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勝玲
烏鴉一家住在白大媽家的槐樹上,白大媽住在鄉村的土牆小院裏。
烏鴉一家五口:兩隻老烏鴉和三隻小烏鴉。白大媽一家也是五口:兒子兒媳和孫子孫女。烏鴉是從城市遷移到這裏的,城市裏空氣不好。烏鴉沒在鄉村待過,不知道鄉村的規矩,按說烏鴉這種鳥是不能在人的家裏安家的。烏鴉不知道這些,隻管看中了白大媽家這棵濃陰匝地的大槐樹。
可白大媽不願意了,住上一窩子喜鵲什麽的她倒歡喜,住些烏鴉,說破天也不行。當初她見有兩隻鳥不聲不響地在這搭窩,也沒很在意,窩建成了,烏鴉一高興就“嘎--”地唱了一句,白大媽這才知道是一窩黑老鴰。
白大媽找來一根長竹竿,可她這時發現老烏鴉生出了一窩小烏鴉,一時動了惻隱之心。白大媽對著樹上吼:“孩子長大,必須走!”小貓花妮這時也發現了小烏鴉,兩眼直直地盯著樹上。白大媽剛一轉身,花妮“嗖--”地一下就爬上了槐樹,驚得小烏鴉一陣亂叫。白大媽喊下了花妮,用根繩將貓拴到了一棵小椿樹上。
小烏鴉開始試飛了,兄妹三個在枝杈間嬉戲打鬧,這時白大媽就會氣急敗壞地跑過來,大吼:“快閉上你們的烏鴉嘴,快攆你們走了!”往往這時,老烏鴉總是很鬱悶,不明白她的孫子孫女為何能在院子裏打打鬧鬧,而自己的孩子卻不能。
白大媽的孫子在槐樹底下朗讀課文:“狐狸又對烏鴉說:‘烏鴉先生,聽說你的歌喉很動聽啊,唱支歌給我們聽好嗎?’”老烏鴉聽到了,又一次羞得無地自容。她的前輩太老實了,怎會看出狐狸的虛偽?但人類不能不厚道啊,不但不譴責狡猾的狐狸,還對誠實的烏鴉進行沒完沒了的嘲諷,真是沒有天理。
晚霞隻剩最後一抹紅時,白大媽的兒子兒媳從農田裏收工回來了。兒媳婦還抱回三個大南瓜。一家人開始吃晚飯:南瓜粥、烙餅、韭菜炒雞蛋,還有醃蒜薹。烏鴉一家已經吃過了晚飯,擠在一起看白大媽一家吃飯。
秋天到了,玉米豐收了。白大媽家的院子裏堆了滿院金燦燦的玉米穗,白大媽就坐在“金”山上剝玉米。
她自言自語地說:“等忙完這一陣兒,說啥你們也得走!”說時瞄了一眼槐樹。她發現前幾天,還很嬌弱的三隻小鳥,如今已羽翼豐滿了,正在繁忙地往返於巢間,老烏鴉倒是安閑地待在窩裏不動。白大媽心裏猛地一顫,隻聽說過烏鴉會反哺,難道這就是烏鴉在反哺?白大媽發了一會呆,又輕輕地歎了一口氣。
有人來白大媽家串門子,看到槐樹上有鳥熱熱鬧鬧地飛來飛去,就問白大媽是什麽鳥。白大媽頭也不抬地說:“一窩黑喜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