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閱讀頁

第六節 儺的種類

  中國的儺文化非常豐富,並且在曆史發展過程中形成了不同的種類。那麽中國儺到底有哪些種類呢?其實,這在古代便曾有人進行過歸納。

  宋代陳元靚在《歲時廣記》卷四十中就記載有有司儺、鄉人儺、逐除儺、驅鬼儺、埋祟儺、送疫儺、殿前儺及大內儺等幾種類別的儺,並引用曆史文獻加以說明。如“有司儺”引《月令》稱“季春命國儺,季秋天子乃儺,季冬命有司大儺旁磔”;“鄉人儺”引《論語,鄉黨》稱“鄉人儺,朝服而立於阼階”;“逐除儺”引《呂氏春秋,季冬紀注》稱“前歲一日,擊鼓驅疫癘之鬼謂之逐除,亦曰儺”;“驅鬼儺”引《禮緯》稱“以正歲十二月命禮官時儺以索室中而驅疫鬼也”;“埋祟儺”引《東京夢華錄》稱“除日禁中呈大儺儀……自禁中驅祟出南薰門外轉龍灣,謂之埋祟而罷”;“送疫儺”引《後漢書,禮儀誌》稱“先臘一日大儺,謂之逐疫……逐鬼投洛水中,仍上天池,絕其橋梁,使不複渡還”;“殿前儺”引《樂府雜錄》稱“晦日於紫宸殿前儺,張宮懸樂”;“大內儺”引《南新書》稱“歲除日,太常領官屬樂吏護童侲子千人晚入內,至夜,於寢殿前儺”。

  以上陳元靚雖對儺進行了一係列的分類,但還不是很科學。現代有學者經過歸納總結,對儺進行了一係列較為科學的分類,如依據流行的對象分,儺可分為:宮廷儺、民間儺、軍中儺及寺院儺。

  宮廷儺

  主要是指由天子或諸侯王以國家或者朝廷的名義舉行的儺,亦為官儺,即官辦之儺。宮廷儺是先秦時期儺類型中最為主要的一種,儺事活動中的核心人物方相氏便由朝廷任命,受天子或諸侯王之命掌管儺事活動。如《呂氏春秋》第十二卷“季冬紀”中就說:“命有司(即方相氏)大儺,旁磔出土牛,以送寒氣。大儺逐盡,陰氣為陽導也。”就是在天子因做惡夢而感到不祥時,也通常需要大興儺事,以驅邪逐鬼,如《周禮,占夢》中就說:“季冬,聘之夢……遂令始儺。”在使用儺時,甚至還有非常嚴格的一係列規定,漢代著名學者孔穎達在對《禮記,月令》中關於儺的注疏中,就談到:“以季春為國家之儺,仲秋為天子之儺。”由此足以說明在先秦時期,儺已經成為一個國家重要的文化存在,它是一種能夠影響到整個社稷興衰存亡的“通神”之儀。每逢此時,尊貴如天子也要畢恭畢敬,拿出自己的萬分虔誠,並十分注意自己的行為舉止,“居宮室左,乘玄路,架鐵驪,載玄旗,衣黑衣,服玄玉,食粟與彘”(《禮記,月令》)。宮廷儺一直流傳到清代,並隨著清王朝的覆亡而消失。

  民間儺

  即鄉人儺或百姓儺。孔子《論語,鄉黨》中說:“鄉人儺,朝服而立於阼階。”其大意為:在鄉民們迎神驅鬼、舉行儺事時,應該穿著嚴肅的朝服按規定站立在東邊的台階上,不得有怠慢輕視的表現。民間儺的舉行也有著嚴格的時間限製,一年之中,孟春和仲秋的儺事活動隻能由天子和諸侯王獨享,民間不得隨意舉行。隻有在歲末之際,也就是在季冬時節,才令民間也同時舉行儺事。然而,從最初形態來說,宮廷儺本身應該也是從民間鄉野中滋生出來的。文化之源從來便出自民間,宮廷儺的出現不過是對民間儺現象加以體認、強化後的結果。民間儺充滿著無限的生機與活力,它在民間不斷得以存活和再生,千古相傳,延綿不絕。當宮廷儺隨著政治曆史的演變而失去自身的活力之後,民間儺卻依然能在漫長的曆史長河中不斷被繼承下來,並顯現於世。可令人惋惜的是,數千年來的曆史特別是官方曆史對於民間儺的記載卻殘缺不齊,這就要求我們有責任和義務對民間儺進行深入的整理發掘,並加以研究和保護。

