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閱讀頁

第六節 “有我之境”和“無我之境”

  “有我之境”和“無我之境”的討論不要一個字一個字地摳而忘了它們談論的是什麽問題。在王國維看來,境界是“文學之本”,顯然是從美學的角度來論述的。那麽,接著的問題是:什麽樣的境界是美的呢?在王國維看來,純粹的境界是最美的;反過來說,境界是純粹的美的世界。這裏討論的對象是詞,亦即抒情詩。好的抒情詩的境界,是一種純粹的美。為什麽這種純粹的美,加入了“我”就會變得不純粹呢?這裏涉及對“我”的理解。

  王國維用“無我”,受叔本華的影響,也受佛學的影響,他是根據許多不同的思想材料加以熔鑄而成的。叔本華對認識世界的主體,即人,作過分析。他從抽象的哲學思考出發,認為“我”可以分為“知之我”和“欲之我”。“知之我”是“純粹的無意誌的認識主體”,即純粹的無欲之我;而“欲之我”是有意誌的認識主體,作為生物學上本體的個別之我。由於主體條件的不同,他們在麵對自然界時的認識也就不一樣。“有我之境”,就是用“欲之我”的眼光看事物,寫出來的作品當然會留下實用的、隻顧實際利益的趨向。王國維批評過的“吃喝文學”就算這類。這類作品的特色是流露出個人生活欲望的色彩。

  但是,在創作時,“欲之我”也可能出現另一種情況,即“欲之我”與外部世界接觸時,由於被外部世界景物所吸引,當然開始會發生與欲望的衝突,但是外部世界的景物太美好,再度吸引了他,使他沉醉於景物中,暫時同欲望世界分離,甚至暫時忘卻了欲望而迷醉於優美的景色,為此而獲得了美的享受。他顯然並不想占有這片風景,甚至其他的生活欲望也暫時忘卻了。這時候,詩人就可能寫出好作品。

  王國維論“有我之境”舉馮延巳《鵲踏枝》:“庭院深深深幾許?楊柳堆煙,簾幕無重數。玉勒雕鞍遊冶處,樓高不見章台路。雨橫風狂三月暮。門掩黃昏,無計留春住。淚眼問花花不語,亂紅飛過秋千去。”這首詞寫思念,思念當然是欲望。王國維在《人間詞話》中稱這組作品在馮詞中“最煊赫”。這首詞寫一個男子在大院外徘徊,重重院落,楊柳重隔,裏麵可以看到有人騎著駿馬在玩。正在顧盼之際,風來了,雨來了,天又黑了,院門也關上了,裏麵的春光再也看不到了。正在惆悵之際,急得帶淚問花,如何是好?花又不回答。隻看見點點花瓣飛進去,飛過了秋千,一直飛進去。這首詞表達人的相思之情,屬於“欲之我”看到的景象。隻是在風狂雨暴的侵襲下,似乎暫時忘卻了自己的處境,而寄情花木。然而,即使個人的相思之情寄於花木之時,仍然會聯想到生活中的相思之情。這樣的迂回曲折,真有回腸蕩氣之威力。此種“有我之境”,於“動中靜時得之”。動,是個人的欲望與自然的衝突而引起的起伏波動。但是,在一種暫時的平靜中對自然界中的花木可以形成審美觀照。要是一直醉心於生活的欲望就不可能發現或沉醉於自然界的美了。所以,這裏人與自然的審美聯係,在王國維看來,就由動中靜而得之。

  “有我之境”與“無我之境”的區別,其實與禪的“無念為宗”亦可加以比較。《壇經》談“無念”時指出:“何名無念?知見一切法,心不染著,是為無念。用即遍一切處,亦不著一切處。但淨本心,便隻識出六門,於六塵中無染無雜,來去自由,通用無滯,即是般若三昧,自在解脫,名為無念。善知識,於諸境上心不染,曰無念。於自念上常離諸境,不於境上生心。”禪學講“無念為宗”,也可以說“宗於無念”。“無念”不是止念,如若止念,人即死了。“無念”的要求指“但淨本心”,“不於境上生心”。外界的花花世界會吸引人的注意,刺激人去追求,這就是所謂“境上生心”。“無念”者,因為本心清靜,心不染著。禪學不否定人之外的環境,但是強調人的本心可以超越於外在的環境。這些思想,在中國士大夫中頗為流行。誠然,叔本華在形成自己的思想體係時,本來就吸取過佛學的成果。

  抒情詩中的境界可以分為“有我之境”和“無我之境”。理解了這種境界的精細的區別,就能實際領悟到什麽是境界了。如果隻在“境界”這個名詞的概念本身上打轉,用邏輯的語言表達它的內涵,當然是目前經常用的,也是西方常用的一種思維習慣;可是傳統中國文人對文學藝術的把握,注重審美經驗的具體性。《人間詞話》在論述過程中,不是首先引導人於“什麽是境界的定義”上轉圈,而著重於闡明“有我之境”和“無我之境”,這樣的做法表明作者重視在審美活動中的具體經驗。那麽,什麽是“有我之境”呢?“有我之境”的產生是詩人在受到外界自然的刺激,思緒起伏,終於擺脫一己之欲的束縛,在寧靜的審美觀照中創作出藝術境界。如果從境界本身的特色來判定,“意溢於境”常是這種“有我之境”的主要表現。從美學上分析,屬於壯美的性質。

