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使自己變成了一撮泥土,隻要它是鋪在通往真理的大道上,讓自己的夥伴們大踏步地衝過去,也是最大的幸福。--吳運鐸
埋在地下的樹根使樹枝產生果實,卻並不要求什麽報酬。--[印度]泰戈爾
1943年5月,蔣介石掀起第三次反共高潮,秘密下達對陝北的作戰計劃。時任國民黨第八戰區副司令長官的胡宗南隨即製訂了“閃擊延安”的軍事行動計劃。
但是,令胡宗南意想不到的是,他還沒來得及調兵遣將,身在延安的中共中央和毛澤東就得到了這一絕密情報。
中共中央的第一反應就是“兵來將擋,水來土掩”,對一切敢於來犯之敵予以迎頭痛擊。問題是八路軍的主力大多在抗日前線作戰,整個延安及其周邊地區隻留了三四萬衛戍部隊。真的要打,力不從心,缺乏勝算。
該怎麽辦呢?時任中央軍委參謀長的葉劍英逆向思維,大膽提出一個新版“空城計”。這就是大泄密!完全公布蔣介石和胡宗南發給國民黨各集團軍進攻邊區和進攻延安的電報和書麵命令。
7月4日,八路軍總指揮朱德致電胡宗南,明白揭露胡部“已將河防大軍向西調動,彈糧運輸絡繹於途,內戰危機,有一觸即發之勢”。
電報還嚴正警告胡宗南:“當此抗戰艱虞之際,力謀團結,猶恐不及,若遂發動內戰,必致兵連禍結,破壞抗戰團結之大業,而使日寇坐收漁利。”
收到朱德的電報後,胡宗南看了兩遍,又讓他的侍從副官兼機要秘書熊向暉念了一遍。然後說:這一手厲害!迫於形勢的壓力,胡宗南不得不致電蔣介石,建議“停止行動”。
眼見密謀徹底暴露,蔣介石一邊被迫同意收兵,取消進攻邊區、閃擊延安的計劃;一邊嚴令胡宗南,一定要查明有無“泄密”、“通匪”之事,務必肅清“奸細”。
於是,胡宗南把一向比較賞識、自認為“心腹”的熊向暉叫進來問:究竟是誰泄的密?
熊向暉先是一驚,接著鎮定地說:“也許有共黨間諜混進來,不查清楚,不好向委座交代呀!”
胡宗南緊盯著他問:“怎麽查?”
熊向暉說:“請指定專人,將西安和參戰部隊知道這一機密的人,包括我在內,列出名單,秘密審查。”
頓時,整個西安風聲鶴唳。
有一次,胡宗南的特務頭子給熊向暉看一封匿名信,信裏說熊是“匪諜”。熊向暉當場拍桌子,質問他是何用意,指責他玩特務手段,並威脅說要向胡辭職。
特務頭子一看架勢不對,又擔心熊向暉會在胡宗南麵前說他的壞話,隻得灰溜溜地走了。
熊向暉以攻為守的策略果然奏效。從此,那個特務頭子再不敢找熊向暉的麻煩了。
後來,胡宗南抓了許多人,審了許多人,還是沒弄清楚是誰泄密的。他始終未曾料到問題就出在他的身邊,那個“泄密”的人正是他的侍從副官兼機要秘書--共產黨員熊向暉。
“點評”熊向暉以超人的機智、果敢、堅韌,贏得了胡宗南的賞識,巧妙地送出國民黨“閃擊延安”、“西安軍事會議”等諸多重要情報,為挫敗國民黨反共陰謀、鞏固抗日民族統一戰線、保衛中共延安黨中央等屢建奇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