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閱讀頁

第十三節 紅旗升起在五華山上

  真理之川從他的錯誤之溝渠中流過。--[印度]泰戈爾

  三軍可以奪帥,匹夫不可奪誌也。--[春秋]孔子

  1949年,人民解放軍以雷霆萬鈞之勢迅速渡過長江,解放了廣東、廣西等地。緊接著,解放軍開始將目標轉向了雲南。當時,雲南的軍政長官是盧漢,坐擁十多萬軍隊,有著較強的戰鬥力。所以,和平解決雲南才是上上之策。

  為了推動雲南的和平解放,這時,中國人民解放軍第二野戰軍司令員劉伯承、政委鄧小平給雲南軍政人員發了一個公告:

  “國民黨的失敗已在所難免,國民黨軍隊應立即停止抵抗,停止破壞,聽候改編,不要再作無謂抵抗。如能立即覺悟,投向光明,為時還不算晚,還有向人民悔過的機會。……黑暗與光明、死與生,兩條道路擺在你們麵前,不容徘徊,望早抉擇。”

  雲南昆明的五華山,是雲南省政府所在地。接到人民解放軍的公告,盧漢在山上不耐煩地走來走去,心情很矛盾。

  “現在跟著共產黨幹,是半路出家,肯定沒有什麽好處!”他對身邊的參謀有一句沒一句地說著。

  “是啊!但是國民黨對我們也不是誠心的,是在利用我們。”參謀回答道。

  “國民黨這隻船,已經不起大風大浪的衝擊,沉是注定的了。問題是坐在船上的人各自怎麽辦。”想到這裏,盧漢不禁歎了口氣。這個時刻,他不得不想自己的出路問題了。

  為了動搖盧漢想抵抗的心理,受周恩來、朱德的委托,原國民黨北平警備區中將司令官周體仁輾轉來到了昆明:

  “盧將軍啊!您還在猶豫什麽呀?北平解放了,綏遠解放了,湖南解放了……國民黨軍隊是兵敗如山倒啊!再堅持下去,不過是多增加一些犧牲而已。”

  “是啊!傅作義的兵比我多,地比我富,都要依靠共產黨,我盧漢怎麽還為國民黨賣命呢?”不過,盧漢表示還要想一想。

  為了加快雲南的解放,根據上級指示,中共昆明市委對敵工作領導小組開始利用各種渠道,向包括盧漢在內的國民黨上層人員秘密展開政治攻勢。有的寫信,有的談話,都是規勸他們看清形勢,早日靠攏人民。

  經過多層次的工作,雲南的軍政內部開始出現了分化,許多將軍和官員都表示願意與共產黨合作。

  看到這種情景,盧漢暗暗下定了決心,決定響應中國共產黨的號召。1949年4月,盧漢約見共產黨代表:

  “我和部下們都悔恨曾是國民黨的將領,以前做過一些對不起共產黨和人民的事,起義後能否得到中共方麵的諒解?”

  “革命是不分先後的。盧將軍現在舉行和平起義也是做了一件有功於國家、有功於人民的事情。”代表回答道。

  “能否保證起義人員的生命安全?”盧漢還有些顧慮。

  “這個我們已經有了明確的政策,完全可以保證!”代表肯定地回答道。

  “那麽,能不能代我交一封信給毛澤東主席?”盧漢提出了自己的請求。

  “可以!我們會盡快轉交!”

  沒費多大工夫,盧漢寫了一封表明起義決心的信件,托代表交給毛澤東主席。

  很快,毛澤東回信了,對他的選擇表示歡迎。

  得到毛澤東的肯定回答後,盧漢開始醞釀起義的事情。12月9日晚,他走上五華山,並在五華山雲南省政府正式宣布:“雲南起義了!”第二天清晨,五星紅旗在五華山雲南省政府冉冉升起!

  “點評”在我黨卓有成效的統戰工作的影響下,盧漢將軍為了民族和國家的利益,經過深思熟慮,毅然宣布起義,破滅了蔣介石以雲南為反共基地、控製西南的計劃,從而加速了國民黨反動派在大陸的滅亡。

  §§第八章 建國豐碑

  
更多

編輯推薦

1中國股民、基民常備手冊
2拿起來就放不下的60...
3青少年不可不知的10...
4章澤
5周秦漢唐文明簡本
6從日記到作文
7西安古鎮
8共產國際和中國革命的關係
9曆史上最具影響力的倫...
10西安文物考古研究(下)
看過本書的人還看過
  • 西安文物考古研究上)

    作者:西安文物保護考古所  

    科普教育 【已完結】

    本書共收入論文41篇,分7個欄目,即考古學探索、文物研究、古史探微、遺址調查報告、地方史研究、文物保護修複技術、文物管理工作。

  • 浙江抗戰損失初步研究

    作者:袁成毅  

    科普教育 【已完結】

    Preface Scholars could wish that American students and the public at large were more familiar...

  • 中國古代皇家禮儀

    作者:孫福喜  

    科普教育 【已完結】

    本書內容包括尊君肅臣話朝儀;演軍用兵禮儀;尊長敬老禮儀;尊崇備至的皇親國戚禮儀;任官禮儀;交聘禮儀等十個部分。

  • 中國古代喪葬習俗

    作者:周蘇平  

    科普教育 【已完結】

    該書勾勒了古代喪葬習俗的主要內容,包括繁縟的喪儀、喪服與守孝、追悼亡靈的祭祀、等級鮮明的墓葬製度、形形色色的安葬方式等九部分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