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閱讀頁

第一節 贛儺的地位

  贛儺,又稱江西儺,是贛鄱大地儺舞、儺戲、儺麵具、儺俗等的統稱,是中國儺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江西自古被稱作為吳頭楚尾,它北承安徽、湖北,東臨浙江,西靠湖南,南接閩、粵,是中原文化向南轉移的重要承接地。中國曆史上戰亂頻繁,而相對遠離戰場且擁有交通優勢的江西,成為人口遷徙的理想目的地,大量中原人口湧入江西。中原人口的不斷遷入,不僅帶來了先進的中原文化,同時中原的各種儺文化現象也隨之流入江西,與江西固有的巫儺匯合,形成贛儺的一部分;此外,江西與周邊省份交界地區的人們在進行文化交流時,也會吸收其他省份的一些儺文化內容。另一方麵,明清時期統治者推行的移民政策,即“江西填湖廣,湖廣填四川”,江西人口也大量遷往湖北、湖南、四川、廣東、廣西、雲南等地。如此,江西便成了儺文化一個重要的集散地與輸出地。有學者便這樣認為:江西不僅是儺文化的發祥地之一,也是儺文化的重要輸出地之一,國內許多著名的儺舞、儺戲或多或少都與贛儺有一定“親緣”關係。

  總的說來,贛儺很好地傳承了儺的品格與傳統,並逐漸形成了曆史積澱豐厚、形態原始古樸、文物遺存眾多、品類豐富、覆蓋廣泛、文化體係完整等鮮明的特點。中國儺經過數千年世俗化與娛人化的演變,其中有相當一部分已經消亡,還有一部分轉化為有著儺文化遺緒的文化形態。然而,贛儺卻較為完整地保存了原始的儺祭儀式,如南豐縣石郵村的跳儺可稱得上是中國現今極為罕見的古代儺祭儀式的遺存,它與《漢書藝文誌》所載漢代宮廷儺頗為相似;彭澤縣老屋灣的“打野貓”也非常具有古代鄉人儺的意蘊,是一種充滿宗教意義的逐疫儀式,這在當今儺文化現象中也確屬鮮見。贛儺還始終保持著以麵具為核心的這一傳統,贛儺麵具在儺事活動中不隻是一般藝術意義上的化裝,更多的是儺的靈魂、溝通人神的媒介,它享受著人們的敬畏和崇仰,可以說麵具在贛儺中享有至高的地位。贛儺的品類之豐富,在中國儺文化中也不多見:從其性質而言,有儺祭、儺藝術之分;從表現形式而言,有“開口儺”、“閉口儺”,“文儺”、“武儺”之別;從藝術品種而言,則有儺戲、儺舞、儺歌、儺藝等。此外,萍鄉還擁有全國最多的古儺麵具,現存700餘枚,其中一枚出自宋代的石儺麵具,據中國儺戲學研究會會長曲六乙考證,它是“迄今全國所獨有的文物麵具”。最後,贛儺的分布也非常廣泛,據1995年調查顯示,全省至今仍有25個縣(市)有儺事活動,保留的儺舞儺戲節目247個。所有的這一切,使贛儺成為中國儺文化家族中極具代表意義的區域性儺文化,贛儺也因此聞名於海內外。

  新中國成立後,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贛儺的影響力與日俱增。1953年南豐儺舞赴北京參加“全國第一屆民間藝術匯演”,引起轟動,被譽為中國古代舞蹈的“活化石”;1996年南豐又被文化部命名為“中國民間藝術之鄉(儺舞藝術)”。2006年在國務院公布的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中,江西的南豐跳儺、婺源儺舞、樂安儺舞、萍鄉湘東儺麵具便名列其中。贛儺還多次應韓國、日本、新加坡、芬蘭、法國等國的邀請走出國門,南豐、萍鄉等儺舞表演隊頻頻出現在國際舞台。同時,國內文化、教育、學術界人士更是高度重視對贛儺的研究,中國社會科學院、中國美術學院等一批專家、學者多次來贛考察儺文化。2005年6月12日,在各方有識之士的倡議和努力下,由中國文聯、江西省政府和中國民間文藝家協會聯合主辦的“中國(江西)國際儺文化藝術周”在南昌開幕。神奇而又瑰麗的贛儺將會以各種形式不斷“複活”,以更加嶄新的麵貌走向輝煌的未來!

  
更多

編輯推薦

1中國股民、基民常備手冊
2拿起來就放不下的60...
3青少年不可不知的10...
4章澤
5周秦漢唐文明簡本
6從日記到作文
7西安古鎮
8共產國際和中國革命的關係
9曆史上最具影響力的倫...
10西安文物考古研究(下)
看過本書的人還看過
  • 西安文物考古研究上)

    作者:西安文物保護考古所  

    科普教育 【已完結】

    本書共收入論文41篇,分7個欄目,即考古學探索、文物研究、古史探微、遺址調查報告、地方史研究、文物保護修複技術、文物管理工作。

  • 浙江抗戰損失初步研究

    作者:袁成毅  

    科普教育 【已完結】

    Preface Scholars could wish that American students and the public at large were more familiar...

  • 中國古代皇家禮儀

    作者:孫福喜  

    科普教育 【已完結】

    本書內容包括尊君肅臣話朝儀;演軍用兵禮儀;尊長敬老禮儀;尊崇備至的皇親國戚禮儀;任官禮儀;交聘禮儀等十個部分。

  • 中國古代喪葬習俗

    作者:周蘇平  

    科普教育 【已完結】

    該書勾勒了古代喪葬習俗的主要內容,包括繁縟的喪儀、喪服與守孝、追悼亡靈的祭祀、等級鮮明的墓葬製度、形形色色的安葬方式等九部分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