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斯諾提出的叢林規則中曾今提出一個假設,一個種群裏序位的競爭是赤裸裸的,沒有關係隻有實力的展現,當這個種群整體的發展受到抑製時,動物的這種攻擊性就指向自己的同類,甚至自己。例如,在對小雞的飼養過程中,要防止密度過大,要注意通風等,否則小雞與小雞之間就會自相殘殺,具體表現為啄肛、啄羽等,嚴重的,有的小雞最後隻剩下頭部和脊椎,其它部位全部被其它的小雞吃完了;還有那些成年雞,如果雞隻的密度過大,除啄肛啄羽外、它們還吃自己下的蛋,如果照看不好,就會有不少的雞隻死於同伴的相啄,就會損失不少的雞蛋。
這個假設,便是用到了小雞。而其中,在很多關於這個假設的配圖中,就是出現了三隻擁擠小雞的畫麵!
我將小雞的問題拋出,唐琳若有所思道:“如果按照亮哥的說法,特定的小雞圖案,代表著迷津實驗或者是叢林規則假設,這必然是一種負麵和糾結的東西,而功夫熊貓則是輕鬆的產物,這兩者放在一起,矛盾。”
“相當矛盾,從畫麵上來說,他是需要輕鬆的氛圍,而加上擁擠的小雞,卻顯得格格不入。所以,我在猜測,設計者設計這幅圖畫的時候,其實不是一下子設計好的,而是先設計了熊貓圖案,接著,在進行了某些角色轉換之後,在加入了小雞元素?”
“你是說,甚至可能是兩個人的設計的?”
“不,他們告訴我,設計人隻有一個,而且這個人的作品,還幾乎是當場創作的。是在學校的設計大賽上,某人作為示範畫下的圖案,被後勤部門的領導看重,才選擇在圍裙上。”
“那個人,就是前麵那人?”唐琳身體不由自主的抖了抖,“一個人,角色轉換?亮哥你的意思是,也是雙重人格!”
“不僅是雙重人格,而且是極為少見的,多重人格障礙!”
多重人格障礙是心理疾病的一種,精神疾病診斷與統計手冊中歸類於第一軸的解離症的一種。多重人格具有超過一個(若是2個則稱為雙重人格)的人格存在,就有如“在一個身體裏住著好幾個靈魂”。事實上它有過多種名稱,在中國精神疾病診斷標準(CCMD-3)中稱為“癔症性身份識別障礙”,屬癔症;在ICD-10中稱為“多重人格障礙”,屬分離(轉換)性障礙,在美國精神疾病診斷標準(DSM-IV)中稱為“分離性身份識別障礙”,屬解離型障礙。1994年美國精神病學會將分離性身份識別障礙定義為該病症的國際統一正式名稱。
我們現在已經知道吳迅雅是雙重人格。而她這種雙重人格,隻是基於她雙性戀的身份,對於一些男女特征角色的轉化。但是前麵那個人,他已經遠遠超出了雙重人格的範圍。
他不僅可以表現出吳迅雅所擁有的男女不同人格特征,而且,在單獨的男女特征之下,他還可以表現出各種不同性別的類型人格特質。
比如,他家中的設計擺放,徹底的不是屬於一種類型的設計,顯然,是因為他多重人格之下,對於家中的任何方位,都有不同人格出現,讓自己去這麽做。再比如,他所涉獵的書籍,百花齊放,而且,完全沒有規律可循。再比如,他的穿著風格,完全看不出這是何種穿衣風格。
當然,最最重要的是,他在社交平台上,注冊了多個賬號,而在每個賬號之下,他幾乎都當成了自己的主號,顯然,他每一次人格轉化,就找到相應的賬號對相應的人群進行溝通。唐琳在關注他的賬號交流時,發現他不管切入任何人群任何話題,都可以介入,當然,這還不算,重點是,他都會找到代入感,這是非常恐怖的,就算是演員,也不可能完美的帶入任何語境環境,除非,他有人格轉化,形成了自我在這種環境下的真實意識反饋。
我之所以說,碰到這種事情的概率比見到鬼的概率還低,是因為每年全球聲稱見鬼的人不下數萬,這其中還有一些玄乎的證據。但是,曆史上第一個真正被發現並且起訴的多重人格障礙罪犯,直到1977年才出現,而且,從那之後,這麽多年,擁有多重人格障礙的犯罪者也是少之又少。因為,這類人,本身就是極品,而極品中再出現利用多重人格障礙犯罪,更是成了幾乎不可能的情況。
而且,就算是多重人格障礙犯罪,這其中也牽扯到一個定罪的問題。
