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閱讀頁

第三節 思考的技術與思考的藝術相結合

  思考的技術特征需要借助思考的藝術品質才能激發起人思考的興趣、直覺、意象、情感、審美、記憶、體驗、想象等,思考的藝術品質需要借助思考的技術特征才能進行全麵深入理性思考,針對問題提出解決設想,並邏輯分析、測試檢驗、評估篩選出正確方案,其兩者是交融的,這種交融不僅建立在共同的基礎上,而且在共時與曆時上也表現出融合性,並相互作用、互為補充、相互促進、相互激發。

  建立的共同基礎。首先,都建立在人的主體性上。無論是思考技術特征還是思考藝術品質都需要人的主觀認識、理解,雖然他們在情感深度、想象程度、直觀感受等方麵是不同的,但都體現了人的主體參與性。其次,建立在現實生活上。客觀環境上。藝術體驗、技術理性思考都是人在主客觀勞動生活中產生的,自然、生活是他們思考的起點,也是他們思考的終點。如若沒有生活、自然等,他們思考的創造和內心感受都是無源之泉。再者,兩者都追求真與美。科學與藝術本是孿生姐妹,但由於社會分工不同,她們分別走進了不同的領域。但她們在對真與美的追求上卻表現出驚人的一致。美國物理學家錢德拉塞卡認為,科學家和藝術家一樣,對自然界的美都十分敏感,他說:“科學家之所以研究自然,不是因為這樣做很有用。他們研究自然是因為他們從自然中得到了樂趣,而他們得到樂趣是因為它們美。如果自然不美,它就不值得去探求,生命也就不值得存在。我指的是本質上的美,它根源於自然各部分和諧的秩序,並且純理智能領悟它。”曾為牛頓和貝多芬寫過傳記的沙利文(J。W。N。Sullivan)說,“由於科學理論的首要價值是發現自然中的和諧,所以我們能夠一眼看出這些理論必定具有美學上的價值。一個科學理論成就的大小,事實上就在於它的美學價值。我們可以發現,科學家的動機從一開始就顯示出是一種美學的衝動,科學在藝術上的不足程度,恰好是科學上不完善的程度”。

  共時互補性。隨著腦科學的進步,我們對人自身的認識也愈發清晰。日本的醫學博士春山茂雄,通過研究發表了《腦內革命》一書。春山茂雄在傳統的人腦左右分工的基礎上,經過研究認為,人的左腦不但是“理性腦”+掌管語言、邏輯等,而且是“自身腦”+儲存人後天所獲得的各種信息;人的右腦不但是“情感腦”+掌管情感與直覺等,而且是“祖先腦”+儲存人類萬年以來遺傳因子的全部信息。人的左腦和右腦是通過腦梁來聯係的。按照人腦的分工,藝術思考恰好在人的右腦,而技術思考或者科學思考則在人的左腦。根據春山茂雄的理論,經常處於藝術思維的人,對其右腦的刺激和影響就大,而這種影響可以通過腦梁傳遞給左腦,進而促進左腦的發展。而且,這種促進作用是隻直接刺激左腦所不能達到的。這就從生理上、從人的神經活動的物質規律上,解釋了人的藝術思考為什麽可以與技術或者科學思考建立聯係並相互作用、相互影響。由此我們可以認識到,如果人能夠有意識地進行藝術思維訓練,經常進行藝術思維活動,那麽在藝術思維得到發展、右腦的功能得到開發的同時,整個人腦的功能將得到更全麵的開發。而且,人腦特別是右腦對左腦作用的潛能將不斷顯現,人的科學思考水平亦即人的智慧水平將得到更高的發展。

  在人的發展過程中,技術性思考與藝術性思考應該是相互聯係、相互作用的。單方麵靠技術理性而放棄藝術性思考是發展了理性科學文明而忽視了人文精神內涵,單方麵靠藝術思考是重視人文精神涵養而放棄理性科學文明的發展,最終都會出現單向度發展的人。因此,在人的每一發展階段都應對人進行技術思考與藝術思考的雙重培養。

  曆時特殊性。需要指出的是,技術思考和藝術思考在實際操作中往往要共同經曆兩個階段:第一個階段是將理性與感性互融,第二個階段是通過感性形式表現出來。也就是說,在第一個階段(接受計劃醞釀方案時期),以科學思維為主的理性思考及創作思維需要和以藝術思維為主的感性思考及創作思維結合,但設計者偏重於理性的指導,尋求規律,抽象地或概念性地描述設計對象;在第二個階段(表現方案逐步實施時期),理性和感性的思考及創作思維成果需要通過感性的表達方式體現出來,設計者需要以形象、想象、聯想為主要思考方式,抓住邏輯規律,運用形象語言。總而言之,雖然我們將藝術思維和科學思維相互界定,但是二者的統一性卻不能被湮沒在純的對立性中,設計者需要把握科學思維和藝術思維的特性靈活運用在設計思維中。

  §§第十九章 論現代工業社會的缺陷--缺乏幸福感

  
更多

編輯推薦

1中國股民、基民常備手冊
2拿起來就放不下的60...
3青少年不可不知的10...
4章澤
5周秦漢唐文明簡本
6從日記到作文
7西安古鎮
8共產國際和中國革命的關係
9曆史上最具影響力的倫...
10西安文物考古研究(下)
看過本書的人還看過
  • 西安文物考古研究上)

    作者:西安文物保護考古所  

    科普教育 【已完結】

    本書共收入論文41篇,分7個欄目,即考古學探索、文物研究、古史探微、遺址調查報告、地方史研究、文物保護修複技術、文物管理工作。

  • 浙江抗戰損失初步研究

    作者:袁成毅  

    科普教育 【已完結】

    Preface Scholars could wish that American students and the public at large were more familiar...

  • 中國古代皇家禮儀

    作者:孫福喜  

    科普教育 【已完結】

    本書內容包括尊君肅臣話朝儀;演軍用兵禮儀;尊長敬老禮儀;尊崇備至的皇親國戚禮儀;任官禮儀;交聘禮儀等十個部分。

  • 中國古代喪葬習俗

    作者:周蘇平  

    科普教育 【已完結】

    該書勾勒了古代喪葬習俗的主要內容,包括繁縟的喪儀、喪服與守孝、追悼亡靈的祭祀、等級鮮明的墓葬製度、形形色色的安葬方式等九部分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