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年趙嬰齊在長安時,遇見一個姓樛名好的邯鄲美女,後接納為妻。趙嬰齊離長安時,將她帶回南越,並生子趙興。趙胡死,趙嬰齊嗣位為王,以趙興為王太子,樛氏為王後。
趙嬰齊死後,年幼的趙興繼位為王,樛氏為王太後垂簾聽政。樛氏是個風流女子,在未遇見趙嬰齊之前,就與長安人安國少季私通。漢武帝特意派安國少季為使節,帶上辯士諫大夫終軍和勇士魏臣前往,同時還派將軍路博德屯兵桂陽以接應使者,曉諭南越王、王太後歸順漢朝,像諸侯王一樣接受中央政權的統治。寡居後的樛太後耐不住寂寞,一見安國少季,舊情複熾,竟不顧體統地在王宮中重溫鴛鴦夢。春風一度後,樛太後經漢使臣上書,請求歸順,南越國像內地的諸侯王一樣每三年朝請一次,撤除南越與漢朝之間的關卡。漢武帝接到奏書後,大為高興,立即同意,並賜予南越丞相、內史、中尉、太傅等重要官職印綬,廢除南越通行的秦朝時的法令,使用漢朝法令。樛太後、南越王趙興得到漢武帝詔書後,整治行裝,準備入長安晉謁皇帝。
太後想使南越國歸順中央的舉動,遭到南越丞相呂嘉的反對。
呂嘉在趙胡時已為丞相,曆經三朝,其家族勢力強大,仕宦為官者達七十多人,他的子女與南越王室聯姻,男的配南越王之女,女的都嫁與南越王的子侄、兄弟為妻。呂嘉還與南越王宗室蒼梧秦王趙光有婚約,他在國內很有威望,權傾王室,全國上下都有耳目,勢力盤根錯節。
南越國很多人本來對樛太後是中原人很有疑心,現在又見她的穢行有辱國體,更加不依附她,倒向呂嘉。
樛太後怕呂嘉發動政變,就設下鴻門宴,企圖借漢使的力量,在宴會上除掉這個障礙勢力。
酒宴上,漢使者麵向東坐,太後麵向南邊,南越王趙興麵向北邊,宰相呂嘉和大臣們都麵向西邊坐下來侍飲。呂嘉的弟弟這時已經當了將官,知道“宴無好宴,會無好會”,特意率領士兵們把守在王宮外,名為護衛,實則監視樛太後和漢使的舉動。
在敬酒時,樛太後質問呂嘉:“南越歸順漢朝,這符合我們國家的利益,但是宰相卻嫌這樣做不方便,這是為什麽呢?”樛太後企圖以此激怒漢朝使者。
安國少季憚於呂嘉之威,又見宮外有呂嘉之弟的部隊,投鼠忌器,不敢采取行動。
呂嘉見酒宴氣氛不對,宴席之上許多人不是自己的親信,即刻離開酒席。樛太後衝動之下,操起長矛要向呂嘉擲去,被趙興阻止。
在弟弟護衛下,呂嘉終於離開南越王宮,回到自己家中。呂嘉要弟弟分派部分士兵保護其住宅,從此借口有病,不再上朝,也不與南越王和漢朝使者見麵,暗地裏卻與大臣們商議應對之策。鑒於趙興沒有誅殺他的意思,呂嘉隱忍了數月,沒有采取行動。而樛太後雖然處心積慮地想除掉呂嘉,但由於有穢行,民心不附,再者也找不到合適的人。雙方僵持數月,沒有動靜。
漢武帝得知南越國歸順中央之事受阻,認為安國少季怯懦無能,不能決斷,樛太後和南越王過於軟弱,不能控製局麵。但武帝對形勢估計過於樂觀,認為趙興和摎太後已經答應歸附,從中作梗的隻是呂嘉一人而已,用不著勞師動眾,命令莊參率領兩千人到南越國助陣。
莊參認為:如果是以友好的姿態去南越,幾個人就行了;而如果要有武力解決問題,區區兩千人根本無濟於事。
一向非常自信的漢武帝根本聽不進莊參的分析,反而認為他膽小,罷免了他的官職。
這時郟縣(今屬河南)壯士、曾擔任過濟北王相的韓千秋憤然道:“一個小小的南越,又有王和王太後接應,隻有宰相呂嘉從中阻礙,本人願意招募勇士兩千人,一定要誅殺呂嘉,以報答陛下。”漢武帝被韓千秋一番豪言壯語打動,沒有仔細考慮,就派韓千秋和樛太後的弟弟樛樂率兩千人前往,進入南越境內,準備協助樛太後製服呂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