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閱讀頁

第八十二章 紅色“小搖籃”的故事

  一隻“搖籃”靜靜地掛在於都縣中央紅軍長征出發紀念館裏。有幾位紅軍醫務人員的動人故事也就記載在這美麗的搖籃裏。

  那是1934年,中央紅軍部隊的後勤機關設在於都縣新陂村、車腦村,紅軍的後方醫院設在其中的一個村子裏。

  而此時,正在進行第五次反“圍剿”戰爭。由於戰鬥激烈,前線紅軍的傷病員在大量地增加,源源不斷地向後方醫院轉來,臨時征用的廳、屋裏到處都躺著、坐著受傷生病的紅軍戰士。有一天,由於紅軍要戰鬥轉移,從紅軍總部送過來五個小嬰兒,最大的十個月,最小的剛出生幾天。

  原本照看護理傷員的人手都遠遠不夠,現在又要照看這些什麽都不懂、嗷嗷待哺的嬰兒,一下子增加了特殊的工作量。醫院院長考慮再三,決定把這個光榮而又艱巨的任務交給護士二組。要求她們做到“兩不誤”,既要保證照看護理分配下來的傷員,又要照顧好這五個紅色嬰兒。護士二組的組長是寧藍,院長交待了工作任務和要求之後,還特別語重深長地對她說:“寧藍,這五個嬰兒是紅軍後代,是革命的種子啊。一定要帶好娃娃們,保證他們的平安和健康啊!”寧藍向院長敬了一個漂亮的軍禮,毫不猶豫地回答道:“請領導放心,我們保證完成任務!”

  護士二組共五人,原來承擔了四五十個傷病員的護理工作,每天都要量體溫、打針、上藥、搶救,外出找藥配藥,忙得連歇息的時間都沒有。對新接到的“照看五個嬰兒”的任務,怎麽辦?他們的父母有的正在前方指揮作戰,有的已經犧牲。一定得想辦法照顧好才行。正當寧藍冥思苦想的時候,一個小護士匆匆跑來氣喘籲籲地說:“寧藍姐,快去看看,有一個小孩又嘔又拉,還有點發燒……”

  寧藍幾步衝進了“嬰兒房”。所謂的“嬰兒房”,也就是一個小小的偏間,在地上鋪了兩塊門板,用包袱裹著的嬰兒們就睡在上麵。

  摸著孩子微燙的臉,寧藍的眼睛濕潤了,心裏不禁輕輕地念叨著:“孩子呀,你可要早些好起來喲。”寧藍熟練地給生病的嬰兒打完針,抱著喂好藥,然後輕輕哄著孩子睡著了。寧藍對嬰兒護理的常識多少有點了解,可是同組的其他四個護士都還是小姑娘,哪有多少照看護理嬰兒的經驗呢。想到這裏,寧藍就叫一個小護士看著,自己離開了“嬰兒房”,向劉阿婆家走去。

  劉阿婆,是當地的紅軍烈屬。她自己拉扯大四個小孩,丈夫和老大、老二、老三都先後參加紅軍,不幸在前四次反“圍剿”的戰鬥中光榮犧牲了。劉阿婆的小兒子新婚一年又參加了紅軍,如今正在前方打仗。小兒子的媳婦因難產離開了人世,隻留下八個月大的孫子陪伴著劉阿婆。寧藍心裏想,劉阿婆養大了幾個小孩,肯定有經驗,何不向她討教一下嬰兒護理常識,或者請她給同組的其他四位小護士講講也行啊。

  劉阿婆家沒有鎖門,寧藍一直走到了廳裏。“阿婆,阿婆,你在嗎?我來看您了!”劉阿婆從廚房出來,忙說:“原來是閨女你啊,來,坐會兒,今天怎麽有空過來了?”

  “咦,你家的寶貝孫子呢?”寧藍問。

  “他,在睡籃裏。”

  “睡籃?”

  “噢!是我特意叫人給編的一個籃子。”

  “快!阿婆,帶我去看看。”

  劉阿婆拉著寧藍的手來到一個籃子旁邊,指著籃子說:“這孩子真命苦。跟著我這老太婆受苦,因為沒什麽吃的,又沒有奶水,一天到晚總是哭個不停,我要去做家務,放房間裏又照看不到,不知道他啥時冷了、餓了。這下好了,他躺在這籃子裏,幹活時我就用這個籃子把他提得去,既不影響我幹活,又不用回家去看他,多好!”寧藍由衷地稱讚道:“阿婆不愧是有經驗的人呐,能想出這麽個好辦法來!”一邊說著話,摸著籃子,輕輕地為寶寶蓋好被子,一邊想,如果將這個方法用到後方醫院裏去,不是就把問題給解決了嗎?可是到哪找籃子呢?

