基礎。靈活地運用多種教學方法在這次課題展示活動中有不同的體現。

  比如,鄱陽陳海英老師和婺源金誌民老師都注意讓學生通過動手操作。將一個長方體紙盒展開,並讓學生把展開後的每個麵與展開前這個麵的位置聯係起來,從而更清楚地看出長方體相對的麵麵積相等,每個麵的長和寬與長方體的長、寬、高之間的關係。為後麵學習計算長方體表麵積做好了準備,也自然地實現了立體圖形與平麵圖形的轉化。值得一提的金誌民老師對於學生出現不同的展開圖進行了展示,並讓學生將剪開的展開圖又圍成長方體,溝通立體平麵的聯係,發展學生空間觀念。

  又如上饒縣李芳老師上的《平麵圖形拚組》,整節課就是一節活動課。通過讓學生做一做,折一折,剪一剪,拚一拚等一係列活動,學生加深對平麵圖形的認識,初步感知長方體、正方體邊的特征。

  再比如,《平移與旋轉》這節課借助實例認識平移旋轉現象並不難,而理解一個圖形平移的距離是教學難點。四位教師在解決這一難點,采用不同的策略。鉛山楊媚老師采用了先讓學生在方格紙操作,直觀感知,再引導觀察探究的方法。德興周燕老師則是引導學生經曆觀察,操作驗證,最後師生共同探究的過程。而玉山毛朝霞老師為解決這一難點,設置船頭船尾兩隻小鳥爭論問題情景,先讓學生作出猜測後,再讓學生進一步在方格圖上動手模擬,從而得出兩隻小鳥經過的距離是一樣。小鳥其實就是一個放大的點,直觀地滲透了化圖形為點,化整體為零一一對應的數學思想。不同的教學方法,會出現不同的效果,聽課老師都是有目共睹的。

  四、考慮教師個人自身特點

  同一節內容,不同老師執教,出現不同的效果,還有一個重要的因素就是要考慮個人所長。如楊蘊宇老師的語言以親切、自然、富有親和力見長;而周燕老師則有主持人的風采,能把課從一個高潮推向另一個高潮;金誌民、陳海英、餘國英三節高段的課樸實無華;詹文照老師幽默風趣。他們的教學個性在課堂得到盡情彰顯和凸現。因此是同樣教材,而對不同的學生,不同的教師也能演繹不同的課堂教學,同課異構也精彩。

  以上隻是我聽課的一點感悟,肯定會有一麵之詞,懇請大家批評指正。最後也希望在座的聽課老師回去也與我們的參賽老師來一次同課異構,從而不斷提升自己的課堂教學能力,使自己的課堂教學更為有效,也使上饒市小學數學課堂教學再上新台階。

  
更多

編輯推薦

1中國股民、基民常備手冊
2拿起來就放不下的60...
3青少年不可不知的10...
4章澤
5周秦漢唐文明簡本
6從日記到作文
7西安古鎮
8共產國際和中國革命的關係
9曆史上最具影響力的倫...
10西安文物考古研究(下)
看過本書的人還看過
  • 西安文物考古研究上)

    作者:西安文物保護考古所  

    科普教育 【已完結】

    本書共收入論文41篇,分7個欄目,即考古學探索、文物研究、古史探微、遺址調查報告、地方史研究、文物保護修複技術、文物管理工作。

  • 浙江抗戰損失初步研究

    作者:袁成毅  

    科普教育 【已完結】

    Preface Scholars could wish that American students and the public at large were more familiar...

  • 中國古代皇家禮儀

    作者:孫福喜  

    科普教育 【已完結】

    本書內容包括尊君肅臣話朝儀;演軍用兵禮儀;尊長敬老禮儀;尊崇備至的皇親國戚禮儀;任官禮儀;交聘禮儀等十個部分。

  • 中國古代喪葬習俗

    作者:周蘇平  

    科普教育 【已完結】

    該書勾勒了古代喪葬習俗的主要內容,包括繁縟的喪儀、喪服與守孝、追悼亡靈的祭祀、等級鮮明的墓葬製度、形形色色的安葬方式等九部分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