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閱讀頁

第三節 皇帝賜姓和改姓

  在趙姓的發展史上,由於賜姓、冒姓和改姓及其他途徑加入趙姓的也不少。

  中國曆代帝王為籠絡、褒獎臣屬,不但用慣常的封官加爵、賞賜錢財等手段,還通過欽賜國姓來達到目的。宋代皇帝對歸順的少數民族首領等賜姓趙,以示恩籠。

  北宋太宗時,居住在今寧夏、甘肅和陝西北部的黨項族拓跋部首領李繼捧和李繼遷先後歸順,朝廷分別賜名趙保忠和趙保吉。

  《宋史太宗本紀》載:

  “端拱元年五月辛未,感德軍節度使李繼捧賜姓趙氏,名保忠。壬申,以保忠為定難軍節度使。”

  “淳化二年秋七月己亥,李繼遷奉表請降,以為銀州觀察使,賜國姓,改名保吉。”淳化五年,因為趙保吉攻襲趙保忠,宋太宗曾下令削奪趙保吉所賜姓名。

  “淳化五年三月乙亥,趙保忠為趙保吉所襲,奔還夏州,指揮使趙光嗣執之以獻。夏四月甲申,削趙保吉所賜姓名。”

  但宋真宗時,又恢複其賜姓。

  宋神宗時,任命木榮為榮州(今四川省榮縣)團練使,賜姓趙名思忠。

  宋哲宗時,河湟羌族隆讚(首領的稱號)青唐隴拶為河西軍節度使,任鄯州(今青海省西寧市)知府,封武威郡公,並賜名趙懷德;其弟邦啐勿丁咓受賜姓名為趙懷義,任廊州團練使,並任湟州(今青海省湟中縣)知府。

  遼政權光祿卿馬植,本燕人,為遼國大族,與遼皇帝不睦,向宋朝廷透露了遼政權的內部情況,並建議宋、金聯合滅遼,宋徽宗賜他姓趙,名良嗣,先授秘書丞,旋升任右文殿修撰,頗為寵信。後因事貶謫彬州,於貶所處死。

  南宋初年,鮮卑族人宇文虛中圖謀救出被金朝擄走的宋徽宗、宋欽宗,因寡不敵眾被殺,但南宋朝廷認為他功在社稷,賜他姓趙。

  另外,自唐代起,就有大批猶太人進入中國,尤以宋朝為最,他們有的從海路來,經江浙逐漸深入內地;有的從陸路來,經波斯、印度沿絲綢之路來到中原。宋代,猶太人向朝廷進貢西洋布,皇帝對他們說:“歸我華夏,遵守祖風,留遺汴梁。”於是他們就在中國居住了下來,散居於北京、杭州等地,尤以宋都汴梁(今河南省開封市)最多。猶太移民的姓氏均由皇帝親賜,據明弘治二年(1489)碑記,當時的猶太人有李、俺、艾、高、穆、趙、金、周、張、石、黃、李、聶、金、張、左、白等17姓(其中兩李、兩金、兩張係同族異姓)。明朝永樂年間,有一位加入中國籍的猶太醫生叫俺誠,“以奏聞有功,欽賜趙姓,授錦衣衛指揮,後升任浙江都指揮僉事”。清朝康熙年間福建漳南道按察司趙泱乘也是猶太人。

  在古代,一人受賜國姓,舉族以為榮耀,全體族人均改姓國姓,這就極大地擴充了趙姓人口。

  曆史上因避禍、音近、過繼、入贅等原因改姓趙的也不少。今河南省原陽縣城東南馬頭村有幾戶趙姓人家,每逢年節祭祖,便合族集中,懸掛祖先畫像,鄭重參拜。據看見過的人說他們掛的是明太祖朱元璋像。相傳這幾家是明朝皇室後裔,明亡後,改姓隱名,遷居此村,原姓朱後改姓趙。1983年,在殯葬趙永全時,在墓側掘出殘碑一通,上刻:“……我祖是大明之君,自崇禎失基,播遷於此。我本姓朱,隨以趙為氏焉。”可惜1942年日本侵略軍“掃蕩”馬頭村火燒房子時,趙氏祖先像遭火焚毀。曾任清貴州提督的趙德光,祖上本姓張。

  
更多

編輯推薦

1中國股民、基民常備手冊
2拿起來就放不下的60...
3青少年不可不知的10...
4章澤
5周秦漢唐文明簡本
6從日記到作文
7西安古鎮
8共產國際和中國革命的關係
9曆史上最具影響力的倫...
10西安文物考古研究(下)
看過本書的人還看過
  • 西安文物考古研究上)

    作者:西安文物保護考古所  

    科普教育 【已完結】

    本書共收入論文41篇,分7個欄目,即考古學探索、文物研究、古史探微、遺址調查報告、地方史研究、文物保護修複技術、文物管理工作。

  • 浙江抗戰損失初步研究

    作者:袁成毅  

    科普教育 【已完結】

    Preface Scholars could wish that American students and the public at large were more familiar...

  • 中國古代皇家禮儀

    作者:孫福喜  

    科普教育 【已完結】

    本書內容包括尊君肅臣話朝儀;演軍用兵禮儀;尊長敬老禮儀;尊崇備至的皇親國戚禮儀;任官禮儀;交聘禮儀等十個部分。

  • 中國古代喪葬習俗

    作者:周蘇平  

    科普教育 【已完結】

    該書勾勒了古代喪葬習俗的主要內容,包括繁縟的喪儀、喪服與守孝、追悼亡靈的祭祀、等級鮮明的墓葬製度、形形色色的安葬方式等九部分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