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閱讀頁

第二節 《讀左劄記》與劉師培經學研究的基本思路

  1905年——1906年,劉師培在《國粹學報》連載《讀左劄記》,以《左傳》研究為核心,鮮明地表述了他對於當時經學研究的基本態度。

  首先,他駁斥了今文經學家們對《左傳》的誣蔑。

  劉師培認為《左傳》並非劉歆偽造。他提出的第一個有力證據是:《左傳》在劉歆以前就存在學術傳承關係。他說:

  近儒多以《左氏春秋》為偽書,而劉氏申受則以《左氏春秋》與《晏子春秋》、《鐸氏春秋》相同,別為一書,與《春秋》經文無涉。然《史記·吳泰伯世家》雲,予讀古之《春秋》,即指左氏傳言。……又《漢書·翟方進傳》言:方進授《春秋左氏傳》。若以《晏子春秋》、《鐸氏春秋》例之,豈《晏子春秋》亦可稱《春秋晏子傳》,而《鐸氏春秋》亦可稱《春秋鐸氏傳》乎?

  劉師培認為《左傳》成書以來,相傳不絕,戰國時就有荀子、韓非子對它進行研究。西漢時也有賈誼、劉安、司馬遷、翟方進等人對它進行研究。他還特別寫有《司馬遷〈左傳〉義序例》的專篇論文,研究司馬遷《史記》的書法體例,證明《左傳》對司馬遷創作《史記》產生過重要影響。因此不能說《左傳》是遠在他們之後的劉歆所偽造。

  劉師培的另一有力證據是:《左傳》所載曆史事實以及解釋《春秋》的語句在劉歆以前的曆代著作中不斷被人征引。他說:

  自劉申受謂劉歆以前左氏之學不顯於世,近儒附會其說,謂《史記》所引《左傳》皆劉、班所附益。此說不然。

  他曾作《周秦諸子述〈左傳〉考》、《左氏學行於西漢考》,一一引征先秦諸子如《韓非子》、《荀子》、《呂氏春秋》以及西漢《淮南子》、《春秋繁露》等書籍中對於《左傳》的直接或間接的引用,從而證明《左傳》早就存在。《左傳》有許多關於史實的獨特的描述,這些史實不斷被人征用。像《呂氏春秋》引用《左傳》,有的全引《左傳》原文,有的與《左傳》原文小有不同。所以劉師培說:“則著《呂覽》者,曾親見左氏之書,昭然無疑。”又如《淮南子》一書,作於漢景帝、漢武帝之間,在司馬遷《史記》之前,但書中也多引《左傳》。如華周卻賂(左襄二十三年)、子罕獻玉(左襄十五年)鹹見於《淮南子·精神訓》等等。如果《左傳》是劉歆偽造,又怎麽能夠被上述諸書所引用?

  劉師培的上述兩個證據較為準確地批評了劉歆偽造《左傳》說的要害。

  至於《左傳》與《春秋》的關係,劉師培也駁斥了《左傳》不傳《春秋》的觀點。他說:

  自漢博士謂左氏不傳《春秋》(《漢書·劉歆傳》),範升謂左氏不祖孔子,而出丘明,師徒相傳,又無其人(《後漢書·範升傳》),晉王接遂謂左氏贍富,自是一家書,不主為經發(《晉書·儒林傳》)。近儒武進劉氏遂據此以疑《左傳》。

  劉師培認為《左傳》與《春秋》的關係,不但可以從孔子與左丘明的思想上得到證明,而且可以從傳習《左傳》的學人們的言行上得到證明。如前引司馬遷將《左傳》稱作古之《春秋》,翟方進稱《左傳》為《春秋左氏傳》,可見《左氏春秋》與《春秋》有著密切的聯係,它不能視作《呂氏春秋》之類。劉師培還證明,《春秋》與《左傳》的聯係在西漢得到過今文經師的承認:

  漢《嚴氏春秋》引《觀周篇》雲:孔子將修《春秋》,與左丘明乘如周,觀書於周史,歸而修《春秋》之經,丘明為之傳,共為表裏。《觀周篇》乃《孔子家語》篇名,而引於漢人,且引於公羊經師,則《左傳》為釋經之書,固公羊家所承認矣。劉向《別錄》雲:左丘明授曾申。劉向素以《穀梁》義難《左傳》,而於《左傳》之傳授言之甚詳,則《左傳》為釋經之書,又《穀梁》家所承認矣。

