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閱讀頁

第二節 民謠童謠

  民間歌謠是人們的口頭詩歌創作,屬民間文學中可以吟誦的韻文部分。民謠大都沒有固定的曲調,實際上與朗誦無大的差異。民謠大多是口耳相傳,見諸文字者極少。舊時代,農村的文化自娛自樂,主要是坐在一起講時聞,誦歌謠,高興之餘來幾支小曲小調。其作用或祈禱、或規勸或鼓勵,如:

  不知足歌

  以前奔忙是為饑,

  有了飽暖又想妻。

  娶了嬌妻生貴子,

  又歎無田少馬騎。

  買得良田幾十畝,

  又恨無官被人欺。

  百裏縣官還嫌小,

  願到朝廷穿紫衣。

  當朝一品還不足,

  更想登基做皇帝。

  榮華富貴成泡影,

  滿門抄斬頭落地。

  勸君要走光明路,

  知足常樂穿布衣。

  又如:

  勸善謠

  一

  酒要少吃性不狂,

  戒賭戒嫖保命長。

  財要義取天加護,

  忍氣興家冇災殃。

  二

  做人不必逞英雄,

  萬事無非一理通。

  虎狼常愁逢對頭,

  蛟龍也怕遇蜈蚣。

  小人行險終必險,

  君子固窮未必窮。

  凡此種種,皆在家族中,親友中代代相傳。大多數人的文化程度不高,甚至是文盲,因反複講誦,而傳承下來。

  一、民謠

  很多民謠有一個故事情節,朗朗上口,好記易誦,方言押音,多是成年人傳誦,且是一代一代相流傳。雖然有些民謠屬於俚歌俗語,甚至沒有什麽積極意義。但它對民間文化的發展和交流也起到了積極的作用。本節從吉安各縣選擇一兩個謠歌,以見吉安民謠之大概。

  籮行腳仔歌(新幹)

  一根扁擔兩根索,

  河裏洗腳廟裏縮。

  起早摸黑累彎腰,

  飯不飽來衣冇著。

  腳仔實在苦,

  衣爛冇布補。

  省下三尺布,

  烈日烤筋骨。

  汗巾緊褲腰,

  河水充饑肚。

  誰憐苦腳仔,

  日夜朝天訴。

  報春謠(安福)

  自從盤古開天地,三皇五帝到如今。

  皇上派我來報春,三足兩步登府門。

  雙腳進了貴府門,就打華堂表一輪。

  八仙桌子擺當中,擺在當中好威風。

  四條板凳四條龍,回龍板凳正乾坤。

  四麵坐起八仙星,高的好比包文丞。

  矮的好比趙子龍,兩邊都是洪福人。

  尊府賢良老板娘,手提涼茶來接春。

  五根香(安福)

  一更裏來一根香,打開後門接情郎。

  娘娘問聲嬌嬌女:“這是什麽響?”

  黃狗挨開後門響。

  二更裏來二根香,兩手帶郎進香房。

  娘娘問聲嬌嬌女:“這是什麽響?”

  貓兒跳在米甏上。

  三更裏來三根香,兩手抱郎耍名堂。

  娘娘問聲嬌嬌女:“這是什麽響?”

  夜蚊叮人打了一巴掌。

  四更裏來四根香,兩手捧妹舍不得放。

  夫妻之間恩愛好,左問右問等天亮。

  五更裏來五根香,打開窗子觀天亮。

  娘娘問聲嬌嬌女:“這是什麽響?”

