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閱讀頁

第五節 第一節儺的分布

  前麵我們主要對贛儺進行了介紹和論述,然而在我們國家儺的分布是十分廣泛的,其他省份也還存在著各式各樣、風格迥異、攜帶原始文化密碼的儺文化現象。下麵讓我們走進這些繽紛而又神秘的儺文化世界,去感悟一番其中的美妙景象!

  中國的儺文化分布非常廣,可以說除了東北三省和新疆等地由於薩滿教的傳入,主要信奉薩滿教之外,不論是在我國的南方還是北方,曆史上都有儺的生存痕跡。隻是由於地域、民族的不同,對其稱謂有所不同罷了,如:南豐的“跳儺”,婺源的“鬼舞”,流坑的“玩喜”,安徽、雲南的“端公戲”,廣西的“師公戲”,四川、湖南的“道公戲”,江蘇南通的“童子戲”,河北邯鄲的“捉黃鬼”,貴州安順的“地戲”,等等,可謂名目繁多。

  在我國,至今仍流傳著儺文化的省市主要分布在:湖南、湖北、廣東、廣西、福建、四川、重慶、雲南、貴州、安徽、江蘇、江西、山西、浙江、台灣、河南、河北、陝西、青海、西藏、甘肅、內蒙古、遼寧等地,黑龍江有些農村也保存著古儺文化。如果使用文化版圖進行歸納的話,中國儺文化則主要分布在中國的南部和東部。其具體的分布特征主要體現在:1.儺祭、儺技以及原始儺戲區,包括湘黔交界的新晃銅仁原始儺區,湘鄂渝儺區,贛湘鄂儺區,皖南儺區和贛閩浙儺區;2.儺文化的中後期產物--儺戲和地戲文化區,包括貴州安順軍儺區,閩南木偶、肩膀戲區,滇東南澄江關索戲區,維西大詞戲區,昭通端公戲區,湘鄂交界地區和川北地區的陽戲區,以及晉南鐃鼓雜戲區、曲沃扇鼓儺戲區和雁北賽戲區等等。

  近幾十年來,由於許多地區的儺文化迅速消亡,迄今為止,中國儺文化(包括儺祭、儺舞、儺俗、儺戲等)保存得比較好的省市主要是在江西的萍鄉、南豐、撫州、上饒、宜春和九江,湖南西部的懷化、湘西自治州、張家界、邵陽市,湖北的鄂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重慶的黔江一帶,四川、貴州、青海、甘肅的藏族和彝族地區,山西的曲沃、雁北一帶,江蘇的南通、連雲港,安徽的貴池、安慶市、黃山市,河北的武安市,廣西的桂林、河池市等。

  如果按民族來劃分的話,儺文化又主要存在於漢族、蒙古族、藏族、侗族、苗族、土家族、瑤族、布朗族、布依族、彝族、壯族、黎族、佘族、水族、仡佬族、毛南族、高山族、門巴族、珞巴族等民族中。

  對於中國儺中的贛儺部分,前麵我們已經做了比較詳細的論述。而對其他省份的儺文化現象,下麵我們將選擇幾個比較重要的給大家進行介紹。

  湖南侗族的“咚咚推”和土家族的“毛古斯”

  在民國以前,“咚咚推”遍行於中國侗族北部方言區,主要在湖南、貴州和湖北部分地區。但是傳承至今,僅在湖南省懷化市新晃侗族自治縣貢溪鄉的一個叫天井寨的村寨中還繼續流傳著,是侗族老少都非常喜聞樂見的一種既有祭祀性又有娛樂功能的、原始而又古老的儺事活動。

  在“咚咚推”的整個演出過程中,都是使用鑼鼓來打節拍伴舞的,打法為兩聲鼓音(咚咚),隨著一聲鑼音(推),周而複始地敲擊出這一節奏,“咚咚推”也因此而得名。由於儺舞的角色自始至終都在跳躍中進行表演,而且都是同邊手(即同手同腳)做動作,所以當地老百姓又都叫它“跳儺”或“跳戲”。據稱這是在全國所見儺舞中最為原始、傳統的,以舞蹈為主,不加任何人為導演的古儺遺風之一。

  據當地人講,天井寨龍氏祖先早在明代永樂十七年(1419)以前還居住在靖州飛山腳下時,就會跳“咚咚推”這種儺舞。而在天井寨的姚氏家族卻認為,早在明成化二十二年(1486)前,姚氏祖先還在縣境的新寨居住時,就有了這種“跳戲”。所以在當地,便有了“咚咚推”“頭在靖州尾在天井”和“頭在新寨尾在天井”的爭議。雖然“咚咚推”出現的確切時間已經無法考證,但通過動作和話白內容等推斷,其屬於原始的儺舞是毫無疑義的。

  作為一種原始的儺舞,“咚咚推”沒有專門的演出班子和劇本,而且曆來都是以父傳子、長傳幼,口傳心授的方式繼承下來,這使其成為不同於其他地方儺舞表演的一種獨特的儺儀。自古以來,天井寨就有盤古廟、飛山廟各一座,春節期間每廟一年,由天井寨的龍姓和姚姓輪流坐莊進行祭祀,祭祀時那是必演“咚咚推”的。當然,每逢天災或瘟疫時,也要表演“咚咚推”。

  在進行“咚咚推”表演時,一般不與當地神事活動同時進行。它的主要功能是為慶祝豐收、祛病消災、祈雨抗旱、無嗣求子等。在每次演出之前,都會舉行隆重的開堂請神儀式。

  “咚咚推”表演所需要的場地非常簡單,一個小坪,一塊空地便可以進行。跳戲前,先擺上一個八仙桌,正上方供奉著儺麵鬼神,祭品有糯米粑、一塊半熟的豬肉、水果和酒杯等。“咚咚推”除了36個麵目表情各異的儺麵具(又稱為木腦殼,使用硬質木雕刻出來的麵具,很原始也非常沉)外,最有古代遺風的就是那“稻草衣”。這也是侗族與其他民族儺祭、儺戲中不同的特征。