  由此可見,漢初諸儒莫不以《左傳》為釋經之書,隻有當劉歆提出立《左傳》於學官之後,才有一些經學家試圖否定《左傳》與《春秋》的聯係。

  劉師培認為《左傳》與《公羊》、《穀梁》相比較,確實有一些獨到之處,但這些獨到之處不影響它與《春秋》的聯係。他曾進一步分析《春秋》與三傳的關係,說:

  《春秋》者,本國曆史教科書也,其必托始於魯隱者,則以察時勢之變遷,當先今後古,略古昔而詳晚近,則《春秋》又即本國近世史也。雖然,以史教民,課本所舉,僅及大綱,而講演之時,或旁征事實,以廣見聞;或判斷是非,以資尚人。時門人七十,弟子三千,各記所聞,以供參考。而所記之語,複各不同,或詳故事,或舉微言,故有左氏、穀梁、公羊之學。然溯厥源流,鹹為仲尼所口述,惟所記各有所偏,亦所記互有詳略耳。

  劉師培認為《春秋》作為一部簡明近代曆史教科書,在春秋時期人們可以從不同角度進行闡發。事實上,子夏等人據孔子所述之微言互相教授,形成公羊、穀梁傳,而左丘明亦受業孔門,《左傳》一書所記所陳,亦大抵出於仲尼之語,特左氏於孔子所講演者,複參考群書,傳示來世。因此《春秋》三傳的差別,導源於孔門弟子記錄的差別,導源於孔門弟子學術興趣的差異。並非隻有像《公羊》、《穀梁》那樣的傳經方式才是解釋《春秋》的作品,《左傳》同樣是解經之作。

  其次,劉師培研究了《左傳》的政治、文化思想,證明它與孔子思想存在一致性。

  晚清今文經學非議《左傳》及其他古文經的一個根據就是它們缺乏改製精神,沒有曆史發展的觀點。如廖平就認為古學是孔子早年之學,有“從周”之意,而今學是孔子晚年之學,有“因革”之意。他們把孔子打扮為素王,認為今文經學才是孔子思想的精華所在。

  劉師培不同意將孔子打扮為替萬世垂法的素王,但他認為孔子不僅僅是曆史家,孔子還是思想家。孔子所整理的曆史典籍包含著中華民族的立國精神。而所謂中華民族的立國精神即民族意識、民主意識。所以劉師培認為孔子的《春秋》之學,關鍵在於民族、民主思想。他認為,《左傳》與《春秋》在這一點上完全一致,與《公羊》、《穀梁》可以媲美。

  一、從華夷之辨來看,“公、穀二傳之旨,皆辨別內外,區析華戎。《左傳》一書,亦首嚴華夷之界”。劉師培例舉《左傳》僖公二十三年、二十七年的記載,說明《左傳》首重夷夏之防,具有民族主義思想。

  二、從民主意識來看,劉師培認為今文經學所詡為獨發的君輕民貴之說,在《左傳》中比比皆是。他說:

  晚近數年,晳種政法學術播入中土,盧氏《民約》之論,孟氏《法意》之編,鹹為知言君子所樂道。複引舊籍,互相發明,以證晳種所言君民之理皆前儒所已發。由是治經學者鹹好引公、穀二傳之書,以其所言民權多足附會西籍。而《春秋左氏傳》則引者闕如。

  而其實,《左傳》“責君特重而責民特輕”。比如《左傳》凡弑君稱君,表示君主無道,被弑是理所當然。可見《左傳》允許人民有反抗暴政的權利。又如《左傳》隱公四年衛人立晉,《左傳》釋曰:書曰衛人立晉,眾也。以證君由民立,與公、穀二傳完全相同。《左傳》承認人民有立君的權利。而且《左傳》“所載粹言,亦多合民權之說”。如左襄十四年傳,載師曠之言曰:“天之愛民甚矣,豈其使一人肆於民上以縱其淫,而棄天地之性?必不然矣。”這些言論都體現《左傳》對孔子乃至國學的真正精神有很深的領悟。所謂左氏不知《春秋》之義的看法,是“真不知《春秋》之義矣夫!”

