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著追求光和熱,人寧願舍棄自己的生命。生命是可愛的。但寒冷的、寂寞的生,卻不如轟轟烈烈的死。--巴金
人雖難逃一死,然而其中的生命過程才是每個人迥異於其他人之處。--[美國]海明威
1943年冬,新四軍開始了第三次討伐吳化文的戰鬥。但是,行軍路上卻遇到了一個釘子:吳化文部一個營的兩個連兩百多人,在一個碉堡裏頑固死守。這個碉堡是日本人修建的,十分堅固。我軍部隊打了整整一夜,一直到天亮,還是攻不下來。如果繼續強攻,損失肯定很大。圍而不打,時間又不允許,會影響整個作戰計劃的。那麽,應該怎麽辦?王芳和他所率領的三百多人的特務連急得團團轉。
這時候,軍區司令部來指示了,要求大家趕緊轉變思路,想方設法解決這個釘子。指示還說:“碉堡中的守敵並不都是鐵杆漢奸,有的人是可以爭取過來為我們所用的。”
看到這個指示,王芳靈機一動,找了一些守敵官兵的親友們給他們寫信。讓他們認識到:
“死守隻有死路一條!”
“當漢奸可恥!”
“投降為人民立功,才是真正出路。”
……
信寫出去後,王芳馬上看到了一個好的現象,那就是對方的抵抗沒有以前那麽激烈了。這說明寫信起到了作用。
“我要親自到碉堡前去勸降!”王芳突然提出了一個非常大膽的想法。
“現在過去勸降,應該是最好的時機!肯定可以加快他們內部的動搖!”
“不行,那太危險!”王芳提出的建議,很快遭到了戰友們的一致反對。
“好了,別爭論了!時間不多了。不試怎麽知道?”王芳的堅決態度讓戰友不再堅持。
這時,王芳站起身,拒絕帶警衛員,大步走到碉堡下,開始在一堵斷牆的窗口下,自報家門,用土喇叭大聲地向守敵喊話:
“守衛碉堡的官兵們:新四軍優待俘虜,隻要放下武器,其餘一切聽從個人意願。願意參加八路軍的,我們歡迎。要求回家的,我們發給路費。隻要留下武器,個人物品全部由自己處理。”
“父老鄉親還在等候你們回家團圓呢!你們投靠日本鬼子,怎麽對得起祖宗,對得起父老鄉親啊?”
“日本鬼子也長不了!他們現在已經陷入孤立,四麵楚歌!”
“你們再也不能稀裏糊塗跟日寇,應趕快覺悟,回到人民中間來,越快越好。”
……
王芳大約喊了半個多小時,碉堡裏的守敵沒有開槍,說明勸降有了效果。因此,他決定再向前走幾步。接著,他離開了掩體,走近守敵的碉堡,對裏麵的官兵繼續喊話:
“你們如果繼續頑抗,為日本人賣命,不僅自己沒有出路,還對不起父母兄弟、妻子兒女。”
“我想你們也是被蒙騙的,被迫的,一旦明白道理是會放下武器的。”
……
咦!這一招還真靈。喊話一個多小時後,碉堡上掛出了白旗,接著用繩子把槍一捆捆地從碉堡上放下來,然後在營長的帶領下,二百多人排隊依次走出來向我軍投降。王芳趕緊派人向軍區司令部報告,立即派部隊來接收向我投降的偽軍人員。
“點評”陣前喊話既能打動人心,又有很大的威懾力,對瓦解敵人可以起到非常大的作用。但對於喊話者來說,這種方式具有很大的危險性。王芳為了祖國的解放,為了人民的幸福,視死如歸,陣前成功勸降,從而加速了戰役勝利的進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