  “咚咚推”的起舞步伐也表現了“鳥”的圖騰崇拜和“五行說”。當地人稱之為跳梅花,即用跳三角跳成一個五方形。這個跳三角,很像模仿鳥尋找食物和鳥假睡時的步伐。鳥在假睡時,常常是獨腳著地,閉著眼睛,左右腳輪換,尋食物時又常常是雙腳同跳。而“咚咚推”也正是如此,先左腳跳一下,右腳跳一下,然後再雙腳同跳,並隨著鼓點便算完成了一個單元動作。而舞形的五角方位,則又很明顯的是受到傳統的“五行學說”的影響。

  “咚咚推”原始劇目有無聲儺戲《搬開山》、《搬先鋒》、《搬童兒》、《降梅山》、《降楊公》、《蠻八郎》、《搬鐵匠》、《搬師娘》、《監牲》等;還有話白和動作同現的劇目《官山劈虎》、《菩薩反局》、《驅邪逐魔》、《祭盤古》、《請儺神》等;反映曆史典故類的劇目主要有《古城會》、《關公教子》、《雲長養傷》、《天府牛瘟》、《華佗救民》等;表現生活習俗的劇目主要有《慶豐收》、《跳土地》(又稱打土地、出土地)、《哥妹情》、《癩子偷牛》、《攆草鬼》、《斬瓜精》等。

  1949年,“咚咚推”所有的麵具都散失殆盡。此後,演唱時或臨時做紙麵具,或以塗麵化妝代替。1992年,當地群眾重做新麵具,使“咚咚推”又恢複了本來的麵目。近年來,“咚咚推”引起了國內外的廣泛關注,日本、韓國等專家先後對其進行過多次考察,並給予了高度的評價。

  除“咚咚推”外,在湖南土家族地區還存在著一種原始儺舞--“毛古斯”。在湖南永順地區又稱為“毛古斯食吉”。“毛古斯”,意為“渾身長毛的古裸人”;“食吉”,意為“狩獵”。由此可見,“毛古斯”當為遠古先民狩獵活動的遺存。“毛古斯”最突出的特點就是,這些裸人披紮五塊由茅草或稻草編織的“毛衣”,有的地區則用棕片或棕葉編紮成衣片,裹於全身,並遮住頭臉。頭頂紮有數個犄角,數目不同所代表的含義也不一樣:偶數代表著牛和野獸,奇數代表著毛人。這些毛人在表演時,說話要改變嗓音,語音含混不清,這表示毛人剛學會說話。

  表演時,這些毛人要由兩位老毛古斯率領,老毛古斯一為“拔普卡”(祖公),一為“拔帕”(祖母),這有可能是土家族人的一對“始祖神”。從這對老毛古斯同“嘎麥”(即土著頭人)的對話中大概可知,他們是一個氏族群落,來自“金州金田,銀州銀田”,為了尋找最適宜生存和生產的地方,才長途跋涉遷徙到湘西的。而“麥嘎”則善意地告訴“拔普卡”,這個地方有瘴氣,有瘟疫,還有吃人的老虎,有咬人的毒蛇,所以必須要先敬神,才能夠安居樂業,人丁興旺。在跪拜祭祀蒼天神靈之後,“拔普卡”手持大掃帚,翩翩起舞,一邊掃地一邊念道:“牛瘟馬瘟掃出去,纜索般的小米穗子掃進來,虎咬蛇啄的禍害掃出去,牛角一樣的包穀坨坨掃進來……”這樣“拔普卡”就將數十種瘟疫禍害掃除了出去,並掃進來數十種碩果累累的莊稼。

  “毛古斯”表演不僅再現了土家族的遷徙史和在新的居住地祭奠祖靈、驅穢避邪、禳災納吉以求安泰的情形,還描繪了生產和繁衍的曆史。在勞動方麵有“砍火燔”、“織布”、“縫衣”、“打糍粑”、“栽蒜”、“捕魚”等舞蹈場麵。在“圍獵”一場,則有“辨腳跡”、“設卡子”、“放獵狗”、“圍野豬”、“繞山追”、“分野肉”、“祭梅山”等成套的舞蹈動作。割下來的肉,每人都有一份,這又反映了氏族社會平均分配的生活方式。“毛古斯”在分配獵物前要表演“生殖器舞”來取悅女神,以求庇蔭全族,子嗣昌盛:表演人員各配備一根長棍,頂端用土紅的汁水浸染。人們把這象征男性的生殖器,稱其為“粗魯棍”。演到高潮時,毛古斯甚至會用“粗魯棍”隨意觸及女性觀眾的身體。而女方也認為,這是神在賜給自己多生子女,因此不但不反感反而十分高興。“毛古斯”的表演形態雖然非常原始野俗,但這卻反映了土家族人對生活的一種美好願望。

  貴州彝族的“撮泰吉”和德江儺堂戲

  彝族是一個非常古老的民族,由於分支多,不同地區的彝族會有著不同的祭祀風俗。在貴州黔西北地區威寧縣就傳承著一支古老的儺舞--“撮泰吉”。貴州彝族的“撮泰吉”與侗族的“咚咚推”一樣,隻有威寧縣一個隻有50來戶人家的彝族村寨--裸戛村保存了下來。

