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從小就經常目睹他們吵架後,父親動手打母親的情形,經常為此痛哭流涕,甚至坐在教室裏都提心吊膽,擔心父母在家裏吵架,害怕父親又動手打母親。
車老師:
我大專畢業,目前在一所培訓學校供職,和男友於2007年相識並確定戀愛關係。他聰明上進,中專畢業後和朋友一起創業。回顧這四年一路走來的感情,有爭吵也有甜蜜。對於我來說,每一次的爭吵都在內心深處留下無法磨滅的痕跡,想起來就會隱隱作痛……
第一次爭吵發生在2008年,我懷孕了,因大專還沒畢業,隻能選擇不要。加上年齡小,對這種事一點經驗都沒有,嚇壞了,哭著給他打電話。當時,他在另一個城市上班,接到我的電話立刻辦好離職手續,第二天就趕到了我就讀的城市。
他在學校附近租了房,陪我去墮胎。在醫院做完手術後,我哭得很凶,像個任性的孩子,一直指責他。因為是他說安全期不會懷孕才讓我受到這樣的傷害。醫生勸我別哭了,說這樣哭對身體不好,以後要學會保護自己。醫生走出房間後,我依然對著他吵鬧不止,他哭著求我別鬧了,說對不起我。現在想起那一幕都覺得好心酸。其實他心裏也不好受,隻怨我那時太不懂事。
那段日子,我倆的壓力很大,房租高,他一時又沒有找到工作,我每個月隻有農村父母給的500元生活費。他是我的初戀,我也不太會與男人相處,雖然不是特別無理取鬧,還是經常拿出懷孕這件事怪罪他,滿腔怨恨地跟他吵。
有一天,我無意中看到他與女網友曖昧的聊天記錄。那個女的是他以前的同事,他竟然在QQ上叫她寶貝,他說是想要向那個女的借錢才跟她套近乎,盡管後來並沒有開這個口。
我們為此大吵了一通。要命的是,我氣急時先動了手,他一開始時還忍耐,後來也被激怒還手了。當時我有多氣憤,他應該就有多憤怒吧。其實,我根本沒有多大力氣,也很難打疼他,卻打傷了他的自尊。他動一下手有多疼自己心裏清楚。他說我是輕捶討重打,意思是他也知道我沒有打疼他,他卻打疼了我。
我本是個溫柔幽默的女子,酷愛閱讀、英語、聽音樂,人際關係也很好,加上身材勻稱、皮膚光潔,整個人還是蠻自信的。但每次吵架急了就忍不住跟他動手,落得個兩敗俱傷的結局,既毀了自己的形象,事後還會陷入無休止的自責和悔恨中。
他外在條件並不是很優秀,隻有165cm,但頭腦聰明,有上進心,隻是有點大男子主義。最近,我一直反思自己先動手的原因,很大程度上是受我父母的影響。在我們老家,別人都知道我父母經常吵架甚至動手的事情。我從小就經常目睹他們吵架後,父親動手打母親的情形,經常為此痛哭流涕,甚至坐在教室裏都提心吊膽,擔心父母在家裏吵架,害怕父親又動手打母親。
沒想到,20年後的今天,父母的婚姻悲劇卻在我的戀愛中重演了,不同的是,每次都是我先動手打他。車老師,我該怎樣更健康、更正確地對待這份感情?
Nancy
心理學研究早已證明:原生家庭對個人性格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對個人的生活乃至婚戀、情感會產生深刻而持久的影響。Nancy的郵件為上述結論再次提供了強有力的佐證。幼時的她為父母的爭吵打鬥提心吊膽,戀愛後卻不由自主地複製父母的相處模式,控製不住地對男友發火動手。
慶幸的是Nancy能意識到自己的不良情緒,有控製和改變自己的願望。她需要做的是在自我反省和自我覺察中疏通情緒管道,努力阻斷“原生家庭”殘留在她生命中的負麵情緒,使自己和男友的戀情變得更和諧、更健康。要達到這一目標,可以從如下角度做些努力:
首先,通過閱讀,加深對自己負麵情緒的認知和了解,不妨讀讀波圖·烏沙莫博士所著的《家庭係統排列入門》和M·斯科特·派克所著的《少有人走的路》等書籍。對照書中所說,找準自己情緒的原點,弄清楚負麵情緒的來龍去脈,通過有意識地覺察和反省,提高情緒管理能力,讓自己努力成熟成長。
其次,以父母為鏡,提醒自己不要重蹈覆轍。父母爭吵打鬥了一輩子,收獲的是酸楚晦澀、兩敗俱傷的人生,也讓孩子內心傷痕累累,既然自己深知其害、深受其苦,當然要保持一份清醒和警覺,時刻提醒自己小心,千萬別讓父母不理性的相處模式侵蝕自己的戀愛,延續到自己的婚姻生活中。
再次,在負麵情緒(指責、抱怨、憤怒等)初露端倪時,不要忙著把鋒芒指向男友,而是通過看書、聽音樂、打沙袋、用橡皮筋痛擊手腕等方式轉移注意力,等內心安寧了,再冷靜分析,這個負麵情緒因何而起?把它宣泄給男友將引發什麽後果?這個後果是自己希望的還是不願意看到的?如果不向男友宣泄的話,更理性更適合的化解之道是什麽?多進行此類思考和訓練,漸次減少負麵情緒發作的頻率,到能夠自如控製為止。必要時,可向男友求助,讓男友履行監督和滅火職責。
Nancy,“各相責,天翻地覆;各自責,天清地寧”,既然你已從父輩的悲劇和自己的切身體驗中明白相責的路在兩性關係中走不通,並且邁出了自責的腳步,那就用心走下去,通過持續的自我反省和自我修煉,讓自己的心智更成熟,人格更健康,能夠以寬容、賞識、尊重、友好的方式與男友和諧相處,讓你們的戀情更甜蜜,未來的婚姻生活更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