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閱讀頁

第三節 住房保障

  住房保障是職工福利享受的重要內容。“居有所房”更是實現小康社會一項重要標誌性的指標。由於森工企業生產對象是山是林,作業地點均為邊遠山區,作業流動性很大,居住地隨之也很不穩定,常年因生產作業所需而不斷遷徙,故對絕大多數林業職工而言,沒有固定的住所,多為臨時性的山棚或茅草屋,最好的算是板房或土夯杉皮棚,租住林農家或祠堂,甚至住寺廟庵堂,隻有林場場部和作業工區所在地,才建有少量供單位辦公兼單身職工居住的固定房子。初期是磚木結構的瓦房,後來逐漸有了磚混結構的辦公居住兩用的樓房或平房,至今尚有磚瓦房遺存在用。在此之前,能夠稱得上職工住房的隻有縣城的幾個單位才有,如木材廠(木材轉運站)、林業汽車隊。後因改革之故其職工絕大多數分流轉崗,現隻有少數家屬留住。

  縣林業公司在1984年間使用企業自有資金,建成一棟與永新縣林業局產權共享的宿舍,其中5戶是縣林業公司職工居住(1993年進行了房改的有4戶,1戶租住)。1992年縣林業公司自籌資金單獨建成一棟享有完全獨立產權的四層職工宿舍,職工習慣稱為“家屬樓”,三個單元共計24套(投資60.89萬元,建築麵積2010.5平方米),1993年在永新縣房管局的督導下,按當時政策規定有12戶進行“房改”,其餘為公租房。

  住房公積金製度是保本計息為職工逐年解決住房的一種公益性保障製度。繳費比例逐年提高,2001年前為職工本人工資的5%,2002年比例提高為8%,2009年、2010年提為10%,至2012年提高為12%。縣林業公司下發了一係列文件,明確不同年度的繳費基數、繳費比例等。

  永林工字\[2010\]33號文《關於建立職工住房公積金製度的通知》,該通知對住房公積金建立對象、住房公積金的建立和變更、住房公積金的繳存比例和基數、住房公積金的提取和使用及其他有關事項做出明確規定。

  住房公積金建立的對象是縣林業公司所有在職並在崗的職工,新參加工作的職工從第二個年度開始繳存;重新安排上崗職工從發放工資之日起繳存。而離崗、辭職的職工從停發工資之日起停止繳存,辦理賬戶封存手續。工資增減應及時辦理相關變更手續。

  住房產權製度改革前職工所住的房屋均是機關(單位)按照有關規定和具體情況由單位分配的,職工隻有居住權,房產權屬單位所有,為公房。

  1993年國家出台了職工住房改革的住房政策,按規定所有公住房一律要進行房屋產權製度的改革。1984年縣林業公司在永新縣林業局院內所居住的5套住房和1992年縣林業公司自建的職工宿舍24套,共計29套均納入房屋產權改革範圍。

  參與房改的有相關政策規定,即須具有城鎮戶口,在縣城內沒有建私房(包括同住的子女);職工具有相應專業技術職稱等條件。縣林業公司按照政策規定開展此項工作。確定在29套公有房中16套(戶)進行房改,剩下13套為公租房。購房戶一次性繳清購房款,16套房屋共收到購房款12.66萬元,由縣林業公司計劃財務股繳交永新縣房地產管理局管理。

  13套公租房按房子所在樓層與朝向,月租金按下列4個標準執行:即0.55元/平方米、0.65元/平方米、0.82元/平方米、0.97元/平方米,租金由縣林業公司計劃財務股統一收取,每年收租金0.52萬元。

  房改房由永新縣房產管理部門在1997年9月頒發產權證,購房職工和縣林業公司各享有50%產權,並規定,屬於房改房的房屋,隻能由購房職工居住並享有繼承權,但不能進入市場交易,往後需要維修的,需經永新縣房產管理部門批準後才能進行。

  危舊房改造(安居工程)

  根據上級文件精神,國家保障性安居工程包括三個方麵內容:一是保障性住房,如經濟適用房、廉租房等;二是棚戶區(危舊房)改造,如城市居民或國有單位職工棚戶區(危舊房)改造;三是農村危舊房改造。縣林業公司采取危舊房改造方式。