  在彝語中,“撮”意為人或鬼,“泰”意為變化,“吉”意為玩耍或遊戲,那麽“撮泰吉”譯成漢語意為“人類剛剛變成的時代”或“人類變化的遊戲”,簡稱“變人戲”。“撮泰吉”是裸戛村一年一度最為隆重的儺祭活動。每年的正月初三到正月十五,是威寧縣板底鄉裸戛村“掃火星”民俗節的日子。到了正月十五那天,戴著麵具的“撮泰吉”人走村串寨,每到一戶人家,他們都要坐在火塘邊念一段吉祥祝辭,並向主人索要雞蛋和麻,走時再從柴房四角扯一把草。之後來到寨邊路口,把三個雞蛋埋入土中,點燃茅草,將其餘雞蛋煮熟後分吃,口中還念著“火星走了,火星走了”,以表示全村人已經把瘟疫火海都消除掉了。

  “掃火星”又被稱作為“掃寨”,是中南和西南各省少數民族村寨都存在的一種習俗。隻是地方不同、時間不同和所穿戴的麵具服飾不同罷了,而意義卻是一樣。其意義為把瘟疫、病魔、害蟲以及不幹淨的東西通過祭祀和法事活動,都掃除出村寨。同時,它還有求神祈福,希望人丁興旺、五穀豐收、六畜興旺等含義。

  有學者還認為,“撮泰吉”其實就是麵具戲的意思。“撮泰吉”表演時戴著麵具表演,那麽普通村民戴上麵具之後就不再是普通的村民,而是具有了神力的神祇人物,全村人都得聽他的,他已經成為了神的化身和代言人。這與儺的性質和意義是一致的。還有就是,“撮泰吉”所表演的節目中除了男女交媾繁衍後代和勞動過程,拜四方神聖等之外,還有背銀子買牛耕地和交銀子過秤的情節,這早已不是人類剛形成的曆史階段。所以,將“變人戲”解釋為麵具戲更為恰當點。不過盡管如此,“撮泰吉”還是現存為數不多的古儺舞之一。

  裸戛村的“撮泰吉”一般主要由13人進行表演:6個人扮演角色,3個人扮演獅子,2人扮演牛,2人擊鑼打鈸。其中6個扮演角色的人物分別代表山林老人惹戛阿布(貼白胡須,不戴麵具者)、阿布摩(男性,有1700歲,戴白胡須麵具者)、阿達姆(女性,1500歲,戴無須麵具者)、麻洪摩(1200歲,戴黑須麵具者)、嘿布(1000歲,戴兔唇麵具者)、阿安(小孩,阿布摩和阿達姆之子,戴無須麵具者)。

  “撮泰吉”麵具製作的材料主要是使用杜鵑、漆樹之類的硬雜木,先將木頭鋸成一尺左右的圓木,再一分為二,用斧子削成麵具的粗胚,然後再刻出五官,舊時會塗上鍋墨,後來改為塗墨汁。麵具代表的年齡,主要由有無胡須來加以表現。“撮泰吉”麵具的外部形態為前額突出,鼻子直長,眼睛及嘴部挖出空洞,額頭和臉部用石灰及粉筆勾出各種線條,黑白相間,顯得非常粗獷、神秘、森嚴和古樸。

  與其他儺舞一樣,“撮泰吉”是為了祭祖、求願而進行的原始民俗祭祀活動。表演“撮泰吉”時,有誦詞與話白並配以動作,表演時的發音不使用正常的發音,而是發出猿猴般的叫聲應和。其舞蹈動作完全是裸戛村彝族百姓日常生活和生產的動作。如反映裸戛村先祖長途遷徙的艱辛時,每個人都拿著一根木棒做著跋山涉水的動作;反映裸戛人繁衍後代時,則使用非常原始的動作來加以表現,在勞動之餘,就在山地上,“阿布摩”就從“阿達姆”身後抬腿進行交媾。這種儀式與侗族求子還願、在眾男女麵前用豬表演交媾一樣,非常原始;在反映生產勞動過程中的開荒種地和喜獲豐收時,其舞蹈動作也多從現實生活中轉變而來。在儺舞“撮泰吉”的節目中,還有“阿達姆”給孩子喂奶的情節;此外還有“撮泰吉”老人們將蛋埋在泥土中,次年挖出來以觀其好壞,以此來預測吉凶的卜卦過程,等等。

  “撮泰吉”的這些表演非常原始而又別具一格,在人類學、民族民俗學,甚至是儺戲、地方文化史等方麵都具有無可比擬的研究價值。2006年5月20日,貴州彝族的“撮泰吉”經國務院批準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

  德江儺堂戲

  德江縣地處貴州東北部,自古為土家族等少數民族聚居之地,特殊的地理位置使德江儺堂戲不僅源遠流長,而且保存得十分原始和完整。德江儺堂戲又稱儺戲和儺壇戲,土家族人則稱為“杠神”,據說已有600多年的曆史了。

  儺堂戲經過不斷地發展,逐漸形成了一整套的儺儀、儺戲、儺舞和儺技,至今還仍然活躍在黔東北的村村寨寨。在德江縣,現在就還有130多“壇”儺堂戲在民間活動,每壇有一位“掌壇師”(當地稱為“土老師”),演出少則三五人,多則10來人。儺堂戲常常是儺戲演出與儺壇祭祀交織在一起,可分為祭祀、開洞、閉壇三個部分。其麵具多者有36麵,少者也有5麵,均為木質製成。

