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閱讀頁

第三百三十五章 內憂外患

這段時間的江寧城可謂火爆至極,除了江寧人們自娛自樂之外,許多外地的才子佳人都紛紛趕來江寧,希望能夠一睹蘇大家的風采。

“人生若隻如初見”在短短的時日之內風靡整座江寧城,為人不識武藤蘭,閱盡A*片也枉然,哦不對,平生不見蘇三句,便稱才子也枉然。

渡口上的船隻如同過江之鯽,雲帆如幢,遮天蔽日,蘇府門庭若市,求見者幾乎踏破門檻,恨不得撞開門房,活抓蘇牧!

而世家豪族們可就沒有這樣的閑情逸致了。

裴朝風急得如同熱鍋上的螞蟻,整日圍著老太公團團轉,裴老太公卻氣定神閑,仍舊煉丹修行,那些個世家首腦們吃了閉門羹之後,隻能找裴朝風商量。

被皇城司抓住的雖然是裴氏的細作老管事,但諸多世家一脈相承,唇亡齒寒的道理大家都懂得,不過眼下倒是頗有皇帝不急太監急的意思了。

裴朝風到底欠缺了火候,經驗閱曆上的不足,使得他在危機的公關和處理上,出現極大的無力感。

他本來就想著將郭駑賣給皇城司,以此換取皇城司的息事寧人,大事化小小事化了,可老太公讓酒糟鼻殺死郭駑,徹底激怒了皇城司,也使得他的努力成為了泡影。

老太公素來沉穩隱忍,如同溫和的老龜,可這一次卻銳氣盡出,手腕極其強硬,這也讓裴朝風頗為不解。

世家豪族們內心忐忑不安,在裴氏這裏得不到解決方案之後,壓力所迫,便到四處托關係找任脈,希望能夠與皇城司的暗察搭上線,探查一下朝廷方麵的口風。

裴朝風也隻是冷笑不已,這起風波的出現,裴氏首當其衝,老太公都不急,這些豪族便一個兩個跳出來,可見往日對裴氏的信心,都不過逢場作戲罷了。

如此一想,他似乎又有些明白老太公的用意了。

眼下正是世家們生死攸關的時刻,這些世家之中誰可以信任,誰不值得保護或挽救,都需要一個契機來看清楚,很顯然,老太公此時的毫無作為,應該就是在等待這些世家們的最終立場和態度了。

但這樣一來,世家們人心惶惶,據說皇城司那邊還真就與幾個不小的世家望族接觸過,大抵有著“招安”的心思,這些世家也不出所料地漸漸與裴氏保持了距離。

裴朝風憂心如焚,在他看來,這些世家搖擺不定已經是不爭的事實,裴氏正是需要幫助和支持的關鍵時刻,老太公實在不應該將這些人推向皇城司,而是要拉攏他們,為自己賣力,甚至在關鍵時刻,能夠用他們來當替罪羊。

可老太公仍舊沒有表態,世家們也的立場也越發模糊起來,裴氏大有孤立無援的窘迫。

事情一直持續到了八月初,裴朝風急得嘴角長了一圈圈的燎泡,這天正打算要不要帶著妹子,到蘇府去見一見蘇牧,說不得也要跟高慕俠好好談一談。

以皇城司的手段,便是鐵打的漢子落入他們的手底下,這幾天估計連P股上長顆痣都要供出來,基本上已經沒有什麽秘密可言。

老管事作為龍揚山暗察在裴氏的細作,潛伏十數年之久,掌握的秘密可不是一般人能夠承受得住的!

正當這個節骨眼上,府上的高手卻匆匆闖進來,給裴朝風傳遞了一個爆炸性的消息!

“少主,剛收到消息,就在昨夜,有大大小小十幾股倭寇侵擾江寧地麵,沿海數十村莊遭到屠戮,幾艘從汴京下來的大船被擊沉,倭寇聲勢浩大,已經深入到內陸來了!”

“什麽!”

