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閱讀頁

第一節 江西民間鈔票的主要特點

  本書所稱的江西民間鈔票是指清代至民國時期,在江西省境內錢莊、地方行政機構、地方基層武裝組織、合作社、商會、商號及其他組織機構發行的且在一定社會區域與國家法定貨幣等值流通的鈔票,不包括錢莊、商號及其他任何機構簽發的支票、匯票、兌票及內部使用的結算憑證、有價證券等。民間鈔票是特殊年代形成的特有產物,是中國近代經濟學、貨幣學不可或缺的重要組成部分。自清代中期以來,民間鈔票這種從民間經濟生活中產生出來的地方貨幣,在曆史舞台中初露崢嶸,並迅速發展,成為近代中國各地方尤其是偏遠縣、鄉及廣大農村地區的主要流通貨幣,影響深遠。

  江西民間鈔票俗稱“花票”。江西的“花票”始發行於清代同治年間,繁榮於清代光緒中後期至民國初期,衰弱於民國十五年(1926)“複興隆”事件,政府取締於民國二十二年(1933)。根據劉俊德先生撰寫的《江西之錢莊》(《江西金融誌資料》1990年總第一期)一文,清同治五年(1866)宜春萬載縣晉和祥錢莊為江西最早的錢莊。另據趙鬆如先生撰寫的《江西錢莊再述》(《江西金融誌資料》1993年總第十期)一文,江西錢莊業始於清同治元年(1862)贛州信豐縣的羅裕豐錢莊。兩位學者引用的依據都來自於當年保存下來的金融檔案資料,但至今從未見過存世的相關實物券。目前我們見到最早的江西民間鈔票實物券,係光緒本年義寧州衛前街祥和錢號壹串文和壹吊文。江西民間鈔票因繁雜多樣、資料與存世實物嚴重缺失等原因,近一個世紀以來,對這一領域的收藏研究一直處於空白狀態。根據筆者收藏到的紙幣實物券,結合已查閱的零散金融史料,對江西民間鈔票特點、演變過程、文化內涵、研究成果以及收藏誤區等方麵做較全麵深入的綜述。

  江西民間鈔票與國內其他省份同時期的民間鈔票相比較,以內容豐富、品種繁多、存世稀少、格式獨特、設計精湛、發鈔機構性質複雜以及觀賞性與學術性極強等著稱。歸納起來主要有以下幾個特點:

  1.濃厚的時代氣息。從實物券來看,這些民間鈔票正麵和背麵印製的圖案及文字,有的記載曆史典故,有的描述民國初期文人雅聚一起劃船、品茶、下棋、吟詩作賦,有的反映新時代工業如火車運煤、工廠煙囪冒煙的生產情景,也有的印有很詳細的集市街名、標誌性建築物及老照片。如,宣統元年八月(江西省)南昌裕瑞錢號九五製錢壹百文券,鈔票背麵正上方中央印有顯著的“棉花市”--在明朝時就已有名的南昌商業街名。棉花市這個街名至今仍然存在,其位置在南昌市西湖區萬壽宮商城後麵,一條與中山路平行、東西走向的商業老街。現棉花街小學就坐落於這條棉花街上。這枚珍貴的實物券,見證了當年棉花市街的熱鬧與繁華。再如,民國十七(1928)年萍北--土塘--聚豐和銅元壹串文券,鈔票上端圖案為火車和建築,火車說明了當時江西萍鄉煤礦采用火車作為運輸工具,大大提高運輸能力和效率,反映當時江西與全國各地一樣,進入了民族工業快速發展初期。高樓磚混建築折射出當時新型城市建設的繁榮與美景,其時代特征十分明顯。

  2.鮮明的地域特色。江西民間錢莊鈔票上的地域特點表現在以下三個方麵:一是鈔票正背麵顯著的位置,通常印有該鈔發行機構或鈔票流通地的詳細街名。街名地址可以小到某村的某條集市。二是不同時期使用不同的貨幣本位,形成了江西近代貨幣史特有的風格。如,清代所使用的貨幣本位主要有十足製錢、九八製錢、九五製錢;民國時期則是當拾銅元,這些貨幣本位都是江西民間鈔票而特有的。筆者在無法確定該鈔票屬於哪個省份時,通常都是通過鈔票上印製的貨幣本位來加以判定,這就需要收藏愛好者更多地了解和掌握各曆史時期的金融貨幣政策和貨幣發展的時代背景。

