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閱讀頁

序言

  “信美之郡”上饒,是鑲嵌在贛東北大地上的一顆明珠。這裏山鬱珍奇,地理優越,資源豐富,人傑地靈。勤勞勇敢的上饒縣人民在這塊可愛的紅土地上耕耘勞作,繁衍生息,創造了燦爛的文化。在中國革命的幾個重要曆史時期,上饒縣人民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為推翻三座大山,前赴後繼,浴血奮戰,創造了許多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跡,譜寫了光輝的曆史篇章。

  《中共上饒縣地方史》第一卷(1925-1949)全麵記述了上饒縣人民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反對帝國主義、封建主義、官僚資本主義及國民黨頑固派的鬥爭曆史。

  自1840年中英鴉片戰爭之後,中國淪為半封建半殖民地社會,帝國主義列強瘋狂侵略和掠奪中國,上饒縣同全國各地一樣,遭受帝國主義的經濟侵略、鴉片毒害,城鄉日益衰敗。

  孫中山先生領導的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和中國延續了2000多年的封建君主製。但是,軍閥統治代替了滿清皇帝的封建統治,帝國主義扶持的各方軍閥連年混戰,年年加重苛捐雜稅,地主豪紳利用重租和高利貸輪番盤剝,上饒縣人民仍然過著困苦不堪的生活。

  1919年爆發的“五四”運動,推動了全國人民反帝反封建的浪潮,民主和科學的思想啟蒙了上饒縣人民。“五四”運動消息傳到上饒後,上饒縣人民積極投入反帝愛國運動的行列,舉行了大規模的集會和示威遊行。高呼“打到賣國賊”,“取消21條不平等條約”,“內除國賊,外抗強權”等口號,聲討帝國主義的侵略罪行。上饒縣人民在“五四”新文化運動的影響下開始覺醒。

  1921年中國共產黨成立,是中國近代史上開天辟地的大事件,給災難深重的中國人民帶來了光明和希望。從此,中國人民爭取民族解放和國家獨立的鬥爭有了堅強的組織者和領導者。

  1923年以後,上饒縣前往南昌、北京、上海、杭州等地求學的青年逐漸增多,在“五四”新文化思想的影響下,一批進步知識分子積極追求民主與進步,開始接受馬克思主義。寒暑假期間,這些青年回到家鄉,在群眾中積極開展馬克思主義宣傳活動,馬克思主義和新文化思想由城市向農村深入發展。1926年冬,上饒縣青年徐明高、汪佑春等人在南昌經方誌敏同誌介紹加入中國共產黨,成為上饒縣最早的共產黨員。

  1926年11月,北伐軍攻克上饒,驅逐了盤踞在上饒的軍閥統治者,改組了國民黨上饒縣黨部。隨後,黨派黃道、邵式平、胡德蘭等三位同誌前來上饒中學工作,黃道同誌在青年學生中作了“剩餘價值論”的演講,並在上饒中學建立社會科學研究會,積極宣傳馬克思主義思想,上饒縣的工農運動蓬勃興起。

  1927年春,黨派錢壁同誌到上饒發展農會組織,在薑村建立了上饒縣第一個農民協會,黃道同誌在湖村、茶園等地建立了農會組織,其它地方的農民運動也得到迅速發展。正當農民運動迅速發展之際,上饒的形勢發生了急劇變化。1927年4月,國民黨右派分子、原江西省政府主席李烈鈞被逐竄到上饒,成立“江西省臨時政府”,在上饒大肆捕捉進步人士。接著,以蔣、汪為首的國民黨公開背叛革命,白色恐怖籠罩上饒,上饒的革命活動轉入低潮。

  1927年8月,南昌起義打響了武裝反抗國民黨頑固派的第一槍,我縣共產黨員徐明高、汪佑春參加了起義。同年冬,方誌敏領導的弋橫農民暴動強烈地震撼著贛東北人民,上饒縣的革命群眾紛紛到橫峰尋找革命聯係。上饒縣的土地革命首先在窮苦群眾中以“上名字”、“兄弟會”等形式秘密展開。

