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閱讀頁

第三節 通道綠化

  通道綠化是江西省造林綠化“一大四小”工程建設中的重要組成部分,永新縣從2009年開始在國省道、縣鄉公路兩側進行通道綠化,2012年又在吉蓮高速公路兩側(永新段)實施通道綠化。縣林業公司所屬單位按照永新縣林業局的統一規劃部署,到2012年為止,共計完成通道綠化總長度221523米,總寬度794米,折合麵積3816.9畝,其中按年度,2009年完成長度35487米,寬度66米,折合麵積635.1畝;2010年完成長度131500米,寬度109米,折合麵積1287畝;2011年完成長度29794米,寬度140米,折合麵積866畝;2012年完成長度24742米,寬度479米,折合麵積1028.8畝。按林場,曲江采育林場共完成長度10700米,寬度226米,折合麵積1024畝;三灣采育林場共完成長度39220米,寬度126米,折合麵積897畝;象形采育林場共完成長度6480米,寬度40米,折合麵積118.1畝;陳山采育林場共完成長度3000米,寬度80米,折合麵積129.9畝;大沙采育林場共完成長度22187米,寬度116米,折合麵積607.1畝;洋埠采育林場共完成長度6505米,寬度40米,折合麵積111畝;文竹林場共完成長度11151米,寬度40米,折合麵積334.6畝;禾山林場共完成長度16940米,寬度66米,折合麵積325.2畝;縣林業公司機關共完成長度9040米,寬度60米,折合麵積270畝。按通道綠化類型,高速公路兩側完成長度14742米,寬度459米,折合麵積728.8畝;國道兩側完成長度46061米,寬度146米,折合麵積1197.6畝;省道兩側完成長度22420米,寬度26米,折合麵積303畝;縣道兩側完成長度138300米,寬度163米,折合麵積1587.5畝。

  通道綠化措施

  縣林業公司各林場在2009-2012年的通道綠化工程建設中,按照通道綠化類型和立地條件不同,分別采取不同的技術措施。

  國省道兩側的通道綠化措施1.綠化範圍:寬度向以國道兩側邊溝以外20米,省道兩側邊溝以外10米,如遇到地形較複雜或不能栽植樹木的地段則隨地形延伸到自然範圍,不能栽植樹木的地段(如水塘、建築等),則不規劃;長度向以規劃地段為準。

  2.平整土地:規劃範圍確定好後(地點地段是按永新縣林業局年度統一安排規劃設計而定),用挖機和推土機等機械將綠化範圍內的土地隨自然地形加以平整,農田則不需平整,並挖好外邊溝。外邊溝的位置離國道兩則邊溝外20米,離省道兩側邊溝外10米。

  3.株行距:喬木按3米×3米的株行距規劃設計,灌木等按離國省道邊溝外第一和第二排喬木樹連接線中點兩側相距1米布點,與離邊溝外第一和第二排喬木樹成品字形排列。

  4.拉線定點:用石灰按照樹木栽植的株行距進行拉線定點。

  5.挖排水溝:國道兩側的排水溝是在兩行喬木樹中間用小挖機垂直挖一條寬30~50厘米,深20~30厘米的縱溝,縱溝長度國道為20米,省道為10米。另外,國道在離邊溝以外第二排與第三排樹中間和第五與第六排樹中間挖一條寬30厘米、深20厘米的橫溝,橫溝長度隨栽植地段的自然長。

  6.挖栽植穴:喬木樹的栽植穴規格其長×寬×深為60厘米×60厘米×40厘米,灌木等樹木的栽植穴規格其長×寬×深為40厘米×40厘米×30厘米。

  7.樹種配置:栽植的第一排主要選擇米徑(即離地1米處的直徑)6~8厘米,高5米以上的常綠喬木樹種,如樟樹、杜英、濕地鬆等;第二排選擇米徑5厘米以上,高3.5米以上的常綠樹種,如大葉女貞等;第三至第七排主要選擇米徑6厘米以上,高5米以上的楊樹等樹種。第一和第二排之間的灌木主要選擇地徑3厘米以上,高2.5米左右的榿木、杜英或紫荊等樹種。如為山地則第三至第七排可選擇地徑3厘米以上,高2.5米左右的濕地鬆、紅葉李、桂花、廣玉蘭等樹種。

  8.栽植:楊樹等樹種栽前需將其蔸部浸入水中2天~3天,其他樹種應及時栽植。栽時填滿土、踩緊、不吊空、培土成饅頭形。

  9.刷白:樹木在栽植完後要進行刷白。刷白用的原料是石灰,刷前要將石灰和水混合調成一定濃度的石灰漿,以能粘附在樹皮上為標準。喬木樹在離地(蔸部)1.2米範圍內用石灰漿均勻刷到,小喬木和灌木等以離地至主分叉處用石灰漿均勻刷到即可。另外在每年的秋冬季為防寒和越冬病蟲害,要進行一次刷白。

