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閱讀頁

第四節 神祇林中 話說神祇

  儺園的西北角是神祇林,占地6000平方米,裏麵布置了37個人們喜聞樂見的神話人物,有的是圓雕,有的是線雕,有的是鏤空透雕。“神”指天神,“祇”指地神,神祇泛指一切神明。神祇信仰源於遠古的自然崇拜。遠古人類相信萬物皆有靈,而自然崇拜即是萬物皆有靈觀念的一種表現形式。人們在這種原始思維的作用下,對與人類生產與生活關係密切的自然物和自然力產生崇拜,於是產生了很多自然神,產生了神祇崇拜。隨著社會的發展,神祇的範圍逐漸擴大,許多在曆史上和宗教裏有著重要影響的人物也成為神祇的重要部分。

  中國古代神祇信仰的範圍十分廣泛,既有門神、石神、愛神,還有各路神仙、各種行業神;既有廣為崇拜信仰的福、祿、壽、財、魁、關公、觀音、彌勒佛等多類保護神,還有令人恐怖陰森的鬼神。神祇信仰作為中華民族的古老信仰,寄托著人們的祈盼,表達著人們的喜樂,展示著人們的生活信念。作為一種民俗,它深刻地影響著中國人的生產與生活,同時也反映了中華民族的宇宙觀、價值觀和審美情趣,具有豐富的文化意蘊。整個神祇林寄托著人們祈望吉祥平安、福壽延年、升官發財的美好願望。

  1.伏羲女媧

  伏羲,是我國古籍中記載的最早的王,所處時代約為新石器時代早期。他根據天地萬物的變化,創造了八卦,即以八種簡單卻寓義深刻的符號來概括天地之間的萬事萬物,為中國古文字的發端,從而結束了結繩記事的曆史。他還模仿自然界中的蜘蛛結網製成網罟,用於捕魚打獵。他的活動,標誌著中華文明的起始。關於他的神話傳說非常多。相傳他人首蛇身,與其妹女媧成婚,生兒育女,成為人類的始祖。又相傳他是古代華夏部落的傑出首領。

  女媧,是中國上古神話中的創世女神。關於女媧的傳說很多。“女媧補天”:自然界發生了一場特大災害,天塌地陷,猛禽惡獸都出來殘害百姓,女媧熔煉五色石修補蒼天,殺死惡獸猛禽。女媧造人:女媧用黃土仿照自己造成了人,創造了人類社會。傳說女媧還製造了一種叫笙簧的樂器,所以又被人們奉為音樂女神。《風俗通義》記載她替人類建立了婚姻製度,使青年男女相互婚配,繁衍後代,因此被傳為婚姻女神。

  2.牛郎與織女

  牛郎織女是我國著名的四大民間傳說之一。牛郎與織女本為兩星宿名,漢代以後被人格化並逐漸演變為牛郎和織女相愛的故事。成書於南北朝時的《荊楚歲時記》裏有這麽一段:“天河之東,有織女,天帝之子也。年年織杼役,織成雲錦天衣。天帝憐其獨處,許嫁河西牽牛郎。嫁後遂廢織紝。天帝怒,責令歸河東。唯每年七月七日夜,渡河一會。”這個故事為中國四大愛情傳說之首,牛郎織女也演變為中國的愛神。農曆七月七日被稱為七夕節,也叫乞巧節、情人節等。在這一天,民間相信牛郎織女鵲橋相會,祭拜牛郎織女能求得心靈手巧,姻緣美滿。這個故事在戲劇中經常出現,京劇、話劇和各地的地方戲裏多有“牛郎織女”一戲。連接牛郎織女的七彩石拱橋叫“愛情橋”,跨過這座橋,可使愛情甜蜜、姻緣美滿。

