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真君信仰由來已久,自晉代始為民間祭祀與信仰,後經各代皇家封祀而上升為國家祭祀,迅速走向全國。明清鄱陽湖地區,許真君信仰非常廣泛,據筆者初步統計,一縣常有十多處許真君廟宇或萬壽宮,民間祭祀非常普遍。而在鄱陽湖地區,許真君不僅是“福主”和道教神仙,更多的是演變成雨神、水神等形象,真君周行鄱湖,斬蛇殺蛟,鑄鐵柱,平息水患,造福一方。與許真君信仰互相依存的是萬壽宮,有許真君信仰的地方就有萬壽宮,有萬壽宮的地方就有許真君,兩者相得益彰,相輔相成,緊密相連。在民間,對許真君祭祀非常講究,有“南朝”、“西撫”、“朝仙會”等重要的祭祀活動。許真君信仰流傳至今,在忠孝等道德層麵,對百姓具有道德教化作用,也可慰藉百姓禳災,其對促進地方經濟發展,加強環境保護等,均有所裨益。
§§第五章 水神崇拜與觀念變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