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哪!女兒怎麽能說出這麽傷人的話呢?我認為的理由是,她可能處在“詛咒的敏感期”,自己也不知道這句話是什麽意思。
車老師:
我和老公結婚十年,女兒今年六歲。平時,我帶女兒的時間最長,也十分重視對她的教育。但前幾天發生的一件事,卻令我很受打擊。
那天,因為我不允許女兒做一件什麽事,她就噘著小嘴說:“哼,我去找爸爸。”這還不算完,居然又說出一句:“我讓爸爸罵你。我和爸爸去哪兒玩,就不帶你去!”
天哪!女兒怎麽能說出這麽傷人的話呢?我認為的理由是,她可能處在“詛咒的敏感期”,自己也不知道這句話是什麽意思。隻是覺得爸爸支持她,就搬出爸爸撐腰而已。但我還是從她的話裏聽出她對我的排斥,擔心她將來對我不好,那樣的話,我這個媽當得就太失敗了。
在女兒的教育上,我一向認為“身有傷,貽親憂;德有傷,貽親羞”。我可以允許她不那麽成功,但絕不允許她在道德品質上有什麽欠缺。平常特別注重對她進行“行為、禮貌、禮儀”上的教育。
老公有些強勢,動不動就發火,不過發完馬上又沒事了。我盡量不和他當麵發生衝突,以免對女兒產生不良影響。結婚這麽多年,雖然我們偶爾會吵架,但感情還不錯。老公有責任感、愛家、愛女兒。我很欣慰能讓女兒成長在一個富有愛心、父母都愛她的環境裏。在我們的努力下,女兒的優點很多:習慣於延遲滿足;懂得商量,遇事不固執;有禮貌,愛學習,老師也很喜歡她。總體而言,她各方麵的發展都不錯。讓我擔心的是,她的性格更多遺傳了爸爸,也很強勢,幼兒園老師說我女兒厲害,小朋友都惹不起她。
在教育孩子上,如果說我和老公有什麽不同的話,那就是老公對女兒比我更寬鬆。比如,我怕女兒發胖,常常控製女兒的飲食,可是老公私底下對女兒有求必應。女兒為了能多吃零食,就喜歡跟著爸爸出去,我也隻好接受;有些我不同意她做的事情,她一去找爸爸,爸爸就通融了。這樣幾次下來,老公和女兒的關係明顯比我和女兒的關係好。
這讓我很不是滋味。要知道,我對孩子的付出是第一位的呀。但女兒身上流露出的端倪讓我害怕,我真擔心會教育出一個將來不愛我的孩子,希望聽到您的分析!
六歲孩子的媽媽
能看出這位母親十分重視女兒的教育,還涉獵過一些專業的育兒書籍,因為在她不長的郵件中,自如地運用了“延遲滿足”和“詛咒的敏感期”等專業術語。下麵是我的分析和建議:
第一、女兒怎麽能說出這麽傷人的話呢?我認為的理由是:她可能處在“詛咒的敏感期”,自己也不知道這句話是什麽意思
這種推測有一定道理。“詛咒的敏感期”源自意大利幼兒教育學家瑪利亞·蒙台梭利關於兒童敏感期的理論,是一種強有力的語言敏感期:一般在兒童2~6歲時出現,兒童在成長過程中,發現語言本身是有力量的,比如有的話(詛咒)能像利劍一樣刺傷別人,便開始沒輕沒重、快樂地使用,以此來試探、發展自己的力量和觀察別人的反應。
日常生活中,小孩兒發脾氣時經常對父母說的“我打死你”“我踢你”“討厭壞爸爸”,包括這位媽媽女兒所說的“我讓爸爸罵你”等等,都屬於敏感期中詛咒式的話語。家長聽到後沒必要心寒和大驚小怪,乃至懷疑自己教育的失敗等等。因為這一時期的孩子並不真正理解語言所代表的意義,他們隻是在體會語言帶給他們的威力和力量。如果他們發現成人對此反應強烈,可能會頻頻使用;如果成人冷處理,漠然置之,於潛移默化中引導孩子使用美好的詞匯和正確的語言表達式,反倒可以抑製,直至幫助孩子安然度過這一時期。
