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殊幣是指采取特殊的材質或工藝,印製或鑄造的一種特殊貨幣,並與市麵法定貨幣等值流通的民間鈔票。由於這種鈔票多在特定曆史條件下形成,故帶有一定的地域或民俗的特性,其存世的時間非常短暫,存世的品種及數量也相當稀少。目前所收集到的江西這類特殊貨幣,共有2個種類。第一種類是清代晚期至民國初年,在萍鄉北部至新餘以北以及湖南瀏陽等一帶山區竹林,由漢冶萍公司萍鄉礦局製造並使用過一種竹片貨幣,並在本地區流通使用。後因防偽性及攜帶不便等原因停止使用,流通時間極為短暫,存世數量極其稀少。
另一種類幣,就是在袁大頭等銀圓上加戳錢莊商號印章或印記,以此證明該幣係本錢莊商號發出或經手過的貨幣,確保貨幣的真實性。清代後期至民國初期,因使用銀圓貨幣純色不一,在市場交易時經常發生糾紛,在這種情況下,交易一方往往要求銀圓使用者在銀圓背麵加戳本商號名稱和標記,以此確認為本商號流出貨幣,方便核查。這種做法,很快在商品貿易中得到大家認同和推廣。這是社會金融動蕩年代的特有做法,也反映當時貨幣製度存在的一些漏洞和缺陷。
上述兩種特殊鈔票,因為流通時間極短,流通範圍極其窄小,加之流通的貨幣收回率極高,存世實物幣非常罕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