  在舉行儺事活動前,“土老師”都要精心布置一個儺壇(儺堂),儺壇布置得非常精致漂亮。表演時“土老師”頭戴麵具,身穿“法衣”,在莊嚴肅穆、香煙繚繞的“神案”前,在鼓、鑼、嗩呐等的伴奏聲中“開壇”,或跳神唱戲,或占卜問卦,或為祈願人家通報神祇意旨及禍福吉凶。土家族的先民們相信,在他們的周圍還存在著一個鬼神的世界,他們在主宰著人世間的一切,隻有頂禮膜拜、祈禱,用巫術、符咒、舞蹈等儀式,才能避疫逐鬼,驅邪化凶,降福賜吉。在土家族人看來,任何神靈,即使是凶神,隻要自己誠心實意地去“許願”、“還願”、“酬敬”,就能夠使它們與人為善,使人們逢凶化吉。

  儺堂戲所表演的劇目大致可分為兩類:

  第一類為始祖戲內容,劇目有《天仙送子》、《白旗先鋒》、《搬開山》、《搬土地》、《搬算匠》、《搬童兒》、《白望送娘》、《開山砍五路財》等等,大多表示酬神還願。

  第二類是正本戲,又可分為大戲、小戲和折子戲三種。大戲劇目有《孟薑女》、《龍王女》、《龐氏女》、《陳世美不認前妻》、《雙上墳》、《四下河南》、《汾水河》、《趕齋記》、《八仙圖》、《萬花樓》、《二度梅》、《劉海砍樵》等等,都是一些傳統戲;小戲劇目有《三寶舞龍》、《雷交錘》、《白猿戲晉》、《勾頭催糧》、《撿田螺》、《正二邊筐》等等,它們都屬地方戲;折子戲劇目有《庸堂會》、《蘆林會》、《池塘會》、《金橋會》、《樓台會》、《安安送米》、《打蘆花》、《車江別》和《梁祝姻緣》等等。這些劇目既為酬神,也為娛人。

  在德江儺堂戲中,還有一些非常獨特的“絕活”,如“踩刀祭”、“溜鏵口”、“翻叉耍”等表演。觀看這類表演時,觀眾都是屏住呼吸,提心吊膽,既精彩又刺激,真是令人歎為觀止。比如“踩刀祭”,踩“地刀”時,是把一排鋒利的大鋼刀刀刃朝上置於地麵;踩“天刀”時,則把若幹大鋼刀刀口朝上置於木柱之上排列為樓梯狀。祭祀開始時,“土老師”身穿法衣,打著赤腳,一邊畫符念咒,一邊從容不迫地走上刀刃,如履平地。“溜鏵口”則是把若幹鐵鏵口(有時用磚頭)全部用火燒紅,排列在地上,由“土老師”光著腳板逐一走過。“翻叉耍”則更為驚心動魄,“土老師”為了降伏惡鬼,要用鋼叉向另一個扮演惡鬼的“土老師”的咽喉或胸膛用力投擲過去,而對方則要用單手準確地接住飛來的鋼叉。這些無疑繼承了古代巫術以符咒威力來進行驅鬼逐疫的傳統。

  四川、甘肅藏人“跳曹蓋”

  “跳曹蓋”是聚居於四川省平武縣、九寨溝縣(原南坪縣)和甘肅省文縣一帶的藏族儺舞。四川綿陽市平武縣白馬鄉是“跳曹蓋”最為普及的地區,據有關學者調查顯示,白馬藏區直到20世紀的中期,即三四十年前,還保留著氏族公社的殘餘。那裏的白馬藏人不與外族通婚,還保留著刀耕火種的生產方式,宗教信仰處於原始宗教萬物有靈的階段,因此民族祭祀活動非常原始。儺舞“跳曹蓋”就是其典型。

  “跳曹蓋”的曹蓋,譯成漢語,就是麵具的意思。“跳曹蓋”就是跳麵具舞,它是全國僅存不多的幾個原始儺舞之一。與上述幾個古老民族一樣,“跳曹蓋”也是春節的祭祀神舞。在四川平武縣、九寨溝縣與甘肅文縣交界處的藏人區,大約有1萬餘人在傳承著這種“跳曹蓋”。

  在平武縣白馬鄉等地,“跳曹蓋”的儀式一般在每年正月初六舉行。初五晚上,人們便在寨外空壩上搭上祭棚,在祭棚中間燒起一堆篝火,巫師們圍在火堆旁念經。初六清晨,隨著一陣火槍聲、鞭炮聲、鑼鼓聲和喧鬧的人聲,身穿五彩長袍、頭上插有雪白雞毛的人們,帶著事先準備好的祭品來到火堆旁。首先,人們在巫師的主持下,殺牛祭神。然後,“跳曹蓋”的青壯年戴上巨大的木製麵具,手持大刀、鋸子等道具,圍著火堆跳起粗獷、古樸、剛健的曹蓋舞。跳曹蓋舞者至少要有三人,三人以上不限,並且都頭戴麵具,在“咚咚咚”的鼓聲和“哐哐哐”的鑼聲伴奏下,不停地跳躍。

  “跳曹蓋”的舞蹈以手上動作為主,其內容主要是模仿熊等猛獸的動作,力求表現得凶猛怪誕。跳至高潮時,還要從火堆上飛身縱過。每當這個時候,鼓鑼齊鳴,群情振奮,非常壯觀。接下來,跳曹蓋的隊伍圍著寨子挨家挨戶去跳,最後跳到田邊地角為止。據說,這是為了驅鬼,將鬼怪趕出寨外,保一年人畜平安、五穀豐登。從這一點來看,“跳曹蓋”與古儺是一脈相承的。

