結果,我毫不猶豫的果斷跟了。盧少夫猶豫了一會,因為前幾次的失利,他變得謹慎起來,猜測我可能是好牌,於是自己棄權。
“哎呀。不好意思。你要再跟點,說不定我就放棄了!”一看盧少夫撂牌,我故意說道,然後拿著自己的牌給盧少夫看。
這一看,盧少夫蹭的從座位上站了起來:“你特碼神經病啊,就這牌,你還笑的出來?”
“我那是自我解嘲的笑!怎麽,你理解成什麽了?”狂歡心理行為者,需要進一步刺激,讓其徹底投入到遊戲中,隻要他的態度變得更加激進,我的計劃就更容易得逞。
第二把,我拿到牌之後卻“哎了一聲”。盧少夫一下子就糊塗了。想想剛剛我自我解嘲的笑,盧少夫覺得我的“哎”是不是也是忽悠自己的。
於是盧少夫臉上的肉有些抽搐,小心翼翼的跟了幾把。一看我一把比一把猶豫,盧少夫就更加確定我剛剛的“哎”是煙霧彈!
“我直接加碼2000!我看你還扔不扔!”他高傲的抬著下巴,這種略帶表演性質的動作,無疑是在昭示,他很喜歡這個遊戲,這個氛圍。
很好,表演繼續!
我一看盧少夫氣勢洶洶的扔出2000籌碼,頓時又“哎”了一聲。搖搖頭,我從自己那堆積成山的籌碼中慢慢的抽出2000塊,一把扔了出去,嘴裏還說道:“你這是何必呢?何必逼我呢!”
盧少夫這下就納悶了。我到現在還敢跟。難道我這個“哎”不是煙霧彈?現在不是我猶豫了,而是盧少夫猶豫了。因為盧少夫前麵輸的很多,他的籌碼肯定比我少,意味著,他胡亂開牌,輸家就是他了。
思索再三之後,盧少夫終於把牌扔了出去。一看盧少夫扔牌,我立馬再次“哎”了一聲。
“你特碼神經病啊。看看你是什麽牌!”
盧少夫不看還好,一看肺都氣炸了。我一對小四,竟然跟他到現在。而盧少夫那一對A都被我忽悠死了。
這一把,幾乎徹底奚落了盧少夫。讓其狂暴的情緒徹底爆發。他再也忍受不了,直接一把將牌扔在桌子上,對著我吼道:“老子跟你一把定勝負!每人有3次棄牌機會。你敢不敢更我賭!如果你敢,我就答應你任何要求,你不就是想問我問題嗎,我可以回答你。”
我很想說,老子等的就是你這句話!盧少夫,你一步步被我下到了圈子裏。用這種你最喜歡的方式折磨你的內心,是最容易讓一個人徹底喪失理智的。
還猶豫什麽,這就是我想要的,我當然會接受。我啥也沒說,聳聳肩膀表示同意。因為我知道,現在盧少夫的心理狀態已經完全被我掌握了。
第一把,牌直接發了出來。
“瞳孔放大。眼睛明顯吸收光線強烈。盧少夫得到好牌的刺激,這把傻子才跟你!”我看著盧少夫的眼睛,直接把牌扔了出去。
他甚至還沒等到自己說話,就看見我棄牌了,因為,可是他自己說的,每個人有三次棄牌的機會。這讓他隻能氣的將牌砸了出去。
“哎呦,原來你是順子!果然好手氣啊!哎,隻可惜我棄牌了!”我抓住每一次摧毀對方心理防線的機會!這對於我最終的賭局,非常關鍵。
第二把,我同樣沒有馬上看自己的牌,而是注視著盧少夫的表情。
“瞳孔由深邃逐漸外凸,明顯是受到興奮源刺激,哎,對於一個自閉者來說,因為他 的好愛極少,所以一旦是自己喜歡的東西,他會全情投入。現在所有表情都寫在眼睛上,他還賭個屁啊!不跟!”我第二把再次扔了出去。
盧少夫現在都不生氣了,他無奈的笑著亮出自己的小金~花,口氣中帶著一絲狂妄道:“很好,你兩把都沒跟,現在沒有機會不跟了吧。最後一把,老子看你還怎麽辦!”
我一看,立馬豎起大拇道:“你今天的手氣太好了。不過事不過三,這把怎麽也輪到我了吧!”
從概率學上來,也不可能連續讓一個人抓三把好牌,不知道是我悲劇還是盧少夫悲劇,反正第三把,我的牌麵依然不好。但是我在心理上完全占據了優勢。我立馬對著盧少夫聳聳眉毛。
這一聳眉毛,卻終於讓盧少夫心慌了,
我沒有棄牌機會了,而盧少夫還有兩次。如果他貿然跟我開牌,一旦輸了,徹底沒有回頭路!
