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親跟我不依不饒,這讓我內心充滿痛苦,忍不住想起姐姐說的話,對母親,我們確實是想愛都愛不起來,這是做兒女最大的悲哀吧!
車老師:
兩個月前,偶然間看到您的博客即被吸引,博文差不多看了個遍,又推薦給多個親友。今晚,內心糾結得難受,忍不住寫信給您。
我有一個幸福的家庭。老公英俊、能幹且擔當,兩歲多的兒子聰明可愛,本該幸福才是,可我並不……
一、做兒女最大的悲哀
我家兄妹三個,父親去世多年,母親小學文化,焦躁、多疑、自卑且任性,從小到大,她常常罵我沒用,沒想到,現如今我果真就這麽沒用,嗬嗬,真的好可悲。
母親不善於處理人際關係,不但跟四鄰處不好,同哥嫂關係緊張,連跟姐姐都合不來。姐姐曾對我說過,對母親,她是想愛都不知道該怎麽愛。
我對這話不以為然,覺得隻要有足夠的耐心,就能跟母親和睦相處。再說,母親隻有我們三個兒女,如果跟我再不好,晚年生活就沒什麽指望了。沒想到,在母親與我同住的日子裏,我隨便說出一句話,母親都可以圍繞這句話上下前後追溯很多,把問題搞得嚴重很多,氣得我忍不住跟她吵架。有時,我出於好心勸她,她也會諷刺我,讓我既害怕又自責。
而我在教育兒子的過程中,一旦力不從心,就會反思當年的自己,對母親對我的負麵影響耿耿於懷、不吐不快。她聽了很生氣,又跟我不依不饒。這讓我內心充滿痛苦,忍不住想起姐姐說的話,對母親,我們確實是想愛都愛不起來,這是做兒女最大的悲哀吧!
二、被自卑感籠罩的我
我性情單純,與人為善,稍微有些文學功底,除了這些外,感覺自己一無是處。我雖對人很好,但不會經營人際關係,不懂得怎麽跟人閑聊,朋友圈子很小。在公司,常常感覺被忽略,想對人示好,卻不知該怎麽做;想請人家吃飯,還擔心遭人拒絕。有時候別人對我不公,我也要先內省,總覺得是自己先做得不對,活得好鬱悶。
感覺自己在家做事慢,照顧孩子不周,身體也不是太好;對外,也不善交際,真的是感覺自己好沒用。而老公正是事業攀登高峰期,且他為人義氣,所到之地,口碑甚好,我感覺我們雖畢業於同一所大學,差距卻越來越大。我經常為此傷懷、自責。
三、關於孩子教育的糾結
兒子即將兩歲半。因為我深受家庭的負麵影響,性格很失敗。又知道0到3歲是孩子性格形成的黃金期,很想把兒子教育好,讓他的人生有個良好的開端。
但我每周上班6天,早上8點走,孩子還未起床,中午隻一小時,談不上任何教育。晚上回去,差不多8點他又要睡覺了。他活潑好動,有時候我的計劃無法實施,我感覺自己這樣耽誤了孩子,一直在辭職和繼續上班之間糾結。
尤其是當我了解了一些關於早教的理念後,感覺好可怕,我怕我的自卑、傷懷、自責等不好的性格特征複製給我的孩子。就像我知道孩子不能打,但是,今天晚上,看到他吃飯時到處跑,我又忍不住惡狠狠地打了他,情緒化的性格像極了我母親。
車老師,我不到30歲,打記事起,就沉浸在自卑的痛苦中,現在又深感孤獨。無論家人對我多麽好,總覺做人不完滿。我想讓自己做一個對人有用,受人歡迎的人。且父母是孩子的榜樣,我改變了,孩子才能好。但我想改變這一切,卻每每回到原點。我想,也許突破了自卑,其他問題就都解決了吧?誠心企盼您在百忙之中指點一二。
掙紮
掙紮說:“也許突破了自卑,其他問題就都解決了吧?”這話有道理。她有出色的老公,可愛的兒子,穩定的職業,還將好端端的日子過得這麽不快樂,很大程度上是源自自卑的心態。下麵,我僅就她糾結最深的幾個問題分析如下:
一、關於原生家庭的負麵影響
掙紮父親過世多年,母親文化層次低且暴躁多疑,人格失調。這樣的成長背景會給她的性格帶來負麵影響,成年後的她意識到這種影響的存在,並發現自己在教育兒子的過程中,正不由自主地複製著母親對待自己的方式,內心惶恐而焦灼,加重了自卑、自責的情緒。
在這裏,我想提醒她的是:原生家庭父母不良的教子方式會給孩子內心留下陰影,甚至讓父母的不良性格在孩子身上延續,但這不是絕對的,更不是無法改變的。因為人的性格除了受家庭影響之外,還與遺傳、個人受教育程度及個人主觀能動性等諸多因素有關,再加上性格的可塑性,人若能意識到自身的性格缺陷,修複起來絕非想象中那麽困難。
生活中,我接觸過很多成長於暴力或者父母離異家庭的人,發現他們中相當一部分能通過努力,走出原生家庭的陰影,擁有成功的事業和幸福的家庭,讓父輩的悲劇在自己身上終止,讓自己的孩子擁有自己夢想中的家庭和快樂童年。
