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穩定安全評估應當將以人為本、有利於高校發展、客觀公正三大原則貫穿始終。
(一)堅持以人為本的原則,以維護廣大師生根本利益為實施高校穩定安全評估工作的根本出發點以人為本,就是以實現人的全麵發展為目標,從高校師生的根本利益出發謀發展、促發展,不斷滿足高校師生的各種需要和權益。以人為本是高校科學發展的核心理念,隨著市場化改革的推進以及高校的快速發展,必不可少地出現利益群體之間的矛盾,倘若這些矛盾不能合理解決,將極有可能醞釀成各種突發事件,威脅校方及師生的根本利益。為此,高校安全穩定工作,必須堅持以科學發展觀為統領,必須突出以人為本的理念,把“人”放在第一位。堅持“教育以育人為本,以學生為主體;辦學以人才為本,以教師為主體”周濟:《中國教育改革與發展的核心問題》,《人民論壇》,2005年第7期。真正凸顯師生的主體地位和作用,千方百計為學生的成人成才創建良好環境,為教師的教書育人提供優越條件。
既然高校的中心工作是育人,所以高校的所有工作都必須緊緊圍繞“育人”這一中心展開,而“育人”離不開優質服務。在教學中通過教師的學識魅力和人格魅力,感召、教育和引導學生成人成才;在科學研究中必須誠實守信、嚴謹治學,引導和訓練學生的學科意識、堅忍不拔的毅力以及艱辛探索的科學精神;在管理中必須強化服務育人功能,竭盡所能地為學生的成人成才提供幫助。要通過生活解困、心理解壓、就業解難等工作為學生提供實實在在的幫助和服務,以贏得學生的理解、尊重和支持,從而化解矛盾,確保學校穩定大局。教師是維護學校穩定的中堅力量,但在實際工作中,教師特別是廣大青年教師群體麵臨著較大的工作與生活壓力,如教書育人質量和學術水平的不斷提升問題、住房問題、職稱晉升問題以及利益分配的調整問題等,因此,學校必須高度重視這些問題的解決並逐步建立健全師生問題處理機製,比如師生意見建議的通暢反映與有效解決機製;師生言論的合理表達與正確引導機製;師生違規違紀問題的調查與處理機製;師生意外事故的應急處理機製;師生相關糾紛事件的申訴與仲裁機製;師生思想品德和行為規範的考核評價機製等等。對由社會問題波及學校而引發的不穩定因素,要及時準確地摸清問題的性質,密切關注事態的動向和發展趨勢,適時引導和化解;對由治安案件引發的不穩定因素,學校保衛部門要迅速組織力量進行查破,及時依法做出處理,盡量減少因處理緩慢或執法不公等引起的不穩定因素;對因個人利益關係受到衝擊而引發的不穩定因素,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切忌壓服和說教,充分考量師生的承受能力,積極穩妥地推進涉及師生切身利益的改革發展舉措;對因管理、服務等滯後而引發的不穩定因素,要主動征詢意見,積極溝通協調,對條件具備、可以解決的問題立即采取措施予以解決,對受客觀因素製約、暫不具備解決條件的問題,做好說服解釋工作,進一步創造條件、完善措施,爭取盡快解決。總的說來,在高校的穩定及其他各項工作中,要把實現好、維護好、發展好師生的根本利益作為出發點和落腳點,以人性化的、富於人情味的服務來實現“以師生為本”的理念的落實,營造一個和諧、寬容、充滿人文關懷的校園環境。
考慮高校穩定問題的出發點就是以人為本,高校穩定安全評估體係的基礎就是以人為本,人的因素是諸多因素的最小單位,也是諸多因素的核心單位。研究高校穩定、處理高校穩定問題,構建高校穩定安全評估體係,不能離開人的因素,不能忘記以人為本。所以說,堅持以人為本是高校穩定安全評估體係的重要原則。
(二)堅持有利於高校發展的原則,推進高校和諧發展為實施高校穩定安全評估工作的重要指標構建高校安全穩定評估體係的宗旨是準確反映高校的穩定狀況,為政府與高校的決策提供有價值的參考數據,以利於實現高校和諧穩定及高校發展進步的目標。社會穩定評估體係並非僅僅關注靜態的穩定狀況,更應當關注的是高校以及社會整體的、動態的穩定狀況。從某種意義上來說,沒有對高校及社會發展的關注,社會穩定評估體係就不會真正建立。劉尚華:《社會穩定的科學評估體係研究》,山東大學出版社,2011年版,第29頁。高校穩定評估體係的構建正是為高校事業全麵發展而服務的,它的構建不僅提供了高校穩定的相關數據,尤為重要的是,它為高校的穩定與發展呈現了客觀實情,提出了重要思路,對高校的和諧穩定與發展,進而對社會的和諧穩定及發展進步起到了積極的作用。因此,構建高校穩定評估體係,必須始終把評價高校穩定狀態作為永恒主題,將高校發展作為終極目標。求真求實評穩定,一心一意謀發展也成為高校穩定評估體係自身固有的準則。
