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閱讀頁

第十三章 日軍的暴行和抗戰的最後勝利

  第一節 鐵蹄下的不屈鬥爭

  1942年6月,日寇以3000人的兵力侵占了上饒縣城鄉,國民黨第三戰區的守軍在日寇進犯上饒縣前夕,早已聞風而逃。上饒縣城鄉淪陷後,日寇實行燒光、殺光、搶光的“三光”政策,見屋就燒,見人就殺,見財就搶,並野獸般地奸汙婦女,犯下了滔天罪行。

  日寇一到上饒後,就把沙溪作為大本營駐紮下來,再縱深展開大規模屠殺、奸淫、擄掠、火燒等暴行,用飛機狂轟濫炸上饒縣城鄉。當時上饒城、沙溪、楓嶺頭等地民房被炸毀一半,本來熱鬧繁華的上饒城區,被敵機炸成瓦礫遍地,煙火彌漫,屍首縱橫,慘不忍睹。日寇每到一個村莊,見牲畜、糧食、衣物、金錢就搶,燒飯沒柴火,就用門窗家俱做燃料,有些村莊,被掠一空。距沙溪不遠的雙塘村,原有100多棟民房,隻經一天時間,就被日寇燒成廢墟。在大阪上潘村,日寇搶來四、五十床棉被,三、四十擔裝滿衣物的鎖蘿,一起放火燒光。

  日寇奸淫的獸行,更令人發指。八、九歲的女孩,六、七十歲的老嫗,都難免其奸淫。沙溪地方的金岡旺母親60多歲,被日寇奸汙後,殺死於地。五裏有個臨產婦女,因未逃避,被野獸般的日寇奸淫後,裝進蘿筐,投入河中溺死。在羅橋,把抓來的30多名婦女關在一間屋裏奸淫,不屈者被殺死。

  日寇殺害民眾也慘絕人寰,在侵占沙溪的第一天,就抓來20多位赤手空拳的群眾,用機槍射死,在雙塘村慘殺、溺死、淫汙殺害的大小男女不少於40人,在朝陽鄭村抓到14名農民,當即用馬刀全部砍死。

  日寇進犯上饒縣城鄉達70多天,遭受其鐵蹄蹂躪的地方有八都、煌固、清水、墩底、湖村、坑口、楓嶺頭、董團、焦石、沙溪等地,縱橫上百裏,使上饒縣人民蒙受了一次極大的民族恥辱,遭受了一場史無前例的民族災難,其暴行罄竹難書。

  據1946年4月編印的《江西省抗戰損失調查總報告》一書記載,抗戰八年上饒縣傷亡和損失的房屋、財產總值如下:傷亡4446人(含信州區),其中死亡3501人,房屋毀壞1896棟,財產損失總值1456342.6萬元(當年法幣)。

  無惡不作的日寇,激起了上饒縣人民的民族仇恨,一些不甘於屈辱的上饒縣人民紛紛拿起槍杆、大刀、木棒,組織起來,機智勇敢地打擊消滅日寇。

  1942年6月下旬,秦峰鄉農民組成的抗日遊擊隊,在岩坑村擊退來犯的小股日軍,傷敵數人,繳獲戰馬一匹。

  8月初,有個鄭坊人帶四、五個遊擊隊員,在沙溪南岸的渡船頭地方伏擊日寇,打死日寇一名,嚇跑日寇一名。

  8月13日,遊擊隊配合中國軍隊在皂頭象鼻山伏擊日寇,斃敵60人,活抓3人。

  在上饒縣的西北鄉,也點燃起抗日的烽火。董團鄉焦石10多位農民,從南岩寺搞來10多支槍,組織起了遊擊隊,打擊日寇。清水的常阜、源裏山等地的農民,抓到兩個進犯日寇,當場殺死。鄭坊的農民也組織起來,殺死日寇,把屍首懸掛在路旁。

  此外,群眾還采取“眺高”的辦法,防備日寇的進犯。如果發現日寇來了,就設法發出信號,告訴村子裏的群眾,及時把牲口、衣物、糧食藏到山上。萬一被日寇搶去,群眾就趁黑夜,摸進日寇駐地,把它搞回來。

