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閱讀頁

第三十九章 名人詠都昌

  都協(輯)

  彭蠡小龍記

  宋 沈存中

  彭蠡小龍,顯異至多,人人能道之,一事最著。熙寧中,王師南征,有軍仗數十船,泛江而南,自離真州,即有一小蛇登船,船師識之,曰:“此彭蠡小龍也,當是來護軍仗耳。”主典者以潔器存之,蛇伏其中,船乘便風,日棹數百裏,絕無波濤之恐,不日至洞庭,蛇乃附一商人船,回南康。世傳其封域止於洞庭,未嚐逾洞庭而南也。有司以狀聞,詔封神為順濟王,遣禮官林希致詔書,至其祠下,焚香畢,空中忽有一蛇墜祝肩上,祝曰:“龍君至矣。”其重,一肩不能勝,徐下至幾案間,首如龜,不類蛇首也。使者致語意曰:“便人至此,齋三日然後致祭,王受天子命,不可以不齋戒。”蛇受命,竟入銀香奩中,蟠三日不動,祭之日,既酌酒,蛇乃於奩中引首吸之。俄出循案行,色如濕胭脂,爛然有光,穿一剪彩花過,其尾尚赤,其前已變黃矣,正如雌黃色。又過一花,複變為綠,如嫩草之色。少頃,行上屋梁,乘紙幡腳以行,輕若鴻毛,倏忽入帳中,遂不見。明日,使者還,蛇在船後送之,逾彭蠡而回。此龍尚遊舟輯間,與常蛇無辨,但蛇行必蜿蜒,而此直行,江人常以此辨之。

  清隱禪院記

  宋 黃庭堅

  發豫章下流,略鄱陽之封,居彭蠡上遊,距南康軍之落星灣輿行一舍,舟行百裏,有大聚落,是為古之鄡陽,今為都昌縣治所。山悠而水遠,能陰而善晴。升南山而望之,如李成、範寬得意圖畫。蓋南山之於都昌,如娟秀人直其眉目清明處也。其東則謝康樂繙經台,其西則石壁精舍,見於康樂之詩。石壁之灣洄,古木怪石,又陶桓公之釣台也。

  野老岩之下,盤折為隈隩其上,泉甘而繁鬆竹。曰清隱寺者,唐泰陵皇帝所賜名也。其後,縣令陳臬用鹹通赦書,改築於南山之陽。自爾餘百年,閱廢興多矣。守者非其人,至無用芘,風雨以食。熙寧甲寅,令王師孟初得廬山僧建隆主之,遂為南山清隱禪院。乙卯丙辰而隆卒,長老惟湜自廬山來,百事權輿,願力成就。而僧太琦實為之股肱。於今八年,宮殿崇成。凡所以安眾作佛事者,靡不斬新。鬆竹欣欣,安樂雨露,而無斧斤。引高泉以致日用,器械奇巧,如人血脈周流於百體也。

  陰房蘚壁。戶牖通達,昔者,蟲蛇之寢廟,虎豹之燕居,無不畚築丹堊,糞其寬衍,以為園蔬。老者有所休,壯者有所遊,少欲而常足,無聚祿而果人之腹。餘得意於山川以來,隨食南北二十年矣,未嚐不愛樂此山之美。故,嘉歎清隱之心,賞風月而同歸清隱。曰:“吾與子,同與不同,付與五湖雲水,惟是艱難,以至燕樂,強為我記之。”清隱出福清林氏,飽諸方學,最後入浮山圓鑒法遠之室。浮山臨濟之七世孫,如雷如霆,觀父可以知子矣。

  入彭蠡湖

  南北朝 謝靈運

  客遊倦水宿,風濤難具論。

  洲島驟回合,圻岸屢崩奔。

  乘月聽哀狖,浥露馥芳蓀。

  春晚綠野秀,岩高白雲屯。

  千念集日夜,萬感盈朝昏。

  攀岩照古鏡,牽葉入鬆門。

  三江事多往,九派理空存。

  靈物吝珍怪,異人秘精魂。

  金膏滅明光,水碧綴流溫。

  徒作千裏曲,弦絕念彌敦。

  石壁精舍還湖中作

  南北朝 謝靈運

  昏旦變氣候,山水含清暉。

  清暉能娛人,遊子澹忘歸。

  出穀日尚早,入舟陽已微。

  林壑斂暝色,雲霞收夕霏。

  芰荷迭映蔚,蒲稗相因依。

  披拂趨南徑,愉悅偃東扉。

  慮淡物自輕,意愜理無違。

  寄言攝生客,試用此道推。

  入彭蠡經鬆門、觀石鏡,懷謝康樂,題詩書遊覽之誌

  唐 李白

  謝公之彭蠡,因此遊鬆門。

  餘方窺石鏡,兼得窮江源。

  將欲繼風雅,豈徒清心魂。

  前賞逾所見,後來道空存。

  況屬臨泛美,而無洲渚喧。

  漾水向東去,漳流直南奔。

  空濛三川夕,回合千裏昏。

  青桂隱遙月,綠楓鳴愁猿。

  水碧或可采,金精秘莫論。

  吾將學仙去,冀與琴高言。

  彭蠡湖

  唐 張九齡

  沿涉經大湖,湖流多行佚。

  淩晨趨北渚,逗浦已西日。

  所適雖淹曠,中流且閑逸。

  瑰詭良複多,感見乃非一。

  廬山直陽滸,孤石當陰術。

  一水雲際飛,數峰湖心出。

  象類何交糺,形言豈深悉?

