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閱讀頁

第五節 趙姓衍生的姓氏

  趙姓子孫采用趙姓的采邑、封號、名號、居地名等另立為姓,從而又衍生出其他姓氏,這是趙姓演變的一種現象。

  根據《世本八種》所載,趙姓衍生的主要姓氏有:

  馬姓 馬姓供奉趙奢為始祖。趙奢是戰國的名將,在閼與戰中出奇製勝,大敗秦軍,解了閼與之圍,因功被趙王封為馬服君。而趙奢的兒子趙括則喜好紙上談兵,受命為將時,與秦軍戰於長平,統帥的四十萬精兵全部被秦軍活埋,使趙國“百萬之眾折於列”,元氣大傷,埋下趙國覆亡的禍根。趙奢的後人深以為恥,就以趙奢的封邑為姓,稱馬服氏,以示與趙括劃清界限。秦滅趙時,趙奢孫子趙興從邯鄲逃至陝西鹹陽,改為馬姓,並繁衍成望族。現為中國第十九大姓。

  原姓 始祖為趙衰之子趙同,曾任晉國下軍大夫,因功食采邑於原,故趙同又名趙原同。晉國大臣屠岸賈大殺趙氏,趙同與趙溯、趙括、趙嬰齊及其族人一同遇害,趙同後人逃脫者就以采邑為姓,改趙姓為原姓。

  屏氏 趙衰之子趙括(與趙奢之子趙括並非一人)曾任晉國大夫,因功被封於屏地,趙括故又稱趙屏括,號屏季。趙括在屠岸賈發難時遇害,其後人僥幸逃脫者就以封邑為姓,形成屏姓。

  主父氏、主氏 這兩支均是戰國時趙國的名君趙武靈王趙雍的後代。趙武靈王采用“胡服騎射”興複趙國後,為專門對付強秦,就讓王位於兒子趙何(趙惠文王),自己號為主父(即國主之父)。他的支庶子孫就以祖號為姓,形成主父氏,後又去“父”字,單姓“主”。

  武城氏 它是以封邑而得姓氏。戰國時四大公子之一趙國的平原君趙勝是趙惠文王的弟弟,曾任相國,頗有功於國。後被封於武城(今山東省武城縣西北)。秦滅趙後,趙勝後人為不惹麻煩,就以祖上封邑為姓,改趙姓為武城氏。

  邯鄲氏 始祖為趙穿。趙穿為趙衰側室之子,曾襲殺晉靈公,保護趙盾,任晉國將領。後因功食采邑邯鄲,後人就以采邑為姓。

  叔帶氏 趙姓始祖造父的七世孫名叔帶,他是趙姓遷晉始祖,其後人就以先祖名字為姓,形成叔帶氏。

  冬日氏 趙衰輔佐晉文公、晉襄公兩朝,頗有政績,他采取循序漸進的政策,被當時的國人接受,人們把他讚譽為“冬日之陽”,其後裔有以“冬日”為氏者。

  此外,從趙姓中還衍生出恭叔氏、訾辱氏等。

  除以“以邑為氏”、“以國為氏”外,關於趙姓的來源,還有一說。相傳黃帝時代,“祚土命氏”,就已經出現了中國曆史上最早的一批大家族,趙氏家族便是其中的重要成員之一,東漢應邵《風俗通義》中即說:“張、王、李、趙,皆黃帝之後也。”最早出現在正史中的趙姓(氏)人物,即是《史記》中的趙梁。《史記龜策列傳》載:“桀有諛臣,名曰趙梁。”由此可知,夏時已有趙氏。《東萊趙氏家乘》卷一《趙氏源流再考》也稱:“粵稽趙氏源流類書所載,僉雲出伯益裔孫嬴姓之後,故後世追本求源者,俱以造父為始。據《路史國姓衍慶紀原》、《百家諜風俗傳》與類書所載迥不相侔。張、王、李、趙,黃帝賜姓。有夏之季,趙梁見於正史,有殷之初,趙隱官為牧師,又有弘正真君趙道,隱得道於商初。趙之得姓至宋初已曆四千餘歲……蓋吾趙氏不止始於造父,明矣。”

  這兩種說法,已難以考明其真假,但後來趙氏大都以造父為始祖。何光嶽在《秦趙源流考》(江西教育出版社1994年出版)一書中認為,“夏商之趙梁、趙隱,乃伯勞即伯趙氏之後,是鳥夷的一支。後造父封於趙地而為趙氏。今趙氏皆祖造父,無為梁、隱之後者。”

  §§第二章 戰國七雄之一

  
更多

編輯推薦

1中國股民、基民常備手冊
2拿起來就放不下的60...
3青少年不可不知的10...
4章澤
5周秦漢唐文明簡本
6從日記到作文
7西安古鎮
8共產國際和中國革命的關係
9曆史上最具影響力的倫...
10西安文物考古研究(下)
看過本書的人還看過
  • 西安文物考古研究上)

    作者:西安文物保護考古所  

    科普教育 【已完結】

    本書共收入論文41篇,分7個欄目,即考古學探索、文物研究、古史探微、遺址調查報告、地方史研究、文物保護修複技術、文物管理工作。

  • 浙江抗戰損失初步研究

    作者:袁成毅  

    科普教育 【已完結】

    Preface Scholars could wish that American students and the public at large were more familiar...

  • 中國古代皇家禮儀

    作者:孫福喜  

    科普教育 【已完結】

    本書內容包括尊君肅臣話朝儀;演軍用兵禮儀;尊長敬老禮儀;尊崇備至的皇親國戚禮儀;任官禮儀;交聘禮儀等十個部分。

  • 中國古代喪葬習俗

    作者:周蘇平  

    科普教育 【已完結】

    該書勾勒了古代喪葬習俗的主要內容,包括繁縟的喪儀、喪服與守孝、追悼亡靈的祭祀、等級鮮明的墓葬製度、形形色色的安葬方式等九部分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