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閱讀頁

第三節 地方武裝鈔票

  地方武裝鈔票是指縣、鄉、村一級保安團隊、自衛隊等地方武裝組織,為籌集所需費用而專門發行的鈔票。目前,僅見於湖南、江西等極少數省份,是近代中國特定社會治安環境下形成的特殊產物。地方武裝組織最早建立於清末民初,盛行於民國初期。地方武裝組織最早出現在鄉村,為了防範周邊土匪的騷擾,由鄉民自發組織,地方豪紳出資,政府資助。少則幾十人,多則上百人,被稱為民團或保安團。北伐戰爭結束之後,地方武裝組織逐步成為協助國民黨軍隊清剿中國工農紅軍和革命根據地的一支重要武裝力量,並完全接受國民政府領導,有編製且定期接受軍隊訓練。

  從筆者收集到的這些實物券來看,主要有以下幾個特點:一是從鈔票發行的地域來看,主要集中在贛南、贛西、贛北等山林密集的鄉村。這些地區山高林密,交通不便,信息閉塞,自明清以來,就是土匪藏身之地,也是國共兩黨關係破裂之後,紅軍革命根據地所在地。二是從發行時間來看,主要集中在1926年至1935年之間,國內軍閥割據、國民黨“剿匪”以及“匪災”善後委員會自治時期。三是從發行鈔票的機構來看,主要有萬載黃茅靖衛團、永豐第五區善後流通券、瑞金善後維持會、修水第三區第二分團等。四是從鈔票上的圖案來看,與同時期的錢莊鈔票相比更加直觀和簡潔。少了錢莊鈔票的山水人物典故,多了官鈔那種簡單大氣。通常其背麵印製了發行鈔票的文字說明,非常清楚地說明了發行鈔票的品種、麵值、回收時間、管理辦法、發行章程以及相關背景等。五是從發鈔用途來看,主要是為了解決基層地方武裝組織日常費用和采購槍支彈藥等開支。從其流通區域來看,也僅限於本地區流通。六是從發行的麵值來看,仍然是以輔幣券為主,最大麵值為壹圓和銅圓壹百枚。現在的錢商、收藏愛好者、收藏家,包括一些專業研究文章和專著,往往都把這類地方武裝發行的鈔票當成軍用鈔票來收藏與研究,這是初學者對當時發行的曆史背景不了解,而錢商則是為了賣個好價錢,有意將這類鈔票歸結到軍用鈔票範圍。其實,每家機構發鈔背景不同,其性質就不同,凡是這類鈔票的性質都需要具體情況而定。由於這類存世實物券十分稀少,又與其他鈔票有著本質不同,作為江西民間鈔票具有的特色之一,它為江西民間鈔票史又增添了一個新的品種。

  黃茅靖衛團鈔票,據1997年5月出版的《中華集鈔》第三期,署名“本刊”的作者以“試述黃茅靖衛團鈔”為題對此鈔進行了闡述。認為“剿赤”時期,國民黨政府在江西等地推行保甲製度,令各縣鄉建立地方武裝,協助配合軍隊作戰。當時,各地方武裝紛紛以“挨戶團”、“還鄉團”、“靖衛團”等名義成立,對共產黨的蘇區進行軍事抵禦和經濟封鎖--雲雲。

  其實,早在清代中時期,尤其是清代後期,隨著清朝政府的衰敗,全國各地邊遠山區時有出現占山為王的土匪,經常對附近的鄉村富紳、地主等進行燒殺擄奪,這些受害地區慢慢就形成自保的地方武裝力量。至新中國成立前,應該說此類性質的鄉團,均以抵禦外來侵害為宗旨,並非唯一為了“剿赤”,成立初期是為了抵禦就近的土匪騷擾,後來,隨著形勢的發展,漸漸演變成為國民黨在地方的一支重要武裝力量。但現在許多古玩商人及一些研究文章均把這些“還鄉團”、“靖衛團”說成是為了對付“剿赤”而建立的,並不是完全準確的,主要是他們對當時社會背景還不是太了解。其次,有些古玩商為了將該紙幣賣個好價錢,故意說成是“剿匪”的軍用鈔票,這是對這段曆史的誤讀和片麵之見。這批珍貴的實物券出自20世紀90年代中期,當地錢商收購後,立即到南昌、廣州、上海等地古玩市場出售,其存世數量在十幾枚左右。目前我們所見實物券有伍角、壹圓2個品種,其中伍角券最為少見。

  自清代以來,廣東地區一直使用粵鈔毫洋,因贛南多縣與廣東毗連,其雙邊經濟關係極為密切,所以在贛州南部少數與廣東接壤的邊陲地區一直使用毫洋貨幣。1997年春節後,贛南一農戶拆除老屋時發現了這批實物券,其存世數量在數百枚之多,該鈔票很受國內外愛好軍用鈔票的收藏者喜歡。

  鈔票正麵加蓋文字:修水第三區第二分團計條、近因銅元缺乏元票駁兌背麵文字:此條因地方被匪蹂躪,金融枯竭,特出此票,藉資調濟,一俟匪患平,即行收回,特告。

  
更多

編輯推薦

1中國股民、基民常備手冊
2拿起來就放不下的60...
3青少年不可不知的10...
4章澤
5周秦漢唐文明簡本
6從日記到作文
7西安古鎮
8共產國際和中國革命的關係
9曆史上最具影響力的倫...
10西安文物考古研究(下)
看過本書的人還看過
  • 西安文物考古研究上)

    作者:西安文物保護考古所  

    科普教育 【已完結】

    本書共收入論文41篇,分7個欄目,即考古學探索、文物研究、古史探微、遺址調查報告、地方史研究、文物保護修複技術、文物管理工作。

  • 浙江抗戰損失初步研究

    作者:袁成毅  

    科普教育 【已完結】

    Preface Scholars could wish that American students and the public at large were more familiar...

  • 中國古代皇家禮儀

    作者:孫福喜  

    科普教育 【已完結】

    本書內容包括尊君肅臣話朝儀;演軍用兵禮儀;尊長敬老禮儀;尊崇備至的皇親國戚禮儀;任官禮儀;交聘禮儀等十個部分。

  • 中國古代喪葬習俗

    作者:周蘇平  

    科普教育 【已完結】

    該書勾勒了古代喪葬習俗的主要內容,包括繁縟的喪儀、喪服與守孝、追悼亡靈的祭祀、等級鮮明的墓葬製度、形形色色的安葬方式等九部分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