  麵具在白馬藏人的心目中具有驅邪的功能,與黔湘川桂交界地區的鄉間一樣,常有人將麵具掛在大門的上方,以祛除邪惡。白馬藏人“跳曹蓋”的麵具材料多為當地的樺木製作而成,一般長約40厘米,寬約30厘米,頂部木厚2-3厘米,麵部木厚1-2厘米,既大且厚,一個麵具大約有10多斤重。“跳曹蓋”所戴麵具的形象皆為動物,主要是熊頭麵具,白馬藏人稱為“達納屍界”。“納”是“黑”之意,“達”即指“熊”,“屍界”指“神靈”,“達納屍界”就是指黑熊神。白馬藏人崇奉黑熊神,認為它是鬼怪們最懼怕的神靈,故將麵具做成熊頭形象,相信這樣便能驅逐一切鬼疫。這些麵具,一般都雕刻得凶猛異常,呲牙咧嘴,讓人看了都心生畏懼。據白馬藏人說:麵具的形象,做得越凶狠,越讓人可怕就越好。在白馬藏人看來,隻有以惡鎮惡才能趕走一切妖魔鬼怪,保一方平安。所以麵具多為凶狠、恐怖和強悍的形象。

  雲南儺舞

  雲南儺舞常與當地各民族的原始宗教信仰聯係在一起,但傳承至今且戴著麵具跳儺的,主要有文山壯族苗族自治州的麻栗坡縣彝族倮支、思茅地區瀾滄拉祜族自治縣布朗族以及昭通彝族、苗族。在雲南,沒有專門從事儺事活動的儀式,所有的儺事活動都是結合當地的節日在祭祖儀式或原始宗教活動中進行的娛神娛人表演。

  麻栗坡縣位於著名的老山腳下,與越南河江省相距隻有23公裏。在這個中越邊境上,有兩個不足3000人的白倮寨,自稱為殺人倮(人老後宰殺分給全寨的人吃)的後代。那裏的白倮人至今不與外族通婚,生活在原始森林中,每年的農曆四月第一個龍日便是他們的祭祖節日,叫做“蕎菜節”。白倮人的儺麵有兩種,一種與湘儺麵具相似,是人物麵具;一種比人的臉大一倍多,斑馬紋木麵具,全為動物鬼怪麵具,然而這裏的鬼怪都是善鬼。整個祭祖群體舞蹈中,所有白倮人都要參加,但戴麵具的隻有10多個人。祭祀由師公主持,念一些祈神驅疫求豐收保平安等頌詞。儺舞自始至終隨著銅鼓踩點起舞,不唱也不出聲。這是白倮人一年中最為熱鬧的節日。

  思茅地區瀾滄拉祜族自治縣惠民鄉萬畝古茶林中有一個布朗族的寨子,叫芒景寨。這個寨子每年的農曆三月三都會舉行山康節,即潑水節。節日的意義與跳儺一樣,都是為了驅邪逐疫、祈求豐收平安。布朗族的麵具,他們稱為“鬼臉”,也是善鬼、好鬼。儺麵一般使用獸皮製作,外形非常恐怖。

  昭通儺舞主要有上市、下市、門市、正市這麽四種舞蹈程序,以跳儺為主。《蓋鬼掃邪》是直接展現驅鬼掃滌邪惡的儺事節目,鬼由人戴麵具扮演,其動作張牙舞爪、躥跳於儺堂,做出許多恐怖之狀。《禮請》是儺舞的中心環節,凡是相關的神都要一一請來。昭通的儺麵主要由楊木、梘等輕而實的木質材料,經過雕刻、塗色而成。儺麵以文、武、凶、善、醜來分類,並且男女有別。儺麵被稱為“古臉子”,而戴著麵具舞蹈則稱為“出臉子”。昭通儺舞以似神、裝神、表現神的活動為主,巫師麽公在台上戴上麵具就成了神,隻舞蹈不唱歌,而台下的巫師則要唱“神歌”。此外,昭通儺舞還保存了一些原始儺祭中的儺技,如“吐獠牙”、“噴火”之類的節目。

  內蒙古的“好德歌沁”

  內蒙古蒙古族的“好德歌沁”,譯成漢語為醜角之意;又稱為“呼圖克沁”,漢語意為“祝福求子”。“好德歌沁”是蒙古族一種戴著麵具在人家家裏進行求子還願的儺祭儺舞表演。“好德歌沁”是一個劇目的名稱,將儺戲中的角色直接用於儺的名稱上,這比較少見,從另一麵來說則可見其在民眾中受喜歡的程度。“好德歌沁”流傳於內蒙古赤峰市敖漢旗薩利巴、烏蘭召一帶蒙漢雜居地區,每年農曆正月十三至正月十六日演出。演員們分別裝扮白老頭、黑老頭、白老頭的妻子曹門代、女兒花日、孫悟空和豬八戒。“好德歌沁”的表演有著一定的程式:

  第一步:出發時要載歌載舞,演員們戴著麵具唱《敖漢讚歌》、《雞鴨廟歌》,遊行到村莊的街道路口。由孫悟空和豬八戒開路,白老頭走前,眾人跟在後麵。

  第二步:進院祝福驅邪。演員進入人家院子裏,跟著就會環繞表示吉祥“盤腸”圖案跳吉祥舞蹈、唱吉祥歌。白老頭揮舞寶杖指點四方,為主人祈福驅邪逐疫。

  第三步:在院子裏做完儺祭活動之後,進屋便做祝福、送子的活動。進入室內表演時,孫悟空、豬八戒不進屋,其餘演員依序盤腿坐在主人家的炕上,吃席、唱頌歌。如果主人家提出想求子,白胡子老頭就會拔下一根白胡子係在銅錢上,說著祝詞,意為來年生子。

  第四步:臨別時辭行。當演員唱起《青鳥歌》時,主人家知道“好德歌沁”們要走了,便故意請曹門代留下,這時白胡子老人要唱《求情歌》,請主人不要留下妻子。離開主人家時,他們還要唱《四個杭蓋》等歌,去另外一家。