  國有林區棚戶區和國有林場危舊房改造是國家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設的主要組成部分,是當前國家關注民生,促進經濟平穩較快增長的重要措施之一,是利國惠民的德政工程。

  縣林業公司根據國家林業局、住房城鄉建設部、國家發展改革委《關於做好國有林場危舊房改造有關工作的通知》(計林發\[2009\]135號)和《關於印發〈國有林場危舊房改造工程項目管理辦法(暫行)〉的通知》(林規發\[2010\]266號)及江西省、吉安市有關文件精神,於2009年進行前期初步規劃,2011年開始正式組織實施建設。

  前期初步規劃2009年,根據國家林業局、國家發改委、住房城鄉建設部《關於做好國有林場危舊房改造有關工作的通知》(林計發\[2009\]135號)等文件精神,縣林業公司按照政策製定《2010-2012年保障性建設計劃規劃》和《十二五住房保障規劃》(以下簡稱規劃)。保障性住房規劃範圍為縣林業公司下轄的6個采育林場和2個營林林場。規劃期限為三年(2010-2012年)。後經上級調整為2011-2013年。

  規劃配套措施堅持一個原則:優先解決特困戶、低保戶、優撫對象戶、無房戶、五保戶、優撫對象和因傷因病因災致殘家庭,方式多種,堅持因地製宜,即宜平則平、宜樓則樓,新建與維修相結合,統規統建與統規自建相結合,不搞一刀切;嚴格界定享受範圍:先嚴格職工身份界定,棚戶(危舊房)改造職工戶截止申報之日在冊職工、離退休職工。居住在林場內的非林場職工、居民不能納入。

  組織實施根據江西省林業廳、江西省發改委、江西省住房城鄉建設廳《關於做好2011年國有林場危舊房改造工作的通知》(贛林計\[2011\]135號)文的精神,2011年8月17日,永新縣人民政府就縣國有林場、國有墾殖場區危舊房改造問題召開了專題協調會議,並形成了會議紀要,對建設地點、土地補償、組織領導、優惠政策等問題均進行明確規定。縣林業公司國有林場危舊房改造工程正式進入組織實施階段。

  組織領導為了更好地推動危舊房改造工程項目的順利實施,永新縣人民政府於2011年8月17日成立永新縣國有林場、國有墾區危舊房改造工作領導小組,由永新縣副縣長郭櫨任組長,永新縣林業局局長文林、永新縣墾殖場場長王勝生、永新縣七溪嶺林場場長龍塘生任副組長,成員在相關單位抽調,領導小組下設辦公室,辦公室設在永新縣墾殖場,由永新縣林業局賀世翔副局長擔任辦公室主任。2010年7月4日縣林業公司成立項目領導小組:經理譚世連任組長,副組長由尹小華、羅誌華、彭忠雲擔任,成員有眭朝春、陳清山、賀金良、羅忠、盛國龍、劉來興、湯來朵、王國新、劉義虎、周建新、曠一林等(領導小組由縣林業公司班子及股室主要負責人和基層林場法人代表組成)。後因工作職務變化之故於2011年9月6日進行了調整,即組長:譚世連,副組長:羅誌華、羅忠、向含光,成員分別是:眭朝春、賀金良、陳清山、劉金龍、卓榮華、周建新、盛國龍、賀再光、劉衛明、湯來朵、劉義虎、王國新、曠一林等。下設危舊房改造辦公室,林政基建股長眭朝春兼任辦公室主任,從基層林場選調6名職工為成員,負責統籌協調危舊房改造相關工作。下屬各基層林場相應成立危舊房改造工作辦公室,負責協調危舊房改造具體工作事宜。同時,各基層林場推選1名職工代表成立工程質量監督小組,監管工程建設情況並反饋意見,由2名監督小組成員長駐工地,跟蹤履行職責,確保工程質量。

  建設方式與規模 本著從實際出發、以人為本、充分尊重職工意願的原則,縣林業公司對國有林場危舊房改造的結構與戶型、麵積、改造方式、建設地點、改造意願等建設方式問題,通過對所有職工全麵摸底調查和廣泛征求意見,予以歸納、匯總並確定國有林場危舊房改造的建設方式和建設規模。