  “閨女,你在想什麽哩?”劉阿婆的話打斷了她的思緒。

  “哦,阿婆!是這樣的……”寧藍把後方醫院接管了五個嬰兒的事和自己的想法一兜兒全說了出來。

  “好哇,閨女,你早說嘛!讓阿婆來幫你們。”

  “真的太謝謝了!”

  “紅軍打土豪劣紳,打國民黨反動派,一心隻為咱窮人打天下。紅軍的事就是咱老百姓的事,你就別謝了。”聽著阿婆的話,寧藍的眼睛又一次濕潤了,多好的群眾啊!有了這樣的群眾,還有什麽難關過不去呢?

  寧藍走後沒多久,劉阿婆就帶著幾名婦女一起給醫院送來了籃子。

  寧藍一看見劉阿婆她們給醫院送了籃子來,高興得不得了,幾個小護士卻睜大了雙眼,都用不解的眼光看著寧藍,幾乎異口同聲地問:“籃子能幹什麽呀?”

  寧藍笑了笑說:“它們可是寶貝!待會兒你們就會明白了。”接著就叫小護士把籃子提進了“嬰兒房”,隻見寧藍把孩子們一個個從“床板”上抱起,又小心翼翼地放進籃子裏。

  可能是聲音太吵了,有個嬰兒“哇哇哇”地哭了起來,緊接著其餘四個嬰兒也陸陸續續地伸著小手,張開嘴兒哭了起來。小護士們手忙腳亂地跑向籃子,要將嬰兒抱出來。隻聽寧藍叫著:“別抱別抱,大家看。”她邊說邊用手提著籃子,左右晃了幾下,嬰兒就不哭了,睜著圓溜溜的眼睛瞅著周圍的大人。孩子笑了,小護士們都笑了,寧藍也笑了。

  一會兒,小護士們你一句她一句地建議說:“要是能找到根繩子,把籃子吊起來,就可以不要提了。”“對呀,那不就是吊籃子?”“不對,是搖籃。”“是睡籃。”……

  於是,劉阿婆幾個人又到老鄉家中找來幾根粗繩子,把籃子吊在房梁中。為了更好地照看好嬰兒,籃子被吊在不同的病房。這樣,護士們進入到每一個有嬰兒的房間,照顧傷病員時都能同時照看房內的嬰兒了,那間專設的“嬰兒房”也就安排臨時在外麵的傷病員住了進來。

  若是小孩哭了,旁邊工作的護士迅速跑過來,輕輕地晃動搖籃。孩子不哭了,護士又跑回傷病員身邊,打針、上藥……

  兩個月後,因為第五次反“圍剿”失敗,後方醫院隨著中央紅軍的大部隊轉移,搖籃和搖籃裏的孩子就先後輾轉到了於都縣的銀坑、寬田等一帶的百姓家裏。

  當我們看到紀念館這個“搖籃”,就仿佛看到當年寧藍這群小護士精心護理嬰兒的情景,不由得肅然起敬。

  (曾婉珊 收集整理)

  
更多

編輯推薦

1博弈春秋人物正解
2春秋戰國時期社會轉型研究
3俄羅斯曆史與文化
4正說明朝十八臣
5中國式的發明家湯仲明
6西安事變實錄
7漢武大帝
8詠歎中國曆代帝王
9大唐空華記
10紅牆檔案(二)
看過本書的人還看過
  • 紅牆檔案(三)

    作者:韓泰倫主編  

    紀實傳記 【已完結】

    本書以中南海為記敘軸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為記敘時段,以建國以來的重大曆史事件為背景,記述了毛澤東、鄧小平、江澤民三代核心領導人以及他們的戰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紅牆檔案(四)

    作者:韓泰倫主編  

    紀實傳記 【已完結】

    本書以中南海為記敘軸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為記敘時段,以建國以來的重大曆史事件為背景,記述了毛澤東、鄧小平、江澤民三代核心領導人以及他們的戰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紅牆檔案(一)

    作者:韓泰倫主編  

    紀實傳記 【已完結】

    本書以中南海為記敘軸心,以1949年10月至1999年10月為記敘時段,以建國以來的重大曆史事件為背景,記述了毛澤東、鄧小平、江澤民三代核心領導人以及他們的戰友的政治生涯、衣食住行和感情生活。

  • 菊花與刀:日本文化諸模式

    作者:美 魯斯·本尼迪克特  

    紀實傳記 【已完結】

    作者運用文化人類學研究方法對日本民族精神、文化基礎、社會製度和日本人性格特征等進行分析,並剖析以上因素對日本政治、軍事、文化和生活等方麵曆史發展和現實表現的重要作用。用日本最具象征意義的兩種事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