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閱讀頁

第二百四十一章 論功

阿希格看到鄂爾多斯人都撤軍了,心如死灰,隻覺得這變化真是太快了!

自己與手下三大高手,好不容易拚了命才打上了關牆,占領了一段空間,本就要馬上打破長城,殺入寧夏了,怎料這河套大軍竟然速度如此之快,從崇崗增援賀蘭山僅僅用了如此短的時間,自己身後的鄂爾多斯人看到河套大軍卻都是競相逃命去了,隻留下了自己這支孤軍當如何是好呢?阿希格來不及多想,隻能忍痛下令,所有人馬立即撤退,此戰結束。



……



子龍帥河套大軍尋得定國公指揮本部之後,便與定國公合兵一處。

此戰之所以鄂爾多斯能一直壓著定國公喘不過來氣,一則是鄂爾多斯與阿希格俱都是遊騎,可以尋釁四方。

而明軍大多都是步軍,隻能沿長城邊緣的各軍堡駐守。

二則是阿希格所部高手頗多,有鄂爾多斯大軍壓製定國公之後,阿希格對長城的攻擊可以說肆無忌憚,如果不是安王及時派遣朱執帶領三千侍衛到來,付出慘重的代價抵住阿希格的進攻,說不得此時長城已破,阿希格與鄂爾多斯也已經長驅直入了。

而當子龍率領大軍加入定國公大軍之後,瞬間便彌補了定國公的短板。

一則是子龍有兩萬騎軍,草原遊騎的戰鬥力不一定比明軍騎軍高,但是這來去如風,卻幾與鄂爾多斯相當,所以鄂爾多斯人撤軍之後再也不敢派兵來犯。



子龍因為蔣雲鬆等人如今是逃兵,不便出現在定國公眼前,便讓曾成功指揮牛馬火藥陣,立下大功的五郎子,成為了這支大軍的統帥,帥兩萬遊騎,在長城外拓展防守區域,遇見守備的敵人則反守為攻,對鄂爾多斯形成了相當大的壓力。

二則是子龍軍中的高手!不說任不凡這等大高手,即便是投靠過來的天王派諸多人馬,都是武藝不錯。

阿希格為了對阿不思表忠心,還帥著天王派的高手,想試試定點突破,可是都被任不凡、丐幫三長老、和從寧夏趕來的無仙大師率領子龍的部下一頓狠揍,阿希格因為鄂爾多斯在後方見死不救,所以孤立無援,天日堂主張航被擒,八天王伊樂德被殺,天蛛堂主來雲鵬也是直接死在了亂軍之中。

天王派剩餘的四大高手,僅有阿希格率領著幾百名手下,倉惶逃回鄂爾多斯本陣,阿不思看這曾經不可一世的二天王終於沒了爪牙,也就放心讓他做自己的鷹犬,不怕他不聽話了。

鄂爾多斯自己的大本營在子龍大軍的奇襲下一撤再撤,發現如今已無力再攻到長城下,而此時又已經接近冬季,糧草轉運不便,隻能選擇撤兵了事。





定國公與鄂爾多斯大戰月餘之久,這鄂爾多斯撤走,他也是絲毫不敢大意,差遣了許多哨探出關追蹤,最終確認鄂爾多斯真的北返之後,才總算發下心來。

把鄂爾多斯撤退,此戰已勝的消息散布全軍之後,明軍盡是歡欣鼓舞,一麵為大戰餘生慶幸,為死去的同袍戰友默哀,另一麵卻是對之後的論功行賞表示期待。

此戰實是自紅鹽池大戰之後,明軍的又一場大勝。

如今朝野震動,天下的目光盡皆注視於此。

本來暗流洶湧的京師,在大戰期間也是頗為消停,各派係都是緊鑼密鼓的調動了數十萬大軍,隻待前沿稍有不慎,立時堵漏。

此刻卻贏了!這實是一場大捷!定國公也是歡喜無限!

自第一代定國公開始,便是沒有掌握多少兵權,一直是官高無權,令得曆代定國公都是心中覺得有愧先祖中山王。

此次寧夏有釁,此代定國公徐光祚卻是挺身而出,自告奮勇的來到此地。

不論是劉瑾為代表的內臣派係,還是李東陽為代表的文臣派係,抑或是成國公、英國公為首的勳貴派係,都是不怎麽看好徐光祚此行。

但是徐光祚此次偏偏贏得了此次大戰,這卻令他心中頗有揚眉吐氣之感。

自己借著這一仗,隻怕成國公、英國公對他都是刮目相看了吧!

宣布完大勝鄂爾多斯,不日班師回寧夏祝捷過後,定國公便與閔禦史、魏彬在大帳之中,商量此次大勝的封賞問題。

“咱家以為,此戰第一功,當是崇崗的於遊擊,若不是他正麵擋住了河套亂民,這長城隻怕早就破了!”聽到要商量功勞排位,魏彬卻是第一個跳了出來,他所說的崇崗的遊擊將軍,便是子龍大破阿希格所部的那處邊關守將。

此人雖然是軍官出身,作戰也是頗為悍勇,但早早就被劉瑾羅織到麾下,在延綏任遊擊將軍。

這次魏彬帥三千營隨大軍出征,路過延綏征調人馬,便想到把此人的部隊帶上。

後來為了保存實力,還故意把這於遊擊派在了戰場側翼的崇崗。

怎料阿希格久戰不下之後,卻突然轉而攻擊崇崗,魏彬聽到這個情報之後,把腸子都悔青了,生怕這於遊擊所部在崇崗折損太大,回去不好跟劉瑾交代。

怎料後來安王見崇崗攻勢太急,派出了朱執率軍增援,後又有子龍大軍來破了阿希格,這崇崗轉危為安,而於遊擊所部也是沒有太大的損失。

此時要排軍功,魏彬肯定是要替自己人爭功,而這於遊擊雖然在朱執、子龍的幫助下才頂住了,但他畢竟是那處戰場名義上的最高指揮,也算是不小的功勞。

隻是魏彬這話說出來,閔禦史卻第一個帶頭反對,隻聽他說道:“魏公公此言差矣!於遊擊雖然作戰勇猛,但是那一戰的功勞又非止他一人!若不是安王賢明,命安王世子執率軍增援,這崇崗隻怕也是早破了!”