這位媽媽與其為女兒這句話擔憂,不如多思考一下,女兒要做的事情是否真的不可取?是否有充分的理由和適當的方式製止?既然女兒是“習慣於延遲滿足;懂得商量,遇事不固執”的,為何會對母親的決定產生如此強烈的不滿?是否與孩子溝通的方式欠妥,比較專斷,忽略了孩子的感受?真為孩子好,就要講究方式方法,尊重孩子,讓孩子心悅誠服地接受而不是被強製壓服。
第二、老公和女兒的關係明顯比我和女兒的關係好,這讓我很不是滋味我想,這位媽媽糾結的是:她對孩子的付出更多,為何孩子反倒更親近父親,這裏有戀父情結的因素,也與“父慈母嚴”的教子方式有關。因為母親嚴格讓孩子有壓力,父親寬容讓她更感輕鬆和舒適,她自然會更親近父親。
任何家庭中,唱紅臉的都比唱白臉的更討孩子歡心。但孩子親近父親不等於不愛母親,她肯定兩個都愛,包括威脅母親的話語中透出的都是對母親的希冀和呼喚。沒必要為此憂心忡忡,應該從更積極的角度看待。良好的父女關係對女兒的成長大有裨益,而且,父女關係好也有利於家庭的和諧與婚姻的穩定,多這樣想就可釋懷。
第三、女兒身上流露出的端倪讓我害怕,我真擔心會教育出一個不愛我的孩子
孩子對父母的愛是從內心流淌出來的感情,不是刻意教育出來的。要讓孩子愛父母,父母必須用愛澆灌孩子,將愛的種子根植在孩子心中。關於這一點,可以讀讀美國心理學家米爾博士提出的“儲愛槽”理論。
該理論認為,每個人的內心深處都有個心形的儲愛槽,如果這個儲愛槽有個計量表,一開始等於零。隨著時間的流逝,父母會用自己槽中的愛注滿孩子的槽。過了十年、二十年,當孩子脫離了家庭,自己成家,那時孩子的槽已注滿了愛。身為成年人的他,因為自己的愛是豐盈的,就有能力愛父母,愛妻兒,因而在一個正常運作的家庭裏,愛是代代流傳下來的,從父母傳給子女。
當然,要讓愛在家庭中代代延續,父母給予孩子的愛應該是理性、有節製的,切忌過度溺愛和破壞性的滋養,美國心理醫生M·斯科特·派克在其所著的《少有人走的路》中曾經直言不諱地說:“不合理的給予以及破壞性的滋養,都有一個共同特征:給予者以‘愛’做幌子,隻是想滿足自己的需要,卻從不把對方心智的成熟當一回事……這樣隻能對孩子的成長造成誤導,使孩子的內心充滿痛苦。最終,父母在教育上功敗垂成。”
一位母親曾發帖給我,痛苦地說:“自女兒很小,老公就不讚同我對她的教養方式,爭執多次,他不再堅持了,女兒卻對我充滿仇視。女兒聰明漂亮,在家隻聽她爸的話,對我充滿敵意。隻要她在家,哪怕刮台風,她也要趕我離開家,直到深夜,她做完功課要睡覺了,才準許我回家。女兒對我的敵視,是我對她教育方式不當造成的,我負有很大的責任。”
上麵這位母親生活的重心是女兒,自以為非常愛女兒,但其不恰當的方式卻對孩子的心靈造成了巨大的扭曲和難以磨滅的傷害,所以,我想對這位六歲孩子的媽媽說:“真愛女兒的話,一定要尊重她,善待她,將心比心理解她,別太淩駕於孩子之上,將自己的意願強加給她,如果堅持理性、理智的愛,以民主型的方式教養孩子,相信她長大以後會以豐沛的愛回饋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