  劉師培還反省了人們對於《左傳》產生誤解的原因,並且提出了一些解決問題的方法。

  《左傳》本身並不違背《春秋》旨意,那麽為什麽會有人懷疑它的地位?劉師培認為主要有三個原因:一因卷帙浩繁,一因漢儒對《左傳》缺乏完整的注釋,一因後儒斥之為偽書。《左傳》比《公羊》、《穀梁》內容要贍富得多,可是由於它在西漢時期地位不顯著,沒有人給它作完整的注釋。東漢時,隨著古文經學地位的上升,《左傳》也受到一定重視,但賈逵、鄭眾等雖有注,也未完整地保存下來。隻有晉杜預《春秋左氏傳集解》得以保存並留傳下來。而杜預的《集解》並沒有遵循《左傳》獨到的特點,受到《公羊》、《穀梁》學的影響,穿鑿附會,反而把《左傳》引入歧途,使《左傳》自身的特點不明。後來的儒家有些把《左傳》斥為偽書,大多是受杜預《集解》的影響,沒有真正認識到《左傳》的特點。像劉逢祿、廖平、康有為批評《左傳》,大多以杜預《集解》為根據。劉師培甚至認為杜預不是《左傳》學的功臣,而是《左傳》學的禍首。

  所以,正本清源,要扭轉人們對於《左傳》的誤解,關鍵在於依據《左傳》學的特點,對《左傳》進行實事求是的研究。劉師培說:

  今觀左氏一書,其待後儒之討論者約有三端:一曰禮、二曰例、三曰事。

  所謂“禮”,就是說要研究《左傳》闡述的禮典和禮製。晚清今文經學認為《左傳》所闡述的禮製與《周禮》相合,與《王製》相異。劉師培認為這值得深入研究,看看是否與《王製》真正相背?如果相背,它又體現了什麽特點?而且,“左氏佚禮若能疏通證明,亦考古禮者所必取也”。搞清楚《左傳》的禮製,對於認識古代社會狀況也有很大幫助。所謂“例”,即《左傳》的書法體例。杜預認為《左傳》的凡例即周公之禮經,而劉師培則認為五十凡例,乃左氏一家之學,與《公羊》、《穀梁》不完全相同,“左氏自有其義”。對於《左傳》獨特的書法,隻有實事求是地去加以研究,而不能依據《公羊》、《穀梁》的成法。所謂“事”,就是《左傳》的史實。劉師培認為如果我們理清了《左傳》所載史實的來源及其被引用的情況,我們就能對《左傳》的真偽心中有數。他認為禮、例、事“三書若成,則左氏之學必可盛興。若夫曆譜地輿之學,治左氏者多詳之,惟考證多疏,董而理之,殆後儒之責歟!”

  應該說劉師培所提出的關於《左傳》研究的課題,極為準確地抓住了《左傳》學自身的不足之處,有很高的學術價值。

  《讀左劄記》反映出劉師培研究經學的一般思路。這種思路的特點是超乎今文經與古文經的爭論,實事求是地疏理古文經學的發展線索,並緊密聯係民族、民主革命的現實任務,用新的眼光來解析經學的命題,使之具有時代氣息。

  
更多

編輯推薦

1博弈春秋人物正解
2春秋戰國時期社會轉型研究
3俄羅斯曆史與文化
4正說明朝十八臣
5中國式的發明家湯仲明
6西安事變實錄
7漢武大帝
8詠歎中國曆代帝王
9大唐空華記
10紅牆檔案(二)
看過本書的人還看過
  • 紅牆檔案(三)

    作者:韓泰倫主編  

    紀實傳記 【已完結】

    本書以中南海為記敘軸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為記敘時段,以建國以來的重大曆史事件為背景,記述了毛澤東、鄧小平、江澤民三代核心領導人以及他們的戰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紅牆檔案(四)

    作者:韓泰倫主編  

    紀實傳記 【已完結】

    本書以中南海為記敘軸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為記敘時段,以建國以來的重大曆史事件為背景,記述了毛澤東、鄧小平、江澤民三代核心領導人以及他們的戰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紅牆檔案(一)

    作者:韓泰倫主編  

    紀實傳記 【已完結】

    本書以中南海為記敘軸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為記敘時段,以建國以來的重大曆史事件為背景,記述了毛澤東、鄧小平、江澤民三代核心領導人以及他們的戰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菊花與刀:日本文化諸模式

    作者:美 魯斯·本尼迪克特  

    紀實傳記 【已完結】

    作者運用文化人類學研究方法對日本民族精神、文化基礎、社會製度和日本人性格特征等進行分析,並剖析以上因素對日本政治、軍事、文化和生活等方麵曆史發展和現實表現的重要作用。用日本最具象征意義的兩種事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