  10.打支架:樹木在刷白完後,為了防止被風吹倒或人畜危害等,都進行了打支架固定。打支架是用三根1.5米長直徑6厘米~8厘米的杉木或雜木棍用小鐵絲成三角形捆綁在離喬木樹蔸部1.2米處紮緊。三根杉木或雜木棍另一端要深紮入土深至少30厘米。小喬木樹則用1根杉木或雜木棍用塑料紮皮繩與小喬木樹的上部垂直捆綁緊,杉木或雜木棍另一端深紮入土30厘米左右。

  11.抹芽除萌與撫育施肥:樹木栽植成活後,在主分枝以下及蔸部常常萌發許多嫩芽、嫩枝,這些嫩芽、嫩枝會影響樹木的生長,因此要時常將這些嫩芽、嫩枝予以抹除。每年在5~6月和9~10月或按照林業局的統一安排部署要進行撫育,將栽植範圍內的所有雜灌(栽植的灌木花草除外)清除幹淨;栽植成活後的第一年秋季適當時期平均每株施0.25公斤複合肥一次。

  12.巡邏管護:聘請當地群眾(民工)進行巡邏管擴,主要是對樹木是否有人畜危害、倒伏、病蟲害防治、被偷盜、支架固定情況及被盜、開溝防澇排水和幹旱灌溉等情況進行日常性管護。

  高速公路兩側的通道綠化措施高速公路兩側的通道綠化措施與國省道兩側的通道綠化措施基本相同,具體措施如下:

  1.綠化範圍

  (1)高速路口或高速連接線路口:在永新縣林業局統一規劃的範圍內,隨地段地形地勢需要綠化的範圍要全部綠化。

  (2)高速公路兩側:隔離網以外20米(農田除外)的丘陵荒山荒地,已經綠化的山頭地塊不在規劃範圍內。

  2.土地平整與清理:高速路口用挖機等機械將需綠化範圍內的土地自然整平;高速公路兩側隔離網以外20米的山頭地塊由人工將所有雜灌清除幹淨。

  3.株行距:統一為3米×3米。

  4.拉線定點:用石灰按樹木栽植的株行距方向進行拉線定點。

  5.挖栽植穴:根據拉線定點的位置進行穴眼開挖,由機械或人工實施,高大喬木樹種的栽植穴規格其長×寬×深為50厘米×50厘米×30厘米,矮小喬木的栽植穴規格其長×寬×深為40厘米×40厘米×30厘米。

  6.樹種配置:高速路口的樹種主要選擇紅葉石楠(米徑4厘米,高2米以上),欒樹(米徑4厘米~6厘米,高3米)和濕地鬆(地徑2厘米~3厘米,高100厘米以上);高速公路兩側的樹種主要選擇濕地鬆(地經2厘米~3厘米,高70厘米~80厘米)、大葉女貞(米徑3厘米,高2.5米)、紅葉石楠(米徑4厘米,高2米以上)和欒樹(米徑4厘米~6厘米,高3米)等。

  7.栽植:隨運隨栽,不栽隔夜苗,栽時填滿土,踩緊、不吊空、培土成饅頭形。

  8.刷白:樹苗栽完後,用石灰進行刷白,大葉女貞、欒樹等統一刷至離地1.2米高,紅葉石楠、濕地鬆刷至離地主分枝處。

  9.打支架:高速路口的欒樹、紅葉石楠等用杉木或雜木棍打成“門”字形支架,濕地鬆等用1根木棍捆綁固定;高速公路兩側的大葉女貞、欒樹、紅葉石楠用杉木或雜木棍打成三角形支架,濕地鬆用1根木棍捆綁固定。

  縣道兩側的通道綠化措施縣道兩側的通道綠化措施較高速公路和國省道兩側的通道綠化措施,其技術標準要求較低。

  1.綠化範圍:縣道兩側3米、10米、15米或20米的規劃範圍內。

  2.土地平整:用挖機或人工將規劃範圍內的雜灌清除後,隨地形自然平整。

  3.株行距:3米×3米或2米×2米。

  4.拉線定點:根據所定株行距用石灰進行拉線定點。

  5.挖排水溝:行與行之間挖寬30厘米,深20厘米的縱排水溝,形成一壟一壟的直排樹木,在有積水或積水嚴重的地段再挖垂直於土壟的若幹橫排水溝。

  6.挖栽植穴:根據放線定點,在點位處挖長×寬×深為50厘米×50厘米×30厘米的穴眼。

  7.樹種配置:第一排栽樟樹(米徑6厘米以上,高5米以上)或杜英(米徑6厘米以上,高5米以上)的縣道地段,從第二排開始則全部栽楊樹(米徑4厘米~6厘米,高5米以上)或廣玉蘭(米徑3厘米,高2.5米以上)或桂花(地徑4厘米,高2米以上)或榿木(地徑3厘米,高2米以上)或紅葉李(地徑3厘米,高2米以上);有的縣道兩側則全部栽紅葉李或補栽了楊樹。

