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閱讀頁

附錄 湯用彤學術行年簡表

  1893年8月4日(農曆六月二十三日)

  生於甘肅渭源。行三。“幼承庭訓,早覽乙部”,“稍長,寄心於玄遠之學,居恒愛讀內典”。

  祖籍湖北黃梅。父霖,字雨三,光緒二十三年(1897年)署渭源。戊戌卸任,先後在蘭州、北京設教館,舌耕為業。湯氏隨父輾轉渭源、蘭州、北京,受教於膝下,接受嚴格的傳統教育,亦承乾嘉漢學風流文采。

  1911年春

  由北京順天學堂考入清華學堂,借新式教育而窺西方科學思想。

  梁漱溟乃其順天學友,在清華,吳宓等與之最為友善。

  1917年

  畢業於清華,同時考取官費留美,因眼疾未能成行,留校任《清華周刊》主編,並教授國文。同年赴美,就讀於漢姆萊大學,主修社會學、政治學。

  先後發表《理學譫言》等文章,宣揚理學救國,介紹西方科學知識。

  1918年

  轉哈佛大學研究院,以新人文主義者白璧德為師,主攻哲學及梵文、巴利文。接受了白氏“同情加選擇”的新人文主義。

  與吳宓、陳寅恪有“哈佛三傑”之稱。1922年獲哈佛大學哲學碩士學位並載譽歸國。因吳宓之邀,任東南大學教授、哲學係主任。

  講授中國佛教史、印度思想史。課閑,至支那內學院聽歐陽漸講習法相唯識學,與蒙文通、熊十力同為聽友。還兼任內院研究部導師。

  發表《評近人文化之研究》,《學衡》十二期全文轉載。揭時學之淺、隘,提出“文化之研究乃真理之討論”,研究者自應統計全局,廣搜精求,平情立言。

  1923年

  發表《叔本華之天才主義》、《釋迦時代之外道》。翻譯英國學者《亞裏士多德哲學大綱》、《希臘之宗教》並在《學衡》上發表,譯介西方哲學和宗教。

  1924年

  《學衡》二十六、三十期分別刊載《佛教上座部九心輪略釋》、《印度哲學之起源》。

  1926-1927年

  任天津南開大學哲學係教授。

  1927年夏

  返南京,任中央大學(原東南大學)哲學係教授、主任。

  1928年

  《內學》載《南傳念安般經解釋》。與胡適討論禪宗史研究。

  1930年

  以特聘教授名義被延請至北大哲學係任教授。

  《漢魏兩晉南北朝佛教史》已完成,有《印度思想史》講稿十四章(在北大授課時改為十二章),同時開始轉向魏晉玄學研究。在京居南池子,與錢穆、梁漱溟、熊十力常相聚談、切磋學問。錢穆對之有“與時而化”,“獨立不倚,極高明而道中庸”之譽。《讀慧皎〈高僧傳〉劄記》發表於《史學雜誌》。

  1931年

  《唐賢首國師墨寶跋》、《矢吹慶輝〈三階教之研究〉》、《攝山之三論宗史略考》、《唐太宗與佛教》相繼發表。

  1932-1933年

  《竺道生與涅槃學》、《釋道安時代之般若學述略》發表。

  1934年

  指導王維成完成《老子化胡說考證》。評《唐中期淨土教》於《大公報》麵世。

  1935年

  兼北大哲學係主任及文科研究所主任。

  1936年

  哲學年會報告《漢魏佛教兩大係統》、《關於〈肇論〉》於《哲學評論》摘要刊登。

  美國哈佛大學亞洲研究學刊載湯著(J。R。Ware譯)The Edition of the ssǔ-shin-êrh-chang-ching。

  1937年

  隨北大南遷,轉道天津、上海、香港,經長沙至南嶽擲缽峰。

  有《中國佛教史零篇》、《大林書評》發表。

  1938年

  轉道桂林,赴雲南蒙自西南聯大文學院,任哲學係主任、教授。有出任文學院長的動議。《漢魏兩晉南北朝佛教史》四易其稿後在長沙發行。元旦跋識於擲缽峰下。後獲重慶政府學術獎。