  “好德歌沁”在演出前要將麵具放在寺廟供奉,表演的演員有五六個。這是一種處於儺舞和儺戲之間的儺文化。

  山西扇鼓“馬馬子”

  1987年,在山西曲沃縣任莊村有一位叫許世旺的農民,獻出一部清末的抄本《扇鼓神譜》。根據此抄本和該村老藝人的回憶,在1989年,這種湮沒了半個多世紀的扇鼓儺禮終於原汁原味地恢複了演出。扇鼓儺具有民俗節日特點,演出時間為農曆正月初七至元宵節期間。這是迄今為止唯一在黃河流域保存的,以扇鼓為特征的儺禮。它包括祀神、驅儺和獻藝三個部分的內容。演出的主體由本村12名農民組成,稱為“十二神家”。顯然,這是東漢大儺中“十二神獸”、唐代大儺中“十二執事”的曆史衍變。這“十二神家”翻穿雜色羊皮襖,頭戴清代官員的圓錐頂“涼帽”,手持扇鼓進行表演。

  祀神開始,一麵上書“遵行儺禮,禳瘟逐疫”的纛旗引領十二神家、花鼓隊、秧歌隊等穿街走巷後,步入祭壇。祭壇設“八卦壇”,每個祭壇供桌上供著2尺或1米高的“禮饃”。這些禮饃上有飛禽走獸和各種花卉,並染上鮮豔的色彩,十分精美悅目。“八卦壇”分設於八個方位,北壇最大,供奉主神後土娘娘。在古人觀念中,視天為父、地為母,在曆史演變過程中,後土逐漸母性化,變成了後土娘娘。許莊村南龍山建有後土廟,舉行儺禮時便將廟中神位迎請至祭壇,放置於北壇,以顯示其至高無上的地位。

  祀神後,十二神家沿門逐戶驅邪除災。其中一位名為“馬馬子”的神家,手持碗口粗、約3米長的麻鞭,殺雞並將雞血滴入酒內做法事後,去各家各戶收災。在唐代大儺中,十二執事也是手持麻鞭進行除災驅儺的,從這可以看出兩者之間的繼承脈絡。

  最後便是獻藝,目的是娛神又娛人。表演的節目有《吹風》、《打倉》等民間歌謠。前者讚頌木匠、鐵匠、石匠等手工藝人,後者稱讚板豆、麥子、大麻等五種農產品對農民的重要性。實際上是以幽默的語言讚美自己的勞動,也反映了農民豐收後的喜悅心情。此外,在《攀道》中有兩個角色比較有趣,一個叫“胡論”,一個叫“憋天”,意思是二人吹牛能憋破天。從二人吹牛比賽的滑稽表演來看,我們可以感受到唐代參軍戲中“參軍”、“蒼鶻”對它的影響。因此,山西扇鼓“馬馬子”也可以說是一種曆史悠久、十分古老的儺事活動。

  青海土家族的“跳法拉”和“跳於菟”

  在青海省土家族聚居的民和縣三川地區,每年農曆七月十二日至九月十五日,都要舉行規模盛大的民眾“納頓”會。這種民俗活動,是三川土家族特有的傳統節日,也是延續至今的一種軍事部族時期的祭祀儀式。

  “納頓”會上的最後一個程序是“跳法拉”,“法拉”是土語的音譯,意為“神漢”。法拉作為人與神的中介,在神附體後,他能代表神說話,下達聖意。法拉跳神時,手持鋼製古戟,兩腮插上兩把長20公分、寬1公分的鋼釺,繞場蹦跳作舞,也有將鋼釺插在雙鼻孔、雙耳、雙肩、雙奶頭、舌頭上,稱為“十二鋼釺”。當法拉進入亢奮狀態後,會口吐白沫,目光呆滯,此時即表示神靈已經附體。法拉跳舞向神獻祭,並手執神刀,跑到幢幡前向寶蓋、錢糧及帳前供物各擊一下,隨後人們將上述供物取下焚燒。法拉隨即向村民們宣示神諭:今天某村某家“納頓”設下神壇請我來,我心裏喜歡,錢糧已收下,今後你們要敬奉神靈,我去稟報玉皇,保佑你們村子,年年風調雨順,五穀豐登,人畜平安!此時人們呼號應和,以示接受神諭,感謝神靈的保佑。最後,人們將神轎抬起繞場一周,並把從村外請來的“二郎神”神轎移交給下一個舉行“納頓”村莊的人員抬走,本村神轎則仍迎回本村二郎神座安放。

  三川地區土族各村莊的“跳法拉”祭祀儀式基本相似,“跳法拉”是當地土族重要的儺儀活動,同時還具有約束人們行為的潛在功能。這種儀式可為研究土家族先民原始宗教遺風提供重要依據。

  “跳於菟”儀式。現僅存於青海同仁縣年都戶村土家族的“跳於菟”,是古羌部族虎圖騰崇拜的一種遺俗,“於菟”就是虎的別稱。在每年農曆十一月二十日,為了驅除各家各戶的疫病與晦氣,祈盼在新的一年中家家人畜興旺、五穀豐登,當地土家族都要舉行一種“跳於菟”的驅儺儀式。

  在“跳於菟”那天清晨,由土族各部落推選出來的7名男青年,便會集合於山神廟前,在凜冽的寒風中脫去衣褲,並圖畫虎豹斑紋於裸露的身體和四肢,把頭發撮撮紮起,裝扮成“於菟”的形象。他們雙手各持頂端貼有福旗的荊條棍,在巫師“拉瓦”的主持下,通過誦讀經文、跪拜二郎神與山神,然後由“拉瓦”一一灌酒,使虎魂附體。此時,這些不能再說話的“於菟”,便具有了神的某種力量,獲得了驅鬼逐疫的能力。