  8.栽植:楊樹在栽前須將其蔸部放入水中浸2天~3天,其他樹種則隨運隨栽,不栽隔夜苗,栽時要填滿土,踩緊、不吊空、培土成饅頭形。

  9.刷白:栽植完後及時用石灰漿進行每株刷白。樟樹、杜英、楊樹等統一刷至離地1.2米高處,其他樹種刷至自然主分叉處。在每年的秋冬季還需重刷一次。

  10.打支架:刷完白後,用三根1.5米長的木棍打成三角形支架固定,支架要打牢,風吹不倒。

  11.抹芽除萌與撫育:樹木栽植成活後,一經發現有嫩芽、嫩枝需及時抹除。像樟樹、杜英、楊樹等樹苗,一般從蔸部到2.5米處的高度範圍內的嫩芽、嫩枝要全部抹除幹淨,其他樹種則視情抹至自然分叉處。在每年的5~6月或9~10月進行一次全刈撫育,用鐮刀將雜草貼近地麵全部清除幹淨。

  12.巡邏管護:聘請當地的群眾(民工)進行日常性巡邏管護,主要是對已栽植成活的樹苗進行防止人畜危害、倒伏、病蟲害防治、被偷盜、支架固定情況及被盜,開溝防澇排水和幹旱灌溉等情況進行管護。

  通道綠化成果

  縣林業公司各基層林場2009-2012年實施通道綠化工程建設4年,通過精心管護和後期培育提升,已實施的3816.9畝通道綠化成果顯著,經省、市、縣三級檢查驗收合格,其成果成效主要體現在以下六個方麵:

  1.造林成活率(保存率)高:高速公路、國省道和縣道兩側的通道綠化造林成活率(保存率)均在85%以上,有的地段高達95%以上。

  2.提高全縣的森林覆蓋率和國土綠化率,形成高速公路、國省道和縣道兩側集喬、灌、花草景色優美的亮麗風景線。

  3.改變樹種結構,為培育多樹種提供技術依據。以前永新縣沒有大麵積栽種楊樹、紅葉石楠、欒樹、大葉女貞、廣玉蘭、紅葉李、杜英等樹種的經驗和措施,通過通道綠化工程建設,逐漸掌握了這些樹種適地適樹的栽植培育技術。

  4.改變沿途鄉村的生態環境,空氣比以前清新,同時具有固土、鞏固路基、涵養肥水、減少和降低噪音的作用,吸引各種鳥類和其他動物棲息繁衍,為當地群眾勞作提供避蔭場所,村容村貌得以改善,變得比以前更漂亮美麗。

  5.提高全縣的森林麵積和樹種蓄積量。

  6.不但具有顯著的生態和社會效益,而且還有廣大的經濟效益。

  
更多

編輯推薦

1中國股民、基民常備手冊
2拿起來就放不下的60...
3青少年不可不知的10...
4章澤
5周秦漢唐文明簡本
6從日記到作文
7西安古鎮
8共產國際和中國革命的關係
9曆史上最具影響力的倫...
10西安文物考古研究(下)
看過本書的人還看過
  • 西安文物考古研究上)

    作者:西安文物保護考古所  

    科普教育 【已完結】

    本書共收入論文41篇,分7個欄目,即考古學探索、文物研究、古史探微、遺址調查報告、地方史研究、文物保護修複技術、文物管理工作。

  • 浙江抗戰損失初步研究

    作者:袁成毅  

    科普教育 【已完結】

    Preface Scholars could wish that American students and the public at large were more familiar...

  • 中國古代皇家禮儀

    作者:孫福喜  

    科普教育 【已完結】

    本書內容包括尊君肅臣話朝儀;演軍用兵禮儀;尊長敬老禮儀;尊崇備至的皇親國戚禮儀;任官禮儀;交聘禮儀等十個部分。

  • 中國古代喪葬習俗

    作者:周蘇平  

    科普教育 【已完結】

    該書勾勒了古代喪葬習俗的主要內容,包括繁縟的喪儀、喪服與守孝、追悼亡靈的祭祀、等級鮮明的墓葬製度、形形色色的安葬方式等九部分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