  改造範圍依據危舊房改造範圍界定標準的有關文件精神,結合縣林業公司下屬8個林場現有住房情況,經吉安市房產局鑒定,約有902戶需進行危舊房改造,總建築麵積66240平方米,這些住房建設年限大部分超過30年,且基礎設施不健全,道路狹窄,治安和消防隱患大,環境衛生條件差,擬將以戶為單位作為危舊房改造對象逐步進行改造。

  建設地點經申請,永新縣政府指定縣林業公司、永新縣七溪嶺林場、永新縣墾殖場統一建在永新縣墾殖場院後,無償劃撥土地約140畝。經測算,完成902戶危舊房改造約需120畝,永新縣縣政府已批複給縣林業公司63.55畝(2011年第一期38.54畝,2012年第二期25.01畝)。

  改造方式集中異地新建,統規統建,六層磚混結構(含底層雜物間與車庫),屋頂為坡屋頂。

  戶型與麵積:根據上級有關文件規定和會議精神,並結合當地居民平均居住水平和職工意願,按當地保障性住房有關政策可作適當調整,按照職工意見,規劃基本戶型建築麵積為四種戶型:二房一廳一廚一衛麵積約60平方米、二房二廳一廚一衛麵積約80平方米、三房一廳一廚一衛麵積約100平方米、三房二廳一廚二衛麵積約120平方米。

  實施要求一是在調查掌握好基本情況的基礎上積極做好建設規劃和方案編製工作;二是自始至終加強工程質量管理,堅持高起點規劃,高水平設計,嚴格基本建設程序,嚴格執行招投標和施工圖紙設計審查、施工許可和竣工驗收備案製度。加大工程質量監督力度,對工程中出現的違法違規、偷工減料、降低工程質量的行為要予以嚴厲查處;三是嚴格項目資金管理,實行專款專存、專款專用,單獨核算,封閉運行,嚴防資金被截留、挪用、擠占、抵押行為,對資金運用情況進行全過程跟蹤監管,確保資金安全運行;四是要把這項工作當作一項重要政治任務來完成,切實加強領導落實責任,把任務、目標、責任細化到每個環節,每個責任人;五是建立辦事協調工作機製,加強規劃實施監督管理,按照各自責任,共同做好相關工作,並列入年度考評重點考核內容。

  2011年9月以來,縣林業公司正式出台危舊房改造工程實施方案,相應完成項目初步設計編製與審批,以及施工圖紙設計等有關各項前期準備工作。2011年(第一期)和2012年(第二期)任務分別於2011年12月和2012年12月前完成招投標工作,並全部進入施工建設階段。

  §§第十三章 企業文化

  
更多

編輯推薦

1中國股民、基民常備手冊
2拿起來就放不下的60...
3青少年不可不知的10...
4章澤
5周秦漢唐文明簡本
6從日記到作文
7西安古鎮
8共產國際和中國革命的關係
9曆史上最具影響力的倫...
10西安文物考古研究(下)
看過本書的人還看過
  • 西安文物考古研究上)

    作者:西安文物保護考古所  

    科普教育 【已完結】

    本書共收入論文41篇,分7個欄目,即考古學探索、文物研究、古史探微、遺址調查報告、地方史研究、文物保護修複技術、文物管理工作。

  • 浙江抗戰損失初步研究

    作者:袁成毅  

    科普教育 【已完結】

    Preface Scholars could wish that American students and the public at large were more familiar...

  • 中國古代皇家禮儀

    作者:孫福喜  

    科普教育 【已完結】

    本書內容包括尊君肅臣話朝儀;演軍用兵禮儀;尊長敬老禮儀;尊崇備至的皇親國戚禮儀;任官禮儀;交聘禮儀等十個部分。

  • 中國古代喪葬習俗

    作者:周蘇平  

    科普教育 【已完結】

    該書勾勒了古代喪葬習俗的主要內容,包括繁縟的喪儀、喪服與守孝、追悼亡靈的祭祀、等級鮮明的墓葬製度、形形色色的安葬方式等九部分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