  3.神荼和鬱壘

  門神是我國民間信仰最長、流傳最廣的保護神之一。《禮記,曲禮》上便有“春祀戶祭”的記載。當時的“五祀”之中就包括了門神。到了漢代,門神被賦予了具體的形象和姓氏。今天還有許多地方保留了逢年過節貼門神像以驅惡避邪祈福致慶的風俗。我國最早的兩個門神就是神荼和鬱壘。它最初被製成桃木雕的神像懸於門上,後被畫於桃板貼於門上。據南朝《荊楚歲時記》載:東海邊上有度朔山,山上有大桃木。東北樹枝間有鬼門,為萬鬼出入之處,神荼和鬱壘二神據門而守,隻要遇到在人間為非作歹的惡鬼,便以葦索捆綁起來,扔到山後去喂虎。因為鬼怕神荼和鬱壘,民間便在門扇上張貼二神的畫像以驅邪。

  4.秦瓊和尉遲恭

  秦瓊和尉遲恭是中國最有影響的門神之一。據《隋唐演義》載,唐太宗李世民有一段時間情緒很不好,晚上睡覺常常聽到臥房外邊有鬼魅大呼小叫,拋磚擲瓦,使得他夜夜不得安寧。他很害怕,就將此事告訴君臣。大將秦叔寶(即秦瓊)說:“臣戎馬一生,殺敵如切瓜,收屍猶聚蟻,何懼鬼魅?臣願同敬德(即尉遲恭)披堅執銳,把守宮門。”李世民便同意了。當夜果然無事。自此以後,他便讓二將夜夜守衛。後來李世民嫌二人辛苦,便命畫工把二人的畫像畫下來懸掛在門口,結果發現邪祟也不敢來了。於是,民間也紛紛效仿。

  5.神仙類雕塑群

  (1)灶神

  灶神起源很早,商朝時已開始在民間供奉。秦漢以後更被列為主要的五祀之一,與門神、井神、廁神、中溜神四位神靈共同負責一家人的平安。灶神之所以受人敬重,除了因為他掌管人們飲食、賜與生活便利外,還因為他是玉皇大帝派遣到人間考察一家善惡的官。灶神左右隨侍兩神,一捧“善罐”,一捧“惡罐”,隨時將一家人的行為記錄保存於罐中,年終時總計之後向玉皇大帝報告。每年的十二月二十四日是灶神離開人間,上天向玉皇大帝稟報一家人這一年來所作所為的日子,所以家家戶戶都要“送灶神”。送灶神的供品一般都是些又甜又黏的東西如糖瓜、湯圓、麥芽糖、豬血糕等,目的是要塞住灶神的嘴巴,讓他回天上時多說好話。因此,祭灶神表達了人們祈求降福免災的意願。

  (2)媽祖

  媽祖是曆代海洋貿易者、船工、海員、旅客、商人和漁民共同信奉的神祇。福建、廣東、海南、台灣、東南亞等地媽祖信仰非常廣泛,許多沿海地區均建有媽祖廟。媽祖的真名為林默,小名默娘,故又稱林默娘,誕生於莆田縣湄洲島,宋建隆元年(960)農曆三月二十三日出生,宋太宗雍熙四年(987)九月初九逝世。媽祖自小聰穎多才,一生立誌不嫁,以慈悲為懷,行善濟世。她生長於大海之濱,洞曉天文氣象,熟習水性,能預測天氣變化,經常救助海上遇難船隻,被稱為“神女”、“龍女”。媽祖逝世時鄉人感其恩惠,於同年在湄洲島上建廟祭祀她,這就是聞名遐邇的湄洲媽祖廟。後世皇帝對媽祖多次褒封,封號從“夫人”、“天妃”、“天後”到“天上聖母”,並列入國家祀典,這使媽祖由民間神提升為官方的航海保護神。媽祖信仰產生已有1000多年,至今仍長盛不衰。

  麻姑為道教神話人物。據《神仙傳》記載,其為女性,修道於牟州東南姑餘山。中國東漢時她應仙人王方平之召降於蔡經家,年十八九,非常美麗,自謂“已見東海三次變為桑田”。故古時以麻姑喻高壽。又流傳有三月三日西王母壽辰,麻姑於絳珠河邊以靈芝釀酒祝壽的故事。過去民間為女性祝壽多贈麻姑像,取名“麻姑獻壽”。

