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兒寧當格鬥死,何能拂鬱築長城。--[三國]陳琳
幸運喜歡照顧勇敢的人。--[英國]達爾文
1946年7月,國民黨以5個整編師共15個旅約十二萬人的兵力,大舉進犯蘇中解放區。華中野戰軍雖然隻有三萬多人,但在司令員粟裕的指揮下,卻不畏強敵,堅決地對敵人予以迎頭痛擊,拉開了蘇中戰役的序幕。
7月12日深夜12點,粟裕在參戰部隊誓師大會上做戰前動員,他嗓音洪亮、擲地有聲:“同誌們,國民黨的槍炮比我們好、比我們多,不要緊,那些武器很快就會送到我們手裏!”會場裏發出陣陣充滿自信的笑聲,官兵們無不摩拳擦掌,士氣大振。
13日淩晨,戰鬥打響。華中野戰軍突然向守備最薄弱的宣家堡、泰興敵軍發起攻擊。為麻痹敵人,粟裕在戰鬥開始時隻投入了小股兵力,並沒有引起敵人的過多關注。在常州坐鎮的敵指揮官李默庵打電話問泰州守將李天霞:“聽說宣泰有戰鬥?”李天霞則漫不經心地回答:“敵駐我擾嘛!還不是遊擊隊的老一套。人馬不多,請放心。”
敵軍並沒有逍遙多久,華中野戰軍傍晚突然大軍壓境,投入優勢兵力發起總攻。敵軍頓時慌了手腳,根本抵擋不住我軍的如潮攻勢,隻有哭喊之功,而無招架之力。15日拂曉,宣泰戰鬥以我軍全勝宣告結束,共殲滅敵軍兩個美械裝備的團,生俘三千兩百餘人,繳獲了大批武器彈藥和軍用物資。
李默庵對宣泰慘敗心有不甘,聽說華野主力仍在宣泰地區,立即命令第四十九師師長王鐵漢等三路人馬前往,企圖在如皋城東南地區三路夾擊華野主力。然而,他的作戰部署很快被華野知曉,粟裕當即決定轉兵東進,長途奔襲,殲滅正在行進中的敵第四十九師。於是,宣泰戰鬥的硝煙還未散盡,如南戰鬥就立即打響。粟裕指揮軍隊遠程奔襲,發揚“打得、跑得、餓得”和連續作戰的作風,一百四十多裏急行軍,日夜兼程火速東進,準時趕到預定地點--鬼頭街。王鐵漢原以為粟裕大軍還遠著呢,根本沒有做任何的迎戰準備,結果被打得落花流水。王鐵漢禁不住哀叫:“鬼頭街,鬼頭街,我們真的碰到鬼了!華中野戰軍的主力怎麽一下子長翅膀飛到這裏啦!”此戰,華野殲滅敵軍一萬餘人,生俘六千多人。
“點評”“毛主席當家家家旺,粟司令打仗仗仗勝。”這是當年蘇中地區廣為流傳的民謠。粟裕領導的華中野戰軍在一個半月內,進行了宣泰攻堅戰、如南戰鬥、海安運動防禦戰等七次戰鬥,取得了“七戰七捷”的光耀史冊的輝煌戰績,打出了人民解放軍的聲威,徹底粉碎了國民黨占領蘇中解放區的戰略企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