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閱讀頁

第八章 遊擊鬥爭的失利

  第一節 吳善炳領導的遊擊隊失利情況

  1935年5月,為了粉碎國民黨部隊大舉“清剿”遊擊根據地,吳善炳便帶領6名遊擊隊員深入廟灣活動。

  當時,國民黨軍隊在遊擊區,建築了密集的碉堡群,派重兵駐守,把遊擊區包圍分割,頻繁出動軍隊搜山“清剿”,鬥爭環境十分惡劣。吳善炳等人到了廟灣後,一時得不到群眾的幫助,廟灣又早經國民黨“清鄉”,各要道建立了密集的碉堡,吳善炳等人難以開展活動,就住在一個山洞裏,待機而動。

  同年5月4日,當地“清鄉”委員惡霸地主吳剛伯察覺到吳善炳等人的住處,引來了國民黨軍隊一個連,把山洞層層圍住。敵軍雖說人多,但知遊擊隊員都有槍,久久不敢衝入洞內,隻好用兩挺機槍朝山洞射擊。吳善炳為了保存革命力量,便帶領遊擊隊員衝出山洞,不幸被敵軍子彈射中腹部而被俘,其他6名遊擊隊員也在突圍中被俘。

  5月5日,遊擊隊員全部押送上饒城。敵人對他們嚴刑拷打,威逼利誘,他們仍堅貞不屈,絕不叛變。最後,吳善炳和他的6名隊友全部被敵殺害,為中國人民革命事業獻出了寶貴的生命。

  第二節 葛貽光領導的遊擊隊失利情況

  1935年下半年,葛貽光率領的遊擊隊,被國民黨軍隊日夜“清剿”,失去了與上級的聯絡,無法得到群眾的及時幫助,加上長期轉戰,傷亡逐步增多,又沒得到很好的休整,遊擊隊戰鬥力漸漸削弱。

  1935年7月,根據鬥爭形勢的發展,葛貽光帶領僅剩5人的遊擊隊,來到桐西金壺山一帶隱蔽休整。不久,國民黨部隊搜山“清剿”,葛貽光帶領的遊擊隊被敵發現而被俘,隨後被關進監獄,這支遊擊隊就因此失利。

  第三節 何啟泉領導的遊擊隊失利情況

  何啟泉領導的遊擊隊的活動區域是在茗洋關、石人殿一帶。1935年2月國民黨反動派武裝在茗洋關、石人殿一帶進行瘋狂“清鄉”後,恢複了保甲製度,對人口戶籍管理更為嚴格,還鄉地主和國民黨保安隊殘害當地村民更為毒辣,動輒以“匪案”、“匪屬”之名加以定罪,還把當地村民分成三類,發給不同徽章、強迫佩戴,以備時時處處實行監督。這樣,遊擊隊與當地村民的聯係被割斷,使遊擊隊得不到物資補給和鬥爭情報,遊擊隊的活動和生存受到了嚴重威脅,鬥爭形勢日益惡化。

  1935年3月,何啟泉領導的遊擊隊隻剩5人,原來有些經不起鬥爭考驗的隊員,失去了革命鬥爭的信心,下山向敵投案自首。由此,這支遊擊隊戰鬥力也衰弱了。同月,五區區委書記吳善炳對五區還鄉團首要分子吳剛伯恨之入骨,決定消滅他們,何啟泉得知後,便率領5名遊擊隊員協同吳善炳遊擊隊行動。吳善炳帶領6名隊員潛回五區,隱蔽在一個山洞裏。由於3月的天氣連降大雨,行動不便,補給困難,未能給予有效配合。在這次行動中,何啟泉也因鬥爭環境惡劣而積勞成疾。

  1935年6月,何啟泉轉移到上饒縣靈山的烏鴉壟岩洞中,連續幾天得不到食物與醫藥,不能繼續活動。就在這緊要關頭,遊擊隊員王夢君動搖了,他殺死了何啟泉,下山叛變投敵,這支遊擊隊也隨之失利。

  §§第四編 抗日戰爭時期

  
更多

編輯推薦

1中國股民、基民常備手冊
2拿起來就放不下的60...
3青少年不可不知的10...
4章澤
5周秦漢唐文明簡本
6從日記到作文
7西安古鎮
8共產國際和中國革命的關係
9曆史上最具影響力的倫...
10西安文物考古研究(下)
看過本書的人還看過
  • 西安文物考古研究上)

    作者:西安文物保護考古所  

    科普教育 【已完結】

    本書共收入論文41篇,分7個欄目,即考古學探索、文物研究、古史探微、遺址調查報告、地方史研究、文物保護修複技術、文物管理工作。

  • 浙江抗戰損失初步研究

    作者:袁成毅  

    科普教育 【已完結】

    Preface Scholars could wish that American students and the public at large were more familiar...

  • 中國古代皇家禮儀

    作者:孫福喜  

    科普教育 【已完結】

    本書內容包括尊君肅臣話朝儀;演軍用兵禮儀;尊長敬老禮儀;尊崇備至的皇親國戚禮儀;任官禮儀;交聘禮儀等十個部分。

  • 中國古代喪葬習俗

    作者:周蘇平  

    科普教育 【已完結】

    該書勾勒了古代喪葬習俗的主要內容,包括繁縟的喪儀、喪服與守孝、追悼亡靈的祭祀、等級鮮明的墓葬製度、形形色色的安葬方式等九部分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