“可守住崇崗,畢竟也是首功一件啊!這一戰若不是崇崗頂住了,隻怕早就出現了紕漏,閔禦史這是不可否認的吧?”魏彬聞言卻直接反駁說道。

“嘿嘿!”閔禦史輕輕搖頭,說道,“雖然崇崗也是大功,但功勞不全是於遊擊一人,所以此戰做不得首功!”

“那閔禦史以為何為首功?”徐光祚見二人為首功爭執,不覺也是大皺眉頭。

本來依著他的意思,他也是想爭爭首功,但是定國公一脈不像成國公、英國公一般,一直故舊不斷,明軍上下,遍布著兩位國公的故舊。

所以即便是徐光祚想爭,一時也不知道該爭給誰好!如今大戰勝了,他自己的功勞自然是跑不了,朝廷對他的封賞,自然是不小的。

但是徐光祚更想的,其實還是能發覺軍中的可造之材,培養為定國公一脈的骨幹,日後好在軍中有所發展。

“下官以為,徐國公你請封的那個河套遊擊徐子龍,當可為首功!”閔禦史撚須一笑,說道。

“徐子龍?”魏彬臉色一變,斷然拒絕道,“不行!這小子在北上之前,已經除去了一切軍職,卻怎麽能算到這一仗來呢?”

“魏公公忘了我們三人一起為他請封的河套遊擊一職麽?”閔禦史輕輕一笑,得意的說道。

徐光祚一聽閔禦史的話,倏然反應了過來,這閔禦史突然提起那徐子龍,顯然是代表了文官派係想拉攏此人了!

在安王提議,給子龍請封之前,徐光祚也是與安王聊了許久,這徐子龍的出身來曆等等。

對子龍,徐光祚倒是頗為了解的!本來還在想,到底該從這一戰之中,扶起誰來的好,閔禦史這麽一說,他卻豁然反應了過來。

這徐子龍不就是一個很好的收為麾下的對象麽?

雖然之前他是安王府出身,但是大明藩王卻是沒有多少政治自主權,雖然位高,但是權柄實是少的可憐,隻是因為安王封地在邊疆,這才好一些。

後來徐子龍為了救那馬風月,更是卸下了一切的軍職,孤身北上,這樣來說,可以算是從安王府中已經出來了!再加上他現在所任的河套遊擊將軍,更是自己主導,閔禦史與魏彬附議,才請封下來的。

如此一來,這徐子龍幾乎算是自己的舉薦的門生一般!

如今唯一欠缺的,便是徐子龍本人的意向了!也不知道此人是想回到安王府,還是如何?反正無論如何,徐光祚心中暗暗決定,一定要摸摸此人的底。

魏彬聽到閔禦史所言,也是大急,他雖然在八虎之中不是以智謀著稱,但在皇宮之中,混到他這位置,也不是純粹沒心眼能混出來的。

因此他也如徐光祚一般,發現了閔禦史的目的。

本來徐子龍屬於安王一係,與劉瑾糾葛頗多,幾次三番,破壞劉瑾的計劃,劉瑾必定不能容他。

如今這文官派係竟然還想趁著這個時候,把握有河套之地,數萬大軍的一方大將收入囊中,這怎麽可以。

當即魏彬反對道:“這徐子龍出身不高,不能驟封太快!何況他本是安王府的護衛司指揮僉事,又是鎮羌堡的守備,如今又被封了河套遊擊,官職升遷太快,也是不好!我看這次就算了吧!”
更多

編輯推薦

1
2鬥仙
3瘋狂醫神
4茅山風雲錄
5虛無至尊道
6源本平凡
7星雲修真誌
8天元
9天機訣
10星戰修真英雄
看過本書的人還看過
  • 不破不滅

    作者:血隱  

    武俠仙俠 【已完結】

    一個與俗世格格不入的平凡人……一顆超越紅塵的神人之心……不經意之間參悟出修神之法,從此,他的生命變得如此絢麗多彩,整個世界的命運也因為他而為之改變……其中,有蘊含古老中華文明的奇門陣法……有驚心...

  • 風月連城

    作者:辛曉娟  

    武俠仙俠 【已完結】

    為與卓王孫“天下”一諾,風流駿賞的武林盟主楊逸之來到漠上,用一襲白衣,萬朵桃花,彈奏出一曲千古風流的《鬱輪袍》。可惜世事變幻,天涯隔知音。為救他生命中的公主,楊逸之於千軍萬馬中浴血殺進殺出,更身...

  • 九州佚錄

    作者:不再不在  

    武俠仙俠 【已完結】

    硝煙彌漫,自古英雄常氣短;陰謀密布,萬千豪傑命誰還?玄法異術,在亂世之中層湧迭出;上古凶獸,隨驚世陰謀擾亂九州。在這爾虞我詐,戰火紛飛的疆土之上,誰才能笑傲九州?還請各位看官隨不在一起“淡看九州...

  • 混世散仙

    作者:過麽  

    武俠仙俠 【已完結】

    不一樣的修真之旅,原來,散仙並不是修真失敗的產物,散仙,也是可以這麽彪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