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本帝的根基
元帝--姓劉名奭公元前74年~前33年,享年42歲。在位十六年。〈前48~33〉國號承漢,國都長安,年號:改元四次,即初元五年、永光五年、建昭五年、競寧一年。
太皇太後:尊原太皇太後上官氏。
太上皇:無。
皇太後:尊母後,王氏。
皇後:立王氏名正君。
皇妃:傅氏,馮氏,原配妻司馬氏在嗣位前已歿 衛婕妤
皇太子:驁(王後生)。
皇子:共3個。除太子外,尚有2個即康(傅氏生),先封濟陽王,後封定陶王;興,馮氏生,封信都王。
皇女:共2個,長,平陽公主(傅氏生),次,陽阿公主(生母不詳)。
諡號:孝元皇帝。
廟號:高宗。
墓寢:渭陵。
二、任前簡曆
元帝劉奭係其父宣帝劉詢在徽賤時與織染處小吏之女許平君結婚所生,曾跟隨父母在平民的生活環境中度過了他的幼年。後來父親嗣皇帝位跟隨入宮,給他請了兩位姓疏的老師即疏廣和疏受,教育書本知識,他得通經術《論語》、《孝經》。後學得騎射。至宣帝崩,嗣皇帝位。
三、嗣位背景
宣帝共有五子。長子爽是許氏所出,在宣帝微賤時患難與共。致宣帝嗣位後,他不忍拋棄,相反他更看重許氏的艱苦樸素,為人誠懇。在朝廷上下居然欲選他人進宮為後的濃濃氣氛中,他義然決然挺身敘白,非立許氏為後不可。即立許氏為後,劉奭當然成了大子,越年果然成立。
說來在這五子中宣帝真正喜歡的還要算次子欽。係張婕妤所生。一是張氏色藝兼優,應該說愛母即愛子;二是欽也的確聰明,他精通經書法律,頗有才幹,比那太子奭的優柔、懦弱當然要強得多。宣帝亦嚐歎息說:“欽真是我子!”
宣帝執政有時用法過峻,未免太苛。有一次入朝的時候,太子奭乘間對其父說:“陛下對待犯了法的人,宜偏宣傳教育為主,應用儒法,不要動不動就是苛刻的刑法,”宣帝便不高興,即變色道:“家自有製度,向來對那些敢於以身試法的人就不能軟弱。”太子奭見宣帝發怒,不敢再言,當即俯首離去。通過這次事情以後,宣帝常對人說:“亂我家法,必由太子!”可見有了易位者的思想。好在他又轉思爽為許氏生的,許後同經患難,又遭毒死。若又將太子廢去,實在是對不起許氏的,因此才得保全下來。
四、任期要聞與軼事
1、朝廷上下
奇女命貴入東宮
王皇後正君的生性路途,確與一般人有些不同。其父名禁。王禁生有兄弟八人,姊妹四人,共計有子女十二人。王正君是王禁的次女。她的母親李氏生正君時,曾夢月入懷。到了政君長至十來歲,人乖貌美,頗得人喜愛。唯她的父親王禁卻是個好酒色的人,娶了幾個老婆。李氏為他的正妻,除生女政君外,還生有二男二女,男的一名鳳,排行最長,一名崇,排行第四,還有一個女的排行是第二。王禁的老婆除李氏為他生下這四個孩子外,其他的還為他生下了六個男孩、二個女孩。他們分別是譚、曼、商、立、根和逢,二女一名叫君力,一名叫君弟。李氏對他們尚懷妒忌,故屢與王禁吵鬧,禁竟將李氏離婚,李氏便改嫁到了河邊一個叫做荀實的為妻。
王禁看見王政君漸漸長大了,便托人將女兒許字給人家,誰知未婚夫一聘即死。以至趙王想娶正君為姬,卻剛剛接納他的聘禮,就說趙王暴病身亡。王禁大為詫異,急著請來相士,要他審視政君。相士說此女必有大貴,不可忽視。王禁聽後才喜,放下心來,並教政君讀書鼓琴。政君卻也靈敏,一學就會。年至十八九歲了,奉了父命,入侍後宮。這時正好太子劉奭的老婆司馬氏得病垂危,太子奭最愛良娣即司馬氏,千方百計到處尋醫,終究無效,良娣且對太子奭說:“妾死非由天命,想是姬妾相懷妒忌,咒我至死,”說著淚如雨下,太子奭也哽咽不止,未幾良娣即歿,太子且悲且憤,便埋怨後宮這些妃姬,並不許她們來相見。
這樣一來宣帝便著急了,他認為太子那麽大年齡了,尚未得子,現又為了良娣司馬氏一死,謝絕其他姬妾,不與相伴,如何得子嗣呢?因此隻好囑使皇後王氏趕快去選定宮女賜給太子。王皇後當然照辦,未幾太子奭前來入見,王皇後就將早已選定好了的五個宮女叫來站成一排,暗令女官問明太子何人合意?太子奭一心隻是憶思著良娣,不願他選,故勉強瞧了一眼,隨後答應說:“這五個人當中卻有一人可取。”女官問是何人?太子又默然不答,可巧有一絳衣女郎,走近太子身邊,女官便以為太子看中了此人,當即向皇後稟明。王皇後就要侍中(官名)杜輔庭令(官名)濁賢送那絳衣女郎入太子宮去,究竟此女為誰?原來就是王政君,政君既入東宮,好多日不見合幸。至太子奭悲懷稍減,偶爾去到內殿,與政君相遇,看見她態度幽嫻,修椒合度,也不禁惹起情來,當曉即召令侍寢,兩個相貌相當,聯床同夢自有一番枕席風光。
不久雨露生津,政君便妊有年了,待月滿生得一男取名為驁。太子奭高興極了,還有當時那宣帝更是高興。當即號為皇太孫,僅越兩載,宣帝駕崩。太子奭承嗣,王政君是太子奭眾多姬妾中第一個有子的人,當然嗣立為皇後,子驁也立為太子。
這說來更為可笑的是,王政君頗似王奉先之女,現任王太後的一個樣。在娘家做女時許字人,偏克民夫以至亡夫,獨非帝為夫不行?豈不是一對天生的婆媳嗎?