  隨著一陣鐵銃與鞭炮的炸響,5名小“於菟”直奔山下村寨,巫師“拉瓦”在寺院住持的陪同下,率領2個大“於菟”,邊擊鼓、鑼邊以緩步蹦跳著走街串巷,以驅除遊離在各家宅院之外的疫鬼。而那5名小“於菟”則早已翻牆入院,蹦跳於各戶屋頂之上,進行驅魔逐祟。他們每到一家,在各屋蹦跳一番以示驅鬼逐邪後,便會吃掉或口叼戶主事先準備好的生熟肉塊,再繼續從屋頂進入別家院落。有意思的是,這些“於菟”為什麽必須從屋頂而不能從大門進入各家呢?這是因為從大門進的話,村民們怕遊離於街巷的疫鬼會趁機溜進宅院作祟,所以必須從屋頂上進入屋內。儀式過程中,無論大、小“於菟”,都將接受群眾套往荊條棍上的圈餅,使之獲得靈氣。此外,一些患病者還會主動仰臥在“於菟”們必經的路上,等待“於菟”從身上跨過,以帶走病魔而獲得痊愈。

  驅魔逐疫完成之後,大、小“於菟”伴著逐邪勝利的鞭炮聲,衝向村外河邊進行“洗祟”,即鑿開冰層以冰水洗去身上的虎豹斑紋,表示已將各戶帶來的邪祟、穢氣除去了。而“拉瓦”則也在住持的鑼聲中誦經焚紙,表示已將妖魔徹底消滅。回村後,由“拉瓦”將附有靈氣的圈餅分給各戶村民,使全村民眾吃了之後獲得吉祥、康寧。

  從青海同仁土族的“跳於菟”驅儺儀式中,我們可以明顯看到其中所包含的道教、喇嘛教和原始多神崇拜的遺緒。

  安徽池州儺戲

  池州儺戲源於原始的圖騰崇拜,主要流傳於佛教聖地九華山麓方圓百公裏的貴池、石台和青陽等地,尤其集中於池州市貴池區的劉街、梅街、茅坦等鄉鎮幾十個大姓家族中,史稱“無儺不成村”。池州儺戲無職業班社和專業藝人,至今仍以宗族為演出單位,以祭祖、驅邪納福和娛神娛祖娛人為目的,且以戴麵具為表演特征。

  池州儺戲演出大體上分為三段,即儺儀、儺舞--正戲--儺舞、吉祥詞。也就是在正戲的前後,必須有“請神”和“送神”儀式,如“迎神下架”、“送神上架”、“請陽神”、“朝廟”等。而整台“正戲”,飾演既有戲劇情節、表演程式,又有腳色行當和舞台布景等戲曲特征。池州儺戲的表演都是靠“口傳心授”的方式,宗族師承,世代沿襲。其演出時間分“春祭”和“秋祭”,“春祭”即每年農曆正月初七(人日)至正月十五擇日進行;“秋祭”即農曆八月十五進行,平時不演出。

  池州儺戲演出的劇目主要有兩類:一類是以舞蹈為主,以“悅神”為目的的儺舞和吉祥詞。儺舞有《舞傘》、《打赤鳥》、《魁星點鬥》、《舞古老錢》、《舞回回》、《舞滾燈》、《舞判》(亦稱《判官捉小鬼》)、《舞芭蕉扇》等10餘種。吉祥詞有《新年齋》、《問土地》、《問社公》和《散花》等。另一類是有唱、有說白、有故事情節的正戲(又稱“本戲”),劇目有《劉文龍趕考》、《孟薑女》、《張文顯》、《搖錢記》、《陳州放糧》、《花關索》和《薛仁貴征東》等。另有《包文拯犁田》、《黃太尉》、《斬涇》、《薑子牙釣魚》等劇目已失傳。池州儺戲沉澱了該地區上古到近代各個曆史時期的諸多文化信息,內涵十分豐富,保持了古樸、粗獷的原始風貌,是一種古老的儺文化現象。

  湖北恩施儺願戲

  在湖北恩施東鄉處於四縣(恩施、建始、宣恩、鶴峰)交界處的石窯(現屬紅土鄉),直到如今每年還能演出百餘場儺願戲,較為突出的是漆樹坪村和大河溝村兩個儺班,其傳人蔣品三已有80多歲高齡,目前劇目、行當、服裝、道具都還基本齊全。

  恩施石窯儺願戲,簡言之就是還願時演的儺戲,一般在酬神祭祖(如生日酒、祝米酒、喜酒)、節慶迎神(如攔社、女兒會)、消災祈福(如久病不愈的解脫願、久晴不雨的求雨願,久年無兒的求子願)時舉行。當地藝人至今仍用“正八出”、“外八出”來概括其組成結構。“正八出”(不一定隻是八出),即儀式前、後兩部分各舉行四堂法事,有《發功曹》、《掃台》、《迎神》、《修造》、《開山》、《打路》、《紮寨》、《請神》、《報卦》、《收兵》、《邀罡》、《勾願》等。“外八出”,指前後法事之間演的儺願戲(也有人叫“邪八出”也是“法事”),一般有《鮑家莊》、《青家莊》、《薑女下池》、《打金銀》等大戲和一些小戲。同時又有“大儺願”、“小儺願”一說。舊時還“大儺願”者,少則三日,多則五日;還“小儺願”則時間較短,一夜就可以。恩施石窯儺願戲供奉三位神仙,即:楊戩、劉溫錫、楊宗保。