高校要正確處理好改革發展穩定三者之間的辯證關係。高校首先必須堅守“穩定壓倒一切”的思想觀念,旗幟鮮明地講穩定,毫不動搖地抓穩定,切實承擔起“維護穩定、確保一方平安”的政治曆史責任。當然高校還特別需要確立“發展是最大的福利和實惠”的新觀念。唯有發展,才能有效解決各種矛盾,不斷戰勝前進道路上遇到的各種困難,保持高校發展的穩定局麵,使廣大師生共享改革發展的成果。因此,必須對廣大師生加強教育和引導,把努力實現好、維護好、發展好最廣大師生的根本利益作為處理改革發展穩定關係的重要結合點,以發展促和諧、以和諧求發展,在學校穩定中推進改革發展,通過改革發展促進學校大局穩定。孫海:《新時期高校穩定工作論略》,《許昌學院學報》,2010年第1期。
高校穩定安全評估體係關注的首要基點就是發展,發展是高校的根本目標,高校穩定安全評估體係以發展為前提,以發展為視角,貼近高校發展的實際,緊跟時代發展的脈搏,這樣才能從根本上準確反映高校師生的意願訴求、物質生活水平及各種矛盾的狀況,最終準確表達出高校的穩定安全狀態。因此,高校穩定安全評估體係的建立,以及能否圓滿完成評估任務的前提與基點就是要關注發展,進而對高校穩定予以評估,不僅應當符合科學發展觀的基本要求,而且必須順應高校穩定安全評估的客觀需要。高校穩定安全評估體係離不開高校發展這一基點,離開高校發展這個基點,高校穩定安全評估不是脫離實際,就是毫無意義。高校穩定安全評估體係是與高校發展密切相關,堅持“以人為本、全麵、協調、可持續的發展觀”,也是構建高校穩定安全評估體係根本要求。所以,高校穩定安全評估體係是一個開放的體係,是一個發展的體係,堅持利於高校發展的原則是高校穩定安全評估體係的重要原則。
(三)堅持客觀公正的原則,把反映客觀實際和公正現狀為實施高校穩定安全評估工作的根本保證客觀公正原則,是客觀性原則與公正性原則的結合,因而具有兩方麵的基本內容。高校穩定安全評估體係的客觀性原則是以高校實際存在的事實為依據,做到尊重事實、資料可靠,真實、全麵、準確地反映高校穩定安全狀況。高校穩定安全評估體係的公正性原則是在高校穩定評估過程中,分析影響因素與采集指標數據時,始終將公平正義作為構建高校穩定安全評估的價值標準。
高校穩定評估的客觀公正原則,是指對高校穩定安全評估必須嚴格按照評估標準,實事求是、公平合理地確定出評估結果。要貫徹客觀公正原則,就必須做到評估的內容必須全麵;評估的標準必須科學合理;評估的方法必須嚴格公正。王若陽,李誌民,楊玉海:《新時期維護高校穩定工作體係及機製研究》,中國人民公安大學出版社,2007年版,第273頁。首先,評估內容要全麵。既要評估高校自身管理方麵如管理體製、運行機製以及製度建設等因素,又要評估影響高校穩定的人、物和環境等客觀方麵的因素;既要評估高校存在的不穩定因素、安全隱患和不安定事端的致災環境因素,又要評估教職工、學生防範意識和應急能力等方麵的內容。其次,評估標準要科學合理。高校穩定安全評估指標體係的形成,要在科學的理論指導下完成,其在實踐的具體運用,都是在現實的理論基礎上而產生的具體標準與規範,這些標準與規範要遵循客觀規律,具有科學性,使單位與被評估人員既能感到有壓力,又覺得有效可行。要根據各個單位的實際情況和具體崗位職責、工作任務為基本依據來確定評估不同重點的標準。最後,評估方法要嚴格公正。評估方法要遵守法製化原則,高校穩定評估必須按照統一的標準,合法程序進行。在高校係統應有相應的評估法來規範評估行為,而且評估法必須以教育法與高等教育法為基本前提,參照社會穩定評估法來製定,評估法給高校評估的主體地位、評估的法律地位、評估的方式與程序等問題進行規定,從而使評估朝著法製化的軌道前進;評估方法要遵循標準化原則,高校穩定安全評估係統必須是標準化的,標準化的評估係統應當具備一致的方法、結構化的績效標準和政績評估過程;評估方法要遵循可接受性原則,這一評估方法要具有較高的信度與效度,使評估者與被評估者都可以接受,以求達到程序公平、人際公平與結果公平;評估方法要遵循明確性原則,這一穩定安全評估係統要明確地告訴被評估者必須做什麽,什麽還沒有做好,存在著哪些問題等方麵。所以說,客觀公正原則是高校穩定安全評估體係的重要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