  1939-1942年

  執教於昆明西南聯大,兼北大文科研究所主任。先後開設印度哲學史、歐洲大陸理性主義以及魏晉玄學等課程。全麵開展魏晉玄學研究。

  《讀劉劭〈人物誌〉》、《魏晉玄學兩篇》、《王弼大衍義略釋》公開發表。

  1943年

  《文化思想之衝突與調和》發表於《學術季刊》第一卷第二期。依據文化人類學批評派之學說,闡述文化移植過程中的衝突與調和,表明他“誌古之道”的真實意圖在於證明古今並陳、中西互補、因革損益的文化轉化觀念。

  在西南聯大演講《隋唐佛學之特點》,進一步闡述因革推移、悉由漸進的文化轉化思想。

  1945年

  《印度哲學史略》由重慶獨立出版社出版。

  1946年

  隨校北返北大,仍任哲學係主任並兼文學院院長。為哲學係開設魏晉玄學、英國經驗主義、歐洲大陸理性主義、印度哲學史等課程。

  《謝靈運〈辨宗論〉書後》在天津發表。

  1947年

  當選中央研究院院士、評議員,兼曆史研究所北京辦事處主任。

  赴美加利福尼亞大學講學。哈佛大學亞洲研究學報發表Wang Pis new interpretation of the I ching and lun-yǖ。

  1948年

  謝絕哥倫比亞大學邀請,於秋天返回國土。

  1949年

  新中國成立後任北京大學校務委員會主任,第一屆全國政治協商會議委員。

  1951年

  改任北京大學副校長,分管基建、財務。兼任中國科學院曆史考古專門委員,哲學社會科學部學部委員。以後又出任全國政協常委。第一、二、三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代表。

  1954年

  患腦溢血,近一月不省人事,經治療逐漸康複。

  1955年

  《漢魏兩晉南北朝佛教史》上、下冊由中華書局重印發行。

  1957年

  《魏晉玄學論稿》由人民出版社印行。此乃1938-1947年十年間先後發表的七篇文章及兩篇玄學文稿匯集而成。

  1960年

  《印度哲學史略》由中華書局重印發行。

  1961年

  病後有《康複劄記四則》及關於印度醫學、佛書音義兩篇發表於《新建設》、《光明日報》。

  1962年

  改唐詩二句“雖將遲暮供多病,還必涓埃答聖民”,表示對人民鞠躬盡瘁之意。

  1963年

  五一節與毛澤東主席等國家領導人同在天安門城樓觀禮,與毛澤東主席握手言談。

  《魏晉玄學論稿》由中華書局再版。

  再版的《佛教史》第二次印刷。

  夏,招中國佛學史研究生。

  1964年5月1日

  因腦病複發,治療無效而逝,終年72歲。

  《讀〈道藏〉劄記》刊於《曆史研究》第三期。

  《隋唐佛教史稿》於1980年以後連載於《中國哲學》第三、四、六、七期。《五代宋元明佛教事略》刊登於第五期。

  1981年

  中華書局整理出版《湯用彤論著集》四種。另有三種及一部未完稿待出。

  
更多

編輯推薦

1博弈春秋人物正解
2春秋戰國時期社會轉型研究
3俄羅斯曆史與文化
4正說明朝十八臣
5中國式的發明家湯仲明
6西安事變實錄
7漢武大帝
8詠歎中國曆代帝王
9大唐空華記
10紅牆檔案(二)
看過本書的人還看過
  • 紅牆檔案(三)

    作者:韓泰倫主編  

    紀實傳記 【已完結】

    本書以中南海為記敘軸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為記敘時段,以建國以來的重大曆史事件為背景,記述了毛澤東、鄧小平、江澤民三代核心領導人以及他們的戰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紅牆檔案(四)

    作者:韓泰倫主編  

    紀實傳記 【已完結】

    本書以中南海為記敘軸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為記敘時段,以建國以來的重大曆史事件為背景,記述了毛澤東、鄧小平、江澤民三代核心領導人以及他們的戰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紅牆檔案(一)

    作者:韓泰倫主編  

    紀實傳記 【已完結】

    本書以中南海為記敘軸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為記敘時段,以建國以來的重大曆史事件為背景,記述了毛澤東、鄧小平、江澤民三代核心領導人以及他們的戰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菊花與刀:日本文化諸模式

    作者:美 魯斯·本尼迪克特  

    紀實傳記 【已完結】

    作者運用文化人類學研究方法對日本民族精神、文化基礎、社會製度和日本人性格特征等進行分析,並剖析以上因素對日本政治、軍事、文化和生活等方麵曆史發展和現實表現的重要作用。用日本最具象征意義的兩種事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