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閱讀頁

第二節 人性

  在這裏不得不回到最原始的探討,那就是人性。關於人性,各界眾說紛紜,闡釋眾多,無有定說。從總體上說,人性即人的本性,即人的本有、本然之屬性,指人的一般特征、人類共性或“類”的共同性,我國許多學者將人的本性或本質看作是人區別於動物的特性,指出:人區別於動物的,人所特有的、一切人普遍具有的各種屬性的總和。(3)《禮記禮運》篇說:“飲食男女,人之大欲存焉。”戰國時告子提出“食色,性也”。按照上述古代著名思想家孔子、孟子、荀子等對人性的理解,雖有內涵上的差異亦基本在天性這一意義上談人性,如孟子以天賦道德觀念來解釋人性,認為人性本來是善的;荀子則與之對立,主張“人之性惡,其善者偽也”。中國宋代的朱熹以理釋性,認為“性即理也”,把人性看作是天理的體現。

  筆者以為,對於“人性”的認識可以從理解“人的需求”出發,1943年美國心理學家亞伯拉罕馬斯洛在《人類激勵理論》論文中提出需求層次理論(Maslows hierarchy of needs),亦稱“基本需求層次理論”,該理論將需求分為五種,像階梯一樣從低到高,按層次逐級遞升,分別為:第一,生理上的需求,是個人生存的基本需要,如吃、喝、住;第二,安全上的需求,包括心理上與物質上的安全保障,如不受盜竊和威脅,預防危險事故,職業有保障,有社會保險和退休基金等情感和歸屬的需求;第三,社交需要,人是社會的一員,需要友誼和群體的歸屬感,人際交往需要彼此同情互助和讚許;第四,尊重需要,包括要求受到別人的尊重和自己具有內在的自尊心;第五,自我實現需求,指通過自己的努力,實現自己對生活的期望,從而對生活和工作真正感到很有意義。其中,社會需求、尊重需求、自我實現需求歸類為精神性價值需求,安全需求與生理需求稱為物質性價值需求。從上述人的需求層次來看,第一層需求就是人的天性即自然動物本性,如果這層需求受到威脅,人的天性就會表現為自然動物本性,比如在中國曆史上由於天災人禍,漢高祖二年(公元前二〇五)--人相食,死者過半;漢武帝建元三年(公元前一三八)--河水溢於平原,大饑,人相食;漢元帝初元元年(公元前四八)--關東郡國十一大水,饑,或人相食;漢成帝永始二年(公元前一五)--梁國平原郡……人相食;王莽天鳳元年(公元一四)--緣邊大饑,人相食;漢光武帝建武元年(公元二五)--民饑餓,相食;漢靈帝建寧三年(公元一七〇)--河內人婦食夫,河南人夫食婦;漢獻帝建安二年(公元一九七)--江淮間民相食。由此看來,現代工業社會的人類滿足了自然屬性即是現代工業社會不缺乏其物質,然而人類的需求的精神屬性卻被忽視了。探求人性的本源可以從以下三個方麵入手:

  第一,自然屬性是人類的基本特性。人的自然屬性即自然的動物本性,如各種原始的生理需求,為了滿足該需求,人往往會竭盡所能,甚至不擇手段,一方麵當人的動物性不加予約束,其自然本能驅使走向一種不良的極端,人就會趨利避害、自利、自保,甚至自私的一麵便可能使其做出惡的行為;另一方麵,人性中又有善因,正如孟子所說的人性本善,意指在人的本性中皆有“善端”即善的萌芽。“惻隱之心,仁之端也;羞惡之心,義之端也;辭讓之心,禮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孟子認為,這四種善端正是“四德”(即仁、義、禮、智)養成的基礎和先驗根據,而“四德”則是“四善端”得以保持和發展的工具和手段。因而,幸福感是建立在滿足人類自然屬性的基礎上的。

  第二,社會屬性是人的本質屬性。社會屬性在人的生存發展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對人的道德的影響亦十分重大。人的經濟關係是人的社會屬性中最根本的屬性,因此,馬克思恩格斯從社會經濟關係中尋找道德的本質規定,認為道德是物質關係的產物。他們指出:“思想、觀念、意識的生產最初是直接與人們的物質活動,與人們的物質交往,與現實生活的語言交織在一起的。觀念、思維、人們的精神交往在這裏還是人們物質關係的直接產物。”“人們自覺地或不自覺地,歸根到底總是從他們階級地位所依據的實際關係中--從他們進行生產和交換的經濟關係中,獲得自己的倫理觀念。”人性根源在於經濟關係,而經濟關係的直接表現就是利益關係。把道德的根源置於經濟關係的基礎上,體現了道德的社會曆史性。這是道德作為社會意識形式的一般規定。因之,幸福感與人的經濟地位、經濟收入密切相關。

  第三,精神屬性是支配行為的屬性。人之所以與其他動物有區別,在於人除了物質需要,還有精神需要。人作為一個社會性動物,都需要被讚賞、被欣賞,倘若一個人長期處於麻木重複乏味的工作,其精神會壓抑以及分裂,當然,不論是對精神觀念的接受,還是對行為原則的采納,人都要受個人精神需求的左右。而選擇何種行為,以何種姿態和麵貌介入工業生活,更是受主體意誌的支配。精神屬性的至上性,則可從兩個層麵去認識,一是它對人類活動具有的境界升華意義,二是它對人類生存狀態的最終規定性。因此可以說,現代工業社會與人類的精神屬性是矛盾的,與人類的幸福感是矛盾的。

  
更多

編輯推薦

1中國股民、基民常備手冊
2拿起來就放不下的60...
3青少年不可不知的10...
4章澤
5周秦漢唐文明簡本
6從日記到作文
7西安古鎮
8共產國際和中國革命的關係
9曆史上最具影響力的倫...
10西安文物考古研究(下)
看過本書的人還看過
  • 西安文物考古研究上)

    作者:西安文物保護考古所  

    科普教育 【已完結】

    本書共收入論文41篇,分7個欄目,即考古學探索、文物研究、古史探微、遺址調查報告、地方史研究、文物保護修複技術、文物管理工作。

  • 浙江抗戰損失初步研究

    作者:袁成毅  

    科普教育 【已完結】

    Preface Scholars could wish that American students and the public at large were more familiar...

  • 中國古代皇家禮儀

    作者:孫福喜  

    科普教育 【已完結】

    本書內容包括尊君肅臣話朝儀;演軍用兵禮儀;尊長敬老禮儀;尊崇備至的皇親國戚禮儀;任官禮儀;交聘禮儀等十個部分。

  • 中國古代喪葬習俗

    作者:周蘇平  

    科普教育 【已完結】

    該書勾勒了古代喪葬習俗的主要內容,包括繁縟的喪儀、喪服與守孝、追悼亡靈的祭祀、等級鮮明的墓葬製度、形形色色的安葬方式等九部分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