攻城為下,攻心為上。--[春秋]孫武
走正直誠實的生活道路,定會有一個問心無愧的歸宿。--[蘇聯]高爾基
這一天,天氣很好,風和日麗。飛機平穩地飛行,乘客們有說有笑,神情輕鬆。而劉浩卻靜靜地坐在一旁,不言不語,像一個性格內向、未見過世麵的大學生。其實,他此刻的心情比誰都激動,他隻是不想引起旁人的注意而已。因為他肩負著特殊使命,此行的目的就是到吉林長春去做滇軍的策反工作。
當時,幾十萬國民黨軍隊被解放軍重重圍困在長春,企圖以堅固的城牆負隅頑抗。在被圍的國民黨高級將領中,可能要數第六十軍軍長曾澤生的日子最不好過了。因為第六十軍是從雲南調來的軍隊,不僅不受重視,而且還受到排擠。正是因為這個原因,解放軍將策反的突破口選擇在他們身上。劉浩到達長春後,並沒有馬上與曾澤生見麵,而是組織地下黨員以小分隊的形式滲入到第六十軍中去。滲入後不久,小分隊馬上就開始對敵宣傳:
“國民黨已是秋後的螞蚱,活不長了!”
“聽說那邊有吃有喝!”
“放下武器,對自己對部隊都有好處!”
“要當機立斷,站到人民革命的一邊!”
……
在解放軍的軍事包圍、經濟封鎖下,加上地下黨員反複的宣傳,第六十軍中逐漸出現了動搖:一部分官兵開始偷偷拖槍跑到解放軍那邊去了,還有一部分在地下黨員的幫助下秘密參加了共產黨。加入共產黨之後,他們又利用自己的影響向周邊的戰友宣傳,部隊內部更加動搖了。對於這些情況,曾澤生看在眼裏,急在心裏。
就在這時,劉浩來信了,信的下麵還夾著幾張附頁。曾澤生打開一看,信中寫道:
“曾軍長:解放軍作戰勇敢,你是知道的。共產黨和解放軍已經得到了全國人民的支持。現在,我們的進攻是勢如破竹。國民黨政府的垮台,已是指日可待。你要認清形勢,不要違背曆史潮流,要堅決地站到人民的一邊。我們隨時歡迎您來人來信聯係。”
“是啊!為什麽國民黨會敗得這麽快,這麽慘,而共產黨卻會勝得這麽順利?老百姓的支持,我是親眼所見。為什麽共產黨能夠做得到,而國民黨就做不到呢?”曾澤生邊看邊想,隨手又翻開了一張附頁,上麵寫道:
“曾軍長,我們是第六十軍軍官的家屬,上次被解放軍收容後,並沒有受到虐待,相反,卻得到了很好的照顧。解放軍為我們安排了食宿,並安全送到長春。國民黨使我們妻離子散,共產黨讓我們全家團圓;國民黨抓住共產黨的家屬,不是扣作人質,就是槍斃活埋;共產黨收容我們的家屬處處優待,解放軍真乃仁義之師,國家忠良。我們再也不幹壞事了,絕不再去打共產黨,一定要爭取早日投靠人民,站到人民一邊。”原來是軍官家屬現身說法。
“真的是不可思議!這些家屬竟公開地毫不顧忌地為共產黨、解放軍做義務宣傳員!”曾澤生有些不解,不過,他對共產黨的政策又有了新的了解。上次,第六十軍倉皇撤往長春時,由於“走”得非常匆忙,竟丟下了三四十名中下級軍官的家屬和小孩未能帶走。當時大家都擔心:他們是必死無疑了。從附頁看,結果並不是那樣。
擺在麵前的是:長春被重重圍困,而自己所率領的第六十軍又是這樣的一個處境,怎麽辦呢?
“打的話,肯定是死路一條。可不打,又將是一個什麽結局?難哪!第六十軍有數萬雲南子弟啊!”曾澤生夜不能寐。經過一夜的思量,他決定與共產黨談判。
第二天,雙方進行了秘密會談。在會談中,曾澤生提出,要第六十軍起義,有五點要求必須滿足,也就是要保證官兵的生命安全,保證家屬的安全等。對於這些,解放軍代表全部答應。這樣,雙方達成了協議。不久,曾澤生率第六十軍全體官兵起義。
“點評”軍事打擊和政治瓦解的緊密結合是策反工作中不可缺少的兩個方麵。在這次策反中,我軍始終以強大的軍事實力作為保障,同時通過策反人員的鬥智鬥勇,最終達到了使敵人放下武器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