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的生活理想,不同的生活態度,決定一個人在戰鬥中站的位置。--吳運鐸
人需要真理,就像瞎子需要明快的引路人一樣。--[蘇聯]高爾基
為阻止解放軍渡江,國民黨在長江以南部署了重兵。其中,江陰要塞是整個長江防線上最易守難攻的地方,這裏部署了炮兵總台、守備總隊等18個軍和54個師。國民黨企圖在人民解放軍渡江時,憑借長江天險和眼前這些堅固的工事,在海空軍支援下,把解放軍消滅在渡江路上。
從哪裏突破長江天塹?用什麽方式突破,能夠最大限度地減少我軍的傷亡?解放軍前敵指揮部決定召開會議,討論這些問題。
“就選擇江陰要塞,我就不信這個邪!”葉飛司令員一拳擂在桌子上。這時,指揮部的將領們,你看著我,我看著你,都不敢相信司令員會選擇這個“硬骨頭”。
“當然不是硬攻,要靠我們的智慧去瓦解敵人!”葉飛又補充說了一句。
“對,用策反的辦法!這也是拿下江陰要塞最經濟、傷亡最小的方式。”大家在這個問題上是一致的。
“那麽,應該如何策反呢?”大家還是將信將疑。
“同誌們,聽我說。在江陰要塞,已經有我們的同誌了。裏麵的地下黨員唐秉琳、唐秉煜、吳廣文等現在已經獲得了江陰要塞司令戴戎光的信任。像唐秉琳,他目前擔任了江陰炮台的總台長。吳廣文擔任要塞守備總隊長。戴戎光其實就是個光杆司令。”葉飛透露了這個信息後,大家都感到很興奮,也堅定了策反的信心。
策反江陰要塞的工作展開了。4月18號,年僅27歲的特派員王征明受命潛入江陰,他的任務就是聯絡上當地的地下黨員。不久,王征明就找到了唐秉琳、吳廣文等人,並傳達了上級的指示。
“好啊!終於輪到我們了!”
“就看我們的吧!”大家聽完指示後都很興奮。
“我們來做個分工!在渡江戰役發起前夕,我們這裏首先進行起義。由唐秉琳率人去控製要塞司令,其他人去占領重要據點,防止頑固分子的破壞。……”
這天,轟隆隆的炮聲突然響起來了。解放軍在強大的炮火掩護下發起了渡江戰役。為繼續迷惑戴戎光,避免過早暴露,唐秉琳佯裝執行著國民黨的射擊計劃,而實際上是在用不卸保險、不裝引信的炮彈發射。
“你們打的什麽炮?這是打的歡迎禮炮呀!”戴戎光發現打出去的炮彈沒有爆炸聲,氣急敗壞地責罵道。
當得知解放軍已經登陸後,唐秉琳命令部隊切斷戴與外界的一切聯係,大炮全部掉轉方向,全軍宣布起義。起義勝利後,官兵衝進了要塞司令部。
“你們想、想、幹什麽?你們想、想、想造反嗎?……”要塞司令戴戎光嚇得聲音都顫抖起來。
“算你說對了,我們已經宣布起義了!舉起手來!”唐秉琳冷冷地回答道。
戴戎光被迫繳械投降,乖乖地舉起了雙手。被國民黨稱為“固若金湯”的江陰要塞,竟然在一夜之間被突破。
“點評”渡江作戰能否成功,直接關係到能否占領國民黨的老巢--南京,是解放戰爭能否取得勝利的關鍵一環。對於沒有先進渡江設備和空中掩護的解放軍來說,江陰炮台守軍的起義無疑是雪中送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