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閱讀頁

第八十四章 興國山歌力無窮

  1929年,朱毛紅軍從井岡山轉戰贛南閩西,星星之火燃起燎原衝天之勢,世世代代當牛作馬的贛南人民猶如枯木逢春,他們在共產黨的領導下,鬧暴動,建農會,打土豪,分田地,潛藏在他們內心深處的革命激情,像火山一樣迸發出來。尤其在贛南的興國,他們把對共產黨、對紅軍、對毛委員的感激擁戴之情,以及翻身做主人後的喜慶和歡愉,化作一曲曲動人的山歌,從心田裏汩汩流淌出來。

  興國山歌十分鼓動人心,聽後讓人感覺力量無窮。不同的山歌記錄著不同的革命鬥爭曆史。

  暴動前貧苦工農心頭是吐不盡的苦水,唱的是“我問地主借擔穀,秋收一過還三籮”,而今卻是“至今革命不比先,頭戴鬥笠隔重天”。他們放開響亮的歌喉,縱情歌唱:“日頭一出紅彤彤,來哩朱德毛澤東;千年鐵樹開鮮花,工農做了主人翁……”

  隨著革命戰爭的不斷發展,麵對國民黨反動派一次又一次瘋狂的“圍剿”,翻身做主人的貧苦工農,隻有挺起胸膛,用血肉之軀捍衛自己新生的紅色政權。於是,他們自覺地把山歌變成衝鋒的號角,去喚醒和激發廣大革命群眾的戰鬥熱情。翻身農民們唱道:

  敢革命來敢擔當,不怕頭上架刀槍;

  割了頭來還有頸,挖了心肝還有腸;

  徹底推翻舊世界,黑夜熬過就天光;

  ……

  由於大量青壯年男子上前線,蘇區婦女挑起了後方生產建設的千斤重擔。她們豪邁地唱道:

  今年不比前兩年,殘酷戰爭在眼前;

  保證秋收翻兩倍,提早春耕莫遲延。

  蘇區新開枝枝花,婦女同誌學犁耙;

  盤古開天第一次,織女下凡種莊稼。

  ……

  而廣大蘇區鄉村幹部,更是用自己的模範行動,創造出興國“第一等工作”。百姓們用山歌來歌頌蘇區幹部:

  蘇區幹部好作風,自帶幹糧去辦公;

  日著草鞋分田地,夜打燈籠訪貧農。

  ……

  在那殘酷的戰爭年代裏,一切為了前線打仗。因此,擴紅、參軍、參戰就成了壓倒一切的中心工作。興國山歌在這方麵發揮的戰鬥作用,表現尤為突出。在一次又一次的擴紅運動中,父送子,妻送郎,興國許多兒女在動人的山歌聲中,走上了前線。有一首山歌這樣唱道:

  炮火聲來戰號聲,山歌唱給親人聽;

  快快參軍上前線,活捉老蔣何應欽。

  前方後方一條心,鼓動親人當紅軍;

  整師整團上前線,擴大百萬鐵紅軍。

  在戰鬥前線,興國山歌更是像嘹亮的進軍號角,極大地鼓舞著紅軍戰士。活躍在戰鬥第一線的紅軍宣傳隊引吭高歌:

  斧頭不怕紂絲柴,紅軍不怕反動派;

  粉碎敵人大“圍剿”,鐵打紅軍練出來。

  ……

  哪裏有戰鬥,哪裏就有嘹亮的山歌。

  興國山歌伴隨著紅軍一次次戰鬥勝利,唱遍了贛南閩西根據地。《蓮塘首戰定乾坤》《六天三戰連三捷》等著名山歌,在中央蘇區廣為流傳。歌聲中,興國地方赤衛隊、少先隊,整營整連集體加入紅軍,三天之內,組建起興國模範師、工人師、少共國際師,走上了戰鬥前線,受到中央通電嘉獎。興國山歌,也就留下了“一首山歌三個師”的千古佳話。

  “哎呀嘞!紅軍阿哥你慢慢走,小心路上有石頭,碰到阿哥腳趾頭……”“一送裏格紅軍,介支個下了山,秋風裏格細雨,介支個纏綿綿……”則是訴說蘇區人民與紅軍惜別和祝福的心情。

  (鄒悅 收集整理)

  
更多

編輯推薦

1博弈春秋人物正解
2春秋戰國時期社會轉型研究
3俄羅斯曆史與文化
4正說明朝十八臣
5中國式的發明家湯仲明
6西安事變實錄
7漢武大帝
8詠歎中國曆代帝王
9大唐空華記
10紅牆檔案(二)
看過本書的人還看過
  • 紅牆檔案(三)

    作者:韓泰倫主編  

    紀實傳記 【已完結】

    本書以中南海為記敘軸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為記敘時段,以建國以來的重大曆史事件為背景,記述了毛澤東、鄧小平、江澤民三代核心領導人以及他們的戰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紅牆檔案(四)

    作者:韓泰倫主編  

    紀實傳記 【已完結】

    本書以中南海為記敘軸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為記敘時段,以建國以來的重大曆史事件為背景,記述了毛澤東、鄧小平、江澤民三代核心領導人以及他們的戰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紅牆檔案(一)

    作者:韓泰倫主編  

    紀實傳記 【已完結】

    本書以中南海為記敘軸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為記敘時段,以建國以來的重大曆史事件為背景,記述了毛澤東、鄧小平、江澤民三代核心領導人以及他們的戰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菊花與刀:日本文化諸模式

    作者:美 魯斯·本尼迪克特  

    紀實傳記 【已完結】

    作者運用文化人類學研究方法對日本民族精神、文化基礎、社會製度和日本人性格特征等進行分析,並剖析以上因素對日本政治、軍事、文化和生活等方麵曆史發展和現實表現的重要作用。用日本最具象征意義的兩種事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