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建設是中心凝聚力、生產力和創造力的重要源泉,是綜合實力競爭的重要因素。堅持以核心價值觀為導向,加快推進中心文化建設,是構建和諧單位的重要保障,是提升“五個中心”建設能力的軟實力保障。
進入21世紀以來,文化因素越來越多地滲透到經濟和社會活動中,使經濟獲得了新的發展形態和動力。人文精神越來越多地融入經濟和社會發展中,形成了人與人、人與社會、人與自然共生和諧的全麵發展觀和可持續發展觀。文化與經濟越融合,文化生產力的潛能就越巨大,這是一個國家、一個單位在綜合實力競爭中最根本、最難替代和模仿、最持久和最核心的競爭優勢。
(一)單位文化的概念及內涵
1.“文化”的含義。一是從廣義上講,指人類在社會實踐過程中所獲得的物質、精神的生產能力和創造的物質、精神財富的總和,而從狹義上講,指精神生產能力和精神產品,包括一切社會意識形態;二是泛指一般知識;三是中國古代封建王朝所施的文治和教化的總稱。英國人類學家泰勒在其《原始文化》一書中將“文化”闡述為文化或文明,就其廣泛的民族學意義來說,乃是包括知識、信仰、藝術、道德、法律、習俗和任何人作為一名社會成員而獲得的能力和習慣在內的複雜整體。文化作為一種社會意識形態,人類的精神財富,其內容博大精深,其曆史源遠流長。2.文化競爭力。文化競爭力是逐步形成和發育起來的價值觀、精神、行為規範、道德準則、生活信念、風俗、習慣、傳統等,以及在此基礎上生成的服務意識、服務指導思想、服務戰略等。文化競爭力建設是一個長期的、循序漸進的過程,與單位各個環節、每個員工都密切相關。當今世界兩類管理模式,一種以日本企業為典型,強調全麵控製,一種以美國企業為典型,強調智慧開拓。當前,日本模式已不適應信息時代的特點,而美國模式卻具有無窮的活力和發展後勁。美國模式的最大特點是精心設計文化競爭力,並不斷完善,為單位帶來強大的核心競爭力。
(二)單位文化的作用及功能
1.導向功能。不同的事業單位,有著迥然不同的目標。一個事業單位怎麽發展,發展到何種程度,如何正確發揮其公共職能,回報社會,都需要單位文化發揮主導作用,其事業的發展也會隨之被引向一個特定的方向。2.激勵與約束功能。在一個事業單位內部,要真正使員工的行為達到自我協調,自我控製,除一些規章製度、獎懲條例外,還得需要單位文化的融合來實現。單位靠人才來發展,而人才反過來需要單位來發揮其價值,隻有整個事業單位內不同層次的人才都發揮出潛能與才幹才能實現雙方共同的目標。3.統一協作功能。文化可以使事業單位在發展過程中通過自身特有的價值體係和意識使其各個方麵形成有機統一,從而使員工和事業單位能夠同舟共濟。通過文化的整合,使員工內部保持團結,發揮團隊力量的最大優勢,更快、更準確地找到問題的關鍵,從而使事業做得更完善、更精湛。
(三)單位文化建設的必要性
優秀的文化有利於實施人性化的管理,能夠營造家庭般的工作氛圍,能夠在注重個體需求的基礎上,增加員工對本單位目標的認同感和激勵性,從而增強事業單位的生存力。1.單位文化建設是其自身發展的內在要求。伴隨著經濟社會的發展,事業單位要取得大的發展,必須重視觀念形態文化的作用。一個組織的產品(不論是企業的有形產品還是事業單位的無形服務)都要依靠其文化來宣傳,良好的聲譽要靠文化來傳播,優秀的單位形象要依靠文化來塑造。2.單位文化建設是改革發展的必然產物。文化建設是把職工和單位的追求緊緊聯係在一起的紐帶,是凝聚全體職工的重要力量,使每個職工產生歸屬感和榮譽感。它的根本任務在於通過各種途徑全麵提高職工的綜合素質,激發職工的工作熱情,提高勞動生產率,促進事業發展。3.單位文化建設是未來發展的強大牽動力。文化建設是一個單位發展的重要標誌。在新的世紀,新的曆史條件下,優秀的單位文化可以正確引導職工的思想價值,使職工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提高職工的思想境界和道德水平,為本單位發展提供良好環境。4.單位文化是創新思想政治工作的有效途徑。文化是一種特殊的黏合劑,可以把事業發展與人的發展高度統一起來,有效促進事業單位思想政治工作與事業發展的有機結合,防止“兩張皮”的現象出現。文化建設強調以人為本,以文化管理為紐帶,融思想教育、製度約束和激勵機製於一體,是事業單位思想政治工作服務於中心工作的切入點和重要載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