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閱讀頁

第一節 全人類的通用語言--身體語言

  得體的身體語言彰顯你的魅力言密碼文字語言隻是語言的一種,它的主要作用是傳遞信息,而真正沒有國界的人類通用的語言是身體語言,它左右著人與人之間思想的溝通。

  身體語言(Body Language)又稱肢體語言,是指身體的各種動作,它能代替語言起到表情達意的溝通作用。我們所熟悉的表達情緒的肢體語言諸如:鼓掌表示興奮,頓足代表生氣,搓手表示焦慮,垂頭代表沮喪,攤手表示無奈,捶胸代表痛苦。人的肢體動作是無聲的語言,每個人的想法、企圖、動機,都會在其眼神、動作中相應地真實地反映出來。

  當然,所謂身體語言並不僅僅是指“肢體”上的一舉一動,廣義言之,我們日常生活中如果光去看一個人的表情與手勢、舉止也會產生片麵全人類的通用語言--身體語言2的誤解,一個人的穿著打扮、處理問題時選擇的方式、自己所用的一些必要物品等都是身體語言的一部分,可以顯示出一個人的性格信息,是不可第忽視的。一在這個網絡急速發展的時代,人們之間接觸的時間越來越少,彼此間破的印象也越來越模糊。在職場、交友和各種人際關係上,能看透對方的體心,進而做到讓對方感到貼心,一定能贏得對方的信任和好感,帶動良好語言的人際關係。可如何用最短的時間,給對方留下最深、最好的印象?如何密碼瞬間掌握對方的心思,成為識人高手呢?

  答案就是學會破解身體語言的密碼。因為身體語言是人類內心世界的真實表情。美國著名的身體語言專家帕蒂伍德在長期的實驗中發現:一個人要向外界傳達完整的信息,單純的語言隻占7%,聲調占38%,另外55%的信息都需要由非語言的體態語言來傳達,而且因為肢體語言通常是一個人下意識的舉動,所以它很少具有欺騙性。

  語速、語氣、語調,同樣可以傳遞信息。單單一句平常的話,在傑出的表演者演繹下可傳遞出完全不同的信息。因此,要想了解一個人的心理狀況,隻要我們細心觀察和總結對方的一舉一動,便能掌握對方的真實意圖、真正動機。

  身體語言與我們每一個人的生活密不可分。我們在與人交流溝通時,即使不說話,可以憑借對方的身體語言來探索他內心的秘密,對方也同樣可以通過身體語言了解到我們的真實想法。人們可以在語言上偽裝自己,但身體語言卻經常會“出賣”他們,因此,解譯人們的身體密碼,可以更準確地認識自己和他人。

  最早關於身體語言的信息,以及它更甚於口語的重要性,是來自於一對夫婦學者,內華達大學亞倫與碧翠斯佳德爾的研究,在他們仔細思考過為什麽心理學家無法教導人猿說話之後,佳德爾夫婦嚐試以身體語言來代替口語的教法,並取得了成功。

  身體語言是一種無聲的語言。從廣義來講,人類整個身體動作都是“身”的範圍。全球各種文化之間的差異固然比比皆是,但是,世界各地所使用的基本肢體語言信號卻是相同的。

  身體語言是人心理隨環境產生的一種習慣反映,正所謂:“心者,貌之根,審心而善惡自見。行者,心之表,觀行而禍福可知。”

  身體語言產生的根源密歇根州立大學的諾曼克根博士說:“整個身體中有很多部分,或許是每一個部分,在某種程度上,都能反映出一個人的情感狀態。”

  人們高興時會微笑,悲傷時會皺眉頭;點頭表示讚同,搖頭表示否定。點頭很可能是天生的動作,因為那些生來就失明的人也會用這一動作。和點頭一樣,搖頭也是一種普遍的動作,表示反對或否定。它可能是人在童年時期通過後天的學習所掌握的一種動作。當嬰兒吃飽了之後,他們會用搖頭的方式拒絕媽媽繼續喂奶。當小孩吃飽了以後,他們就會用搖頭的方式來抗拒送到嘴邊的食物。於是,不知不覺中,孩子們很快就學會了用搖頭來表示拒絕或否定他人的做法和思想。