掙紮的問題在於誇大了原生家庭的負麵影響,控製不住情緒時又遷怒於她的母親。事實上,母親僅有小學學曆,她是大學本科;母親喪偶並帶著三個孩子辛苦生活,她有能幹體貼的老公,穩定的職業和一個孩子。她的起點高出母親很多,如果有決心並且肯努力的話,是可以修複不良人格,成為稱職的母親和妻子的。
隻是在對待母親的態度上,別鑽牛角尖。因為母親的性格與她特定的人生經曆有關,到這個年齡再改起來很難,對母親多點包容,不苛刻、不計較,也別揪住過往的傷害跟母親理論,若能夠與暴躁多疑的母親安然相處,再接納起自己來就不那麽困難了。
二、如何看待孩子的教育問題
掙紮說:“很想把兒子教育好,但因為工作原因很難實施教育計劃,感覺自己這樣耽誤了孩子,一直在辭職和繼續上班之間糾結。”
我覺得家庭教育對孩子最重要的影響就是“潛移默化”和父母榜樣。父母若能和睦相處,給孩子一個溫暖的家,孩子就會變得安全自信。父母如果生活有規律,事業穩定,在孩子麵前始終慈愛平和,尊重孩子的獨立性,舍得抽出點時間跟孩子像朋友一樣交流,孩子就會變得開朗向上,不需要特別刻意教育。
生活中有些父母將全部期望寄托在孩子身上,終日對著孩子虎視眈眈,逼著孩子看書學習,因為很小的過失就對孩子打罵不止,如此做派,再優秀的孩子也會被父母整崩潰。所以,我反對掙紮在自己的心態自卑焦灼的情況下,盲目地對兒子進行嚴苛的教育。
尤其是孩子馬上該上幼兒園了,這個階段如果她專門辭職在家教子,很容易出現的問題就是:孩子在幼兒園辛苦了一天,她在家無所事事了一天,孩子回家後筋疲力盡,需要母親的嗬護和撫慰,她卻忙著給孩子立規矩、教知識,把自己的想法強加給孩子,這很容易把孩子教成問題兒童。
可以的話,把精力專注於工作上,多體會工作的樂趣,少琢磨著怎樣教育孩子。給孩子一個相對寬鬆的成長空間,與孩子相處時,多采用遊戲娛樂的方式,善於發現孩子的長處對孩子因勢利導,千萬別再出現打罵孩子的行為,控製不住自己時,可以離開孩子的視線,去打枕頭、打沙袋。乃至看本好書,聽聽音樂都行,千萬別揪著孩子不放,把孩子當作宣泄不良情緒的垃圾桶。
三、怎樣擺脫自卑心態
自卑的心態每個人都有,但掙紮的自卑情結比較嚴重,建議她上網查閱一下美國臨床心理學家阿爾伯特·艾利斯提出的合理情緒療法(RET)。艾利斯認為:不合理信念有三個特點:
第一、要求絕對化,事事從主觀願望出發,常用“必須”“應該”等字眼兒;
第二、過分概括化,以偏概全,認為自己一無是處或一味責備他人;
第三、糟糕透頂,悲觀絕望,不能自拔。
掙紮的郵件中,這三個特點表現得非常明顯。正是因為她心態自卑消極又過分求全責備,才將好端端的日子過得痛苦不堪。建議她把自己頭腦中的不合理信念羅列出來,利用合理情緒療法的ABCDE模型進行對照和梳理,客觀評價自己,對待他人,走出自卑的泥潭。下麵我僅引她的原話,利用RET理論進行分析和辯駁:
她說:“小時候,她常常罵我沒用,沒想到,現如今,我果真就這麽沒用。”
辯駁:如果你真如你說的沒用,那麽優秀能幹的老公怎麽會把自己的一生交給你?公司的領導怎麽會容忍你在崗位上工作那麽久?你真以為他們是傻子,傻到連你有用沒用都分不清?
合理的思維:正是因為你優秀出色有內涵,各方麵足以與老公匹敵,他才肯給你穩定的婚姻,並且在你懷孕生子後一如既往對你好;正是因為你專業過硬,能勝任本職工作,領導才願意按月支付薪水給你;正是因為你懂事體貼,母親才願意跟你同住。
建議:你絕非如你所想象的那麽糟糕,你所擁有的是很多女人可望而不可即的。與其用自卑自賤的方式將自己擊潰,不如為自己感到慶幸,多為自己喝彩,多對自己說:“我多棒啊!有這麽好的老公,這麽可愛的兒子,這麽得心應手的工作,我要快樂地享受這一切,加油!”依此類推,逐漸清除頭腦中消極自卑的思維方式。
另外,也可讀讀奧地利精神病學家、現代自我心理學之父A·阿德勒所著的《自卑與超越》一書,A·阿德勒認為:人類的行為都是出於自卑感及對自卑感的克服與超越。在《自卑與超越》這本書中,他描寫了自卑感的形象、對個人行為的影響,個人如何克服自卑感,將其轉變為對優越地位的追求,以獲取光輝燦爛的成就。對於被自卑感長期籠罩的掙紮來說,也許這本書對她擺脫自卑情結能提供有效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