驚濤拍孤島,碧波映天曉;虎穴藏忠魂,曙光迎來早。--毛澤東
一般就在部分之中;誰不屬於自己的祖國,那麽他也就不屬於人類。--[俄國]別林斯基
解放戰爭期間,擔任國民黨軍政部長辦公室中將主任的吳石,因不滿國民黨蔣介石的獨裁統治,開始傾向革命,將希望轉到民心所向的中國共產黨身上。在中國共產黨的熏陶與引導下,他開始為中國共產黨提供情報。淮海戰役的勝利,與他的幫助是密不可分。
1949年7月,吳石突然接到台灣來的急電。原來是蔣介石命令他即日攜眷赴台,到台灣去任職。吳石經廣州輾轉到香港時,與地下黨員吳仲禧見了最後一麵。
“這太危險了!你不去不行嗎?”吳仲禧擔憂地說。
“我為人民做的事太少了,現在既然還有機會,個人風險算得了什麽?”吳石說,“為了避免蔣介石猜疑,除了大兒子韶成、大女兒蘭成留在大陸外,夫人王璧奎和兩個未成年的兒女都隨我一同去台。”
就這樣,為了祖國的統一事業,吳石毅然踏上了去台灣的艱險路程。
赴台之前,為了聯係方便,地下黨組織給他的代號為“密使一號”。赴台後,他很快升任為“國防部參謀次長”。
1949年12月初的一天,吳石穿著整齊的中將軍服,在台北寓所的書房裏接待了一位穿著漂亮旗袍的中年女人。對方從身上取出一封信交給吳石。吳石看後,說:“哦,朱楓女士!”
他再看落款“劉棟平”的署名時,心中頓時明白,她就是組織上派來的交通員。
“朱小姐,你是什麽時候來台的,現住在什麽地方?”
“好幾天了。”朱楓說,“不久前,我女兒女婿寫信要我來玩,現住在我女婿王昌誠家。”
原來,在來台灣之前,朱楓在上海接受了秘密使命,布置任務的是舒同、劉棟平。舒同是內定的“台灣省委書記”,劉棟平是一位老練的地下黨員,與吳石有聯係。
舒同說:“現在中央對解放台灣的工作抓得很緊,隻有通過我們的‘密使一號’吳石,才能獲得準確的情報。這就要有人赴台親取,我們認為隻有朱楓同誌最合適。”
“關於和‘密使一號’聯係的問題,吳石赴台前,我們在香港見過麵。我給他寫一封信,你帶給他。”劉棟平遞給朱楓一張小紙條。
聽朱楓簡單介紹了她此行的目的,吳石從小保險箱中取出一隻圓鐵盒,放到朱楓手裏,盒裏裝的微縮膠卷記錄的全是絕密軍事情報。
朱楓慎重地藏好情報。三天後,在基隆港碼頭,朱楓把第一批重要情報交到華東局情報部特別交通員--定期往返香港、基隆的“安福”號海輪的張大副手中。這批情報,很快從香港送到華東局,再由舒同親自送到北京,直接交到了毛澤東手中。
“點評”吳石是祖國統一事業的先行者,他雖然犧牲了,但祖國統一的事業卻還在繼續。現在,有更多的人投入到這項偉大的事業中。我們期待著海峽兩岸不再有炮火與硝煙,更期待著兩岸早日實現和平統一。
§§第七章 起義風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