  (4)太上老君

  太上老君,姓李名耳,字伯陽,又稱老聃。生而白首,故號老子。老子是春秋時楚國苦縣人,曾任周朝守藏室之史,是我國古代偉大的哲學家和思想家,道家學派創始人,著有《道德經》,影響甚大。老子的神化始於東漢時期。東漢的張陵(後來的張天師)創設天師道,為了和佛教抗衡,便抬出老子為祖師,並尊為太上老君。後稱“太上道德天尊”。其後道教典籍將老子極度神化,謂其生於無始之時,無因而起,是萬物之先,元氣之先,老子也因此成為道教最高神之一。

  (5)八仙

  通常所傳八仙,指李鐵拐(鐵拐李)、鍾離權(漢鍾離)、張果老、呂洞賓、何仙姑、藍采和、韓湘子、曹國舅八人。這八人的形象有老有少,有男有女,有胖有瘦,有醜有俊,有文有武,有富貴有貧賤,還各有不同的裝束,不同的法寶。鐵拐李有鐵杖及葫蘆,漢鍾離有芭蕉扇,張果老有紙疊驢,呂洞賓有長劍,何仙姑有蓮花,藍采和有花籃,韓湘子有橫笛,曹國舅有玉版。鐵拐李為八仙之首,因傳說其身背的大葫蘆中有靈丹妙藥,故被奉為狗皮膏藥的祖師爺;又因傳說他曾行乞於市,所以被後世奉為丐幫的祖師。呂洞賓為八仙中影響最大的神仙。在民間傳說中他集劍仙、酒仙、詩仙、色仙於一身,是個放浪形骸的神仙。何仙姑為八仙中唯一的女性神仙。

  (6)城隍

  城隍是城市的保護神。城隍神的職責主要是負責守護城池,保障治安。民間傳說中的城隍不僅是一位城市保護神,還是一位懲除邪惡、保佑百姓之神,香火旺盛,在民間影響很大。過去城隍神要在春、秋、冬三季各出巡一次,人們往往藉此舉行遊玩和購貨易貨的廟會。北京、上海的城隍廟會,至今仍是一項有趣味的民俗活動。

  (7)土地

  關於土地神的來曆,古籍中頗多記載。其實土地神源於遠古時人們對土地的崇拜。最初的土地是社神,來源有兩個:一是句龍,《禮記,祭法》記載:“共工氏之霸九州也,其子曰後土,能千九州,故祀以為社。”一是禹,傳說他勤勞天下,死後托祀於後土之神。大地生長草木五穀,養育人類,故被視為無窮力量的神靈。後來土地神演化為管理某一地麵的小神,也作為村莊的守護神在我國民間被廣泛奉祀。土地神銀須飄飄,拄著拐杖,慈善可親。

  (8)月下老人

  月下老人,又稱月老,神話傳說中的人物,主管人間婚嫁之事。據沈複《浮生六記》說:“一手挽紅絲,一手攜杖懸婚姻簿,童顏鶴發,奔馳於非煙非霧中。”我國不少地方都有月老祠。唐李複言《續幽怪錄定婚店》記載:唐朝時期韋固在宋城巧遇月下老人,月下老人為他牽紅繩指明婚嫁對象,後來他果然應月老之語與相州刺史王泰之女結為連理。後人相信男女的結合乃月老牽起紅繩加以撮合的緣故,因此又稱媒人為月老。

  (9)濟公

  濟公,原名李修元,南宋高僧,浙江台州人,法名道濟。濟公一生富有傳奇色彩。他破帽破扇破鞋垢衲衣,貌似瘋顛,初在杭州靈隱寺出家,後住淨慈寺,不受戒律拘束,嗜好酒肉,舉止似癡若狂,是一位學問淵博、行善積德的得道高僧,被列為禪宗第五十祖,楊岐派第六祖,撰有《鐫峰語錄》10卷,還寫有很多詩作。他懂醫術,為百姓治愈了不少疑難雜症。他好打抱不平,息人之爭,救人之命。他扶危濟困、除暴安良、彰善罰惡等種種美德,在人們的心目中留下了獨特而美好的印象,人們懷念他、神化他。他也因此而成為人們心中的“活佛”。

