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是極其可貴的。沒有這種自尊心和自信心的民族可能滅亡,而具有民族自豪感和勝利信心的民族則是不可戰勝的。--[朝鮮]金日成
寸寸山河寸寸金。--[清]黃遵憲
1949年9月5日,人民解放軍一舉解放青海西寧。解放了青海之後,新疆問題就提上了議事日程。三天後,毛澤東就新疆問題在中南海約見了張治中先生。落座後,毛澤東話入正題:
“文白先生,今天請您來,是有求於您。早兩天,西寧已經被我們西北軍解放了,現西北軍分兩路向新疆進發,不要幾天,就可以到達預定位置。新疆的解放是遲早的問題,關鍵是打還是和。我是寄希望於和平解決的。您對新疆的情況熟悉,陶峙嶽和包爾漢又對您信任至深,就我所知,隻要您去電,他們一定會照辦的。不知文白先生肯不肯幫這個忙呀?”毛澤東一口氣說完這段話,喝了口水,等待張治中的回答。
為什麽這麽說呢?因為,張治中對陶峙嶽和包爾漢都有提攜之恩。1948年8月,由於張治中的極力推薦,陶峙嶽被任命為西北軍政長官公署副長官兼新疆警備總司令。12月,同樣是張治中電令改組國民黨新疆省政府,任命包爾漢為省主席。陶峙嶽、包爾漢手中還掌握了約十萬軍隊,如果和平起義,那麽可以免除大量的犧牲。想到這裏,張治中回答道:
“主席,我早有這個意思了。但是,5月份以來,我再沒和陶峙嶽、包爾漢聯係過了,現在不知怎樣才能聯係上?”
“這個您別擔心,我們已經在新疆伊寧建立了電台,您的電報,可發至伊寧再轉迪化,我可以告知在伊寧負責的鄧力群同誌。”毛澤東說。
“那太好了,我回去立即著手這個工作。”張治中同樣也是快人快語。
說做就做,張治中回到家後立即起草電報,並由鄧力群轉發給陶峙嶽和包爾漢。電文寫道:
“現在形勢已經很明朗了,你們要站在革命的一邊,為了新疆省的和平考慮,也要為了全省人民及全體官兵的利益考慮,應盡快表明態度,正式宣布歸向人民民主陣營。”
陶峙嶽接到電報後,一方麵加緊和平起義的緊張運作,另一方麵也在想方設法回電毛澤東以表明自己的和平態度。
第二天,陶峙嶽將擬好的電報交下屬設法發出。但當時新疆與各地的電信聯絡完全中斷,怎麽辦?沒有辦法,最後隻有找新疆電信局局長王叔章,要他無論如何要將這個電報發出。這樣,王叔章便通宵達旦守在發報機旁,反複呼叫,終於找到了張家口解放軍的一部電台。因為電報是指名發給毛澤東和朱德的,所以,電台同意接收電報,並立即轉報北平。電報寫道:
“半年來,我們一直在考慮和平起義的問題。我們願意在保障國家領土、維護新疆和平以及避免軍隊無謂犧牲這三項原則下,選擇時機,和平轉變。經過長時間的努力,我們的這一主張已經得到了全疆人士及全軍將士之擁護。……在中央人民政府尚未成立之前,我們會暫時維持地方政務,聽候中央的命令,組織本省臨時人民政府。”
兩天後,包爾漢也通過鄧力群將電報轉到毛澤東處,表示自己願意和平起義的態度。
收到他們的電報後,毛澤東馬上用一種欣慰的口吻複電陶峙嶽和包爾漢:
“來電已收到,非常高興!新疆局麵的轉變,有賴於你們鼎力促成。還希望你們聯絡各方麵愛國民主分子,配合人民解放軍入新疆行動,為解放全新疆而奮鬥。”
通過多封電報的往來,雙方之間確立了互信關係,也使和平解放新疆的可能變成了現實。9月22日,陶峙嶽宣布新疆部隊“一致行動,和平起義”。四天後,包爾漢也發出起義通電。至此,新疆獲得了和平解放。
“點評”解放前夕,新疆局勢撲朔迷離。通過對統一戰線策略的正確運用,經過多層次的工作,最終促使包爾汗、陶峙嶽等接受共產黨的和平解放政策。從此,新疆與中央政府的關係得到加強和鞏固,真正實現了民族大團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