  石窯儺願戲傳承的劇目大戲稱為“三本半戲”,由蔣品三、鄧玉書等老人口耳相傳,內容分別為《鮑家莊》、《反五關》、《清家莊》和《打金銀》(半本),石窯儺願戲中有很突出的說唱風格,其中的武打場麵和舞蹈動作也很精彩,富有特色。現在,漆樹坪村和大河溝村的兩個儺戲班子分別在蔣品三、鄧玉書、蔣西成等傳承人(掌壇師)的帶領下,除上演“三本半”大戲外,還可上演與大戲相關的小戲,如《王貨郎賣貨》、《大燒香》、《雙怕婆》、《王木匠打嫁妝》、《武二爺討親》、《魏大同脫靴》、《王麻子打殃》、《聾子回門》、《挎皮包報喜》等10多個劇目。總共能演唱的大小劇目達15萬字以上,唱詞約8000行。

  石窯儺願戲的形式十分簡拙原始,但表演內容豐富多彩,有些還具有很強的曆史文化價值,如其中的《鮑家莊》就是幾乎絕跡的《關索戲》。在全國原有《關索戲》的地方,絕大部分都已經不能演出了,但石窯“漆樹坪村儺戲團”和“大河溝村儺戲團”還能將《鮑家莊》中的《胡氏觀燈》、《索員外揀子》、《華嶽傳道》、《鮑家莊招親》四折戲完整地表演出來,這對《關索戲》的保存來說真是一大貢獻。

  四川梓潼陽戲

  在四川梓潼縣,長期流傳著一種酬神還願、驅邪納吉的民間儺戲--梓潼陽戲。據說梓潼陽戲始於清乾嘉年間,至今約有300多年曆史。梓潼陽戲奉“四聖”(川主、土主、藥王、文昌)為戲神,並擁有自己的一套祭祀儀式和演出劇目。

  梓潼陽戲的劇目相傳有三十二天戲、三十二地戲。根據手抄本《戲門斷願啟白》所記,三十二天戲為:《出掃棚前》、《出小鬼》、《出土地》、《出走馬》、《出春牛》、《出結事郎》、《出和事老者》、《出陳牢》、《出猿猴》、《出屏鳳小姐》、《出僧道》、《出梅花》、《三聖起馬》、《出化主》、《出鳳冠柳青》、《出關韓二將》、《出二郎》、《出三伯公婆》、《出楊泗將軍》、《出大伯二伯》等;三十二地戲有:《上太白察善》、《上功曹》、《上祖師》、《上白鶴童兒》、《上靈官鎮壇》、《上點盤土地》、《上統兵元帥》、《出鍾馗》、《魯班造船》、《二郎掃蕩》等。三十二地戲的表演程序為:太白金星查得某地還願祈神,於是稟報天帝。天帝即派真武祖師糾願,派靈官、土地查願,鍾馗去驅鬼,最後由二郎神率領判官、土地去除妖驅邪,將全部疫鬼裝進神船,從而將災疫掃蕩殆盡。

  梓潼陽戲的表演很有特點,它以提線木偶為主導,伴以麵具和塗麵表演角色,而所有的表演又融於法事儀式之中。梓潼陽戲表演還有一個特殊的方式,即在儺戲的演出過程中,神靈會直接與願主進行交流。如王靈官在台上問:“還願弟子,當年你為何許願?”願主稟告:“為家宅不清。”王靈官問:“今日如何酬願?”願主答:“獻上花戲一台,渾豬一頭,龍雞一隻,香燭備齊。”王靈官隨即賜言:“一了百了,一繳百繳,一斷百斷,水上脫刀,永無欠願。願你老者百年長壽,少者鬆柏長壽。”願主叩頭謝恩,退下舞台。在《鍾馗斬鬼》中,鍾馗捉到兩個鬧事小鬼,拉到願主麵前。問願主:“你可認得此二鬼?”願主上前答話:“不認得。”鍾曰:“此二鬼在你屋前屋後,鬥雞弄犬,擾得你不得安寧。現在捉住,何以報答?”願主回答:“錢財酒席報答。”鍾馗說:“好,我把此二鬼斬於陰山背後。從此你家家門清泰,人吉平安。”願主:“謝神恩!”答話完畢,自動退下。

  在演出最後還要表演一場《二郎掃蕩》。二郎神登壇作法,願家立即引導二郎神到各房內驅逐不祥。二郎神把所有“邪惡”掃進船中,並率領願主眾人,在樂隊的伴送下,將船押至村外河邊,當天焚燒,表示疫鬼已除,從此戶戶平安、人人康健。至此,整個演出便宣告全部結束。

  
更多

編輯推薦

1中國股民、基民常備手冊
2拿起來就放不下的60...
3青少年不可不知的10...
4章澤
5周秦漢唐文明簡本
6從日記到作文
7西安古鎮
8共產國際和中國革命的關係
9曆史上最具影響力的倫...
10西安文物考古研究(下)
看過本書的人還看過
  • 西安文物考古研究上)

    作者:西安文物保護考古所  

    科普教育 【已完結】

    本書共收入論文41篇,分7個欄目,即考古學探索、文物研究、古史探微、遺址調查報告、地方史研究、文物保護修複技術、文物管理工作。

  • 浙江抗戰損失初步研究

    作者:袁成毅  

    科普教育 【已完結】

    Preface Scholars could wish that American students and the public at large were more familiar...

  • 中國古代皇家禮儀

    作者:孫福喜  

    科普教育 【已完結】

    本書內容包括尊君肅臣話朝儀;演軍用兵禮儀;尊長敬老禮儀;尊崇備至的皇親國戚禮儀;任官禮儀;交聘禮儀等十個部分。

  • 中國古代喪葬習俗

    作者:周蘇平  

    科普教育 【已完結】

    該書勾勒了古代喪葬習俗的主要內容,包括繁縟的喪儀、喪服與守孝、追悼亡靈的祭祀、等級鮮明的墓葬製度、形形色色的安葬方式等九部分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