裴朝風心頭一震,緊緊抓住了那高手的肩頭,雙眸之中綻放出驚駭的光芒來。

“這些都是小人的絕密線報,絕對可靠,梁武直那邊也確認了,據說這一次龍揚山與倭寇王井野平治相互勾結,聯手出擊,應該是對皇城司的報複…”

“我明白了!我明白了!哈哈哈哈!”裴朝風聽完詳細的報告之後,沉思了片刻,終於一掃這段時日的焦慮和沉悶,暢快之極地大笑起來。

難怪老太公如此鎮定,因為他早已推測到,郭駑被殺,楊雲帆與君麻呂稻池被擒,世家反目,這一切絕對會讓龍揚山和倭寇們暴跳如雷,這些人都是刀頭舔血的狠辣人物,怎可能善罷甘休!

即便皇城司想要對世家動粗,眼下龍揚山與倭寇內外夾擊,焱武軍還在練兵,皇城司勢單力薄,稍有不慎,這股倭寇和龍揚山的賊匪,就會變成另一個“方臘”!

官家剛剛用兵平叛方臘,國家元氣大傷,亟需與民休養生息,眼下再出這種爛事,無論朝野的壓力還是官家自己,都不太可能再次出兵平剿,如此一來,一旦事情鬧大,背黑鍋的隻能是皇城司!

皇城司可謂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若不想弄巧成拙,唯一的出路便隻有尋求本地力量的幫助,而本地最大的力量,隻能是裴氏為首的世家豪族,即便官府的力量,也與世家牽扯不清!

難怪老太公安然若素,泰然自若,因為他早就看穿了這一切,龍揚山與倭寇王沒有報複之前,皇城司確實擁有拿捏世家的資本和底氣,可一旦龍揚山和倭寇發飆,皇城司隻能掉轉矛頭對外,如此一來,他非但不能責難追究世家,反而要來尋求世家的幫助與支持!

而龍揚山與倭寇的報複,是遲早要爆發的事情,老太公隻需要等待,因為無論你做出什麽反應,都會讓皇城司捏住把柄,這才叫做以不變應萬變,難怪老太公穩坐釣魚台!

從出賣郭駑開始,裴朝風的所作所為便昭示著世家與龍揚山和倭寇之間徹底決裂,這便是世家對皇城司最大的誠意,即便殺了郭駑,也隻是老太公在向高慕俠劃出自己的底線來。

皇城司想要在江寧成事,不能打擊世家,反而要跟世家合作,如此才是雙贏的局麵,如果皇城司一意孤行,那麽便會孤立無援,說到底,世家仍舊掌握著主動權!

皇城司想要壓死地頭蛇,而且一口吞下三家,那是絕對不可能的事情,而世家已經受夠了龍揚山和倭寇反客為主的狼子野心,同樣想要借助皇城司的力量,鏟除這兩股已經失去控製的力量。

若果事後皇城司想要些麵子,讓官家覺著好看一些,世家們也不介意出點血,但想要動世家的老本,那是絕對不可能的事情,起碼隻憑借一個皇城司,是成不了事的!