  軍中儺

  又稱為“軍儺”,那是古代軍隊於歲除或誓師練武時戴著麵具進行的一種跳儺祭祀儀式。據現存相關史料記載,軍儺比較突出的主要有兩類,一類是直接稱“軍儺”這一稱謂的,另一類則是關於儺在軍隊中的具體表現。前者如宋人周去非《嶺外代答》所述:“桂林儺隊,自承平時名聞京師,曰靜江諸軍儺”,明確指出了宋時軍儺不但存在,而且靜江的軍儺還名聞於京師。後者如《魏書,禮誌》記載:“高宗和平三年十二月,因歲除大儺之禮,遂躍兵示武,更為製令”,這可以看作是儺在軍隊中的一種自然延伸,即借助於儺禮以助軍威,也可認為是軍隊演練時對儺的一種強化,即用軍隊的雄壯之勢壯大了儺這一儀式。後來,人們也經常通過軍儺來達到演習尚武這一目的,這在有關文獻中也有記載,如《安順續修府誌》就記載:“黔中人民多來自外省,當草萊開辟之後,人民習安逸之境,積習既久、武事漸廢……於是有跳戲之舉……蓋藉農隙之際演習武事,亦存‘寓兵於農’之深意也。”這裏提到的安順軍儺,也稱為“地戲”,通過跳戲這一儀式來展現崇尚武事以消除軍隊軍心渙散的現象。軍儺的出現還具有另外一層意思,那就是通過頭戴麵具與神靈相互感應,借助神靈之威來戰勝敵人,這是希望獲得戰爭勝利美好願望的世俗化表現。

  寺院儺

  寺院儺與軍中儺在形式上有著某些共同之處。軍中儺是將儺中所含有的“武事”因素加以強化,使儺服務於軍事戰爭,從而獨立成為一種儺的類型。而寺院儺則是將儺中所內含的“宗教”因素加以強化,使儺服務於道觀寺院,並與道觀寺院本身固有的宗教內容相互滲透而形成的一種儺的類型。它們具有共同的特點,那就是在於請神驅鬼,祈福禳災。如在道教中,就比較突出的表現在醮齋一類的儀式活動中。在中國台灣的台南市,直到20世紀70年代還經常舉行規模盛大的道教醮儀,稱為迎王爺。道士登上仙壇,向神誦讀有關疏文,讀後放入鍋中燒掉,表示已傳達到上天。之後,人們以神輿為先導,跨過油鍋,向著河灘迎接王爺。迎接的過程中一隊人馬手持槍和矛等各種武器,跳著雄壯的舞蹈。童乩這時候也登上場,揮舞著刀和狼牙棒,背上流著血,裝扮成神的樣子。人們遠遠地把王爺船圍起來,圈中童乩亂舞,神輿四處飛奔。最後,點火燒船,在村民的守護之下,送走王爺,祭禮也隨之結束。這十分鮮明地展示了道教醮儀中所體現的寺院儺的情形,那是道教醮儀與民間儺相互結合的產物。在佛教文化中,寺院儺最突出的體現當數佛教中的“目連戲”扮演。“目連戲”是從佛經故事目連救母為題材改編而成的戲目,主要是為了闡明因果,超度亡靈,並逐漸使其成為請神逐鬼、祈福祛災的宗教祭祀活動。那也是佛教儀式與民間儺相互結合的產物。寺院儺作為一種獨立類型的儺,雖然是一種後起現象,但也是宗教對早期的儺文化進行接納並逐漸融合的結果。

  而依據其內容,有學者又將儺分為:衝儺、願儺、喪事儺、婚嫁儺、成丁儺等。

  衝儺

  是指家中有遭受生病、難產、受災等等不幸的事情,請儺壇來做法事和演儺戲,以求衝災去禍。其中,治病是最為常見的衝儺項目。

  願儺

  是人們先許願,待心願實現後請儺堂戲班演唱儺戲,以酬謝神靈還願,還願之後再“勾願”(即將原來許下的願一筆勾銷)。如,因患病而衝儺,病愈之後便要進行還願,就要請儺戲班演戲還了願,並要做“勾願”儀式。

