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閱讀頁

第二節 思考的藝術品質

  美國科學家戴維玻姆在《論創造力》中談到藝術對於科學的促進作用時,提到藝術思考能“引導他以新的眼光看待結構,直接用感官去知覺它”。藝術思考方式以意象思考為主,與以邏輯式思考的技術思考範式有很大不同,它更能凸顯人在思考過程中的主體性特征,並注重對意象的關注,與情感的交融,也很富有想象力的特征。

  重視主體性特征。所謂主體性特征是指人們在思考過程中有意無意表現出自發、主動、自由、有意向的特征,體現著作為主體的人的未受束縛強烈精神自由的特征。在人類實踐活動中,人雖有主體性,但卻受社會條件或者自然條件的限製,在原始社會,人們忍受奴隸主的行政權力和自然生存條件限製;在封建社會,卻受土地所有製和封建神學思想束縛;在前工業社會,受資本壟斷和優勝劣汰的自由法則的驅使;在當代社會,受創造性技術的控製,成為創造性單向度的人。因此,在這些條件下,精神自由受到範圍與程度製約,相比之下,在思考的藝術過程中,人的審美意識、表現意識卻享受到極大自由,人們可以自主的、能動的、自由的、充分的將自己的思想、情感、願望、性格、心理、精神世界等充分表現出來,實現思考精神中的完全自我。

  善於情感表現。思考的藝術是將藝術思維與情感進行完美交融。思考的習慣、方法、思路、偏好等都無一不體現了人的情感傾向,這些情感包括熱情、冷漠、享受、惆悵等。沒有情感,人隻是一個思考的工具,就不可能實現對真理的追求。人的情感和意願才是激發人的才能與潛能的基石。正如列寧所說:“沒有‘人的感情’,就從來沒有也不可能有人對於真理的追求”。情感不僅在人思考的目的上激發著人,而且在思考的過程中也鼓勵著人。因為人們在思考過程中所做的分析、推理、判斷、想象、創新等總是按照著情感的吸引做出加工選擇的,如人類總是按照快樂情感因素進行藝術表現的。

  藝術思維中的理解往往是一種個人的體悟,通過體悟獲得包括對人生與宇宙的最高真諦、對生命與人生的內在意義的最深切的理解,這也是一種飽含著情感的理解。這一類感覺、想象、理解等心理因素在藝術思維過程中表現出來的與在其他思維活動中截然不同的特點,源自於它們擺脫了理性的嚴酷的限製與束縛,而聽從欲望、心靈、情感的指揮。因此,脫離情感的思維不是藝術思維。但藝術中的情感活動不能代替有意識的思維或思考,認為藝術創作中的理性的思考會影響與妨礙創作情緒這種觀點是於創作有害的。人的情感不是空穴來風,總是由某一對象引起的,隻有在對這一對象理解的基礎上,才會有情感的發生。黑格爾還說過,“藝術的對象就是自由的具體的心靈生活,它應該作為心靈生活向心靈的內在世界顯現出來”。藝術還不隻是感性觀照,且必須以外在世界為媒介表現內心生活、內在世界。這裏可以見出醫學、心理學等也是以人為對象的科學與藝術的區別。“疾病本身並不足以為真正藝術的對象,歐裏庇德斯之所以采用它,隻是就它對於患病的人導致進一步的衝突。”所有的藝術作品中談到的疾病、傷痛、殘疾、死亡之類,都是為了故事情節和衝突的發展,而不是以單純的疾病作為藝術的對象的。有的文學家因對人心理的深刻描述而被人看作心理學家,但實際上,心理學敘述的隻是人的心理的一般規律,也是抽象的規律,而藝術揭示人的心理的具體活動,特別是揭示人的靈魂和情感深處的秘密,並用外在形象描繪出來,思維的角度是不一樣的。

  激發意象性思考。由於藝術思考以意象性為其主要特征,因此了解意象就顯得很重要了。“意象”,即有意之象,意中之象。藝術意象性思考就是以感性形式表現人的思想角度、方法、感情、精神等內心世界,就要構造形象,而在這種構造中,特別強調的是藝術思維注重意象的美或美的形式。因而未來的藝術創造結果,因而可以是想象中的、虛構的、實際上並不存在的審美意象,但藝術活動不能離開具體形象,因此決定了藝術思考是以意象思考為主的。

  藝術思考第一步都是要對頭腦中的生活印象(感性映像)從思維上進行加工、改造。也就是說,由表象上升為與概念聯係著的或結合著的意象。這裏經過了思維的抽象,提取了完整表象中的“一般”。但這一般又不是與個別相脫離的,卻是充分地體現著一般的獨特的“個別”,或是稱綜合之後的“個別”,即意象。這個意象中的“一般”,可能是審美屬性,也可能是非審美屬性。藝術思維需要抓住審美屬性,形成審美意象,而不是一般的非審美意象。藝術思維的第二步是從一般的審美意象轉化為藝術典型形象的過程。如,德國化學家凱庫勒敘述他在編寫化學教科書的思維特點時有這樣的話:“原子在我眼前飛動:長長的隊伍,變化多姿,靠近了,聯結起來了,一個個扭動著,回轉著,像蛇一樣。看,那是什麽?一條蛇咬住了自己的尾巴,在我眼前輕蔑的旋轉。……於是他發現了苯環結構。”這個思維過程的每一步都伴隨著意象運動,思維的基本材料是意象,思維的運用如分析和綜合等,主要是使意象和意象不斷結合,簡單意象綜合為複雜意象,單一意象綜合為複雜意象,初級意象綜合為高級意象,最後形成完整的藝術典型或者統一的意象體係。這也就是藝術思考創作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還存在著概念思考。這不僅是指意象思維本身就是一種把概念具體化為形象的思維,而且是指藝術思維中把意象與意象結合時需要借助於概念,有時還要需要概念思維。在藝術思維中,概念思維處於從屬的地位,它不能代替意象思維。因為什麽概念都不能創造出藝術形象或藝術典型。

  
更多

編輯推薦

1中國股民、基民常備手冊
2拿起來就放不下的60...
3青少年不可不知的10...
4章澤
5周秦漢唐文明簡本
6從日記到作文
7西安古鎮
8共產國際和中國革命的關係
9曆史上最具影響力的倫...
10西安文物考古研究(下)
看過本書的人還看過
  • 西安文物考古研究上)

    作者:西安文物保護考古所  

    科普教育 【已完結】

    本書共收入論文41篇,分7個欄目,即考古學探索、文物研究、古史探微、遺址調查報告、地方史研究、文物保護修複技術、文物管理工作。

  • 浙江抗戰損失初步研究

    作者:袁成毅  

    科普教育 【已完結】

    Preface Scholars could wish that American students and the public at large were more familiar...

  • 中國古代皇家禮儀

    作者:孫福喜  

    科普教育 【已完結】

    本書內容包括尊君肅臣話朝儀;演軍用兵禮儀;尊長敬老禮儀;尊崇備至的皇親國戚禮儀;任官禮儀;交聘禮儀等十個部分。

  • 中國古代喪葬習俗

    作者:周蘇平  

    科普教育 【已完結】

    該書勾勒了古代喪葬習俗的主要內容,包括繁縟的喪儀、喪服與守孝、追悼亡靈的祭祀、等級鮮明的墓葬製度、形形色色的安葬方式等九部分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