  打開窗子觀天亮。

  十字歌(峽江)

  一字寫來一條龍,岑彭馬武比英雄。

  手舉石獅千斤重,馬武奪魁建奇功。

  二字寫來一條河,楊家出了個楊令婆。

  令婆本是佘門女,百歲掛帥把帳坐。

  三字寫來川轉身,趙子龍膽大又細心。

  長阪坡上求阿鬥,打敗曹操百萬兵。

  四字寫來四角齊,唐朝有個郭子儀。

  大擺酒宴慶壽誕,汾陽府裏打金枝。

  五字寫來半邊語,列國出了個伍子胥。

  伍子胥來過昭關,一夜之間白了須。

  六字寫來一點一畫長,楊家出了個楊六郎。

  六郎帶兵鎮三關,三關口上把名揚。

  七字寫來右腳彎,昭君娘娘去和番。

  手抱琵琶馬上彈,一曲彈過雁門關。

  八字寫來兩邊開,梁山伯與祝英台。

  杭城讀書三年整,那個識我女秀才。

  九字寫來金鉤掛,一條好漢李元霸。

  手拿銅錘八百斤,橫衝直闖誰招架。

  十字寫來一橫一直長,蘇武北海去牧羊。

  大雁傳書到北海,一十九載返故鄉。

  罵媒婆(萬安)

  說媒婆喲恨媒婆,媒婆牙齒石上磨。

  東說這家妹子巧,西說那家錢財多。

  說那妹子呱呱叫,說這郎哥讀書多。

  提媒婆喲恨媒婆,媒婆是隻老鴨婆。

  生人說得死裏轉,死人說得生人活。

  瞎子說成千裏眼,拐子說成狀元哥。

  拿得螞蟻說鳳凰,拿得蒼蠅說雞婆。

  拿得狗蚤說大象,拿得豬仔說駱駝。

  哇媒婆喲恨媒婆,吃過幾多老雞婆。

  初一吃了初二死,初三埋在鬼打窩。

  初四碰到吊頸鬼,初五吐血成條河。

  初六初七癲狗咬,初八初九狗來拖。

  二、童謠

  童謠與民謠沒有根本性的區別,隻是一個適合成人傳誦,一個適合兒童傳唱而已。童謠也有故事情節,隻是更簡單,甚至沒有邏輯關係,語短,韻味更濃,兒童易記易唱。內容上與民謠有較大不同,民謠中包含十分明顯的感情色彩,而童謠沒有,也不需要,這也是童謠與民謠的最大的區別。吉安的童謠流傳廣泛,這裏也擇各地一二以見一斑。

  月光公公(泰和)

  月光公公,

  擔擔水桶。

  水桶爆箍,

  爆到廣東。

  廣東一麵鼓,

  打到吉安府。

  吉安府一麵鑼,

  打到泰和。

  泰和一對喇叭,

  吹到馬家。

  馬家兩個妹妹出來拜拜,

  一個忘係腰帶,

  一個跌掉裙帶。

  婆婆出來撿起,

  跌掉婆婆的絹巾。

  打把剪馬送姐姐(泰和)

  一打鐵,二打鐵。

  打把剪刀送姐姐。

  姐姐留我歇一歇,

  我不歇,

  我要回家去打鐵。

  張打鐵,李打鐵(吉水)

  張打鐵,李打鐵,

  打把刀子送姐姐。

  姐姐留我歇,我不歇,

  我要回去忙打鐵,

  一年四季不停打,

  賺來銅錢過年節。

  給錢爸爸買煙抽,

  給錢媽媽買鞋襪,

  搞得一家熨帖帖。

  紅布角,綠布角(吉水)

  紅布角,綠布角,

  三歲伢崽學打歌。

  空了三年不能打,

  皇帝派人又來捉,

  捉到船上學打歌。

  大船來殺大雞,

  小船來殺小雞,

  兩邊搖櫓下江西,

  江西省裏九十九條河,

  條條河裏出麻鵝。

  麻鵝不喝銅盆水,

  打破銅盆下江河。

  金子扁擔銀子籮,

  擔得回家討老婆。

  有錢討個嬌嬌女,

  冇錢討個廣東婆。

  廣東婆子肚翹翹,

  打隻野雞辦三朝。

  不用油,不用鹽,

  炒得野雞津津甜。

  好嫂子,快進來(寧岡)

  好嫂子,快進來,

  叫你看了心也開。

  鵝擔水,鴨洗菜,

  雞公礱穀狗踏碓。

  貓公燒火,猴子煮菜。

  老虎上山拖柴來,

  牛牯下田摘豬菜。

  哄妹俚(永新)