  “無我之境”是王國維追求藝術境界中的極致,用現代的話來說是美學理想。抒情詩要寫出“無我之境”,或者說中國抒情詩的偉大傳統在於創造出“無我之境”。這樣的“無我之境”,隻有“豪傑之士能自樹立耳”。“豪傑之士”的提法,即天才作家的意思。

  王國維在《人間詞話》中所說的“無我之境,以物觀物,故不知何者為我,何者為物”,如果對照《紅樓夢評論》中相似的論述就更為明白了。王國維在《紅樓夢評論》中指出:“苟一物焉與吾人無利害之關係,而吾人之觀之也,不觀其關係而但觀其物,或吾人之心中無絲毫生活之欲存;而其觀物也,不視為與我有關係之物而但視為外物,則今之所觀者非昔之所觀者也。此時吾心寧靜之狀態,名之曰優美之情,而謂此物曰優美。”從對比中可以看出《人間詞話》的表述,語言精煉,內容圓融,更符合中國古代文藝論著的習慣,這也是王國維新的理論追求。

  王國維引證“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兩句,見陶淵明《飲酒詩》第五首:“結廬在人境,而無車馬喧。問君何能爾?心遠地自偏。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山氣日夕佳,飛鳥相與還。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前人蔡寬夫《詩話》評此兩句:“此其閑遠自得之意,直若超然邈出宇宙之外。”而《苕溪漁隱叢話》卷三雲:“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則本自采菊,無意望山,適舉首而見之,故悠然忘情,趣閑而景遠。此未可於文字精確間求之。”“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的詩句,顯然與前引馮延巳的詞不同。這首詩並沒有著意尋山、帶淚問花之意,重點抒寫與自然契合之狀,並不是抒發個人的欲求。這大概就是一種被稱為心理寧靜的狀態吧。還需要領會的是,“以物觀物”中的兩個“物”字,後一個指審美的客體,山、菊;而第一個物,卻是指人的心態,指處於審美靜觀中的人的心態,即無欲之人。這種人眼裏出現之物,因為沒有他個人的欲望,所以能以物的原貌呈現出來了。

  這種境界,王國維說“人惟於靜中得之”。采菊花,看遠山,這都是動作,為什麽說“靜中得之”呢?這個“靜”字指心境,不是指動作。不是早計劃好去看“南山”的,也並非“采菊花”的目的是為了看“南山”;“看南山”是不經意地看到的,這就是“悠然”兩字的魅力。因為沒有車馬喧鬧,沒有達官貴人來往,不求功名利祿,然後才能悠然地見到南山;不然,隻是看達官貴人的帽子、儀仗,心境哪得安靜呢?所以,這裏講於靜中得之,是無欲之後才能得之,才能感受到美的存在,感受到美的境界的魅力了。

  如果要深入了解王國維在這裏表述的思想,可以參見《叔本華之哲學及其教育學說》一文中的論述:“唯美之為物,不與吾人之利害相關係,而吾人觀美時,亦不知有一己之利害。何則?美之對象,非特別之物,而此物之種類之形式,又觀之之我,非特別之我,而純粹無欲之我也。夫空間、時間,既為吾人直觀之形式,物之現於空間皆並立,現於時間者皆相續,故現於空間、時間者,皆特別之物也。既視為特別之物矣,則此物與我利害之關係,欲其不生於心,不可得也。若不視此物為與我有利害之關係,而但觀其物,則此物已非特別之物,而代表其物之全種。叔氏謂之曰‘實念’。故美之知識,實念之知識也。”這是可以說明王國維理論淵源的材料。那麽,什麽是“無我之境”呢?即抒情詩人排除一切世間的欲念,以純粹的審美態度,觀照審美對象,仿佛與審美對象相契合,寫出優美的藝術境界。

  
更多

編輯推薦

1博弈春秋人物正解
2春秋戰國時期社會轉型研究
3俄羅斯曆史與文化
4正說明朝十八臣
5中國式的發明家湯仲明
6西安事變實錄
7漢武大帝
8詠歎中國曆代帝王
9大唐空華記
10紅牆檔案(二)
看過本書的人還看過
  • 紅牆檔案(三)

    作者:韓泰倫主編  

    紀實傳記 【已完結】

    本書以中南海為記敘軸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為記敘時段,以建國以來的重大曆史事件為背景,記述了毛澤東、鄧小平、江澤民三代核心領導人以及他們的戰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紅牆檔案(四)

    作者:韓泰倫主編  

    紀實傳記 【已完結】

    本書以中南海為記敘軸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為記敘時段,以建國以來的重大曆史事件為背景,記述了毛澤東、鄧小平、江澤民三代核心領導人以及他們的戰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紅牆檔案(一)

    作者:韓泰倫主編  

    紀實傳記 【已完結】

    本書以中南海為記敘軸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為記敘時段,以建國以來的重大曆史事件為背景,記述了毛澤東、鄧小平、江澤民三代核心領導人以及他們的戰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菊花與刀:日本文化諸模式

    作者:美 魯斯·本尼迪克特  

    紀實傳記 【已完結】

    作者運用文化人類學研究方法對日本民族精神、文化基礎、社會製度和日本人性格特征等進行分析,並剖析以上因素對日本政治、軍事、文化和生活等方麵曆史發展和現實表現的重要作用。用日本最具象征意義的兩種事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