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本帝的根基
衝帝-姓劉名炳。公元143~146享年三歲。國號承漢,國都洛陽,年號:永嘉元年。在位一年(公元145)。
太皇太後:無。
太上皇:無。
皇太後:尊梁皇後為皇太後。
皇後:未立。
皇妃:無。
皇太子:纘(繼子)。
皇子:無。
皇女:無。
諡號:孝衝皇帝。
廟號:無。
墓寢:懷陵。
二、任前簡曆
劉炳於順帝漢安三年由後宮虞氏生,於建康元年立為太子。當年八月順帝崩即嗣位。
三、嗣位背景
建康元年(144)順帝都三十歲了,梁皇後一直無生養,順帝隻好將後宮虞美人所生之子名炳冊立為太子。既然立為太子在當年八月順帝崩當然由群臣奉炳嗣位。
四、任期要聞與軼事
1、朝廷上下
皇甫規奏對 梁太後負重
衝帝劉炳即位。兩齡嗣主如何親政。當然按照慣例。由皇太後梁氏監朝。進太尉趙峻為太傅,太司農李固為太尉參錄尚書。越月京師及太原雁門地震,三郡水湧土裂,有詔令舉賢良方正,並使百僚各上封事,極陳時政得失。這時有前安定上計掾皇甫規奉詔奏對,他說:“前孝順皇帝初勤王政,紀綱四方,舉國上下都獲得安定。後來遭到奸人偽裝,破壞了朝廷執政的秩序。使得皇帝的威信也有所下降,主要表現在朝廷內人與人之間,隻要有點緣份的都湊在一齊,拉幫結派,收受賄賂。用錢買得官製,真正的好人得不到利用。從而天下擾亂,故征戰不息。搞得國庫空虛人民不安。臣我在關西,偶爾聽得到朝廷的風聲。事至現在,請陛下(這裏指梁太後)要體兼乾坤,聰明地處理和解決好一些有關國家的前途命運的重大問題。不準有奸臣權重,撥用忠貞(這裏指李固是忠臣)要拒除凶黨杜絕賄賂,以塞民怨。並著重指出今天大將軍梁冀,河南尹梁不疑,他們掌握了朝廷大權,他們與你即梁皇後是親宜關係。他比喻人民為水,梁太後為舟,群臣為乘舟者。底下平平安安度日,大臣們在舟上也心情舒暢,梁太後做舟的也安安穩穩。否則就一切都不好了。今梁冀應該深思,是得人民的福,要知道享受,不能人民也會把你推翻的。告誡梁冀大權在手,不要專喜歡諛奉,收受賄賂為民惹禍。”
顯然,這奏對是專從權威立場上來立言的。梁冀瞧著先已忿恨,便立即罷免了皇甫規的上計椽一職,而授官為朗中。皇甫規見不可為。因此托疾辭職。回到鄉下後還有郡州官史承奉之,梁冀的旨意帶來陷害。皇甫規隻好逃到很遠無人可知的地方生活,以《詩》、《易》教授門徒幸得不死。
這個時候的勢向又是亂七八糟的。有揚州、徐州的盜賊又恢複了旺盛的形態。揚州賊範容等居住曆陽,九江賊馬勉攻入當除,居然自稱起皇帝來了。也建立年號封禪百官,號黨羽徐鳳為無上將軍;就是少陵賊張嬰,自張綱歿後,又生變誌,仍然號召黨羽擾民害邑江都。梁太後正想召集公卿會議選將出來,隻因年殘春轉,朝廷改元永嘉,百僚連日慶賀,無暇及軍事,待至賀慶事畢,幼主忽患重疾一瞑不醒。宮中忙亂得很。
梁太後因考慮到楊、徐盜賊還有其他地方一些亂黨群起,恐賊黨了解朝廷實情會趁機作亂,特使中常待去請示三公,擬就征集諸王、列侯到就後再發喪,征求他們的意見。太尉李固不同意這樣做。他說嗣雖幼,必竟還是天下君父,今日崩亡人神感動,豈有身為臣的還有什麽隱瞞的麽?從前秦始皇崩就不發喪則趙高要謀殺扶蘇。上朝北鄉侯嗣帝即崩,閻後兄弟及江京等隱秘,致有孫程等人謀殺害了好多人才平息。這些事亦引起注意,不可不防。這裏當然指的是為了防備梁冀變政作亂,還好梁太後依了李固的意見予以發喪。
2、討代內外 梁並誘降羌虜
順帝建康元年(144)護羌從事馬玄帶著一些羌虜反叛後,護羌校尉趙衝領旨奮力追擊。途中遇著羌人埋伏寡不敵眾竟被戰死。漢兵餘眾隻好折回。羌虜得了勝仗興高采烈,歪著脖子享著小調去尋找他們的虜伴去了。
殘年已過,已是暮春,也是衝帝永嘉元年了(145)漢朝廷認真分析了羌虜人的形勢:認為他們的主體力量已經削弱了許多,羌虜的士氣一時很難恢複起來,不如趁熱打鐵追到底,一舉粉碎他們的複掠陰謀。於是決定遣將領兵追尋羌眾的下落。
朝廷派左鴻翊梁並為將,領兵追討。梁並奉命即行,並派出偵探先遣,掌握敵情。經過跋山涉水,好容易來到了羌虜的居住區。不幾天發現了羌湖人的藏跡,便進行了四麵包圍。一麵派人站到高處大聲喊著:“我軍大部隊已到,現在你們都被包圍了,不出降的而將滅亡,投降的給賞賜。”羌虜聽到漢軍的喊聲,連想到自己的處境。一是連續作戰已經顯得身體很疲倦,一是自己的力量薄弱,兵力又少,怎能敵得過漢軍的大部隊,加上投降還有賞。於是爭先恐後,帶著家眷虜庭,向漢軍舉手服降。就這樣在梁並的威脅與利誘之下漓南,孤奴等五萬餘戶前來投降。至此延續六七年的漢羌戰爭才算平息下來。
五、國體構建及主要對民的政策
與先帝不變。
六、重要文化科技成果
無。
七、略評本帝
幼小皇帝未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