  還有一些特定手勢也有廣泛的通用性。比如,環形手勢“OK”。研究者多認為這種手勢源自19世紀初,那時在美國報界刮起了一陣以大寫字母代表整個詞組的風潮,之後這一手勢在美國其他行業風靡一時,並在世界得以傳播。還有人們熟悉的“V”形手勢,研究者多認為這個手勢起源於丘吉爾,他用這個手勢代表勝利,之後在世界各國風行起來。

  有國際專家研究表明,語言是近期才成為人類的溝通方式(在200萬年至50萬年前),在此之前,在人類口語尚未進化完成之前,肢體語言和咽喉發出聲音一直是人類傳遞感情和信息的主要方式。

  身體語言是一個人內在世界的鏡子,是受內心活動影響的。

  《禮記樂記》中雲:“凡音之起,由人心生也。人心之動,物使之然也。感於物而動,故形於聲。聲相應,故生變。”所謂“聽其言,觀其行”,人的聲音,說話語氣,動作表情上都能反映他的內心想法,並顯現了他們的真實性格。

  與人交談時,眼神沉靜,顯示此人的性格和意誌非常堅定,目光充滿著力量,說明他胸有成竹,穩操勝券。

  瞳孔縮小,還露出刺人的目光時則表示反感和仇恨。與人談話或聆聽別人訴說時習慣性點頭則表示具有同情心或者對對方的談話懷有極大的興趣,還表明讚同和好感,屬於熱心助人性格者。

  說話時眼睛向上看,目光飄忽不定,說明他正在說謊,你可要多加小心了;平時習慣把手放在口袋裏的人,善於自我保護;相對地,也較沒有安全感。

  笑時用手遮掩嘴的人大多比較內向,個性怯懦,神經敏銳比較拘謹,害怕別人指責與批評,如果是女生則表示文靜、內向、矜持,而且很溫柔。

  一般說話速度快的人性格多外向,說話速度慢的人內向,給人的感覺就是誠實、談話時不會東拉西扯,頻頻打斷別人的話題。

  有人喜歡見麵打招呼問候別人,有人喜歡見麵握手示好;有人說話聲如洪鍾,有人細聲慢語;有人喜歡開懷大笑,有人習慣笑不露齒;有人走路行如疾風,有人喜歡搖搖晃晃,東張西望。可見一個人的言行舉止是表現在生活的點點滴滴裏的,不同的人有著不同的性格愛好,體現在言行舉止上也千差萬別,因此了解一個人,從他的言行舉止就能看出他的一切。

  如果一個人穿得整齊,你可以看得出起碼他是個有條理的人,如果一個人平日裏就邋邋遢遢,不修邊幅,除非他太有個性,否則就是個人生活過於混亂的人,相信不論是公司還是個人,都會選擇前者成為自己的員工或友人,這就是衣著給我們傳達的一條重要的信息。在日常生活當中,如果我們沒有那麽多時間去注意一個人舉止言談如何,就可以通過第一眼看他的穿著,這是第一個最重要的可用來傳達到我們大腦中的對一個人的評價是優是次的信息。

  日本著名作家介川龍之介的短篇小說《手帕》,講了這樣一個故事:

  一個剛失去小孩的寡婦,向教授講述自己的兒子因病去世的消息。原以為她是很傷心的,可是教授卻發現這位婦人無論是態度還是舉止沒有任何特異之處,任何人聽起來都隻能認為婦人談的是家常話。然而在無意間,教授瞥見那人的手帕揉得很亂,幾乎要被撕裂,才知道她剛剛哭過了。婦人臉上固然表現得很平常,但實際上一直在用全身哭泣。由此可見人的本性容易在肢體動作細節上被看出。

  人類心理的狀態最容易由臉部表情表現,所以,人們對臉部以外的肢體動作,反而很少留意。其實,人的本性很容易由小動作流露出來,若要肢體的細節動作隱藏著什麽10看出對方隱藏的個性,可通過觀察他細微的動作來發現。