寵妃還有傅、馮女
且說元帝後宮,除王皇後以外,要算傅、馮兩婕妤最為寵幸。傅係河南溫縣人氏,早年喪父,母又改嫁,她流離入京,得事上官太後,得到上官太後的喜歡,薦舉為才人。元帝即位選入後宮,拜她為婕。憑著那柔顏麗質,而且對左右的關係都處理得很好,深得元帝喜歡。就是那宮中的女役都經常得著她的好處,對她常表示感激。好幾年生下一男一女,女封平陽公主,男名康,永光三十年封為濟陽王。傅婕妤得進號昭儀為元帝所首創,僅次於皇後一級。元帝對她母子二人非常憐愛,甚至皇後太子都還不如他們的時候。光祿大夫匡衡曾經上書規諫過元帝要注意辯明嫡庶,不能得新忘舊。元帝才聽了匡衡的話不敢亂倡廢立,並令匡衡做了太子太傅,表示把太子穩定下來。但寵愛傅氏母子仍然照常,在元帝心目中,傅女柔顏麗質心靈美。
傅昭儀之外,便是馮妃了。她的家世與傅氏貧賤不同,乃父就是光祿大夫馮奉世,先由元帝納入後宮,生子名興,得拜為婕妤受寵與傅昭儀相似。
永光六年改元建昭(前38年),六月太皇太後上官氏崩。好容易到了冬令,元帝病體已痊,滿懷高興帶著後宮妃嬙親至長樂宮打獵,文武百官一律從行,既到了獵場。元帝在場外高坐,左有傅昭儀,右有馮婕妤。此外如六宮美女,不可勝數,一批文官遠遠站立,武官多去射獵。約莫有三五個時辰,捕得許多飛禽走獸,一齊拿到了元帝身旁報功。元帝很是喜歡,傳出命令要嘉獎他們。到了午後,眾人餘興未盡,便去虎圈前麵看觀,眾獸搏鬥。傅馮兩人當然隨著那虎圈裏的野獸,本來是各歸各冊,不相聯合。一經匯集,由於各類不同,立即咆哮跳躍互相抵觸,正在爪牙雜遝迷眩眾目的時候,忽有一隻野熊躍虎圈竟向元帝坐著的地方奔來,雖有檻欄住,但熊的前腳爪已經抓著杆攀出檻上,意圖想縱出圈外,嚇得元帝及坐在一旁和周圍的人絕大部分是嬪妃們個個魂魄飛揚,爭相向後麵竄退,傅昭儀亦退命要緊。一群女人飛動金蓮亂曳翠裙半傾半跌的跑到他處。隻有那馮婕妤並不慌張,反且挺身向前擋住熊。元帝不覺大驚,正要叫她趕快奔避,卻有武士走近來了,各持光器把那野熊格死了,馮婕妤花容如舊,徐步引退。元帝一陣驚過後穩定心下來,便對著馮婕妤說:“猛獸前來,誰都嚇得逃避,如何你反向前擋住?”馮婕妤回答說:“妾臣聽說過猛獸會傷人的,所以今天我怕熊傷害陛下,故我情願拚命擋熊,免得陛下受驚!”元帝聽了,讚歎不止,此時傅昭儀等已經近身聚集,到了元帝身邊。聽著馮婕妤的話語,多半驚歎,隻有傅昭儀不免慚愧。由愧生妒,遂與馮婕妤有嫌了,馮又怎能知道哩?接著大家回營,元帝立即拜馮婕妤為昭儀,封子興為信都王。從此馮昭儀在元帝心裏時刻牢記。馮昭儀挺身擋熊護皇帝,也從此傅馮兩昭儀位均勢敵了。好在傅昭儀究竟還是一貫受人稱讚過來的,心靈美。形勢、氣忿所壓倒故無甚大問題。
§§第三章 宦官石顯鑽營全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