  3.複雜的發鈔機構。江西民間鈔票類別中,地方行政機構、地方武裝組織、商會發行的鈔票均帶有基層地方政府背景,他們發鈔不是以盈利為目的,而是為臨時籌集款項或為解決市麵商品交易的找零困難。這類鈔票的設計風格簡潔、大氣,通常其背麵還印有發行章程和文字說明。地方金圓券和銀圓券鈔票的發行與流通,則純粹是為了解決市麵找零困難而臨時印發的地方小票。當時江西宜春、贛州等少數還未解放的偏遠縣鄉,老百姓商品交易找零十分困難,這些金圓券、銀圓券鈔票屬於因戰爭催生出來的特殊地方貨幣,是江西民間鈔票的一朵奇葩。而錢莊商號發行的鈔票,其設計風格以江西各地民俗特色為主,有財神爺、有人物畫像、有古代詩文以及老百姓家喻戶曉的曆史典故,應有盡有,內容極為豐富多彩。

  4.豐富的鈔票品種。江西是近代戰爭頻發的地區之一,“井岡山革命根據地”周邊廣大地區,“中華蘇維埃共和國臨時中央政府”所在地,還有蘇維埃區域的吉安、宜春及九江修水等地區都是國民黨軍隊“剿匪”的主要戰場。在特殊戰爭年代催生出了地方武裝機構、匪災善後委員會、善後維持會以及地方政府權力部門等發行的各類臨時性鈔票,加上傳統的錢莊商號及金圓券、銀圓券政策下滋生出來的機構、商號等發行的各類小票,成為了江西近代貨幣史上巨大的財富和珍貴的曆史文物。這些鈔票實物券,有清代錢莊發行的,有縣鄉地方行政機構發行的,有縣鄉村組建的保安團發行的,有合作社、商會發行的,有典當行發行的,有縣級銀行發行的,有民國時期錢莊、商號發行的等。統計存世品種,筆者估算江西民間鈔票應在800個品種以上,江西是民間鈔票存世品種最為豐富的省份之一,僅次於山東、山西、河北等少數省份,遠遠多於存世品種僅在十枚以內的廣西、雲南、貴州、新疆、內蒙古等地。從筆者收藏到的這些實物券的幣值來看,有壹兩、壹千文、壹串文、壹吊、壹百文、壹百枚、伍拾枚、貳拾枚、拾枚、壹枚、壹角、貳角、伍角、壹圓、壹毫、貳毫、伍毫等十幾種麵值券。這些鈔票基本上都是元以下的輔幣券,主要是為了解決市麵找零之急需,也有部分鈔票是為了籌集資金而專門發行的臨時流通券。江西民間鈔票曆經清同治、光緒、宣統、辛亥革命、北洋政府、民國政府等多個曆史時期,存世實物券十分稀少,但品種卻非常豐富,成為近代江西貨幣史上寶貴的財富。

  5.精美的鈔票設計。江西自清代同治年創立錢莊業以來,無論是錢莊商號、還是縣鄉行政機構、公團組織、商會等機構組織印發的鈔票,其設計十分考究,印製十分精美,圖文並茂。常常將鈔票的防偽性與觀賞性融為一體,巧妙搭配,猶如一幅幅美麗的畫卷,讓人心曠神怡。背麵為《滕王閣序》原文,圖案、畫與文章融合為一體,恰似一幅無與倫比的中國古代書畫佳品,令人賞心悅目。

  6.嚴密的防偽措施。防偽被視為鈔票的生命,鈔票上的防偽技術可以代表一個時代最先進的工藝技術。雕刻、設計及印刷等一流技藝水平都可以在鈔票本身得到體現。江西近代民間鈔票上的防偽措施堪稱中國近代藝術品的一絕,具體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麵:

  一是印鈔錢版的設計。在當時就是由一流的設計師、雕刻師所刻製,印製出來的鈔票精致、清晰、剛勁有力,線條流暢,普通雕刻者無法達到如此技法。其中,尤其以清代晚期和民國早期的木刻鈔版和牛角鈔版最為精湛。其神奇的章法,靈動的刀鋒,剝落如蠶絲的線條,使造假者望塵莫及。根據筆者二十多年的收藏經驗,這類精湛的鈔版隻有特大錢莊才有此實力打造,他們通常請國內最好的雕刻大師來設計、雕刻。