  在實際場麵該如何觀察呢?一般的觀察順序是臉、手、腳。若對方要第傳達思想給你,先用心注意對方表情,接著是手,最後才是腳;若要看穿一章對方的謊話,則先看腳,再看手和臉。破為了顯示身體語言到底表達出了多少的感覺和行為,威廉史庫斯博體士舉出一些借由身體行為表現情感的有趣例子,如彎腰駝背、抬頭、咬語言牙、撅嘴、露齒、眯眼、聳肩,等等。這些動作都是身體語言,各表達出密碼一種情感,而且行為與情感傳達的信息是相同的。如彎腰駝背表示沮喪,咬牙表示痛恨,撅嘴表示生氣,露齒表示高興,眯眼表示迷茫,聳肩表示蔑視。

  史庫斯博士認為“心理上的態度影響身體的姿勢與功能”。他引用埃達諾夫博士的假設,情感會硬化身體的表現。一個人一直不高興,在外在上便會出現皺眉的情形;激進的人,他的頭部總是往前傾,久而久之便習慣成自然。根據諾夫博士的結論,這是情緒使得肢體固定在一種模式上所使然。同樣的,久而形成的動作也表達出內在的情感。

  如果你習慣性地微笑,諾夫博士相信這將影響你的人格,使得你在內心上一樣微笑著,皺眉的人也是如此,而且他會更缺乏其他明顯的身體動作。

  亞曆山大羅恩博士,在他《生理結構動力學》一書中提出一個非常有意思的概念,就是所有神經官能性的問題都可以經由身體的結構與功能顯示出來。他說:“身體語言比任何的字眼都能更清楚地傳達出信息。”

  他並將身體功能與情感建立起關係,他相信,一個彎腰駝背的人,對於自我的肯定一定不及一個腰背挺直的人,在另一方麵,腰背挺直的人,待人處事上較少有彈性。

  西方心理學家弗洛伊德曾有一段經典名言:“任何人都無法保守他內心的秘密。即使他的嘴巴保持沉默,但他的指尖卻喋喋不休,甚至他的每一個毛孔都會背叛他!”

  這聽起來似乎令人難以置信,“難道我們每天滔滔不絕地說話還不如一舉手一投足有用嗎?”但這卻是事實,多家著名行為科學研究機構已經通過調查研究得以證明。目前,這一結論已是各國科研人員的共識。

  
更多

編輯推薦

1實習菜譜(農家小吃)
2鑒略妥注
3魯迅作品選
4元史演義
5道德經
6偽自由書
7北戶錄
8茶經
9長短經
10長生殿
看過本書的人還看過
  • 傳習錄

    作者:【明】王守仁  

    生活休閑 【已完結】

    《傳習錄》是中國明代哲學家、宋明道學中心學一派的代表人物王守仁的語錄和論學書信。“傳習”一辭源出自《論語》中的,“傳不習乎”一語。《傳習錄》包含了王陽明的主要哲學思想,是研究王陽明思想及心學發展...

  • 鄧析子

    作者:【周】鄧析  

    生活休閑 【已完結】

    《鄧析子》分為無厚篇與轉辭篇兩篇,無厚篇所強調的是君主與臣民的共生關係,勸勉君王治國時應該以平等的心對待臣民,歸結到最後就是無厚,是民本的反映。

  • 東周列國誌

    作者:【明】馮夢龍  

    生活休閑 【已完結】

    《東周列國誌》是明末小說家馮夢龍著作的一部曆史演義小說。原版名稱是《列國誌傳》,小說由古白話寫成,主要描寫了從西周宣王時期到秦始皇統一六國這五百多年的曆史。作品中所敘述的五百多年之間,英雄輩出,...

  • 獨異誌

    作者:【唐】李亢  

    生活休閑 【已完結】

    《獨異誌》者,記世事之獨異也。自開辟以來迄於今世之經籍,耳目可見聞,神仙鬼怪,並所摭錄。然有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