  喪事儺

  在湘西又稱為“翻解道場”,俗稱“殤亡”,即為非正常死亡者辦喪事。某人死去若幹年之後,其子女為其操辦喪事,以求為其解脫。做這種道場,巫師隻為人驅禍,不給人祈福。這是古代喪禮的演變形態,但卻已經巫術化了。

  婚嫁儺

  過去壯族的婚嫁,保持著非常古老的習俗,婚禮之後,女方就回娘家,跟鄰居女孩住幾年,同時又常常和男方偷偷幽會。等到女方有了身孕,告訴男方,這時就要舉行“作星”道場,也要演儺堂戲,這便是婚嫁儺。

  成丁儺

  這是一種原始的遺存,在過去,桂北壯族男孩長到16歲時,便要跳儺神。舉行了這種祭祀活動之後,男孩就算是成人了,有權參與氏族內部的一些活動。後來這種儺事活動很少舉行,現在看來,成丁儺倒有點類似於成年禮。

  倘若以空間地域的分布來劃分,有學者又將儺分為以下三種類型:即中原儺、北方儺和南方儺。

  中原儺

  中原地區在古代是我國政治經濟文化的中心,儺在中原受到了朝廷天子的高度重視,一度成為國家性的大禮,長期成為儺文化的主流,並由中原傳播於全國各地,使各地區的儺或多或少都帶有一點中原儺的痕跡。在具體操作上,中原儺的儺儀也是文獻記載最為詳細的,傳承的脈絡也較為清晰。正因如此,才為我們了解古儺文化提供了可能。可以這麽說,中原儺是我國儺文化中的核心。

  北方儺

  北方儺主要就是指以往人們通常所說的“薩滿”現象。這主要流行於北方民族如滿、蒙古、維吾爾、哈薩克、柯爾克孜以及東北地區的赫哲、鄂倫春、鄂溫克、達斡爾等民族當中。其與中原方相氏請神逐鬼、祈福禳災的性質是一致的。此外還應當指出的是,北方儺雖然以原來稱作“薩滿”的文化現象為主要代表,但決不就意味著除此之外,不再有其他的形態。由於中原儺文化與北方儺文化兩大區域的長期交往,二者之間都相互吸收了自身固有因素之外的許多東西,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現象。

  南方儺

  南方儺主要是指包括了巫文化及少數民族原始宗教活動中請神逐鬼現象在內的眾多儺文化類型。與北方薩滿現象相似,長期以來,南方文化就是與中原文化保持著顯著差別並以巫鬼文化而著稱的另一大區域。與這一曆史格局相對應,在儺的分布上,也形成了相對完整和獨立的又一類型--南方儺。除了巫以外,南方儺類型中另一主要部分即各少數民族社會生活中許多被冠之以“原始宗教”的請神逐鬼現象。例如苗族的“跳鬼”、布朗族的“送火神”、白族的“天鬼”信仰等等。

  需要強調的是,儺是一種非常繁複的文化現象,以上的這些分類劃分都是相對而言的,並無絕對的界限。

  
更多

編輯推薦

1中國股民、基民常備手冊
2拿起來就放不下的60...
3青少年不可不知的10...
4章澤
5周秦漢唐文明簡本
6從日記到作文
7西安古鎮
8共產國際和中國革命的關係
9曆史上最具影響力的倫...
10西安文物考古研究(下)
看過本書的人還看過
  • 西安文物考古研究上)

    作者:西安文物保護考古所  

    科普教育 【已完結】

    本書共收入論文41篇,分7個欄目,即考古學探索、文物研究、古史探微、遺址調查報告、地方史研究、文物保護修複技術、文物管理工作。

  • 浙江抗戰損失初步研究

    作者:袁成毅  

    科普教育 【已完結】

    Preface Scholars could wish that American students and the public at large were more familiar...

  • 中國古代皇家禮儀

    作者:孫福喜  

    科普教育 【已完結】

    本書內容包括尊君肅臣話朝儀;演軍用兵禮儀;尊長敬老禮儀;尊崇備至的皇親國戚禮儀;任官禮儀;交聘禮儀等十個部分。

  • 中國古代喪葬習俗

    作者:周蘇平  

    科普教育 【已完結】

    該書勾勒了古代喪葬習俗的主要內容,包括繁縟的喪儀、喪服與守孝、追悼亡靈的祭祀、等級鮮明的墓葬製度、形形色色的安葬方式等九部分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