眼下倭寇和龍揚山裏應外合,為禍民間,就該到了皇城司頭疼之時了,看通透了這一切的裴朝風,突然覺著心情無比舒暢,也不再想著去蘇府,屁顛顛地跑到老太公那裏去道喜。

老太公見裴朝風一掃往日的低迷,也知道這孫兒看出了其中的關鍵,心裏也是頗為欣慰。

爺孫倆一個煉丹修行,一個則閉門謝客,整日裏在家尋歡作樂,權當老管事被關押之事是個笑話,對他們而言根本就無關痛癢,隻等著皇城司主動找上門來尋求幫助。

事實上,老太公的推測一點都沒有錯,高慕俠自然也清楚,特別是倭寇與內地賊匪爆發動亂之後,他更深刻體會到了這一點。

他之所以在老管事這個點上做文章,就是要逼迫世家放低姿態,聽從皇城司的指揮和安排。

不給吃草還想馬兒跑得快,聽起來似乎有些不近人情,但確實是為人君者常用的伎倆,起碼官家在如今內憂外患的情勢之下,隻能無奈地讓高慕俠充當了這頭馬兒的角色。

江南世家確實需要敲打警告一番,但又沒有餘力勞師動眾,隻能讓皇城司“蚍蜉撼樹”,希望能夠四兩撥千斤,即便失敗了,也表明了官家在這件事上的強硬態度。

所以高慕俠如果有合適的時機,自然是不可能放過世家大族的。

然而他也知道,出賣郭駑,與龍揚山徹底決裂,已經是世家望族們做出的最大讓步,想要徹底傷及世家的根本,那是癡人說夢的事情。

畢竟這些世家豪門哪一個都是傳承了數百年,擁有著不可估量的底蘊。

就拿皇城司下江南這件事來說,雖然是官家的旨意,但直至現在,朝堂上的各方勢力為了這件事情已經發起了不知多少次朝議和爭論,矛頭直指官家,甚至有人說官家對世家動手,傷的不是世家的根本,而是大焱的國本!

官家麵對和承受的壓力,不比高慕俠要輕太多,在朝堂上一片質疑之時,官家又哪來的草來喂養皇城司這匹馬兒?

高慕俠收到戰報的第一時間,就召集了江寧府的地方官員,其中也包括焱武軍的鎮軍都指揮使杜成責,以及新就任的提點監軍宗儲,以及總教頭徐寧等人。

江寧承平百年,少有戰事,即便賊匪為禍,官府也是以招撫為主,剿滅為輔,很少動刀動槍,能吵吵盡量不要動手,畢竟江寧人都是斯文人。

然而高慕俠的意思卻是,不惜一切力量和代價,也要徹底剿滅龍揚山和倭寇,除暴安良,保護百姓,還大焱一片海晏河清!

地方上對高慕俠這樣的言論自然是陽奉陰違,他們見過太多從東京下來的上差,說話的時候比唱戲還好聽,辦起事兒來比狗屎還要難看。

所以對高慕俠義憤填膺的舉動,地方官員們一個個表現出同仇敵愾,散了會卻仍舊各行其是,該參加文會就參加文會,該舉行雅集家宴就及時尋歡。

因為在他們看來,戰報難免有些誇大其詞,江寧承平這麽久,誰人見過戰火會燒到內陸來?

即便方臘稱霸南方,建國稱帝,不也沒能打到江寧來麽?

用老江寧的話來說,江寧乃古都,有龍氣鎮壓,魑魅邪魔又豈能侵擾得了?
更多

編輯推薦

1烽火英雄
2南明風雨
3靖康誌
4列強代理人
5天下第一青樓
6重生之金三角風雲
7興明
8大唐順宗(唐朝吳老二)
9狗頭軍師
10贗品太監
看過本書的人還看過
  • 民國江山

    作者:醉非酒罪  

    架空曆史 【已完結】

    民國初年,兵禍不斷,硝煙蔽日,江山血染。前朝帝王將相的後裔紛紛脫穎而出,群雄逐鹿、攬轡中原、爭霸民國,蒙塵的傳奇慢慢揭開。一位沒有被載入史書的風雲人物;一段被民國政府刻意隱瞞的曆史……遙想前朝歲...

  • 天下之逐鹿中原

    作者:子非魚83  

    架空曆史 【已完結】

    十載磨礪,劍鋒所指,血流汪洋。逐鹿天下,縱橫捭闔,所向披靡。這是一個虛擬的時代空間,你可以把它當作是一個亂世爭霸的遊戲,一個孤兒從一無所有開始,走上了他逐鹿天下的旅程,直到有一天,他發現了自己的...

  • 憤怒的子彈

    作者:流浪的軍刀  

    架空曆史 【已完結】

    夕陽西下,一個禿頭齙牙三角眼的老男人,端著一碗被落日曬得溫熱的啤酒,就著幾顆幹癟的花生濫飲。俗話說,酒壯慫人膽。那老男人喝得多了,也就就著酒意口沫四濺的吹開了牛皮。本書以一種另類的思維模式,深刻...

  • 抗日之痞子將軍

    作者:荒原獨狼  

    架空曆史 【已完結】

    他是鎮上有名的痞子,娶媳婦強取豪奪,名聲糟透,卻在婚禮當天被強拉去當壯丁,被迫成了一名軍人,從此走上了不一樣的征程。從地痞流氓到抗日將軍,他步步蛻變,鬼子說他太陰險,國軍說他太叛逆,百姓說這人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