  1928年7月,黃道、黃南山等同誌來到湖村鄉茶園仙山嶺,秘密培養革命骨幹。在窮苦群眾中發展了第一批共產黨員,並於1927年7月23日成立了上饒縣第一個中共黨支部--湖村支部。從此,上饒縣有了領導革命的核心力量,有了一批堅強的革命骨幹。

  這一時期,上饒縣的革命活動蓬勃發展,創建了紅色蘇區,建立了黨的各級組織和各種革命群眾組織,成立了蘇維埃政府。地方武裝從無到有,並不斷發展壯大,在與反動武裝和多次反“圍剿”鬥爭中取得了偉大勝利。由於“左”傾冒險主義在黨內占統治地位,在革命隊伍中開展了大規模的肅反運動,致使許多革命同誌含怨而死,給革命帶來嚴重損失,最終未能粉碎敵人的第五次“圍剿”,上饒縣蘇區完全失陷,革命鬥爭轉入遊擊戰爭。

  1934年11月以後,上饒縣、懷玉縣黨政機關合並。遵照中共閩浙贛省委指示精神,轉入遊擊戰爭體製,建立黨政一體的領導機構--戰地委員會。期間,在上饒縣境內堅持遊擊戰爭的武裝隊伍主要有何啟泉、吳善炳、葛貽光三支遊擊隊,他們在中共信河特委領導下,在上饒縣北鄉進行了艱苦卓絕的鬥爭,沉重地打擊了敵人。在斷絕消息和給養的情況下,遊擊隊最終失利。

  抗日戰爭全麵爆發後,國共兩黨進行了第二次合作,黨恢複了在上饒縣的組織機構。上饒縣各界人士在黨的領導下,積極開展了抗日救亡運動,紛紛成立了各種抗日救亡團體。由於國民黨消極抗日,積極反共,日軍於1942年6月長驅直入侵占了上饒,瘋狂地燒殺搶掠,上饒縣人民遭受了空前的災難。

  抗日戰爭勝利後,國民黨反動派積極籌備內戰,企圖消滅共產黨領導的武裝力量。1947年2月,閩北遊擊隊擺脫了閩贛兩省國民黨軍隊的夾擊,進入上饒縣南鄉一帶活動,並創建了遊擊根據地,建立了黨組織,為中國人民解放軍解放上饒創造了有利條件。1949年5月4日,中國人民解放軍2野4兵團15軍45師解放了上饒縣。至此,堅持鬥爭的上饒縣人民終於取得了民主革命的偉大勝利,上饒縣人民從此站起來了!

  §§第一編 辛亥革命至大革命時期

  
更多

編輯推薦

1中國股民、基民常備手冊
2拿起來就放不下的60...
3青少年不可不知的10...
4章澤
5周秦漢唐文明簡本
6從日記到作文
7西安古鎮
8共產國際和中國革命的關係
9曆史上最具影響力的倫...
10西安文物考古研究(下)
看過本書的人還看過
  • 西安文物考古研究上)

    作者:西安文物保護考古所  

    科普教育 【已完結】

    本書共收入論文41篇,分7個欄目,即考古學探索、文物研究、古史探微、遺址調查報告、地方史研究、文物保護修複技術、文物管理工作。

  • 浙江抗戰損失初步研究

    作者:袁成毅  

    科普教育 【已完結】

    Preface Scholars could wish that American students and the public at large were more familiar...

  • 中國古代皇家禮儀

    作者:孫福喜  

    科普教育 【已完結】

    本書內容包括尊君肅臣話朝儀;演軍用兵禮儀;尊長敬老禮儀;尊崇備至的皇親國戚禮儀;任官禮儀;交聘禮儀等十個部分。

  • 中國古代喪葬習俗

    作者:周蘇平  

    科普教育 【已完結】

    該書勾勒了古代喪葬習俗的主要內容,包括繁縟的喪儀、喪服與守孝、追悼亡靈的祭祀、等級鮮明的墓葬製度、形形色色的安葬方式等九部分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