  妹妹妹妹你不要吵,帶你江邊有事來商討。

  江邊花轎銅鑼響,打來轎子等我娘。

  娘穿新衫騎白馬,女穿藍衫背西瓜。

  女呀女,你別催,明天哥哥帶你上高樓。

  高樓高,低樓低,明天哥哥帶你上廣西。

  廣西廣,十八廣,金子扁擔扛綢緞。

  捉蛤蟆,打銅鼓(永新)

  捉蛤蟆,打銅鼓,捉得到來打十五。

  要你文來要你武,拿出馬來割牛肚。

  割出油來剪豆腐,今日豆腐真好吃。

  明日豆腐不好吃,嘰裏呱啦撿棉花。

  撿到大姐門前過,大姐丟了。

  數朵朵(新幹)

  正月裏李花開,一朵兩朵雪雪白。

  你看隔壁姐姐花園裏,兩個細伢做遊戲。

  二月裏桃花開,三朵四朵紅豔豔。

  你看隔壁嫂嫂菜園裏,兩隻蝴蝶飛呀飛。

  三月裏菜花開,五朵六朵金子樣。

  你看隔壁哥哥田壟裏,一群蜜蜂采花蜜。

  四月裏杜鵑花,七朵八朵紅似火。

  你看那個屋背後山後,一叢一叢開滿山。

  五月裏梔子花開,九朵十朵白灑灑。

  你看那個村口小溪旁,朵朵開口象喇叭。

  油炒飯(永豐)

  油炒飯,噴噴香,

  台廚內兩隻藏角椒。

  藏角噴噴香,

  天天剁柴上嶺崗。

  剁柴冇飯吃,

  吃勺子稀飯湯。

  冇被蓋,蓋褲襠。

  冇床睡,睡嶺上。

  月光婆婆(萬安)

  月光婆婆,打隻篩籮,

  篩個米果,供享家婆。

  家婆冇女,養隻老鼠。

  老鼠剝穀,剝到一粒糯穀。

  糯穀搞酒,搞到酸酒。

  兩姐妹(安福)

  兩姐妹,共打碓。

  打不起,喊娘來。

  娘在江邊割韭菜,

  割一撮,懷一懷。

  跨過江,跌落鞋。

  尋得鞋來失落爹,

  爹在園裏搞木花。

  木花謝了,大女嫁了。

  大女用轎扛,

  細女把船裝。

  不要娘嫁妝,

  紡紗織布到天光。

  跌了繡花針(泰和)

  跌了繡花針,

  實在是冇那當尋。

  東尋西尋撿起透花針,

  心裏好高興。

  往你老妹送,

  送給你繡花枕。

  哥呀妹呀,

  十七十八和你

  阿哥(老妹)來相親。

  
更多

編輯推薦

1中國股民、基民常備手冊
2拿起來就放不下的60...
3青少年不可不知的10...
4章澤
5周秦漢唐文明簡本
6從日記到作文
7西安古鎮
8共產國際和中國革命的關係
9曆史上最具影響力的倫...
10西安文物考古研究(下)
看過本書的人還看過
  • 西安文物考古研究上)

    作者:西安文物保護考古所  

    科普教育 【已完結】

    本書共收入論文41篇,分7個欄目,即考古學探索、文物研究、古史探微、遺址調查報告、地方史研究、文物保護修複技術、文物管理工作。

  • 浙江抗戰損失初步研究

    作者:袁成毅  

    科普教育 【已完結】

    Preface Scholars could wish that American students and the public at large were more familiar...

  • 中國古代皇家禮儀

    作者:孫福喜  

    科普教育 【已完結】

    本書內容包括尊君肅臣話朝儀;演軍用兵禮儀;尊長敬老禮儀;尊崇備至的皇親國戚禮儀;任官禮儀;交聘禮儀等十個部分。

  • 中國古代喪葬習俗

    作者:周蘇平  

    科普教育 【已完結】

    該書勾勒了古代喪葬習俗的主要內容,包括繁縟的喪儀、喪服與守孝、追悼亡靈的祭祀、等級鮮明的墓葬製度、形形色色的安葬方式等九部分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