曆史上,第一起多重人格障礙嫌疑犯,雖然被定罪,可是,卻因為他擁有24重人格,最終卻被赦免罪行,隻是進行強製心理治療。
這其實是社會進步的表現,因為,隻有在文明和進步的時代,才會真正分辨。而這種人,其實是可悲的存在,他們自己也是受害者,而害他們的人,隻是他們不同的人格表現。
威力姆就是這個24重人格罪犯,而根據他的經曆,美國好萊塢陸續拍攝了《搏擊俱樂部》《致命ID》《禁閉島》等一係列多重人格障礙電影。
而這個威力姆,他當時的身體裏,就是不由自主的有24個人格不停轉換。所以,他整個人都經常屬於不同的狀態,從身體姿勢,說話口吻,辦事風格等等,完全不像是同一個人,從他童年開始,他就受到這種多重人格的影響,他的很多行為,已經不受他本我的控製。
“我們前麵那個人,比威力姆稍微好一點,就是在他的多重人格下,他還存在一個占據主導的主體,所以,他的很多行為,還是會受到主體的控製。隻是,當人格狀態切換頻繁後,他就會喪失自我。”
車輛已經跟著那個人來到校園。而幾乎讓我們驚訝的是,他就停在了後山那,並且下車後,徑直朝著小木屋前去。
“小木屋,小木屋?我早就該想到了。我忽略了好多重點。”我有些自責,但是現在,我們卻有些竊喜,因為,我們已經快要成功了。
跟著那個人,我們在悄悄的接近目標,而因為那個人穿著高跟鞋,一副妖嬈的姿態,在上山的過程中倒是有些別扭,這樣的別扭,讓我心中更是感歎,每個人,在人格麵具之下,真的很難完全窺探真偽。
他並沒有直接到小木屋,而是在小木屋旁邊,他將一個石凳推開,在那裏,我們看著他進入了一個地道。
在他進去沒多久,我們三人也跟著悄悄潛入進去。和旁邊那個,我剛剛鑽過的隧道相比,這條隧道卻顯得幹淨很多。溫一龍和蔡亦康挖的那條隧道,明顯是因為兩人的情感愛好。而現在這條隧道,則是早有預謀的。
學校將這裏幾乎就交給了學生,當然,學生也沒有完全的權利在這裏開挖隧道,除非,有錢財支持,並且有學校的默許。而這個人,恰恰都符合條件,
前方,我們終於看見了一絲光亮,而那竊竊私語的聲音也已經傳來。在一陣讓人心寒的笑聲後,我們終於聽見了那個人的聲音。
“一龍,我來了。”
“斯奈德,你個變態,你放我出去!”
當溫一龍用他幾乎最後的氣力喊出這句話後,所有的一切,已經明了了。
斯奈德,就是那個擁有多重人格障礙的人,而他,也是這一切的事件的主謀。
我們在酒店分析案情的時候,斯奈德習慣性的坐在床頭那。這其實是一種缺乏安全感的表現。靠近牆壁,會讓他覺得後背不受到威脅,此時,他其實展現的是一種人格。當然,坐在那裏,那個掉在那裏的手機鏈,也基本上就是斯奈德的。
我和唐琳、唐敏雲已經非常熟悉了,我確信,她們兩人沒有這個手機鏈,至於我兩個徒弟,我也問過,他們沒有。隻有斯奈德擁有這種可能。一個外向開朗的搖滾老師,卻擁有這樣的卡通手鏈,這其實是另外一種人格表現。
從手鏈和座位開始,我就慢慢理清了一切思路。凶手,就是斯奈德。
當我說出要對麥佳超重點調查的時候,斯奈德曾今做出了一個重重的舒氣的動作,這就是一個典型的放鬆舉動。當真正的罪犯看到別人因自己所犯罪行而被指控時會鬆一口氣,斯奈德,當時做出了這種反應,可是,我當時忽略了。
在我和斯奈德前去找蔡亦康,並且去鑽了蔡亦康和溫一龍挖的隧道後,我因為身上的汙漬回酒店去換衣服。但是蔡亦康和斯奈德沒有去,因為,他們兩人身上是幹淨的!蔡亦康和溫一龍經常來,他對於這裏熟悉,沒有碰觸汙漬可以理解,那斯奈德呢?毫無疑問,他絕對也是來過,而且,不止一次。我恰恰在當時也忽略這個重要因素。
斯奈德的確是幽靈,而幽靈,是他的一種人格表現。但是,在幽靈之外,他還存在另外一個人格,這個人格,才是他真正殺死林悠然,並且綁架溫一龍的關鍵。
斯奈德,也是雙性戀!而且,他切換的更加頻繁!他有至少兩個戀人出現在溫一龍的生日聚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