“還有兩次機會。不行就扔!”我淡定的提示道。
低著頭數著自己身邊的籌碼,我用餘光看著盧少夫的表情。當我發現盧少夫的眼睛有點小抽搐時,我立馬拿起手中牌。在我這個動作的刺激下,還沒等我做出動作,盧少夫立馬將牌扔了出去!
完全在我的算計之內。盧少夫為了能夠獲勝,開始產生了保守心理!
第四把,我終於等來了好牌。我趴在桌子上笑了笑,因為我知道,我已經勝券在握了。盧少夫這把必定跟。
果不出所料,盧少夫果然沒有動用他的棄牌權。當我把一把順子扔在桌子上後,盧少夫已經渾身癱軟的坐在那裏。我無論如何也想不到,為何會這樣。隻是,他如果冷靜一下,自然可以想通,隻可惜,他是一個狂歡心理行為者,他沒辦法控製自己!
我第一次故意的一笑,從而讓盧少夫對我產生首因效應,以為我在賭牌的時候很奸詐。
首因效應由美國心理學家洛欽斯首先提出的,也叫首次效應、優先效應或第一印象效應,指交往雙方形成的第一次印象對今後交往關係的影響,也即是“先入為主”帶來的效果。雖然這些第一印象並非總是正確的,但卻是最鮮明、最牢固的,並且決定著以後雙方交往的進程。如果一個人在初次見麵時給人留下良好的印象,那麽人們就願意和他接近,彼此也能較快地取得相互了解,並會影響人們對他以後一係列行為和表現的解釋。反之,對於一個初次見麵就引起對方反感的人,即使由於各種原因難以避免與之接觸,人們也會對之很冷淡,在極端的情況下,甚至會在心理上和實際行為中與之產生對抗狀態。
我和盧少夫雖然不是第一次見麵,可是,我在賭桌上,卻是和他第一次交手。對於他來說,解救高萬媛的那次,並不是過多的交集,或許,他都壓根不清楚我的個人外形,而這一次,是真真切切的互相認識,所以,從我的第一次狡詐的笑中,他就開始對我產生了錯誤的判斷。
我第二次連續幾個“哎”,讓盧少夫對自己的首因效應產生動搖,從而迷惑盧少夫的判斷!讓盧少夫在抉擇的時候,產生很不堅定的心理。
而瞳孔變化,則是人對興奮刺激源的一種直觀的變化。這一點的觀察,也正是我所擅長的!
而那個聳聳眉毛,則是我在提醒盧少夫,第一次的首因效應現在還起著作用呢,在潛意識中暗示盧少夫要認真思考,不要太過於衝動,以免中了我的全套。我這一套真真假假的行為表情,從而讓盧少夫徹底的思維混亂!
這一切最終導致盧少夫最後的心理崩潰。根據賭徒心理,盧少夫是絕對不可能等到最後一把了。因為他的心理防線崩潰了,他的思維模式混亂了。他不知道最後一把牌是不是更加離譜,更加不好把握。作為輸到頭暈的賭徒,他必然把賭注全部下在這一次,而不是未知的下一次。這是一種常見的心理機製反應!正如在籃球比賽中,當一個球隊落後之後,他們不會還繼續穩紮穩打的兩分進攻,而是開啟三分雨模式。就算三分球命中率沒有兩分球高,可是,他們也不願意把最後全部變成垃圾時間!
“那麽,你輸了!你該知道,你要回答我的問題了!”我重重的點著桌子,用一種勝利的姿態,高傲的看著盧少夫。這個表情,是剛剛到了審訊室時,盧少夫做給我看的,而我現在送還給了他。
“你想問什麽?”盧少夫就像被閹割的公雞一般,徹底沒了鬥誌的坐在那裏,他兩眼無神,隻是麻木的盯著桌麵上的籌碼。
“你模仿的那個連環奸~殺者,到底是誰。”我不在拐彎抹角,我要給他形成壓迫感。
他哼的冷笑一笑,抬頭看了看我:“先前你的賭注中,說明了辦不到的事情,提問也是沒用的。那你認為,我會告訴你這個問題的答案?”
“我知道這個問題,你當然不會回答。但是,你拒絕了我這個問題,作為一個願賭服輸的人,你絕對不應該拒絕我下麵一個問題。對不起。”
我看見他的臉上抽搐一下,而目光卻變得堅定,這是一種狂歡者最後的自尊,他不可能繼續拒絕了。
我攤開手,示意道:“告訴我,你能描述關於那個人,多少的線索給我們,或許,這也是一個遊戲,遊戲的名字叫做你說我猜!接下來,你打算描述那些東西,好讓我繼續玩這個遊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