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閱讀頁

第三節 劉師培學術革新的具體方法

  劉師培指出,要建設新的學術哲學和方法論體係,首先需要對古代學術的生命力認真地反思,進一步明確學術的精神在於經世致用。

  劉師培曾用很多篇幅來論證傳統學術的生命力在於經世致用,在於獨立發展的社會批判精神。他非常推崇章學誠和龔自珍關於學術本質的論述。章學誠在其《文史通義》中曾說:“古人本學問而發為文章,其誌將以明道。”又說:“古人以學著於書,後人即書以為學。”並認為“古之所謂經,乃三代盛時典章法度,見於政教行事之實,而非聖人有意作為文字以傳後世也”。龔自珍在《古史鉤沉論》中曾將章學誠的上述觀點加以發展,指出以史學為代表的傳統學術精神在於批判性的經世意識:

  史之材,識其大掌故,主其記載,不吝其情,上不欺其所委贄,下不鄙夷其貴遊,不自卑所聞,不自易所守,不自反所學,以榮其國家,以華其祖宗,以教訓其王公大人,下亦以崇高其身,真賓之所處矣。……古之世有抱祭器而降者矣,有抱樂器而降者矣,有抱國之圖籍而降者矣。無籍其道以降者,道不可以籍也。……《易》曰:“窮則變,變則通,通則久。”恃前古之禮樂道藝在也。故夫賓也者,生乎本朝,仕乎本朝,上天有不專為本朝而生是人者在也。

  龔自珍認為古代學術的主體——史官具有學術尊嚴。他們以道統為根本準則,對每一王朝的政治禮俗進行批評指導,但決不使學術成為王朝的奴仆,學術有獨立性。劉師培認為這個認識很得古代學術本質之真麵目,學術就是應該具有這種批判性的經世精神。他曾作《古學出於官守論》以及《補古學出於史官論》,申言章學誠、龔自珍的學術起源論的某些觀點,證明學術要有社會批判意識。

  其次,劉師培還指出,要建立新的學術哲學和方法論體係,尚需要學習西方社會學、哲學、法學、政治學等各種理論方法,培養學術研究的敏銳識見和方法素養。

  劉師培積極投入學術革命的洪流。他將社會進化論思想貫穿於其學術研究。他的《中國曆史教科書》“於征引中國典籍外,複參考西籍,兼及宗教、社會之書,庶人群進化之界可以稍明”。該書敘述遠古至西周的曆史,將這個時期的曆史劃分為上古及古代兩個時期。在劉師培看來,這個時期的曆史是一個逐漸進化的過程。遠古時代曾經是一個沒有君主的時代,後來雖然產生了君主,但君由民立,君主“鹹為民興利”,“權利輕而義務重”。到了西周,天子之權漸尊。與君權演化相似,倫理由家族倫理進到國家倫理,再進到社會倫理,也是一個進化曆程。劉師培還特別考察了社會經濟“進化”過程。在《中國古用石器考》一文中,他寫道,古代生產工具由石器時代進到銅器時代,再進到鐵器時代。“近世以來,西人言社會學者考社會進化之次序,分為三級,一曰石器時代,二曰銅器時代,三曰鐵器時代,推之殊方異俗,莫不皆然。或謂中國古籍,鮮解石器,實則不然。”他利用有關記載,證明中國古代經曆了石器時代。生產工具之外,社會經濟生活也由漁獵進至遊牧,再進到農業時代。土地製度,原始時代,“黃帝行共田之法”;三代時,“夏行井田之法”,“田受於公,非民之所得而私”;春秋時,“廢井田,開阡陌,固勢之所必趨也”。總而言之,中國社會的政治、經濟、文化、風俗都是一個產生和發展的過程。社會進化應該是學術研究的一個基本的認識論前提。