  二是鈔版的製作也有講究。最常見的做法就是一塊印鈔版由多塊小鈔版拚接而成,通過每塊鈔版由榫卯相接,環環相扣。平時由不同的錢莊主事者分別保管,主事者互不交往。在印製鈔票時,再將每塊錢鈔版拚在一起形成整件,即可印鈔。筆者收藏到的這塊帶榫卯牛角鈔版,是整個鈔版中的一塊。從這塊鈔版刻有的防偽文字及“號”的位置來看,位置居中或中偏上可知這是一塊承接上下的鈔版。這塊牛角鈔版應該最少由6塊或9塊或以上的小鈔版拚接而成。

  三是印鈔票所用紙張也十分講究。早期都是用特定的樹皮紙或加厚的棉皮等紙張。這類特定紙張具有柔性好、吸水性強、伸縮彈性大、不易磨損等特點。用兩層或以上加厚紙張印製鈔票的製造成本相當高,選擇此類紙張者多為大錢莊商號。此類紙張通常商店無售,需特別預定。

  四是鈔票上所用二色或三色套印技術也是造假者無法跨越的鴻溝。從鈔票實物來看,有單種套色、兩種套色、三種套色、多種套色,所印製出來的鈔票不僅靚麗無比,也讓製假者望而興歎。

  五是鈔票上多印有暗記或水印,這種防偽技術至今仍在人民幣上使用,可見當時民間鈔票防偽措施之高超。景德鎮商會壹圓、叁圓、伍圓鈔票上均“江西景德鎮總商會臨時印”暗記,這幾個繁體字水印通常是看不見的,隻有放成斜角對著太陽光線方能看出來。再如,用古代文言文原文,通過排版拚成線條圖形而暗藏錢莊號名稱,這種技法讓後人驚讚不已。這枚存世的實物券是半成品,還沒印上該錢莊號的名稱,但通過鈔票背麵印製的古文拚組而成的線條圖形,我們可以清晰地看到呈現出的“裕”“豐”“祥”三個字!由此,我們知道了這枚錢莊鈔票的真實名稱。而這種古文排版方式,將文章字與字、字與句相互應對的圖形空缺所形成的特殊文字或暗記,至今無人破譯。這樣的防偽技法在光緒年錢莊商號中較為盛行。六是各種防偽印章為造假者再次設置了一道無法穿越的屏障。這些防偽印章有錢莊號吉祥圖案印章、有押款印章、有落地印章、有錢莊商號名印章、有騎縫印章等等,字體上有繁體字印章,也有篆體字印章,還有形象字印章等等。總之,這些精美的防偽印章的大小、字體以及加蓋位置隻有錢莊的主事者知道,而這些主事者又由多個不同部門主事者組成,且各不往來。筆者有幸收藏到一些防偽印章,帶給我們藝術品般的享受。

  七是編寫鈔票號碼、冠字號以及加蓋騎縫印章,係民間鈔票防偽最後一道工序。從筆者收藏的這些鈔票可以看出,鈔票正麵除了數字號碼之外,通常在鈔票的最右邊自上而下印有半邊的冠字號、數字及印章的半邊,其另半邊則被裁下來百姓找零之用。其流通範圍僅限於萬載縣黃茅鎮中街,其流通區域相當有限。此外,流通時間較短,通常為一年或半年,一次性發完不再增鈔和繼發,最短的十當作存根被保存下來,待兌付者來櫃台兌付時,再與存根進行核對,確定無誤後即可辦理兌付業務。這種防範措施,盛行於光緒年間至民國初期。

  7.流通時間短、範圍窄小,鈔票麵值多以輔幣券為主。在近代江西錢莊鈔票中,由於清政府對民間鈔票的發行流通,實行的是核準和備案兩種政策。所以,清代晚期至民國初期這段時間印製的民間鈔票在市麵上流通時間較長。進入民國後,國內戰事不斷,地方政府的主事者也調換頻繁,各省地方政府對民間鈔票無暇顧及,沒決心也沒能力來治理民間鈔票亂象,僅遵循市場規律,任其自生自滅。直至民國二十二年(1933),江西省政府頒布實施了《取締私鈔暫行辦法》,自此,江西民間錢莊鈔票從法律角度來看已沒有了生存的空間。然而從存世的實物券來看,民間鈔票並沒有徹底退出流通市場。一些地方行政機構、武裝組織、商會、錢莊商號為實施某一項臨時性或突發性的事務而臨時發行的鈔票。但這些臨時性流通券僅限本地區甚至僅限本鄉或本村老幾天就結束了其流通使命。民間鈔票的麵值都是以小麵額為主,多為市麵交易找零的輔幣券。尤其北伐戰爭結束後,鈔票麵額基本上都是以角、分幣、銅元等輔幣券為主,最常見的就是當銅元拾枚券,筆者還收藏到至今為止國內最小麵額的臨時流通券,其麵額僅當銅元壹枚券。不僅麵值最小,其票幅也屬國內最小,被業內稱為全國最小麵值鈔票。