  6.行業神

  (1)藥王

  藥王是古人對精於醫術的名醫的神化,後世奉之為主司醫藥之神。在我國民間信仰中,藥王的信仰甚為普遍。因各地民俗的不同,信奉的藥王不止一個,其中著名的有春秋時期的扁鵲和唐代的孫思邈。扁鵲,《史記》稱其姓秦,名越人,精通醫道,曾遇異人長桑君授以秘方奇術,能用肉眼視人五髒症結,遂以醫名。他行醫的特點是能隨俗應變。《史記,扁鵲傳》中記載了扁鵲神診妙醫的故事,如治愈了昏迷七天的晉國大夫趙筒子,救活了被人打死的萌國太子,指出將置齊桓公於死地的不治之症等。扁鵲遂聞名於天下,被譽為神醫。因傳說黃帝的太醫名扁鵲,故以其名稱之。秦太醫嫉妒其高明醫術,暗中派人將其刺殺了。扁鵲醫術神奇,醫德高尚,被人們封為藥王,立廟祀之。藥王中最有名的是唐代神醫孫思邈。孫思邈自注《老》、《莊》,撰《千金方》30卷行於世,主張治病時必須天人合一。孫思邈一生隱修的地方甚多。據說曾在五台山隱居過,為了紀念他,後人遂將五台山稱為藥王山。

  (2)巧匠之祖--魯班

  魯班,姓公輸,名般,生活於春秋末期到戰國初期,出身於世代工匠的家庭,從小就跟隨家裏人參加過許多土木建築工程勞動,逐漸掌握了生產勞動的技能,積累了豐富的實踐經驗,發明了很多木工工具,傳說曲尺(也叫矩或魯班尺)、墨鬥、刨子、鑽子,以及鑿子、鏟子等工具都是魯班發明的。魯班的發明使當時工匠們從原始繁重的勞動中解放出來,勞動效率成倍提高,土木工藝也出現了嶄新的麵貌。後來,人們為了紀念這位名師巨匠,便把他尊為我國土木工匠的始祖。魯班的發明創造有多種,除了木工工具外,還有機封、農業機具、鎖鑰、兵器、仿生機械、雕刻、土木建築。2400多年來,人們為了表達對魯班的熱愛和敬仰,便把古代勞動人民的集體創造和發明都集中到他的身上。魯班的名字實際上已經成為古代勞動人民勤勞智慧的象征。

  (3)酒神--杜康

  在中國,公認的酒神有兩個,儀狄和杜康。儀狄傳說是夏禹的一位祭司,是最早見諸史書的釀酒專家,發明了獨一無二的“曲藥釀酒術”。但是這位釀酒專家到底是男是女一直有爭議,先秦文獻記錄為女性,而後世的文獻則把她完全男性化。杜康傳說為少康,夏朝第五代君主,發現了發酵現象,從而發明了一整套釀酒術。但也有人認為杜康不是人名,而是上古的一種名酒,因曹操的《短歌行》中名句“何以解憂?唯有杜康”而為後世所知。

  (4)茶神--陸羽

  茶神為陸羽,唐朝人。他所創造的一套茶學、茶藝、茶道思想,以及他所著的《茶經》,是中國茶文化史上的一個劃時代標誌。《茶經》一問世,即為曆代人所愛,盛讚他為茶業的開創之功。宋代陳師道為《茶經》作序:“夫茶之著書,自羽始。其用於世,亦自羽始。羽誠有功於茶者也!”陸羽除在《茶經》中全麵敘述茶區分布和對茶葉品質高下的評價外,還發現了許多名茶。如浙江長城(今長興縣)的顧渚紫筍茶,經陸羽評為上品,後列為貢茶;義興郡(今江蘇宜興)的陽羨茶,則是陸羽直接推舉入貢的。不少典籍中還記載了陸羽品茶鑒水的神奇傳說。南昌梅嶺的“洪崖丹井”瀑布水就曾被陸羽品為“天下第八泉”。