  且知皆自然,高下無相恤。

  宿彭蠡館

  唐 羅隱

  孤館少行旅,解鞍增別愁;

  遠山矝薄暮,高柳怯清秋。

  病裏見時態,醉中思舊遊;

  所懷今已矣,何必恨東流。

  過都昌

  宋 蘇軾

  鄱陽湖上都昌縣,燈火樓台一萬家。

  水隔南山人不渡,東風吹老碧桃花。

  題清隱禪院

  宋 蘇轍

  北風江上落潮痕,恨不乘舟便到門。

  樓觀飛翔山斷際,鬆筠陰翳水來源。

  升堂猿鳥晨窺座,乞食帆檣暮繞村。

  誰道豁岩許深處,一番行草認元昆。

  除夕夜泊彭蠡湖遇大風雪

  宋 蘇轍

  暮發鄡陽市,曉榜彭蠡口。

  微風吹人衣,霧繞廬山首。

  舟人釋篙笑,此是風伯候。

  劃舟未及深,飛沙忽狂走。

  晴空轉車轂,淥水起岡阜。

  眾帆落高張,斷纜已不救。

  我舟舊如山,此日亦何有。

  老心畏波瀾,歸臥寒窗牖。

  土嚢一已從,萬竅無不奏。

  初疑邱山裂,複恐蛟蜃鬥。

  鼓鍾相轟武,戈甲互磨叩。

  雲霓黑旗展,林木萬弩彀。

  曳柴眩人心,振旅擁軍後。

  或為羈鴜吟,或作蒼兕吼。

  眾音雜呼吸,異出殊圈臼。

  中宵變凝冽,飛霰集飛糅。

  蕭騷蓬響乾,晃蕩窗光透。

  堅凝忽成積,澎湃殊未究。

  縞紵鋪前洲,瓊瑰琢遙岫。

  山川莽同色,高下齊一覆。

  淵深竄魚鱉,野曠絕鳴鴝。

  孤舟四鄰斷,餘食數升糗。

  寒齏僅盈盎,臘肉不滿豆。

  敝裘擁衾眼,微火拾薪構。

  可憐道路窮。坐使妻子詬。

  幽奇雖雲極,岑寂頃未覯。

  一年行將除,茲歲真浪受。

  朝來陰雲剝,林表紅日漏。

  風梭恬已收,江練平不縐。

  兩槳舞夷猶,連峰吐奇秀。

  同行賀安穩,所識問臒瘦。

  驚餘空自憐,夢覺定真否。

  春陽著城邑,屋瓦凍初溜,

  艱難當有償,爛漫醉醇酎。

  彭蠡湖

  宋 朱熹

  茫茫彭蠡杳無地,白浪春風濕天際。

  東西捩柁萬舟回,千歲老蛟時出戲。

  少年輕事鎮南來,水怒如山船正開。

  中流蜿蜒見脊尾,觀者膽墮予方咍。

  衣冠今日龍山路,廟下沽酒山前住。

  老矣安能學佽飛,買田欲棄江湖去。

  過彭蠡望廬山

  明 解縉

  扁舟過彭蠡,遠遠見廬山。

  巨石危將墮,陰雲去複還。

  平鋪三百裏,高出九霄間。

  久在風塵際,覽觀心自閑。

  
更多

編輯推薦

1中國股民、基民常備手冊
2拿起來就放不下的60...
3青少年不可不知的10...
4章澤
5周秦漢唐文明簡本
6從日記到作文
7西安古鎮
8共產國際和中國革命的關係
9曆史上最具影響力的倫...
10西安文物考古研究(下)
看過本書的人還看過
  • 西安文物考古研究上)

    作者:西安文物保護考古所  

    科普教育 【已完結】

    本書共收入論文41篇,分7個欄目,即考古學探索、文物研究、古史探微、遺址調查報告、地方史研究、文物保護修複技術、文物管理工作。

  • 浙江抗戰損失初步研究

    作者:袁成毅  

    科普教育 【已完結】

    Preface Scholars could wish that American students and the public at large were more familiar...

  • 中國古代皇家禮儀

    作者:孫福喜  

    科普教育 【已完結】

    本書內容包括尊君肅臣話朝儀;演軍用兵禮儀;尊長敬老禮儀;尊崇備至的皇親國戚禮儀;任官禮儀;交聘禮儀等十個部分。

  • 中國古代喪葬習俗

    作者:周蘇平  

    科普教育 【已完結】

    該書勾勒了古代喪葬習俗的主要內容,包括繁縟的喪儀、喪服與守孝、追悼亡靈的祭祀、等級鮮明的墓葬製度、形形色色的安葬方式等九部分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