  8.厚重的文化內涵與史料價值。民間鈔票與一般性古董的價值取向完全不同,後者的價值多取決於器物材質的珍貴性、工藝的精湛性以及不可再生的唯一性、稀缺性和觀賞性,來迎合現代少數人的獵奇心理,其市場價格也是隨著市場變化而變化,這類藝術品屬特別高檔的奢侈品。在“盛世收藏”年代,經過包裝的一件稀缺性古董,價可過百萬、千萬元,甚至更高,而在動亂或困難時期,其市場價格也許不敵一個救命的饅頭。據說,20世紀40年代,齊白石老人一幅畫,在北大校門口叫賣的價格也不過2隻燒餅的價格,可如今已是價過百萬、千萬元。民間鈔票的價值體現則完全不同,除了具有古董的稀缺性價值特性之外,其獨特的學術價值和史料價值,是普通古董身上所沒有的。每一枚鈔票都是一段曆史的見證物、是一部家族史、一部錢莊業的興衰史、一部厚重的金融貨幣史。民間鈔票的專題收藏與研究,成為研究當時政治、經濟、文化、金融、貨幣、印刷及生產生活的活檔案。民間鈔票實物券就是當年曆史的再現,特別是鈔票上印注的各類曆史信息和文字說明,往往能印證或填補一段缺失的史料。其厚重的史料價值及學術研究價值很難用金錢來衡量,這就是民間鈔票帶給我們無限潛在魅力與價值,也是一般性稀缺古董所無法比擬的。這就是文物與古董的本質差異。民間鈔票已漸漸成為各地方文化的一大特色與亮點。筆者僅例舉民國十五年景德鎮總商會臨時流通券鈔票,景德鎮總商會臨時流通券是民國十五年十一月發行的景德鎮總商會流通券,由景德鎮總商會為墊付過境北伐軍軍費而發行的,當現洋流通,不折不扣,背印有詳細的發行章程,景德鎮總商會負責隨時兌現,信用極佳。我們從鈔票背麵印製的發行章程,了解到當年發行該鈔的曆史背景和發行鈔票的具體情況。從發行機構來看,應屬於商會鈔票;從發鈔用途來看,又屬於軍用鈔票;所以該鈔票應該屬於雙重性質的鈔票。一枚鈔票見證了一段曆史事件,同樣也見證了中國近代金融業發展史,隻要我們慢慢去挖掘每一枚鈔票上的點滴信息,都能為我們還原曆史的原貌,以史為鏡,以史為鑒,它為我們今天的金融行業發展提供了寶貴的經驗和教訓。

  
更多

編輯推薦

1中國股民、基民常備手冊
2拿起來就放不下的60...
3青少年不可不知的10...
4章澤
5周秦漢唐文明簡本
6從日記到作文
7西安古鎮
8共產國際和中國革命的關係
9曆史上最具影響力的倫...
10西安文物考古研究(下)
看過本書的人還看過
  • 西安文物考古研究上)

    作者:西安文物保護考古所  

    科普教育 【已完結】

    本書共收入論文41篇,分7個欄目,即考古學探索、文物研究、古史探微、遺址調查報告、地方史研究、文物保護修複技術、文物管理工作。

  • 浙江抗戰損失初步研究

    作者:袁成毅  

    科普教育 【已完結】

    Preface Scholars could wish that American students and the public at large were more familiar...

  • 中國古代皇家禮儀

    作者:孫福喜  

    科普教育 【已完結】

    本書內容包括尊君肅臣話朝儀;演軍用兵禮儀;尊長敬老禮儀;尊崇備至的皇親國戚禮儀;任官禮儀;交聘禮儀等十個部分。

  • 中國古代喪葬習俗

    作者:周蘇平  

    科普教育 【已完結】

    該書勾勒了古代喪葬習俗的主要內容,包括繁縟的喪儀、喪服與守孝、追悼亡靈的祭祀、等級鮮明的墓葬製度、形形色色的安葬方式等九部分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