  (5)蠶神

  蠶神在古代有蠶女、馬頭娘、馬明王、馬明菩薩、蠶花娘娘、蠶絲仙姑、蠶皇老太等多種稱呼,是中國古代傳說中的司蠶桑之神。中國是最早發明種桑飼蠶的國家。在古代男耕女織的農業社會經濟結構中,蠶桑占有重要地位。所以無論是古代統治階級還是普通的人民都對蠶神有著很高的敬意。曆朝曆代皇宮內都設有先蠶壇,供皇後親蠶時祭祀用。每次養蠶之前,須殺一頭牛祭祀蠶神嫘祖,祭祀儀式十分隆重。民間的蠶神崇拜是蠶鄉風俗中最重要的活動。有關蠶桑生產、祭祀蠶神的風俗習慣,有的來源於對蠶、桑的原始信仰和崇拜,有的出於祛除蠶桑病祟的迷信行為,有的反映了對蠶桑豐收的祈禱和豐收後的慶賀,有的關係著蠶桑生產的人際關係和社會活動。

  (6)棉紡業神--黃道婆

  黃道婆是元代棉紡織革新家,又稱黃婆,上海鬆江人。出身貧苦,少年時受封建家庭壓迫流落崖州(今海南島),以道觀為家,勞動生活在黎族姐妹中,並學會運用製棉工具和織崖州被的方法。元代元貞年間(1295-1296)重返故鄉,在鬆江府以東的烏泥涇鎮教人製棉,推廣“捍(攪車,即軋棉機)、彈(彈棉弓)、紡(紡車)、織(織機)”之具,傳授“錯紗配色,綜線挈花”等織造技術。她所織的被褥巾帶,其上折枝、團鳳、棋局、字樣,粲然若寫。由於烏泥涇和鬆江一帶人民迅速掌握了先進的織造技術,一時烏泥涇名聲不脛而走,廣傳於大江南北。黃道婆去世以後,鬆江府曾成為全國最大的棉紡織中心。鬆江布有“衣被天下”的美稱。

  7.福、祿、壽、財、魁雕塑群

  福祿壽雕塑群中間的為賜福天官,也即福神。福神源於福星,是掌管福運之神。天官賜福,民間便將其稱為“福神”。“天官賜福”形象是古時吏部天官模樣。在民間年畫中他一身朝官裝束,紅色袍服,龍繡玉帶,足蹬朝靴,手執如意,慈眉善目。右邊員外郎打扮的祿星,又叫司祿神,是掌管官運之神。最早祿神是指二十八星宿中北方七宿中的鬥魁六星,因此星被古星相說列為吉星,主大貴,所以道教尊此星神為主司祿位功名。這適應了古代士人追求功名的願望,司祿神也因此而備受讀書人的崇拜。左邊的是壽星。壽星起初為掌管國運長短之神,後又被視作主宰人間壽夭之神。民間通行的壽星形象,均為白發老翁,拄一彎彎曲曲的長拐杖,高腦門,頭特別長,禿頂須白,一手托著仙桃,喜笑顏開。

  財神為中國各階層最普遍的信仰對象之一。財神分文財神和武財神,文財神指比幹和範蠡,武財神則形象眾多,其中以趙公明最負盛名。後人亦多以趙公明為財神祀奉。文武財神手托元寶,與之連為一體的是剪紙鏤空雕刻的“招財進寶”字樣。

  魁星原為奎宿,即仙女座和雙魚座,居二十八宿中西方七宿之首。明代科舉以五經取士,所取頭名稱經魁,亦稱五經魁首,後人附會為奎星,遂改稱魁星。它是民間神話傳說中主管文運之神。由於魁星主文運,所以備受讀書人崇拜,舊時魁星樓、魁星閣遍布全國各地。“魁”可拆為“鬼”搶“鬥”,像“鬼之腳有轉如踢北鬥”,再進一步被形象化為一赤發藍麵之鬼,立於鼇頭之上,一腳向後翹起如大彎鉤,一手捧鬥,一手執筆,意為“魁星點鬥、獨占鼇頭”。魁星在民間是一副赤發藍麵的凶煞惡神相。它一手執筆,一手捧鬥,手舞足蹈。朱筆點鬥是表示用筆點定,定能高中金榜,民間又稱“魁星點鬥”。唐宋時,皇宮正殿的台階正中石板上,雕有龍和鼇的圖像,考中的進士要站在宮殿台階下迎榜,而頭一名進士就是狀元,按規定要站在鼇那裏,故稱“獨占鼇頭”。