  劉師培還認為,學術革命應該以國民為價值標準。其《中國曆史教科書》與舊史敘事“詳於君臣而略於人民,詳於事跡而略於典製,詳於後代而略於古代”“稍殊”。政治方麵,敘述王朝變遷興衰概況、帝王世係、君主製產生發展過程,分封製起源、變遷及封國情形,等級製度,地方自治製度,家族宗法製度,官製、刑法,國內民族關係。地理方麵敘述疆域、行政區劃、交通、水利。軍事方麵,分析戰爭的起源,介紹兵製、兵器、兵禮。思想文化,介紹古代倫理、宗教、文學、哲學、史學、美術、禮俗、風俗、教育、學術。自然科學,介紹古代的數學、曆法、天文、醫學、地理學。經濟方麵,敘述古代的農業,包括土地製度、賦稅、生產工具和技術的進步、農業政策、手工業政策、農業水平、手工業水平,乃至建築、飲食、商業等等。這種文化整體觀反映出劉師培研究學術是關國家盛哀,係生民休戚,不再以君主為記載中心。

  劉師培還主張學術應該采用新的研究方法。對於西方社會學、地質學、考古學的種種方法,劉師培都主張積極吸收,洋為中用。《周末學術史序》是劉師培學習西方學科分類的證據,全書將周末學術史分為16類:心理學史、倫理學史、論理學史(邏輯學史)、社會學史、宗教學史、政法學史、計學史(財政學史)、兵學史、教育學史、理科學史、哲理學史、術數學(天文、曆譜、五行、蓍龜、雜占、形法等)史、文字學史、工藝學史、法律學史、文章學史。他認為有必要根據近代認識水平對古代有關思想學術進行分類整理、詮釋和評價。對於古代學術的重心——經學,劉師培也主張運用新的研究方法。其《經學教科書》中有關《易經》的研究,就列有如下標題:《論易經與文字之關係》、《論易學與數學之關係》、《論易學與科學之關係》、《論易學與史學之關係》、《論易學與政治學之關係》、《論易學與社會學之關係》、《論易學與倫理學之關係》、《論易學與哲學之關係》、《論易經與禮典之關係》、《論易詞》、《論易韻》。在劉師培的研究中,《易經》成了古代學術的寶庫,其中可以發掘古代自然科學和社會科學,找到了“社會進化之秩序,於野蠻進於文明之狀態”。劉師培的其他著作,如《古政原論》、《古政原始論》闡述古代社會學,《兩漢學術發微論》闡述漢代政治學、民族學和倫理學,《倫理教科書》闡述倫理學,《中國地理教科書》闡述地理學,《中國文學教科書》闡述文字學,《中國中古文學史講義》闡述漢魏南北朝文學史,都為中國學術的科學化作了有益的探討和嚐試。

  
更多

編輯推薦

1博弈春秋人物正解
2春秋戰國時期社會轉型研究
3俄羅斯曆史與文化
4正說明朝十八臣
5中國式的發明家湯仲明
6西安事變實錄
7漢武大帝
8詠歎中國曆代帝王
9大唐空華記
10紅牆檔案(二)
看過本書的人還看過
  • 紅牆檔案(三)

    作者:韓泰倫主編  

    紀實傳記 【已完結】

    本書以中南海為記敘軸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為記敘時段,以建國以來的重大曆史事件為背景,記述了毛澤東、鄧小平、江澤民三代核心領導人以及他們的戰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紅牆檔案(四)

    作者:韓泰倫主編  

    紀實傳記 【已完結】

    本書以中南海為記敘軸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為記敘時段,以建國以來的重大曆史事件為背景,記述了毛澤東、鄧小平、江澤民三代核心領導人以及他們的戰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紅牆檔案(一)

    作者:韓泰倫主編  

    紀實傳記 【已完結】

    本書以中南海為記敘軸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為記敘時段,以建國以來的重大曆史事件為背景,記述了毛澤東、鄧小平、江澤民三代核心領導人以及他們的戰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菊花與刀:日本文化諸模式

    作者:美 魯斯·本尼迪克特  

    紀實傳記 【已完結】

    作者運用文化人類學研究方法對日本民族精神、文化基礎、社會製度和日本人性格特征等進行分析,並剖析以上因素對日本政治、軍事、文化和生活等方麵曆史發展和現實表現的重要作用。用日本最具象征意義的兩種事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