  豺狼來了,迎接它的是獵槍。日寇進犯到哪裏,哪裏就燃起抗日的烽火,使日寇陷入了人民的包圍之中,處處受到了痛擊。1942年8月14日,上饒縣人民終於把日寇逐出縣境。

  第二節 青年學生自發抗日救亡運動

  日寇雖然被逐出縣境,但日寇的飛機還是經常轟炸上饒城鄉,祖國的大片河山還被日寇占領。在國難當頭,民族危亡的形勢下,以青年學生為主的民族抗日救亡運動又在上饒掀起。

  1943年間,遷往應家的上饒中學和遷往沙溪的上饒師範學校的青年學生,組成抗日宣傳小組,深入廣大農村,宣傳抗日,激起了群眾的愛國熱情,加深了群眾對日本帝國主義的仇恨。

  1944年間,全國抗戰仍在繼續,尤其是共產黨領導的八路軍、新四軍在敵後建立了廣闊的抗日根據地,不斷打擊日寇。但國民黨的軍隊仍消極抗戰,不戰而逃。那時撤退到沙溪的國民黨軍隊,勾結當地鄉長、保長和地痞流氓,不但不做半點抗日工作,反而在雙塘村抓丁拉夫,欺壓百姓。具有高度民族正義感的上饒師範學生,看到這種情況,義憤填膺,組織百餘名學生,搗毀了國民黨雙塘鄉公所,趕走了國民黨鄉丁,繳了四、五支槍,投入泥塘。

  青年學生抗日反蔣的正義行為,引起了國民黨當局的恐慌,就派特務潛入各校,嚴密監視學生的行蹤,壓製和阻礙學生開展抗日救亡運動。

  第三節 閩北遊擊隊轉戰禹溪 抗戰取得最後勝利

  “皖南事變”後,上饒縣人民的抗日反蔣力量,雖然遭到國民黨反動派的嚴重鎮壓,但在毛樓、禹溪一帶的革命群眾,在當地黨組織的領導下,仍堅持鬥爭,這為閩北遊擊隊在該地區開展遊擊活動創造了有利條件。

  1944年8月,閩北地委書記兼閩北遊擊隊司令王文波和閩北地委委員兼閩北遊擊隊副司令程勝福帶領一支遊擊隊,從閩北崇安轉到上饒縣的封禁山地區休整隊伍,並在那裏宣傳抗日,恢複和發展了黨組織。休整後,又轉移到群眾基礎較好的禹溪,進行抗日遊擊鬥爭。

  1945年8月間,蘇聯紅軍出兵中國的東北,共產黨領導的八路軍、新四軍及其他人民軍隊積極配合,進行了全國性的抗日大反攻,日寇終於在9月3日向中國人民無條件投降,曆時8年之久的抗戰,以日本帝國主義失敗,中國人民民族抗日勝利而告終。上饒縣人民和全國人民一樣,都沉浸在民族抗日勝利的喜悅之中。

  §§第五編 解放戰爭時期

  
更多

編輯推薦

1中國股民、基民常備手冊
2拿起來就放不下的60...
3青少年不可不知的10...
4章澤
5周秦漢唐文明簡本
6從日記到作文
7西安古鎮
8共產國際和中國革命的關係
9曆史上最具影響力的倫...
10西安文物考古研究(下)
看過本書的人還看過
  • 西安文物考古研究上)

    作者:西安文物保護考古所  

    科普教育 【已完結】

    本書共收入論文41篇,分7個欄目,即考古學探索、文物研究、古史探微、遺址調查報告、地方史研究、文物保護修複技術、文物管理工作。

  • 浙江抗戰損失初步研究

    作者:袁成毅  

    科普教育 【已完結】

    Preface Scholars could wish that American students and the public at large were more familiar...

  • 中國古代皇家禮儀

    作者:孫福喜  

    科普教育 【已完結】

    本書內容包括尊君肅臣話朝儀;演軍用兵禮儀;尊長敬老禮儀;尊崇備至的皇親國戚禮儀;任官禮儀;交聘禮儀等十個部分。

  • 中國古代喪葬習俗

    作者:周蘇平  

    科普教育 【已完結】

    該書勾勒了古代喪葬習俗的主要內容,包括繁縟的喪儀、喪服與守孝、追悼亡靈的祭祀、等級鮮明的墓葬製度、形形色色的安葬方式等九部分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