  8.觀音、彌勒佛

  觀音是東亞民間崇拜較為普遍的菩薩。在各種佛教圖像或造像中觀音菩薩也最為常見,而且種類繁多,變化極大。白衣觀音,又稱白衣大士、白處觀音,其形象更具女子特色。有時候,白衣觀音足邊站一男孩,或者手抱一嬰孩,遂又成求子心切者崇拜之至的“送子觀音”或“送子娘娘”。

  彌勒佛也即彌勒菩薩,是佛教八大菩薩之一。他是釋迦牟尼佛的繼任者,常被尊稱為彌勒佛。彌勒佛是中國民間普遍信奉、廣為流行的一尊佛。中國民間文化中的彌勒佛形象是袒胸露腹,箕踞而坐,一副喜眉樂目的開心樣。

  9.鍾馗

  鍾馗是民間傳說中的捉鬼、斬鬼大神。相傳唐明皇李隆基抱病不愈,一日夢見鍾馗捉鬼,夢醒病愈,於是令畫鍾馗捉鬼圖,批告天下,從此民間盛行鍾馗驅鬼辟邪。鍾馗為中國最有影響的門神之一,是專門斬鬼吃鬼之神。鍾馗作為門神是單幅,人們大多把它掛在單扉的後門,所以鍾馗又稱為“後門將軍”。

  南昌中國儺園是美麗而神奇的。它坐臥山水之間,聚納天地之靈,是賞景怡情、覽勝思古、臨水踏歌、登高作賦的絕勝佳地。春日綠滿川原,夏日山花遍野,秋日寒水凝煙,冬日雪舞長空,每一季都芳華搖曳,韻味無窮。那威嚴神秘的巨大儺鼎,遠觀仿若天外神物;那來自世界各地的儺麵具記錄了每個民族曾經的滄桑;那千奇百怪的神祇園裏蘊藏著許多古老的故事。今天,當我們徜徉於這座融自然與人文為一體的主題公園,心中不禁遐想聯翩,疑問重重。在那蠻荒的遠古為什麽會產生儺?不同地域的儺有什麽不同?儺在數千年的時間長河中又經曆了怎樣的發展和演變?

  
更多

編輯推薦

1中國股民、基民常備手冊
2拿起來就放不下的60...
3青少年不可不知的10...
4章澤
5周秦漢唐文明簡本
6從日記到作文
7西安古鎮
8共產國際和中國革命的關係
9曆史上最具影響力的倫...
10西安文物考古研究(下)
看過本書的人還看過
  • 西安文物考古研究上)

    作者:西安文物保護考古所  

    科普教育 【已完結】

    本書共收入論文41篇,分7個欄目,即考古學探索、文物研究、古史探微、遺址調查報告、地方史研究、文物保護修複技術、文物管理工作。

  • 浙江抗戰損失初步研究

    作者:袁成毅  

    科普教育 【已完結】

    Preface Scholars could wish that American students and the public at large were more familiar...

  • 中國古代皇家禮儀

    作者:孫福喜  

    科普教育 【已完結】

    本書內容包括尊君肅臣話朝儀;演軍用兵禮儀;尊長敬老禮儀;尊崇備至的皇親國戚禮儀;任官禮儀;交聘禮儀等十個部分。

  • 中國古代喪葬習俗

    作者:周蘇平  

    科普教育 【已完結】

    該書勾勒了古代喪葬習俗的主要內容,包括繁縟的喪儀、喪服與守孝、追悼亡靈的祭祀、等級鮮明的墓葬製度、形形色色的安葬方式等九部分內容。